2015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詞語運用辨析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5年高考語文總復習:詞語運用辨析》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閱讀!
    詞語運用辨析
    考點講解:
    高考語文試題詞語部分,往往虛詞、實詞、成語各設一道題,足見詞語這個知識點在能力型試卷中所處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動態(tài)的語境中考查詞語(包括成語)的使用。從考試能力層級上講,正確使用詞語屬于“表達運用”,要求較高。對虛詞的考查集中在關聯(lián)詞(連詞、部分副詞及部分介詞)的使用上;對實詞的考查,則主要集中在辨析含有相同語素的同義近義詞;“成語”將專辟一節(jié)講解,這里不再贅述。
    在備考中,重點要做到三個方面的落實:一、落實詞義的認讀,注重多角度的辨析;二、強化語境意識,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三、重視語言實踐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言感悟能力
    重點提示:
    1、正確使用實詞
    實詞的考查以同義近義詞辨析為主。要掌握和運用好同義近義詞,關鍵在于能辨析同義近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一般說來,可從下面三個方面入手:
    ①從意義方面來辨析。如詞義的輕重?!凹印北取案袆印备鼜娏摇!懊镆暋北取拜p視”詞義重。詞義的著重點不同。如“詭辯”與“狡辯”同是無理強辯,但“詭辯”著重在“詭”,即欺詐、怪異,“詭辯”就是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論證,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敖妻q”則著重在“狡”,即不老實、?;ㄕ校敖妻q”就是歪曲事實,狡猾地為自己的錯誤言行辯解。詞義的范圍大小不同。如“開墾”、“開拓”、“開辟” 都有“開發(fā)”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fā)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fā)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兩者詞義范圍較小;而“開辟”著重指開發(fā)、新開創(chuàng),詞義范圍較大。
    ②從色彩方面來辨析。主要表現(xiàn)在:A、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動”、“鼓舞”、“煽動”都有激發(fā)人的情緒使之行動起來的意思,但“鼓動”是個中性詞,即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壞的方面;“鼓舞”是個褒義詞,指受到好的影響而積極奮發(fā);“煽動”則是個貶義詞,有挑唆、慫恿人干壞事之意。B、語體色彩不同。語體色彩主要表現(xiàn)在口語和書面語的區(qū)別,如“夫人”和“愛人”是同義詞,前者適合于莊重的場合,后者適用于一般的場合。
    ③從用法方面來辨析。A、搭配對象不同。如“愛戴”適用于對上,“愛護”適用于對下。B、語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開”都含有不加掩飾地采取行動之意,但“公然”是副詞,在句中只能作狀語,如“公然侵入”?!肮_”是動詞兼形容詞,在句中多充當謂語,如“真相早已公開了”;也可充當狀語,如“公開表明態(tài)度”;還可充當定語,如“這已經(jīng)是公開的秘密”。
    2、正確使用虛詞
    高考對虛詞的考查有兩種題型:一是辨析句子中虛詞使用的正誤,一是選擇恰當?shù)年P聯(lián)詞填空。考查的重點在虛詞的用法上,因此,分析詞語的性質、功能,尤其是用法,對于辨析虛詞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辨析虛詞的方法如下:
    ①從詞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誠然”,前者只能作轉折連詞,后者除了有同樣的性質、功能外,還可以作副詞,如:他誠然是一名優(yōu)秀的小品演員。
    ②從詞語的適用對象、場合、范圍等角度辨析。如:介詞“對”和“對于”,前者適用范圍比后者廣,一般而言,用“對于”的地方都能換用“對”,但用“對”的句子,有些不能換用“對于”。如:小黃對我笑了笑。強調動作行為的方向、目標,或含有“對待”意味的,只能用“對”。如,他對工作很負責?!皩Α笨捎迷谥髡Z前(有停頓),意思相同。如,我們會對這件事作出安排的?!皩τ凇眲t不能用在助動詞、副詞之后。
    ③從詞語搭配的角度辨析。許多關聯(lián)詞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并列關系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遞進關系的“不但……而且……”、“不僅……還……”等等。
    ④從表達關系的角度辨析。如“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系?!爸灰迸c“只有”,前者所強調的是充分條件,后者所強調的是必要條件。
    ⑤從語氣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如“難道”與“莫非”,前者多用來加強反問語氣,后者多用于揣測語氣,有時也用來加強反問語氣,但不及前者強烈。
    所有這些,都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多加體會揣摩。
    典型題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____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② 端午節(jié),民間有在身上持香荷包的習俗,據(jù)說,這樣可以____疾病。
    ③ 見到這一情景,她那滿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了。
    A、竄改 驅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竄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驅除 溶解
    答案:B。分析:“竄改”即改動(成語、文件、古書)。“篡改”指用作偽的手段改動或曲解(經(jīng)典、理論、政策等)。兩者的意義和使用范圍都有所不同。第①句的意思是說日本的某些政客要改寫既成的歷史事實,這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的真實的,也就是“作偽”?!膀尦笔勤s走、除掉的意思。“祛除”是除去(疾病、疑懼或所謂邪祟),這個詞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圍,和第②句的語境為吻合。“溶解”指一種物質均勻地分布在另一種物質中成為溶液?!叭诮狻笔侨诨囊馑迹谟邢?、消除的意思。第③句的意思是說她的滿腔怨恨似乎沒有了,應為“融解”。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 在總統(tǒng)選舉投票現(xiàn)場門外,____著各大新聞媒體的上百名記者。這些記者都在等待接受“緝查犬”的檢查,以探明是否攜帶武器。
    ② 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與深厚的藝術功底,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yǎng),是很難寫出高____的作品來的。
    ③ 曹操四言詩的雄渾,陶淵明田園詩的恬淡,自然受人稱譽;而張旭草書的奇?zhèn)ワw動,顏真卿楷書的厚重雄偉,也同樣令人____。
    A、聚集 品位 贊揚 B、云集 品位 贊嘆
    C、云集 品味 贊嘆 D、聚集品味 贊揚
    答案:B。分析:聚集是“集合;湊在一起”的意思,云集:比喻許多人從各處來,聚集在一起。在第①句中,采訪同一件事有上百名記者,人數(shù)已經(jīng)很多了;他們又代表各大媒體,是從不同的地方來的,因此用“云集”更為恰當。作為名詞,“品味”指物品的品質和風味?!捌肺弧笨捎脕韺V肝乃囎髌匪_到的水平。贊嘆:稱贊的意思,一般可不帶賓語。贊揚:稱贊表揚的意思,作謂語時一定要帶賓語,“令人贊揚”在語法上是不通的。再者,對古人的作品,我們只有“稱贊”,而無法“表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 這位發(fā)言人____指出,美方對這次撞機事件必須承擔全部責任,向中國人民作出交待,并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fā)生。
    ② 盡管這只是____,但民警與保安的迅速出擊,表明本市第一個進入校園的電子保安系統(tǒng)已經(jīng)成功地開通了。
    ③ 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____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
    A、莊重 演練 引導 B、鄭重 演示 引導
    C、莊重 演示 導致 D、鄭重 演練 導致
    答案:D。分析:“莊重”指(人的言行舉止)不隨便、不輕浮?!班嵵亍笔菄烂C認真的意思。①句中發(fā)言人是代表國家就事關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重大事件進行表態(tài),自然要“嚴肅認真”;至于發(fā)言人個人的言行舉止當然也萬不可隨便輕浮,但在這句話中有關發(fā)言人個人的信息并不是所要表達的主要信息之一。“演練”是訓練演習的意思?!把菔尽敝咐脤嶒灮驅嵨?、圖表把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使人有所認識或理解。兩個詞中,“演”有“模擬”之意,“練”有訓練、練習之意,“示”是給人看的意思。②句中有“民警與保安的迅速出擊”,說明這是演習,所以只能用“演練”?!耙龑А敝笌е讼蚰硞€目標行動,側重行為過程本身。“導致”是引起的意思,重在結果。③句中重在強調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教材的嚴重后果,應用“導致”。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中美關系 動蕩,不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 差一點,其實兩人不相上下。
    ③這幾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子郵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答案:C。分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結合語境準確選用虛詞的能力。在表示人的主動的動作行為的動詞前面,“一再”“再三”都可以使用,如“他一再/再三表示要參加抗洪搶險”,但不在人的主動的動作行為的動詞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多少”與“稍微”有時可互換使用,但根據(jù)語境,“稍微”強調差距的微乎其微,“多少”則強調差距的實際存在,應選“稍微”;句③中,“往往”帶有規(guī)律性,強調按照經(jīng)驗,在某種條件下情況通常會這樣,“常?!睕]有這樣的限制?!笆盏洁]件”談不上什么規(guī)律性,故用“常常”。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報載孫中山的孫女孫穗芳女士近年多次 北京大學,為推動孫中山研究做出了貢獻。
    ②北京市政府對城市建設布局做出了 。在2008年前將每年增加800萬平方米的綠地。
    ③鄧亞萍現(xiàn)在留給大家的印象, 日漸成熟的儀表風度,
    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蒞臨 計劃 不僅是/而且是
    B.蒞臨 規(guī)劃 不是/而是
    C.親臨 規(guī)劃 不僅是/而且是
    D.親臨 計劃 不是/而是
    答案:C。分析:“蒞臨”與“親臨”都是“到”的意思,前者一般表“敬”,如我們歡迎來賓,可以說“歡迎蒞臨指導”,“親臨”則強調“親自到達”。①句中強調孫穗芳女士以特殊身份親自前往北大,所以排除A、B?!耙?guī)劃與計劃”都有預先擬定的做事的內容、步驟、方法之意。但是計劃一般較為具體,時間可長可短。規(guī)劃一般具有全局性,內容較為概括,時間較長,從遠景著眼。據(jù)此可知本句應為“規(guī)劃”。 “不是/而是”表轉折,“不僅是/而且是”表遞進,根據(jù)③句的文意很顯然應選擇“不僅是/而且是”。
    課內訓練:
    1、依次在橫線處填上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長江流域,無疑也是民族文化的______之一。考古發(fā)現(xiàn)_____,舊石器時代處于長江上游今云南境內的元謀人,與黃河流域今陜西境內的藍田人_____。這個結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A.發(fā)源地 表明 共存
    B.發(fā)祥地 證明 并存
    C.發(fā)源地 證明 并存
    D.發(fā)祥地 表明 共存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雖然他盡了大的努力,還是沒能( )住對方凌厲的攻勢,痛失獎杯。
    ②能源短缺,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極大地( )著這個小鎮(zhèn)經(jīng)濟的發(fā)展。
    ③那些見利忘義、損人利己的人、不僅為正人君子所( ),還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淵。
    A.遏制 限制 不恥 B.遏止 制約 不恥
    C.遏制 制約 不齒 D.遏止 限制 不齒
    3、依次填入下面橫本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1)我們的工作計劃已經(jīng)呈報上級有關部門,待 之后。即可付諸實施。
    (2)抗擊“非典”的白衣戰(zhàn)士鄭重立下誓言:我們 ,為守護患都不遺余力。
    (3)必須堅決打擊不法商人制假販假 暴利的犯罪行為。
    A.審定 許諾 謀取 B.審訂 謀取
    C.審訂 許諾 牟取 D.審定 牟取
    4、下列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魯迅那一篇篇如匕首投槍般的雜文至今仍顯露著
    的思想鋒芒。
    ② 是可以殺人的。中國有句老話叫“人言可畏”。
    ③這件事已經(jīng)過去多年了,但是,現(xiàn)在想起來,他內心深處還感到 。
    ④他心煩意亂,意志消沉,經(jīng)常獨自 街頭。
    A.鋒利 流言 內疚 流連 B.犀利 流言 歉疚 躑躅
    C.鋒利 謊言 歉疚 躑躅 D.犀利 謊言 內疚 流連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這家企業(yè)改革的任務,_____是“減員”,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預算即使制訂得再_____,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難免發(fā)生變化。
    ③今年春節(jié)期間,山西某地發(fā)生了一起_____的假酒案。
    A、不止 正確 聳人聽聞 B、不只 正確 聳人聽聞
    C、不只 準確 駭人聽聞 D、不止 準確 駭人聽聞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虛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由于改編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憑主觀想象,加入了許多不恰當?shù)那楣?jié),反而大大地減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晚會上,廣播藝術團的演員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辛勤勞動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們的節(jié)目,無論從創(chuàng)作到演出,都受到觀眾的稱贊。
    C、這個城市交通擁擠的狀況日益嚴重,許多人認為,采取貨車在規(guī)定時間內不準進入城區(qū)的措施,未嘗不是一個緩解矛盾的辦法。
    D、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對種種不愛惜人民幣的錯誤做法,以及隨意將人民幣放大后銷售的違法行為,尚未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參考答案及分析:
    1、B 。“發(fā)祥地”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用于第一個語境較為適宜;“考古發(fā)現(xiàn)”作為一個命題的證據(jù),應用“證明”;“并存”強調“一起、都”,二者之間并無關聯(lián),“共存”雖然也有“一起、都”的意思,但二者之間有依存關系,與事實不符。
    2、C?!岸糁啤逼凇翱刂啤?,“遏止”偏在“停止”,此處應為控制住對方的攻勢,應選“遏制”;能源及自然條件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先決條件,故選“制約”;“不齒”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視,同時沒有“不恥”這個詞。
    3、D ?!皩徲啞敝笇忛喰抻啠纭皩徲啎濉?,“審定”指審查決定,如“審定計劃”,交上級部門應為“審定”;“”較之“許諾”更為正式;“牟取”義為謀取(名利),含貶義,謀取則為中性詞。
    4、B ??蛇\用排除法,“人言可畏”指流言,可排除C、D;“內疚”與“內心深處”重復,故選用“歉疚”,排除A。所以,做題時可從有區(qū)分度處入手,不必依次來做。
    5、C 。從語義角度看,“不止”是不能停止的意思,而“不只”有不僅的意思;從搭配角度看,“準確”可與“預算制定”搭配,而“正確”則不能;從語境角度看,“聳人聽聞”適用于夸大其詞地宣傳某一件事,“駭人聽聞”適用于發(fā)生了某件令人吃驚的事這種場合。
    6、C。A項中的連詞“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預料和常情,用在這里不合邏輯,應改成“以致”之類的詞;B項“他們的節(jié)目,從創(chuàng)作到演出,都受到觀眾的稱贊”,“無論”多余;D句中的“對”用的多余,應去掉,否則是什么“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就搞不清楚了。
    課外訓練: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1940年2月17日,徐悲鴻在泰戈爾的 下見到了圣雄甘地,這為他的旅印生涯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②為了迅速扭轉企業(yè)連年虧損的局面,廠長決定 精通業(yè)務、有決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員。
    ③這是一項新的信貸品種,項目的 方案正在制定之中。
    A.引薦 起用 實施 B 引見 啟用 實行
    C.引薦 啟用 實行 D 引見 起用 實施
    2、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的關聯(lián)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上千噸的輪船碰上這樣大的風浪也得上下顛簸,_______這么一條小船。
    ②挖這樣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產(chǎn)品質量提高了,款式新穎了, _______包裝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眾的歡迎。
    A.況且 何況 而且     B.況且 而且 況且
    C.何況 而且 何況      D.何況 況且 而且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有位作家說,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輕駛,務必要讓它_____的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輕則_____無以進,重則可能壓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
    A.裝載 徜徉 致使 割受   B.承載 徘徊導致 舍棄
    C.裝載 徘徊 致使 舍棄   D.承載 徜徉導致 割愛
    4、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他_____不決地佇立著,緩緩環(huán)顧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他們學習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決心統(tǒng)籌安排,因地制宜,______推進農(nóng)村教育綜合改革。
    ③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她______成一個闊太太,打扮得珠光寶氣。
    A.猶豫、逐步、化裝     B.遲疑、逐漸、化妝
    C.遲疑、逐漸、化裝     D.猶豫、逐步、化妝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我把如此深厚的感情_在我的歌聲里,希望引起聽眾的共鳴。
    ②要認真清查國有企業(yè)現(xiàn)有的資產(chǎn),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機_國有資財。
    ③為了使這個展覽辦得更加充實,博物館領導派出多人到老區(qū)_革命文物。
    A.貫注 侵吞 搜集 B.灌注 鯨吞 收集
    C.貫注 鯨吞 收集 D.灌注 侵吞 搜集
    6.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①聽爸爸說,那個煙斗是祖上_______下來的,至今已經(jīng)兩百多年了。
    ②社會學家堅決反對“‘克隆’________用于人類繁衍”的動議。
    ③直到今天,一遇天旱,農(nóng)村還有人抬著祭品祭天,________龍王降雨,保佑豐收。
    A.留傳 可以 祈求 B.流傳 能夠 祈求
    C.流傳 可以 乞求 D.留傳 能夠 乞求
    7、依次填入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目前社會上的浮躁風氣和商業(yè)上的投機心理 著學術,一些學者忘記了學術目的,或急功近利,粗制濫造,或取媚世俗,熱衷炒作。
    ②學術上的問題應當由學者們自由地討論解決,領導不要 。
    ③這個廠的領導都很 知識,也很器重有真才實學的知識分子。
    A.侵襲 干預 器重 B.侵蝕 干預 尊重
    C.侵襲 干涉 尊重 D.侵蝕 干涉 器重
    8、下列各句加點的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與當年單位里的老同志偶然邂逅相遇,憶及當年,我們都不勝感慨。
    B.這家報紙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讀者歡迎,很多報紙都跟著仿效起來。
    C.要不是園林工程師的巧妙設計,這棵百年老樹在城市道路改造的時候就可能夭折。
    D.盧溝橋兩邊的石欄上雕刻著數(shù)以百計的石獅子,這些石獅在風霜雨雪中已守橋七百多個歲月。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①市電視臺花巨資購進先進的電視轉播車,大大提高了新聞的 性。
    ②本沒有什么深意的一件小事,他卻偏偏喜歡仔細 。
    ③社會公德要求我們不能以任何理由 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
    A.時效 琢磨 推脫 B.時效 斟酌 推脫
    C.實效 斟酌 推托 D.實效 琢磨 推托
    參考答案:
    1、D。“引見”指引人相見,使彼此認識;“引薦”則是推薦的意思。“起用”有一個重要的義項,即重新任用已退職或免職的官員;“方案”與“實施”較為搭配。
    2、D。何況、況且、而且三個詞都表遞進,“何況”擺出的情況往往與上句有反差較大的對比關系,適用于句①;“況且”之前,往往是主要原因,之后是次要原因,適用于句②;“而且”只表示意思更進一層,前后成分并無嚴格限制。
    3、B?!俺休d”義為“托著物體,承受它的重量”,而“裝載”是“用運輸工具裝”的意思,第一空填“承載”較妥;“徜徉”義為“閑游、安閑自在的步行”,與句意矛盾,故只能用“徘徊”;“割愛”指“放棄心愛的東西”,與原句中“什么都”不夠吻合。
    4、A?!盎b”與“化妝”區(qū)分度較大,前者為了掩人耳目,后者為了使自己的容貌美麗起來,根據(jù)語境,可排除B、D。“逐步”暗含計劃性,與句②更為吻合。
    5、D?!柏炞ⅰ敝恢浮熬?、精力”集中,這里“灌注”是一種比喻用法,“注入”之意;②“鯨吞”,指像鯨魚一樣的吞食,多用來比喻吞并土地,而“侵吞”指暗中非法占有個人或公共的財物、土地等;“收集”是使聚集在一起,而“搜集”,除了有“收集”之意外,還有“到處尋找”之意。
    6、A。“留傳”特指遺留下來傳給后代,與句①相吻合,而“流傳”指傳下來或傳播開?!翱梢浴睂儆谥饔^上的認可,“能夠”屬于客觀上的能力,這里不是技術能力問題,而是社會倫理認同問題,故選“可以”。
    7、B。
    8、B?!板忮恕迸c“偶然”重復;“百年老樹”也談不上“夭折”;“歲月”不能和相“七百多個”這樣具體的數(shù)量短語搭配。
    9、A。“實效”意即實際的效果,“時效”即時間短,效率高,顯然提高“時效性”才能突出新聞新的特點,所以①句應選“時效”。“琢磨”和“斟酌”都有考慮之意,但“琢磨”是指仔細體味其中深意,“斟酌”是指考慮文字、事情等是否妥當,所以②句應選“琢磨”,同時也照應文中的“深意”?!巴泼摗币庵覆豢铣袚熑危巴仆小笔侵附韫示芙^,所拒絕的不一定是責任,所以③句應選“推脫”,同時也照應文中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