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作文素材:品味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5中考作文素材:品味》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閱讀!
    名言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廣義的藝術(shù),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朱光潛
    把自己體驗到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使別人為這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
    ———托爾斯泰
    人們獨居或隱退的時候,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談話的時候,能表現(xiàn)出讀書的文雅;判斷和處理事務(wù)的時候,能發(fā)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喔?BR>    愛就意味著用心靈去體會別人細微的精神需要。———蘇霍姆林斯基
    品味平凡,經(jīng)歷平凡,在平凡中尋求自己快樂的人生。———諺語
    沒有風(fēng)浪,就不能顯示帆的本色;沒有曲折,就無法品味人生的樂趣?!V語
    探索自然時,我品味到了自己,不過是在一個大杯里,貝利盛著我自己的生命?!?BR>     經(jīng)典素材
    千人遠足
    (品味艱辛)
    2005年4月1日,宜昌市三峽高級中學(xué)以“深入農(nóng)村、品味和諧、體驗生活”為主題開展了“千人遠足”活動。此次遠足從三峽高中到黃花中學(xué),往返行程62華里,三峽高中高一、高二年級兩千多生在魯鋒校長的帶領(lǐng)下,徒步走完了全程。
    盡管早上出發(fā)時天氣不是很好,天上還飄著毛毛細雨,但卻阻擋不了兩千多雙邁向征程的腳步。三峽高中學(xué)生還組成31支調(diào)查小分隊,分頭參觀了黃花小學(xué),考察了黃花水泥廠;采訪農(nóng)戶、詢問有關(guān)農(nóng)村稅收、環(huán)境整治等問題;采訪了當(dāng)?shù)貙W(xué)生,詢問了有關(guān)學(xué)習(xí)、生活等狀況;并捐助了黃花中學(xué)兩名貧困生每人200元人民幣。
    “庭院里遛不出千里馬,溫室里育不出萬年松?!边@次遠足活動磨煉了大家克難奮進,勇往直前的意志,增強了大家互幫互助的意識,也長了知識、開了眼界,尤其是加深了大家對農(nóng)村的認識和感情,既是人生難得的經(jīng)歷,更是體驗生活的大好機會。讓大家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品味艱辛、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年輕的核物理學(xué)家
    (品味工作的快樂)
    核物理是當(dāng)今尖端的基礎(chǔ)學(xué)科領(lǐng)域,同時也是一座艱苦卓絕的山峰。上海市年輕的“科技精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馬余剛,卻在這枯燥的原子世界里樂此不疲。他說:“這其實是一個不斷更新的探索過程,每天都可能有進展和突破口。當(dāng)你得出一個別人尚未知的結(jié)論,那種快樂是無可比擬的?!闭菓阎@樣的熱愛,馬余剛在許多人享受青春所得歲月里,把幾乎全部的時間都交付給核物理前沿的課題。
    十多年來,外面的世界幾多變化幾多紛繁,馬余剛卻始終耐得寂寞,執(zhí)著并癡迷于自己從事的核物理研究。作為所長助理、研究員、博導(dǎo)多重身份的他,不論白天夜里,也不論上班還是業(yè)余時間,除了處理“分內(nèi)”的所務(wù)、帶教學(xué)生,他總是爭分奪秒深深“扎”進他心愛的科研———不僅全方位動態(tài)跟蹤核物理,他還習(xí)慣于“勻”出時間,關(guān)心其他學(xué)科研究發(fā)展新動向。
    他所提出的中能核物質(zhì)反應(yīng)平面離散的新方法,被成功地運用于美、日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并受到同行論文和國際會議的多次引用。馬余剛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已被公認達到國際水平。
    扎根西部的吳悅
    (品味快樂)
    吳悅,一位23歲的女孩,作為全國選拔出的6000名志愿服務(wù)西部的大學(xué)畢業(yè)生之一,2003年8月剛邁出營口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校門便來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
    吳悅在家上網(wǎng)時,看到了大學(xué)生志愿服務(wù)西部計劃,當(dāng)時一種責(zé)任感和滿腔熱血使她毅然決定報名到西部去創(chuàng)業(yè)。
    她被分配到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農(nóng)十師187團電視臺。剛開始一段時間,臺里安排她收有線電視費,每天從早10點到晚9點一直跑連隊挨家挨戶收取,結(jié)果幾天下來腳便腫得像個大饅頭。
    后來,她被借調(diào)到團派出所做戶籍內(nèi)勤。為盡快適應(yīng)環(huán)境,能夠獨當(dāng)一面,吳悅付出了很多,有時一連幾天往電腦里輸入資料手指頭敲鍵盤都敲得麻木了。
    吳悅所在的地區(qū)以農(nóng)業(yè)為主,經(jīng)濟條件相對差一些,交通也不是很便利。為了照顧她,單位將她安排到團部的樓房住。吳悅每個月可以領(lǐng)到600元生活費,雖然不多,但她說自己做飯吃夠了。
    吳悅深有感觸地說,“這半年在西部的工作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我相信經(jīng)過兩年的磨礪,會收獲一個成熟、自信、嶄新的自己,并將終生受益。雖然工作很苦、很累,但很充實、很快樂?!?BR>    雅典奧運會上的淚水
    (品味不盡的人生滋味)
    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再創(chuàng)佳績,為國爭光。但是,這次奧運會上運動員灑下的熱淚,也讓國人為之心動。這淚水里有喜,有悲,有悔恨,有無奈,萬般滋味,讓人細細品味。
    一、感人之淚:王義夫,一個參加過六次奧運會,一個44歲身體不好還依然堅持下來的中年人,奪冠后,他的淚水止不住地奪眶而出。而伴著國歌,這些淚水也流進了國人的心。
    二、悲傷之淚:中國女足,這是早開賽的項目,同時也被國人寄予了厚望。然而開局不利,于是,流下的淚水,注定悲傷。
    三、憤怒之淚:大比分輸給西班牙后,姚明沖冠一怒,而且在憤怒的同時,他是流著淚對著隊友們喊的!哭并且喊著,讓人辛酸。
    四、幸福之淚:羅雪娟,中國人自樂靜宜在亞特蘭大后,已經(jīng)八年沒有拿過奧運會游泳金牌了。賽后她哭了,淚水不是咸的,流進她心里,全變成甜的了。
    五、心酸之淚:孫福明,亞特蘭大她拿到了冠軍,而在悉尼,她因為受傷沒有參加所以只能當(dāng)陪練看著別人去。今年在雅典,她卻意外失手,當(dāng)時就哭得淚流滿面!
    六、激動之淚:張寧,在羽毛球表現(xiàn)不佳就快完不成任務(wù)的時候,就在許多高排位種子選手都紛紛落馬之際,張寧極強勢地以黑馬之姿沖了出來!競技體育從來不缺乏黑馬,而黑馬永遠激動人心!
    還有很多很多,灑不盡的淚水,走不完的奧運征程。
    非典疫情中的感動
    (品味平凡中的崇高)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人們品味到了平凡與高尚。
    當(dāng)廣播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眾志成城,抗擊‘非典’”的感人主題曲時;當(dāng)電視中出現(xiàn)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考察廣東、北京“非典”防治工作的畫面時;當(dāng)看到成千上萬名醫(yī)護工作者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在抗擊“非典”第一線,更多的醫(yī)護人員主動請纓參戰(zhàn)的場面時;當(dāng)讀到醫(yī)院護士徐雪在“非典”隔離區(qū)寫的日記時……人們常常眼含淚水。
    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代市長王岐山疲倦的面容,坦誠、開放的態(tài)度和舉止,為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憂心如焚的神情,讓人感動。在突發(fā)疫情面前,北京市各級領(lǐng)導(dǎo)和廣大干部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把方便留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幸福留給別人,把痛苦留給自己”的行動,讓人感動。
    參加“非典”報道的記者敬業(yè)、忘我。多少天來,他們奮戰(zhàn)在一線,沒日沒夜地采訪、寫作,滿面倦容,一身疲憊。但一有“非典”采訪任務(wù),又精神十足地開拔出去,沒有人計較自己的得失。
    千千萬萬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們讓我們品味到了人間的至情至愛。
    輪椅上的史鐵生
    (品味病痛)
    關(guān)于生病,史鐵生這樣解釋:“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這游歷當(dāng)然是有風(fēng)險,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嗎?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準(zhǔn)備,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覺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敗都有一份光榮,生病卻始終不便夸耀……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zāi)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BR>    史鐵生21歲時雙腿癱瘓,此后就一直與輪椅為伴,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與高燒的體溫和沉重的呼吸進行一場“馬拉松式”的無聲的抗?fàn)?,而且,他還要每隔兩天去醫(yī)院做透析,即把全身的血慢慢洗濾一遍。這種浹入骨髓的疼痛是常人無法體味到的。
    在與病痛的抗?fàn)幹?,他對病痛的體味也是深刻的。在病痛中,他將對病痛的體味用語言表現(xiàn)出來,就是《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他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yōu)美的語言追尋和探索了關(guān)于我們?nèi)松囊阎臀粗牡览恚喝松?、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tài)、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在這本《病隙碎筆》,鐵生跨越了生與死,跨越了瞬間與永恒。
    傅雷的故事
    (品味藝術(shù)之美)
    傅雷是一位文學(xué)翻譯家,一位音樂鑒賞家、散文家,但是,他自己自詡為美術(shù)批評家。
    927年他自費赴法國留學(xué),主攻西方藝術(shù)史,24歲就譯出了《羅丹藝術(shù)論》。26歲的傅雷在“上海美專”講課時,寫出了《世界美術(shù)名作二十講》這樣的大作,他不單是分析了一些繪畫、雕塑名作,更觸及了哲學(xué)、文學(xué)、音樂、社會經(jīng)濟和歷史背景等等,其知識之淵博,議論之宏富,即使在今天,也足令美術(shù)史家效法。對于美術(shù)批評,傅雷不但熱情依然,而且獨具慧眼。
    1944年,傅雷為80歲的大畫家黃賓虹舉辦首次個人畫展,此前黃老無所知名。是傅雷第一個把他的藝術(shù)價值挖掘出來公諸世間的。
    對于美,他有著更加深刻的體會。傅雷把人生之美概括為情感之美的“生活藝術(shù)”與合理性之美的“人生哲學(xué)”的平衡,而且也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說“感情之美近于火焰之美,浪濤之美,疾風(fēng)暴雨的美,或是風(fēng)和日麗、鳥語花香的美,完滿無瑕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與理性的平衡之所以是美,因為是上乘的人生哲學(xué)和生活藝術(shù)。”
    他一生事無巨細都要求自己做得一絲不茍盡善盡美;直至1966年9月3日為了維護人的尊嚴(yán),人格永恒的美,他以自己和愛妻的生命一筆一畫精細地描繪了攝魂奪魄的離世前的一分鐘壯美的畫面。
    三種境界
    (品味成功)
    清末學(xué)者清華大學(xué)教授王國維曾經(jīng)引用古代三位大詩人的詩詞作品,用以說明人生歷程中的三種境界。他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家,沒有一個不經(jīng)歷了這三種境界。
    王國維引用晏殊《蝶戀花》中的“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來形容第一境界,說明一個人在開始對事業(yè)和學(xué)問的追求時,應(yīng)有高標(biāo)準(zhǔn)和遠大目標(biāo);他以柳永《鳳棲梧》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第二境界,贊揚在追求的過程中,追求者歷盡艱辛卻百折不回,甚至心力交瘁、孤立形消也不改初衷的堅定意志和頑強毅力;他又以辛棄疾《青玉案》中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形容第三境界,表達經(jīng)過艱苦努力,多方探索,終于事業(yè)有成的喜悅心情。這種解釋雖然不符合上述原作者的詩詞本意,但卻很好地概括了人生道路中必須經(jīng)過的階段,包含了王國維自己的深刻體驗。
    方蕤和王蒙
    (品味愛的歷程)
    “我們是世上平常的一對。天塌地陷了,我們過著平常的日子;風(fēng)風(fēng)火火了,我們還是過著我們平常的日子。愿我們的福氣,讓所有善良的人世男女分享?!薄苑睫ㄋ段业南壬趺伞?BR>    由于身世的不幸和少年的才華,促成了王蒙大大早熟于同齡人:14歲參加學(xué)生運動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歲寫出長篇小說《青春萬歲》,累得幾乎要了小命;21歲寫了《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給他帶來了一頂“右派”帽子而下放勞動;29歲舉家西遷新疆,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一待就是16年;改革開放后,恢復(fù)了發(fā)表作品的權(quán)利,迎來了人到中年的創(chuàng)作高峰期,發(fā)表了大量有影響的文學(xué)作品,而大半生的浮沉榮辱,始終相伴相隨的是夫人方蕤。
    真正的愛情是可遇而不可求,而難得的情愛則往往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方蕤與王蒙在人生歲月中細細品味著相遇、相愛和相隨的整個過程。
    追憶似水年華,那是大顯大悲和潮起潮落之后人生暮年的一種精神操練,它只有留待給王蒙去完成。而品味愛的歷程,那是相牽相伴和同甘共苦之后人生晚景的一種心靈激活。正是那些無人注目的“石子”與“芝麻”的不斷呈現(xiàn),才使得情與愛的內(nèi)容充滿了實在的內(nèi)涵。
     意林故事
    青李子的滋味
    褐黃色的小籮排在街旁的水果攤里,閃亮碧綠的是青李子,沾著水珠,愈發(fā)清新可愛,不經(jīng)意間我已駐下了腳步。
    有的一定很酸吧?一邊問著,一邊貪婪地注視著那誘人的顏色?!坝炙嵊痔鸢ΓF(xiàn)在就吃這個味兒,嘗嘗就曉得了?!蔽倚睦镆粍樱攀帜槠鹨幻队矊嵉墓觼?,忍不住細細咬下一口,頓時,澀澀的青酸味兒沁到舌尖,我捂嘴、苦笑、鎖眉……相視一笑后,便買了些拎在手里,手心卻握著那顆青青的李子,沒有丟。
    青皮很澀很薄,外黃內(nèi)紅的瓤在酸意退盡后卻在舌尖回升起一種奇妙的淺甜味,綿綿地縈繞在唇齒間,頗有些趣味。
    不多日子,市上的李子一片紅妝,紅得發(fā)紫發(fā)黑。略帶桃香味,甜蜜而潤喉,回味卻有些淡然。
    有時候,呆呆地望著墻,會突然感到一種銘心的悲哀和酸澀,那么自然,那么強烈,那么原始,而又不可抗拒,有時我真分不清快樂和悲哀的思想哪個更真實,好似經(jīng)歷了磨難坎坷贏得的成功,總比來之輕易的那些更被人著意留神吧。也許逆水行舟的成功感往往會蓋過順?biāo)兄鄣膬e幸感,而更令人久久難以釋懷吧。而坎坷磨難又總比成功本身更為刻骨銘心、記憶猶新,雨打楓葉般的愈來愈紅艷。
    不由得,我便中意起青李子來,不知到底是為什么?有時想想,也許是我還太年輕,也許我本身就是一顆青李子。
    有一種懷疑叫愛
    “你們總不信我,我長大了,可以照顧自己了……”我埋怨著。父親在一旁默默無語。我不懂父母怎么這樣不信任我,我早已不再天天吃泡面了,可他們總是用懷疑的口吻問:“真的去食堂吃飯了嗎?”我很不耐煩地點頭。這個問題,父母已經(jīng)問過許多遍了,可他們依然拖著長音,一遍一遍地拷問,仿佛我是一個愛撒謊的孩子。
    下午,我們?nèi)ダ褷敿遥覑劾褷?。姥爺人很好,好得讓我生氣,他總是把我孝敬他的東西分給別人?!袄褷?,你又把上次我孝敬你的梨子給分了?”我一見面拉著姥爺?shù)氖謫?。“沒,自己吃了?!薄膀_人!”“我真的是自己吃了!”姥爺挺委屈地說。
    我檢查冰箱,僅剩兩只梨子了,上周我?guī)Я藵M滿一塑料筐的,這么快就吃了?我的眼光瞄到姥爺兩個10歲小友的溜溜球和彈弓,便說:“看,你分給他們吃了?!?BR>    “沒,前幾天咳嗽,都煮了吃了,很甜。”姥爺說。
    “真的?”我仍舊不放心地詢問。
    晚上,回到家。我仍想著姥爺,原來父母不信任我正如我不信任姥爺一樣,那種不信任來自不放心,來自內(nèi)心深切的愛。這一種懷疑就是愛。
    真愛總是隱藏在困惑或不解中,當(dāng)你品味出愛的真諦,那便是幸福的所在。
    感恩
    在我常去圖書館的一條路上,看到一家花店,每天早上8時,花店門一開,便擠滿了前來買花的人。有好幾次,我總想近前看個明白———這家花店為何生意如此紅火?后來從買花人口中得知,開花店的是一位年輕的小伙子,他每天逢8時開花店門,第一筆生意都是照本錢賣給顧客。
    有一天,我想為妻子即將到來的生日買一束郁金香。我也趕早上8時擠進了這家花店。
    我果然買到一束我想要的黃色郁金香,昨天午后他開價80元,今天以開門第一筆生意的價錢只花了45元錢買到了。我對小伙子這種獨特的經(jīng)營方式很感興趣。
    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我見小伙子忙完了一筆生意,正悠閑地修花剪葉,我連忙近前和他點頭致意,而后,我問他:“為什么會有開門第一筆生意照本賣的想法呢?”
    他微微一笑說:“重要的還是感恩吧!記得我剛在這條路上開花店時,我的父親急需錢動手術(shù),每進花店一個人我總跟人說出我賺的錢只是為父親看病,奇怪人們聽后很爽快且十分信任地和我做生意,后來我父親用我花店賺的錢動了手術(shù),身體日益康復(fù),于是我就想,鮮花不能吃不能穿,只是人們用來傳遞美好的感情,鮮花又不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我思前想后就定下了這個規(guī)定,每天以此形式答謝顧客?!?BR>    鹽的滋味
    一個人到朋友家里去做客。主人留他吃飯的時候,他覺得菜沒有味道,于是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鹽,他吃起來就覺得十分美味。吃完飯以后,這人還在回味剛才的事情。他心里想:“菜的味道好是從鹽中得來,不多的鹽就已經(jīng)這樣美味,那么多吃些鹽,味道一定格外美妙?!?這樣想著,他就向主人要了一大杯鹽,然后一口吞進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就急忙把鹽從嘴里吐出來。他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不認為是鹽本身太多的原因,卻認為自己吃的方法不對,而且怪罪主人不肯告訴他正確的吃法。
    這茶真好喝
    老禪師生了重病,將不久于人世。禪師已經(jīng)喪失了說話的能力,眼睛瞎了,身體也無法動彈,后連聽聞的能力也喪失了。弟子們默默的為師父準(zhǔn)備著喪事。但是奇怪的是,師父總也不死,一直保持一絲微弱的鼻息。
    “是不是還有什么后的啟示?”弟子在背后討論著,卻找不到原因,后才想到他們的大師兄早年在外面自立門戶,至今還沒有趕回來,師父可能掛念著師兄才不肯瞑目吧!不久,大師兄也從外地趕回來了,并且在病床邊稟告師父。師父還是不死!
    這時候,大師兄一言不發(fā)的走出寺院,下山到市場去。他不在寺院里守著,跑到市場來干什么呢?原來,大師兄是到市場來找一種茶,那種茶是早年他和師父常喝的茶,他自從離開師父之后沒有再喝過,聽說在他離開之后,師父也沒有再喝了。
    好不容易找到那種茶,大師兄即刻趕回寺院。茶香流動在師父的禪房中。大師兄把茶端到師父前面,溫柔的將師父扶起,喂師父喝完那碗茶。師父竟然開了口,說:“這茶真好喝!有茶喝真好!”弟子們欣喜若狂。沒有想到師父頭一偏,死了。
    大師兄把余茶分給師弟們喝,他們都說:“這茶真好喝!有茶喝真好呀!”
    好好的品味一杯茶,這看起來是無關(guān)緊要的,但是如果一個人連一杯茶的美都不能有所覺察,如何覺察更高的境界呢?
    寂靜的戰(zhàn)壕
    那是在1917年圣誕節(jié)前數(shù)周。歐洲原本美麗的冬日風(fēng)景因戰(zhàn)爭而蒙上陰影。
    德軍伏在自己戰(zhàn)壕內(nèi),另一方則是美軍。雙方的槍炮聲不斷響起,在他們之間是一條狹長的無人地帶。一位受傷的年輕德國士兵試圖爬過那無人地帶。結(jié)果被帶鉤的鐵絲纏住,發(fā)出痛苦的哀號,不住地嗚咽著。
    在槍炮聲之間,附近的美軍都聽得到他的尖叫。一位美軍士兵無法再忍受,爬出戰(zhàn)壕,匍匐著向那德國士兵爬過去。其余的美軍明白了他的意圖后,便停止了射擊,但德軍仍炮火不輟,直到一位軍官明白過來,才命令停火。無人地帶頓時出現(xiàn)了一陣奇怪的沉寂。年輕的美國士兵爬到德國士兵身邊,幫他擺脫了鐵鉤的糾纏,扶起他向德軍的戰(zhàn)壕走去,交給迎接的人之后,轉(zhuǎn)身準(zhǔn)備離去。
    忽然,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剡^頭來,原來是一位佩戴著鐵十字榮譽勛章———德國高勇氣標(biāo)志———德軍軍官,他從自己制服上扯下勛章,別在美軍士兵胸前,讓他走回自己的陣營。
    當(dāng)美國士兵安全抵達己方戰(zhàn)壕時,雙方又恢復(fù)了那毫無理性的戰(zhàn)斗。只有那一刻,我們才能品味到對生命的尊重。
     應(yīng)用與創(chuàng)新
    成功與平淡的另一種品味
    蔡志忠說:“我用十年的時間名滿天下,賺了一千萬。倘若重新給我選擇的機會,我會用這十年去看看高山,聽聽流水,別的什么也不做。”王蒙說:“我更傾向未成名前簡簡單單的讀書生活?!币恍┰缫洋w驗了世間百味,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榮譽與挫折,走過了不盡彎曲與坎坷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是毫不為怪的:成功終歸于平淡。
    然而,更多的人并沒有成功過,卻也叫著平平淡淡才是真,這與成功人士成功之后回歸平平淡淡的心境并無共通之處。每個人生于世間時,他只是一張白紙。而后漫漫歲月,他所做的一切便是盡可能地為這張白紙增添盡可能多的色彩,一幕絢麗的彩畫才是我們的圓滿結(jié)局。那些飽嘗世上滋味的成功者早已將他的人生畫卷涂抹得色彩斑斕。他歸于平靜的原因只是想靜下心來做一些后的修改。或許是真的有些倦了,一旦休息時,他會覺得很是愜意,于是便說出了上面的話語。但是倘若真的讓時光倒轉(zhuǎn),我想蔡志忠依舊會不懈地畫他的漫畫,王蒙仍然會不倦地做他的文章。
    成功意味著痛苦和超人的付出。但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體驗到生活的原味。才使生活中的甜愈甜,苦愈苦,澀愈澀,才真正地了解了生活。而那些看似毫無苦痛,平靜的人才是大的可憐者,臨死時,他只有這一種淡淡的滋味。
    品味生活
    有人說生活像一場徒步旅行,只要有心,就不會錯過沿途的每一處風(fēng)景;只要堅持,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終點。
    有人說生活是一道菜,刀功和人功都必須到家,并且要有一定的調(diào)味技巧,有的人把菜燒得色香俱全,而有的人卻把好好的一道菜燒壞了,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人說生活是一團麻,理不出頭緒!只好順其自然,許多事物非人力所能左右,冥冥之中自有定論。有人說生活如品茶,第一口是苦,再品卻感覺到一絲絲的甜,一縷縷的香,就如同愛情一樣,苦中帶甜。
    有人說生活就像行駛在海上的船,你永遠無法預(yù)料前方會有什么等待著你,我們需要擁有勇氣,信心和智慧。就會無所畏懼。
    有人說生活充滿了矛盾,其間充滿了迷宮,當(dāng)你走進去以后才發(fā)現(xiàn)沒有盡頭,但是不想走已經(jīng)無路可退。生活中固然有很多苦難和無奈,但同時又充滿了希望和機遇。當(dāng)你積極地對待,生活就會回報你很多的財富。
    有的人活得愁苦不堪,而有的人卻能過的開心自在。關(guān)鍵在于你對生活的態(tài)度,你是否認真地對待,是否真心地融入其中。認真的生活態(tài)度讓你生命豐富,內(nèi)心充滿陽光,認真地去感受世界的精彩。
    學(xué)會品味生活,享受生活,等于在延長生命。讓生活因為奉獻而變得神圣,因為期待而更加美好,因為認真而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