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工資:既高也不高 既低也不低

字號:


    
公務員考試熱點-備考方案快捷導航
新資訊 報名時間 職位表 考試時間 成績查詢 分數(shù)線 面試時間 考試大綱
考試真題 考試答案 模擬試題 答題技巧 半月談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收藏本站
2015年全國公務員考試課程火熱報名中>>點擊查看詳情

    一夜之間,公務員的待遇的話題又火了。原因很簡單,年關到了,許多人年底什么福利也沒有,覺得干公務員實在沒意思了,訴訴苦,結果惹來滿城風雨。各種說法都有,比如“不愿意干就別干了,有的是人愿意干”,比如“比起農(nóng)民工,公務員的待遇好多了”,再比如“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憑什么要求待遇”,還有“我家親戚就是公務員,怎么怎么富裕如何”,等等。
    要說公務員的待遇,首先要界定待遇。待遇不是收入,待遇是國家給的,以工資為主,其它還包括各種補貼、養(yǎng)老金等等,比收入的范疇小得多。收入包括很多種,白色的、灰色的、黑色的等等。白色的除了待遇,還包括房租、父母的贈與、遺產(chǎn)等等。灰色和黑色的不必說了,都能理解。理解不了的,不必讀后面了。
    “某人親戚是公務員,如何如何富?!?,這個例子如果屬實的話,并不能說明公務員的待遇水平,因為這位公務員有可能有除了待遇以外的其它收入,房租、灰色和黑色收入等等。比如,很多土豪的孩子,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他的汽車的油錢。這些公務員很富裕,他們的富裕與待遇無關。這種現(xiàn)象在廣東、浙江、山西、內(nèi)蒙非常普遍。
    再比如,一些單位私設小金庫,違規(guī)發(fā)放各種補貼,有些補貼甚至比工資還高。這種收入雖然是單位給的,也是待遇的一部分,但是也不能代表公務員的普遍待遇水平。這是因為私設小金庫本身就是違規(guī)的,正在被不斷清理整頓,這部分收入是應該被取締的。更重要的是,有小金庫的多是有油水的部門,許多清水衙門根本沒有小金庫。所以,這部分收入,類似雍正年間的“火耗”,既違規(guī)也不普遍,不能算入公務員普遍待遇水平之中。
    所以,后面的討論都是以公務員的待遇為主,除非特例指出,否則不談收入。
    要說公務員的待遇,要從公務員的結構說起,因為公務員的待遇是與公務員的級別掛鉤的。中國的公務員系統(tǒng),其實是土共的干部系統(tǒng)的一部分。嚴格地說,兩者有交集,但不是一回事:土共的干部不都是公務員,比如企、事業(yè)單位和軍隊干部就不是;公務員也不見得都是土共,比如那個破格提拔的董海濤。但是,為了說明問題,就不太嚴格了。企、事業(yè)單位的待遇不談,多數(shù)都是自己定的。
    公務員的待遇,包括工資、養(yǎng)老金和各種補貼,在大多數(shù)地區(qū)是與職級掛鉤的。比如,工資典型的是“三、五、八、十”,分別對應科、處、廳、省。當然,不同地區(qū)有不同分類,發(fā)達地區(qū)更高一些,可能是“五、八、十、十五”,落后地區(qū)略低一些,但層級關系是不變的。
    應該說,公務員的待遇,既高也不高,可以說很高,也可以說很低。這話不是自相矛盾嗎?不矛盾,且聽解釋。
    正常情況下,勞動者的工資與其勞動能力掛鉤,一個手藝好而勤奮的工匠,顯然要比一個手藝拙劣而懶惰的工匠工資高。勞動的質(zhì)與量,決定一個人創(chuàng)造的價值。熟練工人比非熟練工人工資高,技術工人比非技術工人工資高,工程師比技術工人工資高。能者多勞,多勞多得,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勞動力的總收入水平應該勞動力再生產(chǎn)的投資和培訓勞動力需要的投入成正比。一個博士30歲畢業(yè),60歲退休,工作30年,一個初中生15歲就業(yè),60歲退休,工作45年,即使教育是免費的,博士的收入也應該是初中生的1.5倍。如果考慮到博士若干年的學費,博士的收入就應該更高一些。
    考慮到這兩點,一般來說,高素質(zhì)、高學歷人才的收入水平要比低學歷、低素質(zhì)人才的收入水平要高。這也符合正常的觀察。所以,如果公務員都是高素質(zhì)、高學歷人才的話,那么用農(nóng)民工的收入類比公務員的收入,其實意義不大。因為兩者的勞動的質(zhì)量本身就是有區(qū)別的。
    但是,公務員的待遇是與職級掛鉤的,而不是勞動的質(zhì)量。
    公務員級別越高,待遇越高(當然,收入更高)。于是,很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是,一名博士生可能是科級,一名中專生可能是廳級(比如位西北。其實,很多領導的學歷水平比位西北高不了多少,不過后補了黨校研究生或者其它在職研究生的文憑。)他們的待遇相差懸殊,
    另一方面,公務員的勞動量,除了少數(shù)身負使命日理萬機的領導之外,多是級別越高,干活越少。廳級把工作踢給處級、處級踢給科級??萍壚鬯览刍?,處級負責挑錯,廳級負責向上匯報討好。進入一個處室,科級忙得不抬頭,處級看報紙、淘寶、閑聊是很常見的事情。
    因為公務員的待遇并不與勞動的質(zhì)量掛鉤,所以那些高學歷、低級別的公務員,畢業(yè)幾年以后,同學集會,自然顯得寒磣得要命。學歷越高,這種對比的落差越大。同樣是大學本科、碩士、博士畢業(yè),工作十年以后,公務員的收入還沒有同班同學的一個零頭,這是很常見的。
    反過來,只要沒有晉升的機會,除非集體調(diào)資,否則很多人多年不提工資,是很常見的。在物價不斷上漲的社會中,這些人的生活壓力,不言而喻。毋庸諱言,目前公務員的晉升,與能力和勤績,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這些人改善生活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這里,不能不談土共的干部晉升,土共實行首長負責制,各單位一把手有很大的人事權。這樣做的目的是很明顯的:給一把手組閣的權力,讓他們自由挑選一支得心應手、德才兼?zhèn)涞年犖椋瑢崿F(xiàn)高的行政效率。實踐之中,這樣的人事權,往往跑偏了,提拔上來的往往是裙帶黨或者是溜須拍馬之徒。其中很多人無德無才,尸位素餐,養(yǎng)尊處優(yōu)。
    除了這些人,其他人不論能力集體排隊,按年齡遞補。大學擴招以后,幾乎所有人都有本科文憑,更無法體現(xiàn)公務員的能力。當年許多意氣風發(fā)的青年,一路過關斬將通過公務員考試。結果,熬了許多年職務還是在原地踏步,收入還是原封不動,人到中年,子女入學、老人看病,各種支出激增?,F(xiàn)在,砍掉了各種不規(guī)范的福利,他們的日子越發(fā)艱難,其中很多人自然萌生退志。
    所以,公務員的勞動的質(zhì)量無法在土共的干部待遇中正確的反應出來,這是問題的根本。
    回過頭來,再看那些隱性福利。為了留住這些人,許多單位都有一些不規(guī)范的福利。比如,年底一些獎金,個別發(fā)達地區(qū)有些單位還有分房的。
    怎么看待這些福利呢?正常情況下,這些福利是不應該有的??抗べY就夠了,額外給錢,很容易滋生各種腐敗。再者,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這些福利的水平與各個單位的油水程度掛鉤,很容易苦樂不均,更易攀比。毫無疑問,是應該取締的。
    但是,這些福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目前公務員晉升、待遇制度下,必要的補丁。比如有些大城市給工作滿一定年限的無房的公務員分房。雖然地點偏僻,比如在五環(huán)之外甚至到了省市交接,但是對那些異地考來的公務員好歹有一個落腳的地方。不給他們分房,會有什么效果呢?很簡單,在目前高房價的背景下,只有當?shù)赝林艜脊珓諉T。可以說,當?shù)氐耐林?,尤其是有多套房產(chǎn)的有心想考公務員又擔心競爭壓力太大的土著,是很歡迎這樣的政策的。
    許多壕二代,是希望公務員沒有工資,甚至希望公務員要倒搭工資的。對他們來說,科級那點工資,他們根本沒看在眼里。如果公務員工資低到一定水平,把大量出身普通家庭的公務員排擠出公務員隊伍,那是他們求之不得的。這樣,競爭對手大大減少,無論是考錄,還是晉升,都會比現(xiàn)在機會多得多。那些萌生退志的人“不愿意干,自然有的是人員愿意干”這話是沒錯的。
    其實,在多數(shù)情況下,公務員的工作是不需要這么高的學歷的。因為截至目前,大多數(shù)公務員的崗位,都是文牘工作。本科都是浪費,高中水平即可勝任。既然大學學士、碩士、博士嫌待遇低,而且在社會上他們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就讓他們走,讓那些愿意接受低工資的高中生、中專生來干吧。
    這種說法忽視了兩點:
    首先,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與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相比,看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是不一樣的。截至目前,中國的教育雖然擴招,雖然在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但是統(tǒng)一高考[微博]還在,選拔人才的功能還沒完全名存實亡。
    土共的干部制度與米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文官制度不同:理論上,米國等發(fā)達國家的領導人是從民間產(chǎn)生的,事務官永遠不可能升任政務官等領導人的位置。相反,土共的高領導人是從基層的公務員做起的。這就要求土共的干部素質(zhì)不能太低。即使不是精英薈萃,主流也要是高智商的人。
    主席時代的進城干部,是不要求學歷的。不過,那些人都是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沒有太廢物的。雖然多數(shù)人讀書不多,但是智商并不低。讀書少的原因,是小時候家里窮,上不起學?,F(xiàn)在普及教育這么多年,恢復高考這么多年,擴招這么多年,還強調(diào)不拘一格用人才,有個黨校文憑就是人才,實在說不過去。
    其次,高等教育和公務員考錄過程,卡掉了很多裙帶關系。許多壕二代和*,被高等教育和公務員考錄過程卡在門外。這樣一來,顯然有利于增加社會流動性,避免權力的家族壟斷,增加民主。農(nóng)民的孩子可以通過科舉進入仕途,增加了社會穩(wěn)定??婆e制取代“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等推薦制,是中國歷史的一大進步。
    如果現(xiàn)在不能保證公務員的待遇水平不太寒磣的話,大量普通家庭的優(yōu)秀的孩子必然被擠出去,主動或被動放棄選擇公務員。終的結果,必然是兩類人成為公務員隊伍的主流:一類是壕二代和*,他們不在乎待遇,因為他們有大量的父母贈與或者其它收入,他們的父母讓他們進入仕途的目的,是用“錢”換“權”;一類是廉價勞動者,這些人從事其它工作,待遇也不高。這樣的干部隊伍,“官”、“吏”分明,二代目們是“官”,其他人是“吏”。前者指揮后者,領導國家,裙帶關系異常鞏固和強大。有人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這個趨勢了。問題是,我們是否希望通過抑制公務員的待遇加速這個過程。
    少數(shù)人炒作公務員福利的目的,是為了加速公務員隊伍的逆向淘汰——寒門子弟就不要干公務員了。其實,要不要給官吏合理的報酬這個問題,歷早就爭論了很多年了,古羅馬的時代就有了。取消了出身的限制以后,財產(chǎn)就成為窮人參政的另一道門檻。有些國家曾經(jīng)對議員、投票權和官吏有財產(chǎn)限制。財產(chǎn)限制被取消后,又提出公職不應該領取報酬或者只應該給很少的報酬。富人說得冠冕堂皇,為公務服務就應該不要報酬,實際目的還是為了利用財產(chǎn)的優(yōu)勢壟斷權力。
    應該說許多人對這件事情并沒有正確認識,就像當年許多人跟在別人*后面炮轟高考一樣,高考太難,我們考不上!現(xiàn)在大學擴招了,拿著文憑也沒工作。更糟糕的是,這種坑爹的大學文憑還不能沒有,因為就是應聘文員,也要大學文憑。即使多數(shù)人不考公務員了,那些考不進公務員隊伍的人,有機會如愿以償,如果他們的父母不是壕、官,那么他們也會大失所望。因為那時留給他們的,只有“吏”的位置。
    可以說,比較合理的待遇是和考錄制相伴的必要條件,沒有適當?shù)拇?,考錄制無法發(fā)揮作用??间浿频膬?yōu)越性,不用再贅言了:一般來說,現(xiàn)實之中,實行考錄制執(zhí)行得比較好的地區(qū)或部門,也是公務員素質(zhì)比較高、比較清廉的地區(qū)或部門。
    讀到這里,讀者就能理解為什么說公務員的待遇既高也不高了:公務員的待遇與級別掛鉤,與個人能力和辛苦程度沒有任何必然聯(lián)系。按同等學歷比較,公務員的待遇水平低于和社會從事其他工作的勞動者的待遇水平。按照工作內(nèi)容比較,公務員的待遇又不算太低。
    一般來說,在市場之中,勞動者接受的教育越多,從事的工作越復雜,工作崗位越重要,待遇越好。勞動力再生成本決定的待遇水平和勞動力價值貢獻決定的待遇水平是統(tǒng)一的,兩者并不矛盾:高學歷高素質(zhì)的勞動力,往往承擔比較重要的崗位,工作內(nèi)容相對重要,獲得較高的報酬。
    公務員隊伍之中,則并不存在這樣的關系:待遇好、報酬高的高級工作崗位不見得留給高學歷高素質(zhì)的人才,往往留給裙帶黨。大量高學歷的公務員長期從事簡單勞動,晉升無望,難以獲得較高級別工作崗位的待遇。評價公務員待遇高與低,就看用哪個標準來衡量:是用勞動力再生成本,還是用勞動的內(nèi)容。
    高素質(zhì)勞動力長期從事簡單勞動,而且無法理順關系,這是矛盾的核心。
    公務員的待遇問題,實際上涉及公務員的考錄、選拔、晉升方方面面。在不能保證公務員晉升與能力掛鉤的前提下,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大幅度提供公務員待遇,自然難以服眾,尤其是許多尸位素餐的酒囊飯袋的例子歷歷在目的時候。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保證低級的公務員的合理的待遇,終必然造成嚴重的逆向淘汰,終形成“壕、*目”領導一大群低素質(zhì)的“吏”的局面。這是一個兩難的局面。
    這個事情其實是考錄和晉升系統(tǒng)的問題。中國公務員系統(tǒng),官吏混編,官產(chǎn)生于吏,晉升主觀性大,大批無背景的高素質(zhì)人才難以晉升,長期從事低級勞動,導致待遇不能正確反映高素質(zhì)人才勞動力再生成本?,F(xiàn)在在通貨膨脹和削減福利的背景下,這個矛盾浮出水面了。從避免權力壟斷的角度看,解決這個問題的要注意,不能用財產(chǎn)作為門檻,把寒門子弟排斥出公務員隊伍。
    取締各種不規(guī)范的福利之后,許多高素質(zhì)、低級別的公務員生活困難,萌生退志,是問題的表象。解決問題要從本源入手。各種福利,不過是一種補丁,類似當年的火耗,弊端重重,早就應該取締。為了留住這些通過考錄進來的高素質(zhì)公務員而恢復這些被取締的福利,顯然不對。正確的解決方向應該既不恢復福利,又避免出現(xiàn)逆向淘汰。
    如何讓公務員的勞動質(zhì)量與待遇掛鉤,是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有兩個解決思路:一是待遇與級別摘鉤,結合績效決定工資待遇,這個基本沒有可操作性。二是改革目前的考錄和晉升系統(tǒng),削弱一把手的主觀意志,限制裙帶關系,讓高素質(zhì)人才走上高級別的領導崗位,獲得較高的待遇。這個遇到重重阻力。近的干部任用條例,其實也是漏洞百出,給一把手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間。
    不論怎么說,逆向淘汰已經(jīng)開始了,亡羊補牢好于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