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經(jīng)濟師《中級人力資源》章節(jié)同步訓練(第三套)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人力資本投資和物質資本投資的共同點在于( ?。?。
    A.都不需要付出成本
    B.所產(chǎn)生的收益都一定大于成本
    C.都是在成本付出一段時間之后才能獲得收益
    D.都是在當前投資,當前獲益
    2.人力資本投資的重點在于它的( ?。?BR>    A.現(xiàn)在導向性
    B.未來導向性
    C.投入的成本
    D.獲得的收益
    3.人力資本投資理論打破了勞動經(jīng)濟學中( ?。┑募僭O。
    A.所有勞動者都是同質的
    B.所有的勞動者都是人力資本投資的產(chǎn)物
    C.勞動者是個人效用大化追求者
    D.企業(yè)是利潤大化追求者
    4.進行教育和培訓選擇時,通常通過對( ?。┍容^來判斷人力資本投資是否值得。
    A.未來的預期收益與現(xiàn)期成本
    B.未來的預期收益與預期成本
    C.未來的收益現(xiàn)值與現(xiàn)期成本
    D.未來的收益現(xiàn)值與預期成本
    5.通過計算能夠使人力資本投資有利可圖的高貼現(xiàn)率來考察人力資本投資的合理性,這種方法是( ?。?。
    A.現(xiàn)值法
    B.成本預測法
    C.社會收益率法
    D.內部收益率法
    6.假如某人用10萬元投資一個項目,1年后的回報收益是11.5萬元,問當期利息為(  )。
    A.5%
    B.10 %
    C.11.5%
    D.15 %
    7.某人因為上了四年大學而沒有就業(yè),所受損失大約為5萬元,這筆損失可以被視為此人上大學的(  )。
    A.機會成本
    B.非經(jīng)濟成本
    C.外部成本
    D.社會成本
    8.某工廠的職工多為高中學歷,平均終身工資性報酬為120萬,由于在校時學習成績普遍不好,所以他們上大學后再參加工作的平均終身工資性報酬為200萬。馮杰高中畢業(yè)后來工廠工作,由于不能勝任繁重的體力勞動,終身工資性報酬為100萬,后來馮杰辭職去上大學,憑借在英語方面的特長,畢業(yè)后去了一家外企,終身工資性報酬為300萬。請問馮杰從上大學中獲得的收益是( ?。?。
    A.80萬
    B.100萬
    C.180萬
    D.200萬
    9.下列哪種情況下,高中畢業(yè)生更愿意上大學( ?。?。
    A.老年人
    B.貼現(xiàn)率高
    C.經(jīng)濟衰退期
    D.經(jīng)濟增長期
    10.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各國政府在初等教育方面都進行了很大的投資,通常會普及初等義務教育,政府這樣做的一個主要原因是( ?。?。
    A.初等教育能夠帶來較高的社會收益
    B.初等教育只能讓社會受益,因而只能由政府投資
    C.政府投資于高等教育是不會產(chǎn)生社會收益的
    D.初等教育不能產(chǎn)生私人收益,所以私人不愿意進行投資
    11.下列關于上大學收益的表述,錯誤的是(  )。
    A.上大學的收益表現(xiàn)在貨幣收益和非貨幣收益兩個方面
    B.完成大學教育者在未來的終身工作中所獲得的總收入將比未能完成大學教育者要多
    C.非貨幣收益包括社會地位或聲譽的提高,對于各種娛樂活動欣賞能力的提高
    D.心理收益在數(shù)量上等于大學畢業(yè)生與當初素質相當?shù)菂s沒有上大學者之間在終身收入上的差別
    12.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大學畢業(yè)生和高中畢業(yè)生之間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資上大學的人就越多,這說明( ?。?。
    A.收入增量流的長度不會影響人力資本投資決策
    B.收入差距說明是上大學的成本
    C.收入差距越大,上大學的成本越高
    D.收入增量規(guī)模會影響人力資本投資決策
    13.對于工人的技能學習來說,(  )是普遍、主要的方式。
    A.高等教育
    B.脫產(chǎn)培訓
    C.非在職培訓
    D.在職培訓
    14.在師傅帶學徒的培訓中,有經(jīng)驗的師傅要給學徒講授技能,其工作效率必然會降低或受到影響。這種損失應計入(  )。
    A.在職培訓所需要的直接成本開支
    B.在職培訓所需要的心理成本開支
    C.利用機器或有經(jīng)驗的職工從事培訓活動的機會成本
    D.受訓者參加培訓的機會成本
    15.下面有關一般培訓的成本與收益分攤方式的陳述錯誤的是( ?。?BR>    A.一般培訓的成本要由企業(yè)來承擔
    B.員工對成本的負擔并不一定采取直接付費的方式
    C.員工在培訓以后可以獲得與較高的生產(chǎn)率相對應的較高工資率
    D.員工在接受培訓期間接受一種與較低的生產(chǎn)率相對應的較低工資率
    16.通常情況下,一般培訓的成本要由(  )來承擔,特殊培訓的成本要由(  )來承擔。
    A.員工,企業(yè)
    B.員工,政府
    C.企業(yè),社會
    D.企業(yè),工
    17.下列有關在職培訓的陳述正確的是(  )。
    A.大多數(shù)接受過特殊培訓的員工可能更傾向于工作流動
    B.對于工人的技能學習來說,一般培訓是普遍、主要的方式
    C.隨著雇員的年齡越來越大.他們進行在職培訓投資的意愿也就越來越低
    D.接受正規(guī)學校教育數(shù)量越多的人,越可能接受更少的在職培訓
    18.一個有經(jīng)驗的員工離職,企業(yè)不得不用一個缺乏經(jīng)驗的員工填補空缺時,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BR>    A.企業(yè)喪失向離職者支付的訓練費用
    B.企業(yè)必須重新培訓新員工
    C.企業(yè)喪失對離職員工特殊培訓的費用
    D.企業(yè)不會承擔新員工生產(chǎn)效率低的損失
    19.下列屬于衡量勞動力市場松緊程度的指標的是( ?。?BR>    A.就業(yè)率
    B.失業(yè)率
    C.政府政策
    D.經(jīng)濟水平
    20.下列關于失業(yè)率和離職率的關系,表述錯誤的是(  )。
    A.失業(yè)率和離職率存在著負相關關系
    B.失業(yè)率高時,離職率高
    C.失業(yè)率高時,離職率低
    D.失業(yè)率低時,離職率高
    21.企業(yè)規(guī)模( ?。﹦t員工的流動率( ?。?。
    A.越大越低
    B.越小越小
    C.越大越高
    D.無直接關系
    22.勞動者因改變居住地區(qū)而放棄原來已有的利益,這部分成本稱為( ?。?。
    A.直接成本
    B.機會成本
    C.心理成本
    D.間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