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考試熱點-備考方案快捷導航 | |||||||||
| 最新資訊 | 報名時間 | 職位表 | 考試時間 | 成績查詢 | 分數(shù)線 | 面試時間 | 考試大綱 | ||
| 考試真題 | 考試答案 | 模擬試題 | 答題技巧 | 半月談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收藏本站 | ||
公務員工資職務與職級并行框架方案(見議供參考采納) 中央深改組第七次會議審議了《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這意味著,基層公務員將“不當官也能享受官員待遇”。這是一次基層公務員工資結構調(diào)整的配套改革,為他們拆除了“天化板”,開辟了職級晉升通道,以利于調(diào)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這項改革確實讓基層公務員歡欣鼓舞。如何搞好“頂層設計”,使美好的愿景變成現(xiàn)實?網(wǎng)上熙熙攘攘,眾說紛紜。
先看下工資表

我國公務員工資上一次調(diào)整是2006年,此后7年間,沒有再調(diào)整。公務員工資改革核心在于公平,要做好調(diào)整工資結構,擴展晉升空間,必須要引入比較機制。此次職級并行空間,上限只能晉至正處級。 我贊同并從工作年限.資歷.能力來界定公務員工資改革職級并行的空間,并從這三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工作年限(即工齡)。辦事員任期滿三年按科員對待;科員滿五周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滿八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這樣,從參加工作起,辦事員8年晉副科;16年晉正科;26年晉副處級;36年晉正處級(指待遇)。一般情況下,以本科畢業(yè)25歲參加工作,按現(xiàn)行退休年齡,一個人一生直到退休,才能享受到正處級待遇!這個晉職級空間還可以從資歷能力上來平衡。
二,資歷。資歷主要以任職時間長短來界定。比如:同樣任職10年,正科副科就要有區(qū)別;同樣任正科職時間長短有區(qū)別??稍谕墑e上相應提高檔次工資。
三,能力。能力是很難評定的,最會惹事非招爭議??梢詮陌l(fā)明創(chuàng)造或獲獎等硬項來考評。比如:連續(xù)幾年評上優(yōu)秀公務員,獲縣市省先進個人(工作者),視授獎級別次數(shù)而增加檔次工資。
四,不可忽視的各種補貼。目前各地公務員工資的組成中,職務和級別工資約占30%,各種補貼占70%的大頭。由于各種補貼津貼基本按照職務發(fā)放,職務對工資水平具有決定性作用。職級的功能被明顯弱化。如本縣生活費補貼:科員比副科級少170元,副科級比正科級少220元,正科級比副處級少240元,再到正處級?科員工資一項補貼就有近千元的落差。忽視各種補貼,"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就有名無實了。職級與待遇掛鉤是實現(xiàn)并行的前提,強化職級對經(jīng)濟待遇的決定功能。
五,莫忘掉退休老干部。
1,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時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diào),老干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們黨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載著黨中央關心愛護廣大老同志的重要任務。認真做好新形勢下老干部工作,把黨中央關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一項一項落到實處。 習近平強調(diào),廣大離退休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要切實解決好老同志的實際困難,讓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
2,我們參加早、退休早的下層機關人員,同樣是弱勢、低收入人群。我等老朽:年紀輕者已過古稀,年高者80甚至90有余。艱苦奮斗幾十年,老來收入?yún)s與同是機關事業(yè)單位,晚退休人員相差懸殊, 本縣機關上世紀五十年代參加工作,2001年9月前退休的公務員退休費:基本工資,正科級1200多元;副科級1100多元;科員900左右,全國統(tǒng)一規(guī)定,有表可查。補貼嗎?有取暖費補貼,住房提租補貼,艱苦邊遠地區(qū)補貼,生活補貼。(2014年又漲點生活補貼正科級170元;副科級130元;科員140元) 滿打滿算,退休費加補貼:正科級2900至3000元間;副科級2700多點;科員在2400至2450元之間。就這些!年節(jié)福利有的單位有點不多,有的單位一桶油一斤月餅皆無。
3,工資改革也要關注體制內(nèi)的不公平。本地是艱苦邊遠地區(qū),無論在職還是退休的工資都很低。我等參加早、退休早的機關干部更少得可憐。同一縣域、同一單位、同一級別人員,在職的正科級高出我們八、九百元;2001年10月1日后退休的高出五、六百元。事業(yè)單位退休早教師等人員情況也大體這樣,建國初期參加工作的老教師退休金都是2400上下?,F(xiàn)在,早退休科級干部比企業(yè)早退休人員高一些,科員級別和企業(yè)晚退職工己拉平。 改革發(fā)展成果共享的年代。然而,爹娘生的早,當然參加工作早。2000年末,正是50年代參加工作人員退休的高峰期。所以參加早、退休早的命不逢時沒趕上。而參加晚退休晚的沒拉下。形成參加早的不如參加晚的,年齡老的不如年紀小的,工作條件苦的不如環(huán)境好的,貢獻多的不如貢獻少的待遇差距。
4,說困難。有些老夫妻雙方都有養(yǎng)老金或子女有成,并不缺錢。也有許多老干部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沒有城里的大姑娘可找,找的是農(nóng)村伴侶。老來老伴沒收入,子女無承受能力。老夫妻生活、看病都靠一人支撐,徘徊在溫飽線上。
5,分配不公使老人們心理不平衡。人非草木,熟能無情嘛!有一老友說:見到從前自己的下屬.徒弟,同樣級別,但60年代后期或70年代參加工作、年齡都少十幾或二,三十歲,退休后待遇高出自己五百元很得意,就覺得矮人半截。死后撫恤金都少一萬元。有的老同志自我安慰:"不怕開得少,就怕死得早,想開點呀''! 體制內(nèi)的分配不公,有悖中央領導關于:"老干部是功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的意愿。所以,在收入分配改革中,應合理確定早退休老人們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