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5年考研英語語法:非謂語動詞用法》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閱讀!
1、我喜歡做飯?!?I like cooking. ”
本句中,“l(fā)ike”(喜歡)是謂語。“cooking”(做飯)是賓語,用動名詞形式。又如:“ He likes cooking. ”在英語中。謂語動詞經(jīng)常隨著主語的人稱、數(shù)而變化,但動名詞作賓語時是不變的。
2、對我來說,學(xué)英語不容易。“ It\' s not easy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3、從太空看,地球是個藍(lán)色的球體。 “Seen from the space, the earth is a blue sphere.”
請比較這些句子的中英文。在這幾個漢語句子中,做飯、學(xué)英語、從太空看分別作句子的賓語、主語和狀語,但是其動詞形式“做”、“學(xué)”、“看”沒有變化。而在這幾句英語中,“做飯”變成了cooking, “學(xué)”變成了to learn,“看”變成了seen. 動詞形式發(fā)生了變化,而且必須發(fā)生變化,因為這些句子有另外的謂語動詞。因此這些動詞叫做“非謂語動詞”,又叫“非限定性動詞”,他們沒有人稱和數(shù)的變化。這是英漢動詞的巨大差別,也是中國人學(xué)英語的一個難點,同時也是在使用英語時容易犯錯誤的地方。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英語的單句一般只有而且必須有一個主謂結(jié)構(gòu),即一個謂語,如果單句中出現(xiàn)了另外的動詞,這些動詞就要改變形式。
以上英語句子中cooking, to learn, seen 等具有動詞特征,但是在句子中不能作謂語的動詞形式,就叫動詞的非謂語形式,也叫非謂語動詞。
我們再比較 “I like cooking.” 與 “He likes cooking.”這兩句話主語不同,謂語動詞like形式變了,但意義沒有變化。而cooking 沒有任何變化。再看 “It is not easy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和 “It is not easy for him to learn English.” “對我”for me, “對他”for him之后的 “to learn”沒有任何變化??梢钥闯?,非謂語動詞是不隨人稱和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的,它們不受人稱和數(shù)的限定,所以又叫“非限定動詞”。
動詞在句子中除了充當(dāng)謂語外,還可以起名詞、形容詞或副詞的作用,在句子中充當(dāng)主語、賓語、表語、補(bǔ)語、定語和狀語。這就是動詞的非謂語形式。當(dāng)句子中需要用某種動作作主語、賓語或作某種修飾、說明的成分時,就要使用這種形式。
動詞的非謂語形式有三種:
(1)動詞不定式:to study (to + 動詞原形)
(2)分詞:studying (現(xiàn)在分詞)、studied (過去分詞)
(3)動名詞:studying (形式與現(xiàn)在分詞相同)
動詞非謂語形式仍具有動詞的一般特征,可以帶有賓語、狀語等構(gòu)成短語。
動詞非謂語形式有以下幾種形式變化(以write為例):
A、 動詞不定式
其形式是“to+動詞原形”。 to是不定式符號,無詞義。其否定式是在to前面加上not, never等否定詞。 不定式可以有自己的邏輯主語,由for引出,加在不定式短語前面。
如果不定式的邏輯主語是表示不定式動作的承受者,則不定式用被動語態(tài)。所謂邏輯主語,就是指非謂語動詞等動作的執(zhí)行者。由于非謂語動詞等帶有動詞的特征,但又不是謂語動詞,所以這個動作的執(zhí)行者就不能稱為主語,而在邏輯上又是這個動作的執(zhí)行者,所以就稱為邏輯主語。
如果不定式邏輯上的主語是這個不定式所表示的動作的承受者,這個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動語態(tài)。疑問詞(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en, where, why, how還包括whether)等后面加不定式構(gòu)成不定式短語,可做主語,表語,賓語等。
(一)作主語。 在不定式短語作主語的句子中,往往用 it 作形式主語,而不把不定式短語放在句子的后面。如:
To die like that is a terrible thing.=It is a terrible thing to die like that.
象那樣死去是一件可怕的事。( it 作形式主語,把真正的主語to die like that放在后面)
To know oneself is difficult.=It’s difficult to know oneself.
有自知之明不容易。
To tell a lie is not always easy.= It’s not always easy to tell a lie.
撒謊并非總是容易。
Never to offend anyone is my principle. 永遠(yuǎn)不得罪任何人就是我的原則。
It’s against nature to remain single. 保持單身是違反自然的。
To see is to believe. 眼見為實。
For a dog to die like that is a terrible thing. = It is a terrible thing for a dog to die like that.
一條狗象那樣死去是一件可怕的事。(for a dog是不定式的主語)
For one to know everything is impossible.= It’s impossible for one to know everything.
一個人什么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For his brother John to go to sea seems natural.= It seems natural for his brother John to go to sea. 他兄弟John去當(dāng)水手是很自然的事。
It’ll be a great shame for you to forget her. 你要是把她忘了,那可太不應(yīng)該了。
It’s not proper for us not to accept the invitation. 我們不接受邀請不合適。(否定)
It has not yet been decided when and where to discuss her resignation. 何時何地討論她的辭職還沒定。
本句中,“l(fā)ike”(喜歡)是謂語。“cooking”(做飯)是賓語,用動名詞形式。又如:“ He likes cooking. ”在英語中。謂語動詞經(jīng)常隨著主語的人稱、數(shù)而變化,但動名詞作賓語時是不變的。
2、對我來說,學(xué)英語不容易。“ It\' s not easy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3、從太空看,地球是個藍(lán)色的球體。 “Seen from the space, the earth is a blue sphere.”
請比較這些句子的中英文。在這幾個漢語句子中,做飯、學(xué)英語、從太空看分別作句子的賓語、主語和狀語,但是其動詞形式“做”、“學(xué)”、“看”沒有變化。而在這幾句英語中,“做飯”變成了cooking, “學(xué)”變成了to learn,“看”變成了seen. 動詞形式發(fā)生了變化,而且必須發(fā)生變化,因為這些句子有另外的謂語動詞。因此這些動詞叫做“非謂語動詞”,又叫“非限定性動詞”,他們沒有人稱和數(shù)的變化。這是英漢動詞的巨大差別,也是中國人學(xué)英語的一個難點,同時也是在使用英語時容易犯錯誤的地方。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英語的單句一般只有而且必須有一個主謂結(jié)構(gòu),即一個謂語,如果單句中出現(xiàn)了另外的動詞,這些動詞就要改變形式。
以上英語句子中cooking, to learn, seen 等具有動詞特征,但是在句子中不能作謂語的動詞形式,就叫動詞的非謂語形式,也叫非謂語動詞。
我們再比較 “I like cooking.” 與 “He likes cooking.”這兩句話主語不同,謂語動詞like形式變了,但意義沒有變化。而cooking 沒有任何變化。再看 “It is not easy for me to learn English.” 和 “It is not easy for him to learn English.” “對我”for me, “對他”for him之后的 “to learn”沒有任何變化??梢钥闯?,非謂語動詞是不隨人稱和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的,它們不受人稱和數(shù)的限定,所以又叫“非限定動詞”。
動詞在句子中除了充當(dāng)謂語外,還可以起名詞、形容詞或副詞的作用,在句子中充當(dāng)主語、賓語、表語、補(bǔ)語、定語和狀語。這就是動詞的非謂語形式。當(dāng)句子中需要用某種動作作主語、賓語或作某種修飾、說明的成分時,就要使用這種形式。
動詞的非謂語形式有三種:
(1)動詞不定式:to study (to + 動詞原形)
(2)分詞:studying (現(xiàn)在分詞)、studied (過去分詞)
(3)動名詞:studying (形式與現(xiàn)在分詞相同)
動詞非謂語形式仍具有動詞的一般特征,可以帶有賓語、狀語等構(gòu)成短語。
動詞非謂語形式有以下幾種形式變化(以write為例):
形態(tài) |
主動 |
被動 | |
動詞不定式 |
一般 |
To write |
To be written |
進(jìn)行 |
To be writing |
||
完成 |
To have written |
To have been written | |
完成進(jìn)行 |
To have been writing |
||
現(xiàn)在分詞和動名詞 |
一般 |
Writing |
Being written |
完成 |
Having written |
Having been written | |
一般 |
written |
A、 動詞不定式
其形式是“to+動詞原形”。 to是不定式符號,無詞義。其否定式是在to前面加上not, never等否定詞。 不定式可以有自己的邏輯主語,由for引出,加在不定式短語前面。
如果不定式的邏輯主語是表示不定式動作的承受者,則不定式用被動語態(tài)。所謂邏輯主語,就是指非謂語動詞等動作的執(zhí)行者。由于非謂語動詞等帶有動詞的特征,但又不是謂語動詞,所以這個動作的執(zhí)行者就不能稱為主語,而在邏輯上又是這個動作的執(zhí)行者,所以就稱為邏輯主語。
如果不定式邏輯上的主語是這個不定式所表示的動作的承受者,這個不定式一般要用被動語態(tài)。疑問詞(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en, where, why, how還包括whether)等后面加不定式構(gòu)成不定式短語,可做主語,表語,賓語等。
(一)作主語。 在不定式短語作主語的句子中,往往用 it 作形式主語,而不把不定式短語放在句子的后面。如:
To die like that is a terrible thing.=It is a terrible thing to die like that.
象那樣死去是一件可怕的事。( it 作形式主語,把真正的主語to die like that放在后面)
To know oneself is difficult.=It’s difficult to know oneself.
有自知之明不容易。
To tell a lie is not always easy.= It’s not always easy to tell a lie.
撒謊并非總是容易。
Never to offend anyone is my principle. 永遠(yuǎn)不得罪任何人就是我的原則。
It’s against nature to remain single. 保持單身是違反自然的。
To see is to believe. 眼見為實。
For a dog to die like that is a terrible thing. = It is a terrible thing for a dog to die like that.
一條狗象那樣死去是一件可怕的事。(for a dog是不定式的主語)
For one to know everything is impossible.= It’s impossible for one to know everything.
一個人什么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For his brother John to go to sea seems natural.= It seems natural for his brother John to go to sea. 他兄弟John去當(dāng)水手是很自然的事。
It’ll be a great shame for you to forget her. 你要是把她忘了,那可太不應(yīng)該了。
It’s not proper for us not to accept the invitation. 我們不接受邀請不合適。(否定)
It has not yet been decided when and where to discuss her resignation. 何時何地討論她的辭職還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