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誠信名言句子 誠信名言名句匯總

字號: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誠信名言句子 誠信名言名句篇一
    (二)背信棄義,等于刺人致命一刀。
    (三)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
    (四)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五)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六)沒有一種遺產(chǎn)能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
    (七)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
    (八)微小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
    (九)當(dāng)你背叛別人時,你也背叛了自己。
    (十)守信用勝過有名氣。
    (十一)吹牛與說謊,兩者是近親。
    (十二)少說空話,多做工作,扎扎實實,埋頭苦干。
    (十三)謊言是踏入欺騙道路的第一步。
    (十四)處己、事上、臨下、皆當(dāng)以誠為主。
    (十五)給心靈一片凈土,給誠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讓我們與誠信同行。
    (十六)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
    (十七)誠信是在衡量自我得失時失去的。
    (十八)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十九)付出誠信,收獲成功。
    (二十)失去了真,同時也失去了美。
    (二十一)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二十二)君子之修身也,內(nèi)正其心,外正其容。
    (二十三)誠實是藝術(shù)的最大要素。只要我們總對自己誠實,藝術(shù)總在那里,它決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二十四)不信不立,不誠不行。
    (二十五)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二十六)誠信,作為我們的立身之本,就像一棵大樹的幼芽,直根于每個家庭,生長于每個人的心中。
    (二十七)我要求別人誠實,我自己就得誠實。
    (二十八)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二十九)誠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溫馨而又自然;虛詐是缺德者的枷鎖,陰冷而又沉重。
    (三十)人不守信,無異于叫旁人對他失信。
    (三十一)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三十二)沒有誠信,商業(yè)的發(fā)展就等于零;擁有誠信,商業(yè)的未來就在眼前。
    (三十三)餓死事小,失信事大。
    (三十四)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yīng)。
    (三十五)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xué)萬學(xué)學(xué)做真人。
    (三十六)靠著忠誠,你能與偉大的心靈為伴,有如一個精神上的家庭。
    (三十七)虛夸像紗衣,好看不遮體。
    (三十八)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
    (三十九)坦白是使人心地輕松的妙藥。
    (四十)誠信是驛站,給勞頓的步履以歇息;誠信是力量,給疲憊的身心以補給。
    (四十一)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
    (四十二)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
    (四十三)我希望我將具有足夠的堅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稱號中,我認為最值得羨慕的稱號:一個誠實的人。
    (四十四)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
    (四十五)一言不實,百事皆虛。
    (四十六)真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又是商業(yè)成功的秘訣,誰能信守不渝,就能夠成功。
    (四十七)誠如試金石,信是金鑰匙。
    (四十八)毅力勤奮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誠實和勤勉,應(yīng)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四十九)失去信用是一個人的最大損失。
    (五十)非直諒多聞之人,不能得直諒多聞之友。
    (五十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五十二)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
    (五十三)刁巧伶俐奸,不如忠厚老實戇。
    (五十四)沒有比正直更富的遺產(chǎn)。
    (五十五)君子憂道不憂貧。
    (五十六)誠實是為人之準則,信用是社會的靈魂。
    (五十七)君子改過,小人飾非;改過終悟,飾非終迷;終悟福至,終迷禍歸。
    (五十八)信譽泰山重,誠實每一分。
    (五十九)誠信三冬暖,失信三伏寒。
    誠信名言句子 誠信名言名句篇二
    1、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盧梭
    2、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dān)當(dāng)患難。貝多芬
    3、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yīng)。程頤
    4、言忠信,行篤敬。論語
    5、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7、誠實是智慧之書的第一章。杰弗遜
    8、人若能摒棄虛偽則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馬克吐溫
    9、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日)松下幸之助
    10、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1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12、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賽,英國作家
    13、巧詐不如拙誠。韓非子
    1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5、進學(xué)不誠則學(xué)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程顥、程頤《二程集論學(xué)篇》
    16、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7、內(nèi)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18、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20、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馬斯莫爾
    21、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22、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涿兰~斯
    23、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2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25、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26、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wèi)他的財產(chǎn)更重要。(法)莫里哀
    27、人之所助者,信也?!吨芤住?BR>    28、人類被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列夫托爾斯泰
    29、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爾基
    30、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31、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覺說直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32、一言之美,貴于千多。葛洪
    33、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毛澤東
    34、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35、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36、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瓦阿扎耶夫
    37、失掉信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死了。(英)哈伯特
    38、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39、共產(chǎn)主義不僅表現(xiàn)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xiàn)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guān)系上。馬雅可夫斯基
    40、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美)富蘭克林
    41、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后心正。(《大學(xué)》)
    4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43、信用難得易失。費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44、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約翰雷,英國學(xué)者
    45、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財富。沒有信用積累的青年,非成為失敗者不可。池田大作
    46、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jié)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爾巴特
    47、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魯迅
    48、民無信不立??鬃?BR>    49、信用就像一面鏡子,只要有了裂縫就不能像原來那樣連成一片。(瑞士)阿米爾
    50、君子改過,小人飾非;改過終悟,飾非終迷;終悟福至,終迷禍歸。邵雍《迷悟吟》
    51、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52、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孫中山
    53、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54、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jīng)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周恩來
    55、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yīng)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56、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57、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李白
    58、失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59、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60、對己能真,對人就能去偽,就像黑夜接著白天,影子隨著身形。莎士比亞,英國戲劇家
    61、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蔡鍔。
    62、如果習(xí)慣于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
    63、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遙遠的后世。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