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李白)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愛國詩: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李白)》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
    沙塵何茫茫,龍虎斗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云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
    西秦百萬眾,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
    皇運有返正,丑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
    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
    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
    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云物在,臺傾禾黍繁。
    我來酌清波,于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譯文
    昔日西晉王朝的政權(quán)崩潰時,中原一代的人民紛紛向南邊逃亡。當時的局勢多么紛亂,乘機崛起的軍閥割據(jù)勢力日日夜夜爭斗不休。胡人的馬兒在漢地上奔馳,苻堅率領著前秦的軍隊威脅著中原。賢明而有才能的大臣謝安察覺到了國家即將衰敗的命運,為了挽救危局,抵御侵擾,他迅速地東山再起。晉軍衣甲鮮明,軍容雄壯,氣勢不凡;沿江陳兵,直到海隅,場面頗為壯觀。前秦的軍隊聲勢浩大,披甲執(zhí)戈的軍士像天上的積云一樣聚集。苻堅驕傲狂妄,不可一世,他自認兵強馬多,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然而東晉王朝的局勢開始好轉(zhuǎn),苻堅的軍隊嚇得魂飛魄散。謝安于談笑間打敗了前秦的軍隊,老百姓都敬重他,希望他能執(zhí)掌朝政。如今到古城金陵探訪古跡,還可以見到當年的謝安墩。依靠著欄桿遠望四周險峻的地勢,高聳的謝安墩上沒有人群喧嘩的聲音。我想象著謝安當年的風姿,緬懷著右軍將軍王羲之曾勸謝安以國事為重的言語。王羲之和謝安志同道合,都有為國效力的心愿。他們雖已做古,其功績卻長存于世,就像蕙蘭留下的芳根一樣。白鷺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飛過,青龍山迎接著初生的太陽。雖然年代久遠,謝安墩卻依舊存在;只是樓臺倒塌,到處長滿繁盛的莊稼。我來這喝喝酒,并將在這墩上建造林園。等到功成名就的時候,我將拂袖而去,到武陵源去過隱居生活。
    注釋
    1、這首詩是李白游歷金陵謝安墩時所作。冶城:相傳是三國時吳國的鑄冶之地。故址在今南京市朝天宮一帶。謝安墩:在金陵城東半山報寧寺的后面,謝安曾和王羲之同登此墩,后稱為謝安墩。
    2、晉室,指西晉王朝。橫潰,引申為政權(quán)崩潰,這里是指西晉皇族爭權(quán)互相殘殺的“八王之亂”。
    3、永嘉:晉懷帝年號.永嘉5年(311)匈奴貴族劉曜攻陷洛陽,殺死七民三萬余人,中原一帶人紛紛南耷避亂。
    4、龍虎:喻指當時乘機崛起的割據(jù)勢力。朝昏,即朝蔣.日日夜夜。
    5、風,放逸,引申為追逐、奔弛。
    6、天驕:天之驕子,本指匈奴.這里指侍堅的前秦。蹙,迫,侵擾。
    7、哲匠:指賢明有才之士.這里指謝安。
    8、云鵬:大鵬,指謝安。
    9、組練:古時車卒與步兵穿的戰(zhàn)服。楚國,指江淮一帶。此句形容晉軍衣甲鮮明、軍容雄壯。
    10、海門:指海邊。
    11、西秦:指十六國時苻堅的前秦。
    12、投鞭:據(jù)《晉書·符堅載記》:荮堅進攻東晉時,曾吹噓其兵力強大,說:“以吾之眾旅,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币粧卟蛔阏摚慌e蕩平晉軍不在話下,此二句描繪苻堅的驕傲狂妄不可一世。
    13、皇運。指東晉王朝的命運。返正,復歸于正道,這里是振興的意思。
    14、丑虜:指苻堅的軍隊,無遺魂,嚇掉了魂。
    15、“談笑”二句:據(jù)《晉書·謝安傳》記載:苻堅攻晉時,謝安鎮(zhèn)靜如常,與其侄謝玄對局下棋.談笑自若、遏:阻擋,此二二句意為:謝安談笑自若地扣。敗了前秦軍,老自姓希望他執(zhí)掌朝政。
    16、憑覽:倚欄遠望,周,四周。
    17、高標:指謝安墩高高聳立。絕人喧,無喧鬧之聲。
    18、東山,指謝安。謝曾隱居東山。
    19、右軍言:據(jù)《晉書·謝安傳》載,謝安與王羲之(右軍)同登冶城時.王對謝說:“現(xiàn)在天下大亂,應人人為國效力,不可空談,荒廢正業(yè)?!?BR>    20、白鷺:白鷺洲,在今南京,李白在《登金陵鳳凰臺》有“二水中分白鷺洲”之句。
    21、青龍:山名,在南京東南。朝暾:初升的太陽。
    22、云物:景物。
    23、清波:指酒。
    24、樹名園:在墩一上建筑林園。
    25、武陵:郡名,在今湖南常德市一帶。武陵源即桃花源,晉陶潛有《桃花源記》,這里指隱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