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奧數(shù)代數(shù)式基礎知識點2014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初中奧數(shù)代數(shù)式基礎知識點2014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中奧數(shù)網(wǎng)
    一、代數(shù)式
    1、代數(shù)式:用運算符號把數(shù)或表示數(shù)的字母連結而成的式子,叫代數(shù)式。單獨一個數(shù)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shù)式。
    2、代數(shù)式的值:用數(shù)值代替代數(shù)里的字母,計算后得到的結果叫做代數(shù)式的值。
    3、代數(shù)式的分類:
    二、整式的有關概念及運算
    1、概念
    (1)單項式:像x、7、 ,這種數(shù)與字母的積叫做單項式。單獨一個數(shù)或字母也是單項式。
    單項式的次數(shù):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shù)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shù)。
    單項式的系數(shù):單項式中的數(shù)字因數(shù)叫單項式的系數(shù)。
    (2)多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做多項式。
    多項式的項:多項式中每一個單項式都叫多項式的項。一個多項式含有幾項,就叫幾項式。
    多項式的次數(shù):多項式里,次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就是這個多項式的次數(shù)。不含字母的項叫常數(shù)項。
    升(降)冪排列:把一個多項式按某一個字母的指數(shù)從小(大)到大(小)的順序排列起來,叫做把多項式按這個字母升(降)冪排列。
    (3)同類項: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也分別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
    2、運算
    (1)整式的加減:
    合并同類項:把同類項的系數(shù)相加,所得結果作為系數(shù),字母及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
    去括號法則:括號前面是“+”號,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號去掉,括號里各項都不變;括號前面是“–”號,把括號和它前面的“–”號去掉,括號里的各項都變號。
    添括號法則:括號前面是“+”號,括到括號里的各項都不變;括號前面是“–”號,括到括號里的各項都變號。
    整式的加減實際上就是合并同類項,在運算時,如果遇到括號,先去括號,再合并同類項。
    (2)整式的乘除:
    冪的運算法則:其中m、n都是正整數(shù)
    同底數(shù)冪相乘: ;同底數(shù)冪相除: ;冪的乘方: 積的乘方: 。
    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用它們系數(shù)的積作為積的系數(shù),對于相同的字母,用它們的指數(shù)的和作為這個字母的指數(shù);對于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shù)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單項式乘以多項式:就是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多項式乘以多項式: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以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單項除單項式:把系數(shù),同底數(shù)冪分別相除,作為商的因式,對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字母,則連同它的指數(shù)作為商的一個因式。
    多項式除以單項式: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除以這個單項,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 ;
    完全平方公式: ,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
    (2)運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 ;
    完全平方公式:
    (3)十字相乘法:
    (4)分組分解法:將多項式的項適當分組后能提公因式或運用公式分解。
    (5)運用求根公式法:
    若 的兩個根是 、 ,則有: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驟:
    (1)如果多項式的各項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提出公因式或無公因式可提,再考慮可否運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
    (3)對二次三項式,應先嘗試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
    (4)最后考慮用分組分解法。
    四、分式
    1、分式定義:形如 的式子叫分式,其中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
    (1)分式無意義:B=0時,分式無意義; B≠0時,分式有意義。
    (2)分式的值為0:A=0,B≠0時,分式的值等于0。
    (3)分式的約分: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公因式約去叫做分式的約分。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約去公因式。
    (4)最簡分式: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沒有公因式時,叫做最簡分式。分式運算的最終結果若是分式,一定要化為最簡分式。
    (5)通分: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的過程,叫做分式的通分。
    (6)最簡公分母:各分式的分母所有因式的次冪的積。
    (7)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統(tǒng)稱有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質(zhì):
    (1) ;(2)
    (3)分式的變號法則:分式的分子,分母與分式本身的符號,改變其中任何兩個,分式的值不變。
    3、分式的運算:
    (1)加、減: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把它們通分成同分母的分式再相加減。
    (2)乘:先對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約分后再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
    (3)除:除以一個分式等于乘上它的倒數(shù)式。
    (4)乘方: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別乘方。
    五、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概念: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1)最簡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的因數(shù)是整數(shù),因式是整式,被開方數(shù)中不含能開得盡方的因式的二次根式叫最簡二次根式。
    (2)同類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之后,被開方數(shù)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類二次根式。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號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4)有理化因式:把兩個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數(shù)式相乘,如果它們的積不含有二次根式,我們就說這兩個代數(shù)式互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有理化因式有: 與 ; 與 )
    2、二次根式的性質(zhì):
    (1) ; (2) ;
    (3) (a≥0,b≥0); (4)
    3、運算:
    (1)二次根式的加減:將各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后,合并同類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法: (a≥0,b≥0)。
    (3)二次根式的除法:
    二次根式運算的最終結果如果是根式,要化成最簡二次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