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小故事:學會變通

字號:

★這篇《益智小故事:學會變通》,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位老者悠閑地散著步,忽然聽見遠處傳來一陣打罵聲。他好奇地走過去,看見一位母親正在大發(fā)雷霆地打罵自己的孩子,孩子嚇得哭成了一團。老者急忙上前去阻止說:“這位太太,有話好好說別打孩子呀!”
    母親氣呼呼地說:“這孩子太頑皮了,讓他寫完作業(yè)再出去玩,他偏不聽非偷跑出去玩.讓他回去寫作業(yè),他還一臉的不服氣,真是氣死我了?!?BR>    老者聽完笑笑說:“這位太太你沒聽過朝三暮四的故事嗎?”
    母親搖搖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沒念過幾年書,就因為這樣一輩子吃苦受累,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出息?!?BR>    老者感嘆地道:“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成龍成鳳哪?可是小孩子是需要教的,你聽我給你講:
    戰(zhàn)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養(yǎng)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只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后,老人的經(jīng)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shù)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于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nèi)w粟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么少了一個?于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么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nèi)w,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的粟子已經(jīng)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BR>    母親認真的聽完若有所思的想了半天,于是她對孩子說:“你在這里玩吧,媽媽回去做飯,記得玩一個小時后馬上回去寫作業(yè)。”
    孩子歡呼了一聲,高興的跑開了。
    母親笑著問老者說:“應該是這樣吧?”
    老者沖著母親豎起了大拇指說:“這樣就對了,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復無常了。可是我覺得,他還是有一層意思是,對待一樣的事情需要變通,就像孩子在學校學習了一天,晚上回來應該順著他的意讓他出去玩一會,緩解一下學習的壓力,這樣我想孩子回去后完成作業(yè)也會又好又快的,反之你讓他先寫作業(yè)他就非常反感,不但不想寫還對學習生出了厭煩之心?!?BR>    母親聽完認真的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