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綜治工作計劃范文

字號:

★以下是工作計劃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學校綜治工作計劃范文文章,供大家參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以深入開展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和“依法治校”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普及法律知識,堅持依法治校,狠抓綜合治理,維護教育穩(wěn)定,保證學生和師生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禁毒,反邪教教育,優(yōu)化學校及周邊環(huán)境,確保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促進我縣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
    二、工作目標
    堅決杜絕重特大傷亡事故,盡力控制一般事故,確保在校學生的“零死亡”、“零事故”。
    三、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制度,確保全縣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
    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學校及周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織,校長為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副校長為此項工作的第二責任人,層層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責任追究制。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長效機制,落實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專用辦公場所,專職人員,專項經費,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要建立整治項目臺賬制度,對發(fā)現的問題實行盤點、銷號制度,對學校不能解決的問題,單位要及時向教育局匯報,教育局向縣綜治辦統一匯報,以便相關部門協調,公安、工商、文化、衛(wèi)生、城管、環(huán)保和共青團等責任部門應建立聯系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系會議,及時分析并報告學校及周邊治安形勢和整治工作情況,針對學校及周邊治安中出現的新問題,力爭使治理成效達到廣大師生和學生家長滿意的標準;要建立社會參與監(jiān)督制度,充分發(fā)揮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監(jiān)督,履行輿論職能,督促各項工作的落實,確保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扎實有效的開展。
    2、積極做好學校及周邊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切實維護學校及周邊地區(qū)穩(wěn)定。
    重點加強廣大師生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及學校周邊地區(qū)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切實維護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和正當要求,堅持按政策辦事,堅持依法辦事,學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機構要嚴格關注學校周邊可能影響師生正常生活秩序或危及師生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商業(yè)經營場所及治安狀況,要清楚地了解自己學校的周邊環(huán)境,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構和工作機構,充分發(fā)揮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作用,及時發(fā)現解決可能危害學校的治安事件的苗頭,切實維護學校及周邊地區(qū)的安全穩(wěn)定。
    3、大力加強安全工作組織制度建設,把校園安全及綜治工作納入正規(guī)化軌道。
    工作責任制度:要按照“屬地管理、守土有責”的原則,通過層層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形式,進一步加強能部門和教職員工的安全工作職責。要選調一定數量政治覺悟高、奉獻精神強、綜合素質好的中青年教師。加入學校安全及綜治工作隊伍,動員和組織師生積極參與,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學校安全和綜治工作。
    定期檢查制度:要嚴格按照“及時排查、各負其責、工作在前、預防為主”的十六字方針,把檢查做為一個重要方面,要在每周和重大節(jié)假日前必查、查重點、重點查、查反復、反復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對一時不能根除的安全隱患,要實施全程跟蹤監(jiān)控、掛牌督查管理和限期整改到位等措施。
    請示報告制度:要堅持每月安全工作例會和履職報告制度,重大問題必須及時上報,嚴禁隱瞞。
    資料檔案制度:要將上級的安全工作指示、年度計劃總結、日常管理檢查、月報通報等工作臺帳系統更具規(guī)范性和資料的完整性。
    安全考核制度:學校安全工作要列入年度工作考評計劃,對成績顯著或有特殊貢獻的人,應予以表彰,因工作不力釀成教育事故的教師年度不得評優(yōu),并根據情況扣除一定的獎金,如造成后果嚴重的,直接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應承擔責任。
    安全預案制度:要以自然災害、暴力犯罪、重大傷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為設想條件,結合事故應急預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處置機制,在公安或消防部門的指導下,組織師生進行實事演練,確保一旦發(fā)生突發(fā)性事件,各項應急工作能有條不紊地展開,把危害和損失控制到低限度。
    4、加強校園內部安全管理,積極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
    門衛(wèi)管理。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嚴格落實門衛(wèi)工作制度,把好校園入口關。一是嚴格管理本校學生和工作人員必須有完備的手續(xù)和正當的理由方可進入校園,對不能說明情況的人員和可疑的人員應及時通報校領導或公安部門及時處置。二是對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學生家長,要與學校簽訂責任書,接送人員禁止進入校區(qū)。三是門衛(wèi)嚴禁將非教學所需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以及危及學校安全的物品帶入校園。
    交通安全管理。學校組織師生外出旅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委托正規(guī)旅行社嚴密組織,不得租乘記錄不良或非載客用途的交通工具。各班不得組織學生集體乘車外出活動。
    飲食衛(wèi)生及防病安全管理。各校要嚴格執(zhí)行《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嚴把食品從業(yè)人員健康體檢關,運輸儲藏、烹飪配餐、餐具消毒、保鮮留樣(必須保存72小時)、人員隔離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確保不發(fā)生食物中毒事件和投毒案件。每學期開學前,要對炊事人員進行體檢,體檢不合格的要堅決調離崗位。要根據衛(wèi)生部門的要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按國家統一規(guī)劃方案和指導原則,組織藥品,任何班級或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自行組織學生集體服用藥品和保健品。
    校園防盜安全管理。有計劃地加快治安網絡建設,努力形成違法犯罪分子不敢進校作案的治安保衛(wèi)局面。要加強對重點部位的管理,會計室不超標準存放現金,嚴防盜竊事件發(fā)生。建立學校領導干部帶班制度,值班人員應按時到崗,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擅離職守。值班人員要熟知報警監(jiān)控設備使用,并存有值班記錄。
    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guī),加強維護管理,確保消防安全。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消防器材的維護保養(yǎng)和增加,要組織師生定期開展消防演練,保證緊急情況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組織師生撤離火災現場,開展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訓。
    校園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積極開展“五五”普法教育,堅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毒品預防教育、遠離黃*和艾滋病知識的教育,要加強同“*”等邪教組織斗爭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防范能力。
    5、加強組織領導,構建信訪維穩(wěn)機制。
    學校成立信訪維穩(wěn)工作領導小組,配齊相關工作人員,公開信訪制度,健全信訪制度,努力化解各類矛盾,維護教育穩(wěn)定。切實解決幼師群體的實際問題,對工作不力進行通報,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6、加強工作督察,搞好考核考制度,狠抓工作落實。
    建立健全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考核制度,按照檢查、有考核,每學期縣教育局將組織專項檢查,認真研究及時解決各校反映的問題,以便促使各校及時整頓,認真做好考評,對發(fā)現問題不及時上報,且發(fā)生安全責任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查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并實行“一票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