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高三語文鑒賞詩歌語言風格教案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擊高三考試網(wǎng)
教學內(nèi)容:
鑒賞詩歌語言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二、詩歌語言特點
1、形象生動。其特點是狀物描形,使人讀了富有實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用得特別好,表現(xiàn)了杏花的具體特征:鮮艷、熱烈、紅得象火,給人以鬧哄哄的感覺,還表現(xiàn)了杏花枝頭蜂飛蝶的熱鬧景象。
2、含蓄。其特點是把思想感情隱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李商隱的《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這首詩很含蓄,是對當時求仙學道的否定。嫦娥偷吃了后羿從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長生不老靈藥,成了仙子,進入月宮,長生不老。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雖然長生不老,又有什么意義呢?
3、精煉。其特點是用少的語言概括豐富的內(nèi)容,字字珠璣。如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全詩二十八個字,描寫了五組畫面,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整幅畫的中心是“人(斷腸人)”。
4、清新 。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清新之風常見于以下一些人詩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陶潛的詩特點主要在平淡,有時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維,孟浩然的詩則相對比較清新。
1王維:唐代詩人,畫家。開元九年(721)進士,因通音律授大樂丞。不久謫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二年,被張九齡擢為右拾遺。二年后九齡罷相,他倍感沮喪,有歸隱心。40多歲時,先后隱居終南山和輞川,亦官亦隱。思想日趨消極,佛教信仰日益發(fā)展。安史之亂中被俘,被迫做偽官。亂平,降為太子中允。后復(fù)累遷至給事中,以尚書右丞終,世稱王右丞。王維詩現(xiàn)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一類成就大。名作如《終南山》、《漢江臨泛》、《山居秋暝》、《青溪》、《過香積寺》、《輞川集》20首、《贈裴十迪》等。王維的大多數(shù)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xiàn)了詩人對現(xiàn)實漠不關(guān)心甚至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加之藝術(shù)技巧很高,頗為后人所推崇。王維送別、紀行一類詩中,常有寫景佳句,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歷代傳誦不衰。
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對自然美的感受獨特而細致入微,筆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韻,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長,色彩鮮明優(yōu)美,極有畫意。他寫景動靜結(jié)合,善于細致地表現(xiàn)自然界光色和音響變化,他的寫景詩,常用五律、五絕,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jié)舒緩,宜于表現(xiàn)山水幽靜和心情恬適。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fā)揚了謝靈運開創(chuàng)的山水詩而獨樹一幟,使山水田園詩成就達到高峰,在中國詩歌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維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有的表現(xiàn)俠義,有的揭露時弊。一些贈別親友和寫日常生活的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沈子福歸江東》等,古今傳誦。這些小詩都是五絕或七絕,情真語摯,不用雕飾,有淳樸深厚之美,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絕句高成就。他的應(yīng)制詩、唱和詩及宣揚佛理的詩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維五律和五、七絕造詣高,亦擅其他各體,在唐代詩壇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凈秀雅,為明七子師法。七古形式整飭,氣勢流蕩。散文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如《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王維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美稱。對后人影響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禪者的目光覽觀萬物,才使他的詩有了一種其他詩人所難以企及的靜美、澄曠、寂悅。特別是他在描寫大自然中一剎那間的紛紜動象,是那樣的清凈與靜謐,禪韻盎然,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保ā而B鳴磵》)“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保ā稒杓覟|》)以及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蕩滌讀者之胸襟,給人以恬澹寧和的無盡遐思。
2孟浩然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yīng)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fā)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nèi)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他和王維并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后,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diào),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lián),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偟膩碚f,孟詩內(nèi)容單薄,不免窘于篇幅?,F(xiàn)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薄>G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這是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這里有強烈的生活感。這里“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藝術(shù)美更不乏淳樸的生活美。孟浩然在這里仿佛尋找到了一種皈依的感覺。詩人終于將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連那隱居中孤獨抑郁的情緒也徹底丟開了。思緒終于舒展了,甚至詩人的舉措也都靈活自在了,自然在這里顯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四句詩是孟浩然藝術(shù)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王國維評價李煜的詞“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孟浩然這兩句詩里面也有一種極大極深的感情蘊涵著?!八那榕c萬物的情有一種共鳴”,有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深厚的同情。這首詩表現(xiàn)高的玄心,亦表現(xiàn)大的風流。這是自然的詩篇,是天籟。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達到了無我,盡管這期間他甘苦備嘗,但終于苦盡甘來
5、平淡,也稱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平淡不同于平庸與淡而無味,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說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說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說:看似平淡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平淡首推陶淵明,能夠把詩寫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詞絕對不是平淡,相反,帶有一種強烈的感發(fā)的力量。
6、絢麗。其特點是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隱的詩歌不但絢麗,而且朦朧晦澀,李賀的詩也比較絢麗乃至于奇麗。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子。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初學古文。受牛黨令狐楚賞識,入其幕府,并從學駢文。開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進士。次年入屬李黨的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王愛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黨排擠,輾轉(zhuǎn)于各藩鎮(zhèn)幕府,終身不得志。李商隱詩現(xiàn)存約600首。其中政治詩感慨諷諭,頗有深度和廣度。其詠史詩托古諷今,成就很大。這類詩往往譏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荒*誤國,也有的則借詠史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這類詩多用律絕,截取歷特定場景加以鋪染,具有以小見大、詞微意深的藝術(shù)效果。名作如《隋宮二首》、《南朝》。他的抒情詩感情深摯細膩,感傷氣息很濃,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登樂游原》)。李詩抒情,較少直抒胸臆,而特別致力于婉曲見意,其詩往往寄興深微,余味無窮。但刻意求曲有時也帶來晦澀難懂的弊病。他的詠物詩體物工切,摹寫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畫和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表達事物的內(nèi)在神韻,寄寓作者的情懷。無題詩是李商隱的獨創(chuàng)。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情思宛轉(zhuǎn)沉摯,辭藻典雅精麗。如“昨夜星辰昨夜風”、“相見時難別亦難”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來月已低”和“何處哀箏隨急管”二首。還有一些詩寄興難明。李商隱詩歌的基本風格是情深詞婉,能于麗中時帶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對后世的詩壇和詞壇影響很深。其詩繼承面較廣。其七律成就高,繼承了杜甫精嚴頓挫的特點,又融合了齊梁詩的艷和六朝民歌的清麗,以及李賀詩的幻想象征手法。
李賀:李賀詩歌的總體特征,前人有的評,那就是奇詭瑰麗。李賀詩歌美學的別一個特征是藝術(shù)形式上的鮮明創(chuàng)造性、獨特性、陌生化美學效果的追求。這主要表現(xiàn)在用詞求生、求冷求硬,立意新奇不俗,章法奇突跳蕩,境界惝恍朦朧四個方面。李賀詩歌中,少有前人用過的熟詞熟字,他的選詞用字,總是務(wù)求給人以陌生感。。這種陌生感即體現(xiàn)在他多用許多冷色調(diào)的字和帶有硬性基質(zhì)的詞匯。一些字如“泛”、“凝”、“幽”、“淚”、“冷”、“苦”、“驚”、“血”頻頻在詩中出現(xiàn)。色調(diào)的冷是它們的共同特征。在冷色調(diào)字眼的使用中,我們見出詩人的力避陳言的用心和獨特的詩情。這種獨特即是表現(xiàn)了他的凄惋哀愁的思考,使得詩歌總能使人體會到詩人情思的冷僻,清冷的意象使得詩歌境界異常清幽。
7、明快。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白居易的《賣炭翁》 。明快莫過于白居易了。 其他如含蓄簡潔也不是那一個詩人所獨有的,大部分詩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實上,在做題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單獨析出一個特點,而往往連在一起說,比如簡潔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詩的語言風格也遠不是這些詞所能夠概括的。
8、簡潔。其特點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9、專用術(shù)語:
1、簡潔又表述為: 洗煉(練):語言簡練利落。淺顯 明白如話:不雕塑飾,不加修飾。 2、質(zhì)樸清新 淡雅 ,自然. 3、詞藻華麗 4、明快:明白通暢。 5、沉郁頓挫 蒼涼:低沉、蒼勁、舒緩、悲涼等。 6、雄健 雄渾:雄壯、強健、渾厚等,這一般是用在諸如杜甫、辛棄疾、陸游等人的身上。熟三、悉作家風格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頓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邁飄逸
王昌齡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隱的朦朧隱晦 王維的詩畫一體
溫庭筠的綺麗香艷 高適的悲壯蒼涼
李清照的纏綿悱惻 陸游的悲壯愛國
郊寒島瘦
四、典型例題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今人分析唐詩的一段言論,完成15-16題。
唐 詩 一 首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實宵。五更鼓角聲悲注,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詩歌上的頂峰當然應(yīng)推李白,無論從內(nèi)容或形式,都如此。因為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邊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視世俗,不滿現(xiàn)實、指斥人生,飲酒賦詩,縱情歡樂?!羁痰胤从沉四钦麄€一代初露頭角的知識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們要求突破各種傳統(tǒng)約束羈勒;他們渴望建功立業(yè),獵取功名富貴,進入社會上層;他們抱負滿懷,縱情歡樂,傲岸不馴,恣意反抗。而所有這些,又恰恰只有當他們這個降級走上破路,整個社會處于欣欣向榮并無束縛的歷史時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藝術(shù)在這里奏出了強音。痛快淋漓,天才極致,似乎沒有任何約束,似乎毫無規(guī)范可循,一切都是沖可而出,隨意創(chuàng)造,卻都是這樣的美妙奇異、層出不窮和不可思議?!畎椎奶觳抛髌反_已達到了中國古代浪漫文學交響音詩的極峰。然而這個極峰,與文學上許多浪漫主義峰巔一樣,它只是一個相當短促的時期,很快就轉(zhuǎn)入另一個比較持續(xù)的現(xiàn)實典范階段。那就是以杜甫為"詩圣"的另一種盛唐,其實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李澤厚《美的歷程》選段)
⑴ 請根據(jù)有關(guān)唐詩知識分析判斷上述一首唐詩的作者是李白還是杜甫,并簡述理由____________ ⑵ 為什么說"詩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請參照上文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該詩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詩的沉郁頓挫,深刻悲壯、氣勢磅礴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同是又是嚴格工整的七律。 2 、(此題實為仿寫題??筛鶕?jù)杜甫的風格和原文的對李白的分析來寫)從形式來說,杜詩李白那種雄豪壯偉的氣勢情緒納入規(guī)范,即嚴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從而不再是一種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種人工美、世俗美,為后世提供了可以學到的范本;從內(nèi)容來說,杜詩更多地關(guān)注國遠民生,且充滿憂患意識,不似李白那么飄逸灑脫,也明顯地蘊含了這個階級的停滯與走下破路。因而,李白與杜甫是兩種風度,兩種意境,兩種格調(diào),如果說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種盛唐了。)
2、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杜牧:《題禪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載青春不負公。
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此詩首二句寫往昔漫游酣飲之豪興,后二句寫如今參禪品茶之悠閑。有人認為這首詩風格平淡曠達,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一般而言,一首詩詞的語言風格和其思想內(nèi)容是諧調(diào)吻合的,或喜悅,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或悲憤,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都比較容易能夠把握。但在有些時候,作者卻一反常態(tài)。比如要表達失落的情緒,卻不用憤激語、沉痛語,而是將深沉感慨出之于平淡,極度悲涼寓之于曠達,很好地實踐了相反相成的藝術(shù)辯證法。例如杜牧的《題禪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載青春不負公。 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此詩首二句寫往昔漫游酣飲之豪興,后二句寫如今參禪品茶之悠閑,對比鮮明而出語平淡,對于消逝的年華不露惋惜之情,對于如今的寂寞不露辛酸之意,若細加尋繹,卻見出這里表現(xiàn)的正是人生諸種痛苦中極為沉重的一種。詩中所說的那種豪興,其實不過是排遣無聊之舉,觀其“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等詩句,便不難理解。杜牧平生留心當世之務(wù),論政談兵,卓有見地,然而卻投閑置散,始終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負,以致大好年華只能在漫游酣飲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的結(jié)果。此處“茶煙”與前面的“觥船”相應(yīng),“落花”與“青春”相應(yīng),說明一生自許甚高的詩人已經(jīng)步入衰老之境,不僅施展抱負無從說起,就連酣飲漫游也不復(fù)可能,只有靠參禪品茗來消磨剩余的歲月。我們從詩人對比今昔、回顧一生的平淡語調(diào)中,不難體會到,對于一直以經(jīng)邦濟世自期的詩人來說,不斷接受并努力排遣這生命的龐大空虛,似乎不得不成為他生活的內(nèi)容,而且如今已到遲暮之年,連排遣的氣力也越來越少了,他被包裹在越來越濃重的幻滅、空虛和無望之中而無可奈何。對于這樣一種沉重的痛苦,用平淡的語調(diào)來表達,比用其它的語調(diào)更為適合,因為人一旦被逼到無可奈何的境地,便會感到任何訴說、哀嘆、怨恨、憤慨激都無濟于事,他的語調(diào)也就具有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平淡的特點,盡管其心底深處還不時翻滾著感情的波濤。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杜牧的這首詩,內(nèi)容和語言風格雖然看似矛盾,其實卻是統(tǒng)一的,后者是更好地為前者服務(wù)的。
3、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白居易的《聽夜箏有感》:
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fā)新生不忍聞。 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一任君。
1、 此詩寫自己中年與暮年的對于挫折的不同感受。感情極為悲涼沉痛,而語言風格卻曠達超脫,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此詩寫自己中年與暮年的對于挫折的不同感受。元和十年,詩人因激于義憤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年四十四歲。初遭打擊,新生白發(fā),自然感到理想受挫,時不我與,夜不能寐之際,聽到憂怨的箏聲,不禁為之愁腸百結(jié),難以承受,因而不愿再聽。暮年飽經(jīng)憂患,霜雪滿頭,相比之下,先前的挫折簡直算不了什么,可謂是“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了。正因為他飽嘗了太多的痛苦,所以能夠?qū)n怨的箏聲無動于衷,聽之任之。此詩寫得辭淺意深,在看似曠達超脫的詩句中含蘊著的,是極為悲涼沉痛的心情。
如果說前面《題禪院》一詩告訴我們的是無可奈何轉(zhuǎn)平淡,那么這首《聽夜箏有感》則給我們揭示了久經(jīng)悲痛不覺悲的情感特征。這兩首詩在深入把握和表現(xiàn)內(nèi)心情感世界方面均給人以有益的啟示,而這種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語言風格和作品內(nèi)容的某些表面上的不一致。
五、課堂練習
1、比較閱讀下面的唐詩和元曲
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中思 喜春來]春思
殘花醞釀蜂兒蜜 細雨調(diào)和燕子泥
綠窗春睡覺來遲 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問:《春怨》和《春思》在語言上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2、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山中問答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問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問:本詩被譽為“山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杰作,泥同意此說嗎?為什么?
3、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的詩風一向是朦朧隱晦的,你對這首絕句的風格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君問歸期未有期”,于一問一答中已覺不得歸之苦。“巴山夜雨漲秋池”,寫眼前秋雨,羈旅之愁更充溢在字里行間。“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痹娙笋Y騁想象,獨辟新境,不再訴苦寫愁,卻寫心中美愿,可謂出人意料。全詩先寫客中實景,后以“何當”化實為虛,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來的樂反襯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將增添相聚的樂,含蓄雋永,余韻無窮,不愧為絕句中的精品。
4、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后面問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⑴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意境和氛圍?
答:
⑵“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忽見”的是什么?是溪橋嗎?并就此簡要談一談詩歌在用語上的特點。
答:
答案:⑴ (參考)這首詞記詩人夜晚在鄉(xiāng)村行路中所見到的景象及所感受到的情趣,創(chuàng)造了一種既熱鬧歡快又清悠宜人的境界。
⑵ (參考)“忽見”的是“舊時茅店”?!芭f時茅店”在“忽見”之前,更顯夜行人的驚喜之情。詩歌用語有一定的跳躍性,為了情感表達、音節(jié)韻律等的需要,常運用顛倒詞序等方式,以達到獨特的效果。
5、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⑴這首詩歌的語言與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語言都有 的特色。答:(平淡質(zhì)樸)
⑵全詩重點在寫景,寫人只有后兩句。你能想象得出“農(nóng)人”的勞動情景嗎?
答:(在山青水秀的村莊里,農(nóng)民 們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歡快地忙碌著,他們的笑聲在青山間回蕩。)
6、、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后面問題
蝶 戀 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⑴、詞中刻畫少婦門掩黃昏,如何理解,表現(xiàn)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⑵、有人認為這首次的風格是“深穩(wěn)妙雅”的,你怎么理解。
7、對辛棄疾詞《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這首詞結(jié)構(gòu)布局奇變,打破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傳統(tǒng)寫法,把上下兩片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過片(下片的開頭)內(nèi)容不變。前九句為一意,末了“可憐白發(fā)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軍容和雄心,末句卻是現(xiàn)實情況。
B、“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連用兩個比喻,生動的描寫了抗金的驚險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十分振奮人心。
C、這首詞詞題是“壯語”,前九句雄姿英發(fā),堪稱壯語,而末句卻是感情大轉(zhuǎn)折,使全首詞變得低沉凄涼,一變而為婉約派的風格。
D、尾句是寫現(xiàn)實生活,與前文的想象之辭形成強烈對比,揭示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大矛盾。
[解題導(dǎo)引]這首詞和辛棄疾的其他詞一樣,格調(diào)是豪邁高昂的。末句是對前九句的大轉(zhuǎn)折,使全詞頓生悲壯之氣,并且一轉(zhuǎn)折即結(jié)束,文筆很是矯健有力,其聲調(diào)、色彩與婉約派的作品完全不同。這種藝術(shù)手法正表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和他的獨創(chuàng)精神。本題答案是C。
教學內(nèi)容:
鑒賞詩歌語言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二、詩歌語言特點
1、形象生動。其特點是狀物描形,使人讀了富有實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用得特別好,表現(xiàn)了杏花的具體特征:鮮艷、熱烈、紅得象火,給人以鬧哄哄的感覺,還表現(xiàn)了杏花枝頭蜂飛蝶的熱鬧景象。
2、含蓄。其特點是把思想感情隱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李商隱的《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這首詩很含蓄,是對當時求仙學道的否定。嫦娥偷吃了后羿從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長生不老靈藥,成了仙子,進入月宮,長生不老。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雖然長生不老,又有什么意義呢?
3、精煉。其特點是用少的語言概括豐富的內(nèi)容,字字珠璣。如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全詩二十八個字,描寫了五組畫面,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整幅畫的中心是“人(斷腸人)”。
4、清新 。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清新之風常見于以下一些人詩中。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陶潛的詩特點主要在平淡,有時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維,孟浩然的詩則相對比較清新。
1王維:唐代詩人,畫家。開元九年(721)進士,因通音律授大樂丞。不久謫濟州司倉參軍。開元二十二年,被張九齡擢為右拾遺。二年后九齡罷相,他倍感沮喪,有歸隱心。40多歲時,先后隱居終南山和輞川,亦官亦隱。思想日趨消極,佛教信仰日益發(fā)展。安史之亂中被俘,被迫做偽官。亂平,降為太子中允。后復(fù)累遷至給事中,以尚書右丞終,世稱王右丞。王維詩現(xiàn)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一類成就大。名作如《終南山》、《漢江臨泛》、《山居秋暝》、《青溪》、《過香積寺》、《輞川集》20首、《贈裴十迪》等。王維的大多數(shù)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的情趣。或靜謐恬淡,或氣象蕭索,或幽寂冷清,表現(xiàn)了詩人對現(xiàn)實漠不關(guān)心甚至禪學寂滅的思想情緒。加之藝術(shù)技巧很高,頗為后人所推崇。王維送別、紀行一類詩中,常有寫景佳句,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等,歷代傳誦不衰。
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對自然美的感受獨特而細致入微,筆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韻,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長,色彩鮮明優(yōu)美,極有畫意。他寫景動靜結(jié)合,善于細致地表現(xiàn)自然界光色和音響變化,他的寫景詩,常用五律、五絕,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jié)舒緩,宜于表現(xiàn)山水幽靜和心情恬適。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fā)揚了謝靈運開創(chuàng)的山水詩而獨樹一幟,使山水田園詩成就達到高峰,在中國詩歌具有重要的地位。王維其他方面也有佳作。有的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有的表現(xiàn)俠義,有的揭露時弊。一些贈別親友和寫日常生活的小詩,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沈子福歸江東》等,古今傳誦。這些小詩都是五絕或七絕,情真語摯,不用雕飾,有淳樸深厚之美,與李白、王昌齡的絕句相媲美,代表盛唐絕句高成就。他的應(yīng)制詩、唱和詩及宣揚佛理的詩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王維五律和五、七絕造詣高,亦擅其他各體,在唐代詩壇很突出。其七律或雄渾華麗,或澄凈秀雅,為明七子師法。七古形式整飭,氣勢流蕩。散文清幽雋永,極富詩情畫意,如《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王維生前身后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美稱。對后人影響巨大。
正是由于他常以一位禪者的目光覽觀萬物,才使他的詩有了一種其他詩人所難以企及的靜美、澄曠、寂悅。特別是他在描寫大自然中一剎那間的紛紜動象,是那樣的清凈與靜謐,禪韻盎然,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保ā而B鳴磵》)“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榴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fù)下?!保ā稒杓覟|》)以及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往往蕩滌讀者之胸襟,給人以恬澹寧和的無盡遐思。
2孟浩然
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居家侍親讀書,以詩自適。曾隱居鹿門山。40歲游京師,應(yīng)進士不第,返襄陽。在長安時,與張九齡、王維交誼甚篤。有詩名。后漫游吳越,窮極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fā)而亡。孟浩然詩歌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寬,多寫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nèi)容。雖不無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他和王維并稱,其詩雖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造詣,而且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眺之后,開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孟詩不事雕飾,清淡簡樸,感受親切真實,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萬山寄張五》、《過故人莊》、《春曉》等篇,淡而有味,渾然一體,韻致飄逸,意境清曠。孟詩以清曠沖澹為基調(diào),但沖澹中有壯逸之氣,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lián),精力渾健,俯視一切。但這類詩在孟詩中不多見??偟膩碚f,孟詩內(nèi)容單薄,不免窘于篇幅?,F(xiàn)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詩263首,但竄有別人作品。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薄>G樹、青山、村舍、場圃、桑麻和諧地打成一片,這是一幅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風景畫,這里有清新的泥土味;這里有強烈的生活感。這里“淡到看不見詩”(聞一多《孟浩然》),但是深深融在整個詩作的血肉之中的不乏恬淡的藝術(shù)美更不乏淳樸的生活美。孟浩然在這里仿佛尋找到了一種皈依的感覺。詩人終于將那政治追求中遇到的挫折,名利得失全部忘掉了,甚至連那隱居中孤獨抑郁的情緒也徹底丟開了。思緒終于舒展了,甚至詩人的舉措也都靈活自在了,自然在這里顯示了它的征服力。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四句詩是孟浩然藝術(shù)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王國維評價李煜的詞“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孟浩然這兩句詩里面也有一種極大極深的感情蘊涵著?!八那榕c萬物的情有一種共鳴”,有一種對宇宙對人生的深厚的同情。這首詩表現(xiàn)高的玄心,亦表現(xiàn)大的風流。這是自然的詩篇,是天籟。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由我達到了無我,盡管這期間他甘苦備嘗,但終于苦盡甘來
5、平淡,也稱質(zhì)樸。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陳述,或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平淡不同于平庸與淡而無味,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說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說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正如王安石所說:看似平淡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平淡首推陶淵明,能夠把詩寫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詞絕對不是平淡,相反,帶有一種強烈的感發(fā)的力量。
6、絢麗。其特點是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春燕琢春泥。
李商隱的詩歌不但絢麗,而且朦朧晦澀,李賀的詩也比較絢麗乃至于奇麗。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子。原籍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初學古文。受牛黨令狐楚賞識,入其幕府,并從學駢文。開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進士。次年入屬李黨的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幕府,王愛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黨排擠,輾轉(zhuǎn)于各藩鎮(zhèn)幕府,終身不得志。李商隱詩現(xiàn)存約600首。其中政治詩感慨諷諭,頗有深度和廣度。其詠史詩托古諷今,成就很大。這類詩往往譏刺前朝或本朝君王的荒*誤國,也有的則借詠史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這類詩多用律絕,截取歷特定場景加以鋪染,具有以小見大、詞微意深的藝術(shù)效果。名作如《隋宮二首》、《南朝》。他的抒情詩感情深摯細膩,感傷氣息很濃,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登樂游原》)。李詩抒情,較少直抒胸臆,而特別致力于婉曲見意,其詩往往寄興深微,余味無窮。但刻意求曲有時也帶來晦澀難懂的弊病。他的詠物詩體物工切,摹寫入微,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畫和環(huán)境氣氛的渲染,表達事物的內(nèi)在神韻,寄寓作者的情懷。無題詩是李商隱的獨創(chuàng)。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情思宛轉(zhuǎn)沉摯,辭藻典雅精麗。如“昨夜星辰昨夜風”、“相見時難別亦難”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來月已低”和“何處哀箏隨急管”二首。還有一些詩寄興難明。李商隱詩歌的基本風格是情深詞婉,能于麗中時帶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對后世的詩壇和詞壇影響很深。其詩繼承面較廣。其七律成就高,繼承了杜甫精嚴頓挫的特點,又融合了齊梁詩的艷和六朝民歌的清麗,以及李賀詩的幻想象征手法。
李賀:李賀詩歌的總體特征,前人有的評,那就是奇詭瑰麗。李賀詩歌美學的別一個特征是藝術(shù)形式上的鮮明創(chuàng)造性、獨特性、陌生化美學效果的追求。這主要表現(xiàn)在用詞求生、求冷求硬,立意新奇不俗,章法奇突跳蕩,境界惝恍朦朧四個方面。李賀詩歌中,少有前人用過的熟詞熟字,他的選詞用字,總是務(wù)求給人以陌生感。。這種陌生感即體現(xiàn)在他多用許多冷色調(diào)的字和帶有硬性基質(zhì)的詞匯。一些字如“泛”、“凝”、“幽”、“淚”、“冷”、“苦”、“驚”、“血”頻頻在詩中出現(xiàn)。色調(diào)的冷是它們的共同特征。在冷色調(diào)字眼的使用中,我們見出詩人的力避陳言的用心和獨特的詩情。這種獨特即是表現(xiàn)了他的凄惋哀愁的思考,使得詩歌總能使人體會到詩人情思的冷僻,清冷的意象使得詩歌境界異常清幽。
7、明快。其特點是斬釘截鐵,一語破的。如白居易的《賣炭翁》 。明快莫過于白居易了。 其他如含蓄簡潔也不是那一個詩人所獨有的,大部分詩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而已。事實上,在做題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單獨析出一個特點,而往往連在一起說,比如簡潔明快,清新平淡等等。而詩的語言風格也遠不是這些詞所能夠概括的。
8、簡潔。其特點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
9、專用術(shù)語:
1、簡潔又表述為: 洗煉(練):語言簡練利落。淺顯 明白如話:不雕塑飾,不加修飾。 2、質(zhì)樸清新 淡雅 ,自然. 3、詞藻華麗 4、明快:明白通暢。 5、沉郁頓挫 蒼涼:低沉、蒼勁、舒緩、悲涼等。 6、雄健 雄渾:雄壯、強健、渾厚等,這一般是用在諸如杜甫、辛棄疾、陸游等人的身上。熟三、悉作家風格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頓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邁飄逸
王昌齡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隱的朦朧隱晦 王維的詩畫一體
溫庭筠的綺麗香艷 高適的悲壯蒼涼
李清照的纏綿悱惻 陸游的悲壯愛國
郊寒島瘦
四、典型例題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和今人分析唐詩的一段言論,完成15-16題。
唐 詩 一 首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實宵。五更鼓角聲悲注,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盛唐之音在詩歌上的頂峰當然應(yīng)推李白,無論從內(nèi)容或形式,都如此。因為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邊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視世俗,不滿現(xiàn)實、指斥人生,飲酒賦詩,縱情歡樂?!羁痰胤从沉四钦麄€一代初露頭角的知識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們要求突破各種傳統(tǒng)約束羈勒;他們渴望建功立業(yè),獵取功名富貴,進入社會上層;他們抱負滿懷,縱情歡樂,傲岸不馴,恣意反抗。而所有這些,又恰恰只有當他們這個降級走上破路,整個社會處于欣欣向榮并無束縛的歷史時期才可能存在。……盛唐藝術(shù)在這里奏出了強音。痛快淋漓,天才極致,似乎沒有任何約束,似乎毫無規(guī)范可循,一切都是沖可而出,隨意創(chuàng)造,卻都是這樣的美妙奇異、層出不窮和不可思議?!畎椎奶觳抛髌反_已達到了中國古代浪漫文學交響音詩的極峰。然而這個極峰,與文學上許多浪漫主義峰巔一樣,它只是一個相當短促的時期,很快就轉(zhuǎn)入另一個比較持續(xù)的現(xiàn)實典范階段。那就是以杜甫為"詩圣"的另一種盛唐,其實那已不是盛唐之音了。(李澤厚《美的歷程》選段)
⑴ 請根據(jù)有關(guān)唐詩知識分析判斷上述一首唐詩的作者是李白還是杜甫,并簡述理由____________ ⑵ 為什么說"詩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請參照上文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該詩為杜甫作品。因其具有杜詩的沉郁頓挫,深刻悲壯、氣勢磅礴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同是又是嚴格工整的七律。 2 、(此題實為仿寫題??筛鶕?jù)杜甫的風格和原文的對李白的分析來寫)從形式來說,杜詩李白那種雄豪壯偉的氣勢情緒納入規(guī)范,即嚴格地凝聚在一定的形式、格律中,從而不再是一種天才美、自然美,而是一種人工美、世俗美,為后世提供了可以學到的范本;從內(nèi)容來說,杜詩更多地關(guān)注國遠民生,且充滿憂患意識,不似李白那么飄逸灑脫,也明顯地蘊含了這個階級的停滯與走下破路。因而,李白與杜甫是兩種風度,兩種意境,兩種格調(diào),如果說李白是盛唐之音,那么杜甫就是另一種盛唐了。)
2、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杜牧:《題禪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載青春不負公。
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此詩首二句寫往昔漫游酣飲之豪興,后二句寫如今參禪品茶之悠閑。有人認為這首詩風格平淡曠達,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一般而言,一首詩詞的語言風格和其思想內(nèi)容是諧調(diào)吻合的,或喜悅,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或悲憤,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都比較容易能夠把握。但在有些時候,作者卻一反常態(tài)。比如要表達失落的情緒,卻不用憤激語、沉痛語,而是將深沉感慨出之于平淡,極度悲涼寓之于曠達,很好地實踐了相反相成的藝術(shù)辯證法。例如杜牧的《題禪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載青春不負公。 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此詩首二句寫往昔漫游酣飲之豪興,后二句寫如今參禪品茶之悠閑,對比鮮明而出語平淡,對于消逝的年華不露惋惜之情,對于如今的寂寞不露辛酸之意,若細加尋繹,卻見出這里表現(xiàn)的正是人生諸種痛苦中極為沉重的一種。詩中所說的那種豪興,其實不過是排遣無聊之舉,觀其“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等詩句,便不難理解。杜牧平生留心當世之務(wù),論政談兵,卓有見地,然而卻投閑置散,始終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負,以致大好年華只能在漫游酣飲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的結(jié)果。此處“茶煙”與前面的“觥船”相應(yīng),“落花”與“青春”相應(yīng),說明一生自許甚高的詩人已經(jīng)步入衰老之境,不僅施展抱負無從說起,就連酣飲漫游也不復(fù)可能,只有靠參禪品茗來消磨剩余的歲月。我們從詩人對比今昔、回顧一生的平淡語調(diào)中,不難體會到,對于一直以經(jīng)邦濟世自期的詩人來說,不斷接受并努力排遣這生命的龐大空虛,似乎不得不成為他生活的內(nèi)容,而且如今已到遲暮之年,連排遣的氣力也越來越少了,他被包裹在越來越濃重的幻滅、空虛和無望之中而無可奈何。對于這樣一種沉重的痛苦,用平淡的語調(diào)來表達,比用其它的語調(diào)更為適合,因為人一旦被逼到無可奈何的境地,便會感到任何訴說、哀嘆、怨恨、憤慨激都無濟于事,他的語調(diào)也就具有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平淡的特點,盡管其心底深處還不時翻滾著感情的波濤。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杜牧的這首詩,內(nèi)容和語言風格雖然看似矛盾,其實卻是統(tǒng)一的,后者是更好地為前者服務(wù)的。
3、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白居易的《聽夜箏有感》:
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fā)新生不忍聞。 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一任君。
1、 此詩寫自己中年與暮年的對于挫折的不同感受。感情極為悲涼沉痛,而語言風格卻曠達超脫,你對此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此詩寫自己中年與暮年的對于挫折的不同感受。元和十年,詩人因激于義憤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年四十四歲。初遭打擊,新生白發(fā),自然感到理想受挫,時不我與,夜不能寐之際,聽到憂怨的箏聲,不禁為之愁腸百結(jié),難以承受,因而不愿再聽。暮年飽經(jīng)憂患,霜雪滿頭,相比之下,先前的挫折簡直算不了什么,可謂是“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了。正因為他飽嘗了太多的痛苦,所以能夠?qū)n怨的箏聲無動于衷,聽之任之。此詩寫得辭淺意深,在看似曠達超脫的詩句中含蘊著的,是極為悲涼沉痛的心情。
如果說前面《題禪院》一詩告訴我們的是無可奈何轉(zhuǎn)平淡,那么這首《聽夜箏有感》則給我們揭示了久經(jīng)悲痛不覺悲的情感特征。這兩首詩在深入把握和表現(xiàn)內(nèi)心情感世界方面均給人以有益的啟示,而這種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語言風格和作品內(nèi)容的某些表面上的不一致。
五、課堂練習
1、比較閱讀下面的唐詩和元曲
春怨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中思 喜春來]春思
殘花醞釀蜂兒蜜 細雨調(diào)和燕子泥
綠窗春睡覺來遲 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問:《春怨》和《春思》在語言上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2、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山中問答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問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問:本詩被譽為“山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杰作,泥同意此說嗎?為什么?
3、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的詩風一向是朦朧隱晦的,你對這首絕句的風格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君問歸期未有期”,于一問一答中已覺不得歸之苦。“巴山夜雨漲秋池”,寫眼前秋雨,羈旅之愁更充溢在字里行間。“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痹娙笋Y騁想象,獨辟新境,不再訴苦寫愁,卻寫心中美愿,可謂出人意料。全詩先寫客中實景,后以“何當”化實為虛,引出一片新境界,用未來的樂反襯今夜的苦,又想象今夜的苦將增添相聚的樂,含蓄雋永,余韻無窮,不愧為絕句中的精品。
4、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后面問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⑴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意境和氛圍?
答:
⑵“路轉(zhuǎn)溪橋忽見”,“忽見”的是什么?是溪橋嗎?并就此簡要談一談詩歌在用語上的特點。
答:
答案:⑴ (參考)這首詞記詩人夜晚在鄉(xiāng)村行路中所見到的景象及所感受到的情趣,創(chuàng)造了一種既熱鬧歡快又清悠宜人的境界。
⑵ (參考)“忽見”的是“舊時茅店”?!芭f時茅店”在“忽見”之前,更顯夜行人的驚喜之情。詩歌用語有一定的跳躍性,為了情感表達、音節(jié)韻律等的需要,常運用顛倒詞序等方式,以達到獨特的效果。
5、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問題
新晴野望 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⑴這首詩歌的語言與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語言都有 的特色。答:(平淡質(zhì)樸)
⑵全詩重點在寫景,寫人只有后兩句。你能想象得出“農(nóng)人”的勞動情景嗎?
答:(在山青水秀的村莊里,農(nóng)民 們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歡快地忙碌著,他們的笑聲在青山間回蕩。)
6、、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后面問題
蝶 戀 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⑴、詞中刻畫少婦門掩黃昏,如何理解,表現(xiàn)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⑵、有人認為這首次的風格是“深穩(wěn)妙雅”的,你怎么理解。
7、對辛棄疾詞《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這首詞結(jié)構(gòu)布局奇變,打破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傳統(tǒng)寫法,把上下兩片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過片(下片的開頭)內(nèi)容不變。前九句為一意,末了“可憐白發(fā)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軍容和雄心,末句卻是現(xiàn)實情況。
B、“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連用兩個比喻,生動的描寫了抗金的驚險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十分振奮人心。
C、這首詞詞題是“壯語”,前九句雄姿英發(fā),堪稱壯語,而末句卻是感情大轉(zhuǎn)折,使全首詞變得低沉凄涼,一變而為婉約派的風格。
D、尾句是寫現(xiàn)實生活,與前文的想象之辭形成強烈對比,揭示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大矛盾。
[解題導(dǎo)引]這首詞和辛棄疾的其他詞一樣,格調(diào)是豪邁高昂的。末句是對前九句的大轉(zhuǎn)折,使全詞頓生悲壯之氣,并且一轉(zhuǎn)折即結(jié)束,文筆很是矯健有力,其聲調(diào)、色彩與婉約派的作品完全不同。這種藝術(shù)手法正表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風格和他的獨創(chuàng)精神。本題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