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共24分,每題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僥幸 角色 矯枉過正 B、嗜好 卜筮 恃才傲物
C、殉職 徇私 瘦骨嶙峋 D、賓客 嬪妃 五彩繽紛
【答案】B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貿然 緣分 走漏風聲 B、拮據 搏弈 甘拜下風
C、煩瑣 編纂 綠草如茵 D、通碟 伏法 出其不意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美麗的圣湖,靜若處子, 在喜馬拉雅山北麓。群山之中。湖水碧如翡翠,依山而走,似舞動的衣袂,____________,一眼不可窮盡。若想窺其全貌,環(huán)湖一周有250公里之遙。從空中俯瞰圣湖,漫溢的湖水,酷似一束__________的珊瑚。
A.隱身 若隱若現 玲瓏剔透 B.隱身 虛無縹緲 別具一格
C.埋藏 虛無縹緲 玲瓏剔透 D.埋藏 若隱若現 別具一格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錢鐘書被譽為學術泰斗,其文章臻于完美,幾乎達到了不贊一詞的地步。
B、每到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這個城市就十室九空,人們舉家外出欣賞櫻花。
C、城鎮(zhèn)建設要考慮未來發(fā)展的長遠方向,在推進過程中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去做。D、一棟棟風格獨特的高樓拔地而起,夜晚,在霓虹燈的照射下,顯得美輪美奐。
【答案】D
5、下列語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松江公布初步的調查結果: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因信徒集中放生所致。
B、2013亞冠聯賽小組賽第四輪,恒大客場4比1戰(zhàn)勝對手,基本奠定了小組出線。
C、據古代文獻記載,板藍根能夠治療一些天行時毒、天行熱病之類的疾病。
D、“癌癥村”在媒體的報道中頻繁出現,公益人士據此規(guī)劃了中國的“癌癥村”分布圖。
【答案】C
6、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旅行的很容易忘了車行的危險,樂于贊嘆自然風物的美秀。在自然景致中見出宋院畫的神采奕奕處,是太平鋪過河時入目的光景。 ,在大石細沙間 ,在細雨中或在陽光下看來,顏色真無可形容。山腳下一帶樹林,一些儼如有意為之布局恰到好處的小小的房子,繞河洲樹林邊一灣溪水,一道長橋,一片煙?!冻o》中的山鬼,云中君,仿佛如在眼前。
A、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B、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C、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D、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答案】B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共16分,每題4分)
①3D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是一種不需要傳統(tǒng)刀具和機床就能打造出任意形狀、根據物體的三維模型數據制成實物模型的技術,被認為是一項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具體地說,人們首先需要通過電腦對實物進行掃描或直接創(chuàng)建一個三維設計圖,再通過3D打印機對這個立體原型進行“切片”,一層一層地進行數據記錄,然后將原材料按切片數據層層疊加,直到最終成型。
②3D打印機與普通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3D打印使用的不是傳統(tǒng)的“墨”,而是那些能發(fā)生固化反應的材料。比如樹脂、塑料、陶瓷、金屬等,因而能“打印”出實實在在妁三維立體模型,小到一只耳環(huán),大到體積龐大的工程零件、器具,只要獲得了原始的模型數據,3D打印機都能將這些東西精準地復制出來,就像童話中的“復制機”一般神奇。這將使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鉆頭、沖壓機、制模機等傳統(tǒng)工具,從而轉變?yōu)橐环N以3D打印為基礎的、成本更低、研發(fā)周期更短的生產方式。以目前的發(fā)展情況判斷,3D打印之后,必將是社會制造的迅猛崛起。
③據報道,國外目前已經通過3D打印技術成功地打印出了自行車、汽車、電控飛行器等物。現今,3D打印也應用于珠寶制造和模型制作,在時裝業(yè)、電影業(yè)、建筑業(yè)等10多個不同的行業(yè)和領域顯示出了十足的魅力,并大大改變了美國制造業(yè)的格局。其實,眾多的3D打印創(chuàng)業(yè)者此前早已落戶以虛擬經濟著稱的紐約市,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下,3D打印還是拉動了當地的蕭條經濟,為經濟增長貢獻了力量。
④3D打印的應用并不止于工業(yè)制造,它在醫(yī)學界也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如果它用來打印的“墨”是一個個活體細胞,那么,只要獲得相關器官的切片數據,該器官就可以被“打印”出來。這并非天方夜譚,在去年舉行的全球科技娛樂設計大會(TED)上,美國維克森林再生醫(yī)學學院博士安東尼就向人們展示了這樣一個腎臟模型打印的過程。據他介紹,他們正在進行一個更大膽的試驗,直接用打印機在人體傷口上進行修復式“打印”如果取得成功,這將是醫(yī)學領域的重大進展。
7、下面對第一段中3D打印機的工作步驟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先通過電腦對實物進行掃描或直接創(chuàng)建一個三維設計圖。
B、再通過3D打印機對這個立體原型進行“切片”。
C、同時對實物進行數據記錄。
D、然后將原材料按切片數據層層疊加,直到最終成型。
【答案】C
8、根據第二段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3D打印機與普通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B、3D打印機使用的材料與普通打印機不同。
C、3D打印機改變了工廠的傳統(tǒng)生產方式。
D、3D打印機能將實物精準地復印出來。
【答案】D
9、對3D打印優(yōu)點的闡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
A、3D打印不使用傳統(tǒng)的“墨”,從而能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B、3D打印是一種低成本、研發(fā)周期短的生產方式,是制造業(yè)的一次革命。
C、3D打印能夠帶動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從而為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
D、3D打印甚至有可能在人體傷口上進行修復式“打印”,所以,它在醫(yī)學界也有前景。
【答案】A
10、根據原文信息,下列判斷和推理正確的一項是( )
A、3D打印技術是一種根據物體的三位模型數據制成實物模型的技術。
B、只要獲得了原始的模型數據,3D打印機就能輕松地將所有東西精準地復制出來。
C、眾多的3D打印創(chuàng)業(yè)者落戶以虛擬經濟著稱的紐約市,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下,3D打印改變了金融狀況,扭轉了局面。
D、3D打印在醫(yī)學上也有神奇的作用,不僅能“打印”器官,還能根據相關器官的切片數據克隆出活的器官。
【答案】A
三、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14題。(共25分)
聽,劇院的鐘聲鈴聲
①遠遠望去,一座龐大的建筑,沒有圍墻,沒有石獅子,只橫陳著一方巨石,若披襟,如袒腹,在高樓林立的大都會,在繁盛的鬧市區(qū),肯定是別具特色的一道風景。這就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②當我迎臺階拾級而上,置身于熟悉的大廳,總會油然而生更在親切之上的神圣感。我無數次來到這里,卻總如同初瞻乍見,無數次懷著赤子之心誠惶誠恐仰望,無數次檢身自省唯恐愧對。我的作品在這里上演,我在這里看到更多的演出。仔細一想,除了這里,我很少到其他場所看話劇。是習慣?是偏愛?有一點可以肯定,我沉迷于藝術,我討厭商業(yè)炒作。
③悠悠然,鐘聲傳來。一記,沉寂了交頭接耳;兩記,肇始了端坐斂神;三記,進入了屏聲靜息,整個劇場寂寂然,聽得見銀針落地聲。呀,這是戲劇的期待!隨著戲劇的流程,便有了戲劇的發(fā)現,又有了期待與發(fā)現的更迭,更有了危機、沖突、必需場面、高潮、突轉……鐘聲把我們帶入戲劇的世界,一個沒有俗世紛擾的藝術的世界,一個彰顯人性瑰麗的世界!不知不覺中,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喚醒了我,戲劇結束了,卻又讓我繼續(xù)著戲劇的美好,我的靈魂似乎也凈化了。觀眾的掌聲交匯著崇高心靈的混響,當此際,黃金陡然失色,權勢變得卑微,能感知的是精神的大境界。 ④鐘聲悠悠,回響在這里,好奇怪,又回響在千里之外。不久前,上海大劇院演出北京人藝的五部話劇。幕啟之際,忽然響起悠揚而熟悉的鐘聲,一記,兩記,三記……原來聰明機變的上海人,把首都劇場的鐘聲引到上海大劇院。他們說,人藝的鐘聲有一種魔力,叫演員進入角色,叫觀眾進入戲劇。因為第一場演出劇目是《知己》,作為編劇我有幸臨其境,聞其聲,如故人語暖,如親眷情長,一時間充盈著溫馨的氛圍,感動得幾欲落淚。我又想起正在后臺候場的藝術家,想起他們的勞作,他們的情懷,他們的精神。此刻,他們同樣諦聽著熟悉的鐘聲,他們一定和我一樣,心中升騰起神圣的藝術感悟。
⑤到過首都劇場的人,對鐘聲的體驗大致與我相似。然而君知否?還有一種聲音,非觀眾所能盡知,那就是鈴聲,清脆而急促,是人藝排演場的鈴聲。
⑥據老一輩人藝人介紹,上世紀50年代初,故宮處理一批庫存,人藝人挑了幾樣東西,有舞臺的幕布,有練功房的鏡子,還有一只按鈴,按鈴派作何用?置諸排演場,為導演所專用,是焦菊隱等“四大導演”的手中物。遙想當年,按鈴一聲脆響,排演場肅穆起來,沒有竊竊私語聲,沒有嘎嘎皮鞋響,當然也沒有手機、iPad游戲聲!“戲比天大”四個字不是掛在墻上,而是刻在演職人員心里。戲劇走出作家平面的文本,漸漸演繹成演員立體的形象,直至回蕩在觀眾的腦海里,何等奇妙而美好!
⑦為了若斯奇妙,我喜歡坐在導演身旁,默默注視著,思考著。我對導演說,我愿作個啞兵,不插一句話。我無意“偷藝”,只是希望在從平面到立體的演繹中獲取舞臺感,這將有益于編劇的感悟。于是,在導演的鈴聲里,我得到了藝術的“特權”,我與導演、演員共呼吸、同夢想,極盡悲與歡的洗禮、形與神的張揚。這只按鈴已經脫俗,而成神圣的具象,使我們面對藝術,有如劍懸頭上,教我們兢兢業(yè)業(yè),誠惶誠恐,不敢有絲毫松弛、懈怠和褻瀆;也可以比作西西弗斯之石,是命運施加的懲罰,也是對命運的反抗,無法登頂的藝術如同推石上山敗績的疊加,而戲劇人荒謬的幸福感恰恰產生于負重推舉之際虛幻的雄豪,所謂“蕩胸生層云”,“一覽眾山小”!
⑧事實上,當年的按鈴早已消失在“*”的煙塵里,現在的按鈴是件“復制品”。無妨,月之恒兮日之升,忽忽過了三十多年,復制品也成了文物!世上多少物事,大凡經得起時間淘洗的,便腐朽也能化為神奇。我曾經好奇地審視著這只按鈴,雖曰替代,卻無刻舟尋劍的憨傻,倒有薪盡火傳的真誠。鈴聲一響、再響、三響,排演、休歇、排演,大大方方,從從容容。戲劇從排演廳轉入大劇場,鈴聲讓位給鐘聲,否,鈴聲升華為鐘聲。
⑨人藝的排演場,鈴聲清脆而急促;人藝的劇場,鐘聲有三記,悠揚,綿長,沉宏而飄逸……
11、談談你對文中“戲劇走出作家平面的文本,漸漸演繹成演員立體的形象,直至回蕩在觀眾的腦海里,何等奇妙而美好!”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1)劇作家在劇本中的思想情感,通過演員的表演具體地展現出來,與觀眾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2)表現了戲劇的魅力,也說出了演員用心感悟,表演到位的重要性。
12、作者說“置身于熟悉的大廳,總會油然而生更在親切之上的神圣感”。請簡析這種“神圣感”在第三自然段是如何展現出來的。
【答案】首先是三記鐘聲讓作者停止了交談,端正了坐姿,屏住了呼吸,在喜劇開幕前就有了一種神圣的期盼;其次,在看劇過程中,產生共鳴,有了對彰顯人性瑰麗的藝術世界的神圣崇敬之感;戲劇結束后,靈魂得到了凈化。
13、縱觀全文,作者為什么說“鈴聲升華為鐘聲”?
【答案】從鈴聲到鐘聲,是導演和演員從排演到正式演出的過程,是一種過程到結果的遞升;有了鈴聲中艱辛的排演準備,才會有鈴聲中宏偉的正式演出,是演員的付出獲得回報的一種升華;從鈴聲到鐘聲,演員的領悟將與觀眾的感悟一起產生共鳴,將在觀眾心中留下更沉宏,更悠揚、綿長的記憶,是情感共鳴的一種升華。
14、俗話說“人生如戲”,“鐘聲”和“鈴聲”有何人生比喻意義?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鈴聲”比喻人生計劃的準備階段,“鐘聲”比喻人生計劃的實施階段,有了人生準備的扎實的與艱辛,就會有人生實施的轟轟烈烈。據此展開,言之成理便可。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題。(共25分)
戴胄犯顏①執(zhí)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⑤?!鄙吓唬骸扒溆胤ǘ闺奘藕??”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注釋】①犯顏:冒犯君主的威嚴。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資蔭:資即資格;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⑤流:把犯人放逐到邊遠的地方服勞役。⑥布:昭示。
15、唐太宗震怒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文,并翻譯。
【答案】“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讓我失信于天下嗎?
16、對弄虛作假者的處理,戴胄的意見與唐太宗的意見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答案】唐太宗認為之前已經宣布過:弄虛作假不自首者死。堅持要兌現守信用。戴胄認為應該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應該維護國法,而不是憑君王一時的喜怒來決斷事情。
17、結合文意簡要分析戴胄的品質。
【答案】戴胄向太宗進諫,提出不同意見,可見他是一個忠誠耿直的人,正直無畏,秉公守法,不畏權貴,據理力爭。他嚴格依照法律處理犯事的官員,可見他是一個忠于職守、嚴于執(zhí)法的人。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8-19題。
九日齊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②。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③何必獨沾衣。
【注釋】①此詩歌寫于杜牧被貶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臨長江)刺史其間。②翠微:指齊山上的翠微亭,其為杜牧于唐會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贈秋浦柳少府》中的“開簾當翠微”句意,在齊山之巔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③《晏子春秋》記載,齊景公游牛山時,面對美景,因感嘆人生短暫而流淚。
18、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飛”形象地描繪了無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寫出了江水怎樣的特點?
【答案】清澈、平靜、遼闊
19、有人評價這首詩“抑郁之思以曠達出之”,請結合頷聯簡要分析。
【答案】在頷聯中,詩人感嘆活在塵世上難得開心一笑,因此,重陽登臨之際,應該頭插菊花,盡享歡樂?!皦m世難逢開口笑”表達抑郁之思,“菊花須插滿頭歸”表達曠達之情,一個雖遭貶謫但卻樂觀曠達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五、作文(60分)
最美的風景,總在未曾到過的地方。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或思考?請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可參考如下角度
①人生、事業(yè)要不斷涉足未知領域,唯有如此才可創(chuàng)新和超越自己,享受美好。
②“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保斞刚Z)可從“不滿足”的角度,談行萬里路,探索未知,增長見識,享受人生,或談要銳意進取,追求卓越。
③“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保ㄍ醢彩Z)因而,達到境界的人、擁有卓越美好理想的人往往是少數派或孤獨者。
④可以反向立意,從“要知足”的角度,談珍惜擁有,不要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僥幸 角色 矯枉過正 B、嗜好 卜筮 恃才傲物
C、殉職 徇私 瘦骨嶙峋 D、賓客 嬪妃 五彩繽紛
【答案】B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貿然 緣分 走漏風聲 B、拮據 搏弈 甘拜下風
C、煩瑣 編纂 綠草如茵 D、通碟 伏法 出其不意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
美麗的圣湖,靜若處子, 在喜馬拉雅山北麓。群山之中。湖水碧如翡翠,依山而走,似舞動的衣袂,____________,一眼不可窮盡。若想窺其全貌,環(huán)湖一周有250公里之遙。從空中俯瞰圣湖,漫溢的湖水,酷似一束__________的珊瑚。
A.隱身 若隱若現 玲瓏剔透 B.隱身 虛無縹緲 別具一格
C.埋藏 虛無縹緲 玲瓏剔透 D.埋藏 若隱若現 別具一格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錢鐘書被譽為學術泰斗,其文章臻于完美,幾乎達到了不贊一詞的地步。
B、每到櫻花盛開的季節(jié),這個城市就十室九空,人們舉家外出欣賞櫻花。
C、城鎮(zhèn)建設要考慮未來發(fā)展的長遠方向,在推進過程中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地去做。D、一棟棟風格獨特的高樓拔地而起,夜晚,在霓虹燈的照射下,顯得美輪美奐。
【答案】D
5、下列語句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松江公布初步的調查結果:可以肯定的是可能因信徒集中放生所致。
B、2013亞冠聯賽小組賽第四輪,恒大客場4比1戰(zhàn)勝對手,基本奠定了小組出線。
C、據古代文獻記載,板藍根能夠治療一些天行時毒、天行熱病之類的疾病。
D、“癌癥村”在媒體的報道中頻繁出現,公益人士據此規(guī)劃了中國的“癌癥村”分布圖。
【答案】C
6、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旅行的很容易忘了車行的危險,樂于贊嘆自然風物的美秀。在自然景致中見出宋院畫的神采奕奕處,是太平鋪過河時入目的光景。 ,在大石細沙間 ,在細雨中或在陽光下看來,顏色真無可形容。山腳下一帶樹林,一些儼如有意為之布局恰到好處的小小的房子,繞河洲樹林邊一灣溪水,一道長橋,一片煙?!冻o》中的山鬼,云中君,仿佛如在眼前。
A、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B、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C、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D、溪流縈回,水清而淺 香草山花,隨手可以掇拾 群峰競秀,積翠凝藍
【答案】B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共16分,每題4分)
①3D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術,是一種不需要傳統(tǒng)刀具和機床就能打造出任意形狀、根據物體的三維模型數據制成實物模型的技術,被認為是一項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具體地說,人們首先需要通過電腦對實物進行掃描或直接創(chuàng)建一個三維設計圖,再通過3D打印機對這個立體原型進行“切片”,一層一層地進行數據記錄,然后將原材料按切片數據層層疊加,直到最終成型。
②3D打印機與普通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3D打印使用的不是傳統(tǒng)的“墨”,而是那些能發(fā)生固化反應的材料。比如樹脂、塑料、陶瓷、金屬等,因而能“打印”出實實在在妁三維立體模型,小到一只耳環(huán),大到體積龐大的工程零件、器具,只要獲得了原始的模型數據,3D打印機都能將這些東西精準地復制出來,就像童話中的“復制機”一般神奇。這將使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鉆頭、沖壓機、制模機等傳統(tǒng)工具,從而轉變?yōu)橐环N以3D打印為基礎的、成本更低、研發(fā)周期更短的生產方式。以目前的發(fā)展情況判斷,3D打印之后,必將是社會制造的迅猛崛起。
③據報道,國外目前已經通過3D打印技術成功地打印出了自行車、汽車、電控飛行器等物。現今,3D打印也應用于珠寶制造和模型制作,在時裝業(yè)、電影業(yè)、建筑業(yè)等10多個不同的行業(yè)和領域顯示出了十足的魅力,并大大改變了美國制造業(yè)的格局。其實,眾多的3D打印創(chuàng)業(yè)者此前早已落戶以虛擬經濟著稱的紐約市,即便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下,3D打印還是拉動了當地的蕭條經濟,為經濟增長貢獻了力量。
④3D打印的應用并不止于工業(yè)制造,它在醫(yī)學界也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如果它用來打印的“墨”是一個個活體細胞,那么,只要獲得相關器官的切片數據,該器官就可以被“打印”出來。這并非天方夜譚,在去年舉行的全球科技娛樂設計大會(TED)上,美國維克森林再生醫(yī)學學院博士安東尼就向人們展示了這樣一個腎臟模型打印的過程。據他介紹,他們正在進行一個更大膽的試驗,直接用打印機在人體傷口上進行修復式“打印”如果取得成功,這將是醫(yī)學領域的重大進展。
7、下面對第一段中3D打印機的工作步驟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先通過電腦對實物進行掃描或直接創(chuàng)建一個三維設計圖。
B、再通過3D打印機對這個立體原型進行“切片”。
C、同時對實物進行數據記錄。
D、然后將原材料按切片數據層層疊加,直到最終成型。
【答案】C
8、根據第二段文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3D打印機與普通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B、3D打印機使用的材料與普通打印機不同。
C、3D打印機改變了工廠的傳統(tǒng)生產方式。
D、3D打印機能將實物精準地復印出來。
【答案】D
9、對3D打印優(yōu)點的闡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
A、3D打印不使用傳統(tǒng)的“墨”,從而能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B、3D打印是一種低成本、研發(fā)周期短的生產方式,是制造業(yè)的一次革命。
C、3D打印能夠帶動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從而為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
D、3D打印甚至有可能在人體傷口上進行修復式“打印”,所以,它在醫(yī)學界也有前景。
【答案】A
10、根據原文信息,下列判斷和推理正確的一項是( )
A、3D打印技術是一種根據物體的三位模型數據制成實物模型的技術。
B、只要獲得了原始的模型數據,3D打印機就能輕松地將所有東西精準地復制出來。
C、眾多的3D打印創(chuàng)業(yè)者落戶以虛擬經濟著稱的紐約市,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下,3D打印改變了金融狀況,扭轉了局面。
D、3D打印在醫(yī)學上也有神奇的作用,不僅能“打印”器官,還能根據相關器官的切片數據克隆出活的器官。
【答案】A
三、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14題。(共25分)
聽,劇院的鐘聲鈴聲
①遠遠望去,一座龐大的建筑,沒有圍墻,沒有石獅子,只橫陳著一方巨石,若披襟,如袒腹,在高樓林立的大都會,在繁盛的鬧市區(qū),肯定是別具特色的一道風景。這就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
②當我迎臺階拾級而上,置身于熟悉的大廳,總會油然而生更在親切之上的神圣感。我無數次來到這里,卻總如同初瞻乍見,無數次懷著赤子之心誠惶誠恐仰望,無數次檢身自省唯恐愧對。我的作品在這里上演,我在這里看到更多的演出。仔細一想,除了這里,我很少到其他場所看話劇。是習慣?是偏愛?有一點可以肯定,我沉迷于藝術,我討厭商業(yè)炒作。
③悠悠然,鐘聲傳來。一記,沉寂了交頭接耳;兩記,肇始了端坐斂神;三記,進入了屏聲靜息,整個劇場寂寂然,聽得見銀針落地聲。呀,這是戲劇的期待!隨著戲劇的流程,便有了戲劇的發(fā)現,又有了期待與發(fā)現的更迭,更有了危機、沖突、必需場面、高潮、突轉……鐘聲把我們帶入戲劇的世界,一個沒有俗世紛擾的藝術的世界,一個彰顯人性瑰麗的世界!不知不覺中,山呼海嘯般的掌聲喚醒了我,戲劇結束了,卻又讓我繼續(xù)著戲劇的美好,我的靈魂似乎也凈化了。觀眾的掌聲交匯著崇高心靈的混響,當此際,黃金陡然失色,權勢變得卑微,能感知的是精神的大境界。 ④鐘聲悠悠,回響在這里,好奇怪,又回響在千里之外。不久前,上海大劇院演出北京人藝的五部話劇。幕啟之際,忽然響起悠揚而熟悉的鐘聲,一記,兩記,三記……原來聰明機變的上海人,把首都劇場的鐘聲引到上海大劇院。他們說,人藝的鐘聲有一種魔力,叫演員進入角色,叫觀眾進入戲劇。因為第一場演出劇目是《知己》,作為編劇我有幸臨其境,聞其聲,如故人語暖,如親眷情長,一時間充盈著溫馨的氛圍,感動得幾欲落淚。我又想起正在后臺候場的藝術家,想起他們的勞作,他們的情懷,他們的精神。此刻,他們同樣諦聽著熟悉的鐘聲,他們一定和我一樣,心中升騰起神圣的藝術感悟。
⑤到過首都劇場的人,對鐘聲的體驗大致與我相似。然而君知否?還有一種聲音,非觀眾所能盡知,那就是鈴聲,清脆而急促,是人藝排演場的鈴聲。
⑥據老一輩人藝人介紹,上世紀50年代初,故宮處理一批庫存,人藝人挑了幾樣東西,有舞臺的幕布,有練功房的鏡子,還有一只按鈴,按鈴派作何用?置諸排演場,為導演所專用,是焦菊隱等“四大導演”的手中物。遙想當年,按鈴一聲脆響,排演場肅穆起來,沒有竊竊私語聲,沒有嘎嘎皮鞋響,當然也沒有手機、iPad游戲聲!“戲比天大”四個字不是掛在墻上,而是刻在演職人員心里。戲劇走出作家平面的文本,漸漸演繹成演員立體的形象,直至回蕩在觀眾的腦海里,何等奇妙而美好!
⑦為了若斯奇妙,我喜歡坐在導演身旁,默默注視著,思考著。我對導演說,我愿作個啞兵,不插一句話。我無意“偷藝”,只是希望在從平面到立體的演繹中獲取舞臺感,這將有益于編劇的感悟。于是,在導演的鈴聲里,我得到了藝術的“特權”,我與導演、演員共呼吸、同夢想,極盡悲與歡的洗禮、形與神的張揚。這只按鈴已經脫俗,而成神圣的具象,使我們面對藝術,有如劍懸頭上,教我們兢兢業(yè)業(yè),誠惶誠恐,不敢有絲毫松弛、懈怠和褻瀆;也可以比作西西弗斯之石,是命運施加的懲罰,也是對命運的反抗,無法登頂的藝術如同推石上山敗績的疊加,而戲劇人荒謬的幸福感恰恰產生于負重推舉之際虛幻的雄豪,所謂“蕩胸生層云”,“一覽眾山小”!
⑧事實上,當年的按鈴早已消失在“*”的煙塵里,現在的按鈴是件“復制品”。無妨,月之恒兮日之升,忽忽過了三十多年,復制品也成了文物!世上多少物事,大凡經得起時間淘洗的,便腐朽也能化為神奇。我曾經好奇地審視著這只按鈴,雖曰替代,卻無刻舟尋劍的憨傻,倒有薪盡火傳的真誠。鈴聲一響、再響、三響,排演、休歇、排演,大大方方,從從容容。戲劇從排演廳轉入大劇場,鈴聲讓位給鐘聲,否,鈴聲升華為鐘聲。
⑨人藝的排演場,鈴聲清脆而急促;人藝的劇場,鐘聲有三記,悠揚,綿長,沉宏而飄逸……
11、談談你對文中“戲劇走出作家平面的文本,漸漸演繹成演員立體的形象,直至回蕩在觀眾的腦海里,何等奇妙而美好!”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1)劇作家在劇本中的思想情感,通過演員的表演具體地展現出來,與觀眾產生了共鳴,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2)表現了戲劇的魅力,也說出了演員用心感悟,表演到位的重要性。
12、作者說“置身于熟悉的大廳,總會油然而生更在親切之上的神圣感”。請簡析這種“神圣感”在第三自然段是如何展現出來的。
【答案】首先是三記鐘聲讓作者停止了交談,端正了坐姿,屏住了呼吸,在喜劇開幕前就有了一種神圣的期盼;其次,在看劇過程中,產生共鳴,有了對彰顯人性瑰麗的藝術世界的神圣崇敬之感;戲劇結束后,靈魂得到了凈化。
13、縱觀全文,作者為什么說“鈴聲升華為鐘聲”?
【答案】從鈴聲到鐘聲,是導演和演員從排演到正式演出的過程,是一種過程到結果的遞升;有了鈴聲中艱辛的排演準備,才會有鈴聲中宏偉的正式演出,是演員的付出獲得回報的一種升華;從鈴聲到鐘聲,演員的領悟將與觀眾的感悟一起產生共鳴,將在觀眾心中留下更沉宏,更悠揚、綿長的記憶,是情感共鳴的一種升華。
14、俗話說“人生如戲”,“鐘聲”和“鈴聲”有何人生比喻意義?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鈴聲”比喻人生計劃的準備階段,“鐘聲”比喻人生計劃的實施階段,有了人生準備的扎實的與艱辛,就會有人生實施的轟轟烈烈。據此展開,言之成理便可。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題。(共25分)
戴胄犯顏①執(zhí)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法應流⑤?!鄙吓唬骸扒溆胤ǘ闺奘藕??”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注釋】①犯顏:冒犯君主的威嚴。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資蔭:資即資格;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⑤流:把犯人放逐到邊遠的地方服勞役。⑥布:昭示。
15、唐太宗震怒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文,并翻譯。
【答案】“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讓我失信于天下嗎?
16、對弄虛作假者的處理,戴胄的意見與唐太宗的意見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概括。
【答案】唐太宗認為之前已經宣布過:弄虛作假不自首者死。堅持要兌現守信用。戴胄認為應該流放。其理由是真正的守信用應該維護國法,而不是憑君王一時的喜怒來決斷事情。
17、結合文意簡要分析戴胄的品質。
【答案】戴胄向太宗進諫,提出不同意見,可見他是一個忠誠耿直的人,正直無畏,秉公守法,不畏權貴,據理力爭。他嚴格依照法律處理犯事的官員,可見他是一個忠于職守、嚴于執(zhí)法的人。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8-19題。
九日齊山登高①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②。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③何必獨沾衣。
【注釋】①此詩歌寫于杜牧被貶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臨長江)刺史其間。②翠微:指齊山上的翠微亭,其為杜牧于唐會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贈秋浦柳少府》中的“開簾當翠微”句意,在齊山之巔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③《晏子春秋》記載,齊景公游牛山時,面對美景,因感嘆人生短暫而流淚。
18、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飛”形象地描繪了無限的“秋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寫出了江水怎樣的特點?
【答案】清澈、平靜、遼闊
19、有人評價這首詩“抑郁之思以曠達出之”,請結合頷聯簡要分析。
【答案】在頷聯中,詩人感嘆活在塵世上難得開心一笑,因此,重陽登臨之際,應該頭插菊花,盡享歡樂?!皦m世難逢開口笑”表達抑郁之思,“菊花須插滿頭歸”表達曠達之情,一個雖遭貶謫但卻樂觀曠達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五、作文(60分)
最美的風景,總在未曾到過的地方。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或思考?請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可參考如下角度
①人生、事業(yè)要不斷涉足未知領域,唯有如此才可創(chuàng)新和超越自己,享受美好。
②“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保斞刚Z)可從“不滿足”的角度,談行萬里路,探索未知,增長見識,享受人生,或談要銳意進取,追求卓越。
③“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保ㄍ醢彩Z)因而,達到境界的人、擁有卓越美好理想的人往往是少數派或孤獨者。
④可以反向立意,從“要知足”的角度,談珍惜擁有,不要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