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歷史侵略與反抗知識點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上冊歷史侵略與反抗知識點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擊初二考試網
    第1課 中英鴉片戰(zhàn)爭(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傾銷商品。
    (2)導火線(直接原因):1839年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
    (3)虎門銷煙的意義: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
    (4)主要經過:1840年6月,英國挑起戰(zhàn)爭。1842年8月,英艦開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簽訂《南京條約》。
    (5)中英《南京條約》——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主要內容:
    ①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通商——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④協(xié)稅——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6)影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參戰(zhàn)國家:英、法聯(lián)軍為主兇,美、俄兩國為幫兇。
    (3)主要經過:1856年10月英、法發(fā)動,1860年,英、法軍隊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俄國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詳情參照P8表格P9地圖)
    (4)影響: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
    (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反封建反侵略的農*動。
    領導人:洪秀全 起義地點:廣西桂平金田村
    軍隊;太平軍 政權名稱;太平天國 定都:南京改名天京
    (6)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成立了“洋槍隊”,1862年,太平軍在慈溪戰(zhàn)斗中,擊斃了洋槍隊頭目華爾。
    第3課 收復新疆
    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陰謀,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進軍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緩進急戰(zhàn)”的策略,收復了除沙俄強占的伊犁地區(qū)以外的新疆全部領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4課 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為實現(xiàn)征服朝鮮,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夢想。
    (2)經過:黃海戰(zhàn)役中:鄧世昌英勇抗敵,以身殉國
    遼東戰(zhàn)役中:日軍旅順*
    威海衛(wèi)戰(zhàn)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4月,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戰(zhàn)爭結束。
    (3)《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地——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
    ②賠款——2億兩白銀
    ③增辟通商口岸 ④設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設廠
    (4)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5課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0—1901年)
    (1)起因:從1898年起,義和團掀起了一場反帝愛國運動,威脅到列強在華利益。
    (2)經過:1900年由西摩爾率八國聯(lián)軍入侵,攻占天津,隨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帶領光緒帝倉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條約》。
    (3)《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經濟—賠款白銀4.5億兩
    ②政治—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③外交—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④軍事—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列強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4)影響:《辛丑條約》的簽訂,使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