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確定 學生選擇權增加

字號:

從今年起,上海、浙江將承擔考試招生改革的試點工作,9月10日,上海市的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已獲通過,或在學業(yè)水平考試前新增“合格考試”,據了解,浙江省的考試改革方案也將于近期出臺。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2014年秋季,上海、浙江兩地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施高考試點新方案,考生成績由語、數、外3門高考成績,和自主選擇的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組成,并探索多元錄取機制。
    9月10日,《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經中共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方案》提出,推進實施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增加學生選擇性,分散學生考試壓力。
    一名上海市屬重點高中的管理者向透露,目前高中還未收到正式的文件,此前僅有一些口頭上的意見傳達,比如,“高考兩天的科目會減少,語文數學照常,英語考兩次,由學生提供好的那一次,三門450分不變”。
    而針對備受關注的學業(yè)水平考試算入高考成績,上述管理者表示,之前討論的方案顯示,每一門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的成績分為A、B、C、D等級,此外還有細分,比如,A-、B+等等,“每級對應一定的分值,不同等級之間存在分數上的差別”。
    對于科目的調整,上述管理者表示,由于上海原先的六門“加一”科目,每年選擇某一門的學生數量未必相同,因此教師配置需要經常性的調整。但是,“如果改革目標正確的話,這些困難可以由高中自己去承擔和解決”。
    他還透露,上海的方案中或將新增“合格考試”,高一、高二期間,每名學生首先要通過學業(yè)水平的合格考試,“合格之后才能參與該門科目的學業(yè)水平考試,如果有幾門不合格,對畢業(yè)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同時,他特別提出,綜合素質評價雖然僅作為參考因素,卻是“高考改革方向有新意的一個部分”,從現在的高一學生開始,每個學生可能有一個“檔案”,包含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活動的相關材料和印證,“這個部分以前從來沒有搞過,是未來的方向”。
    上述管理者認為,試點實施之后,高校招生也會相應發(fā)生變化,比如,不同專業(yè)招生時,高校或將對某一門自選科目做出規(guī)定,還可能對此門科目的成績也作出一定要求;此外,在各個系提供不同的“菜單”的條件下,學生的選擇權增加,“不像過去只有文理兩大類”。
    不過,他也有一定擔憂,針對三門科目的自主選擇,“學生可能會主攻某一門大學規(guī)定的科目,另外選兩門容易考得高的學科,這對大學不太公平,各個專業(yè)都有知識結構的要求,但這么實行就不容易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