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1)

字號:

單項選擇題
    1、 分包合同履行過程中,當分包人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分包人可向( ?。┨岢鏊髻r要求。
    A.承包人
    B.發(fā)包人
    C.監(jiān)理人
    D.法院
    2、明洞工程中,當邊坡能暫時穩(wěn)定時,可采用( ?。┦┕ぁ?BR>    A.先拱后墻法
    B.墻拱交替法
    C.先墻后拱法
    D.跳槽挖井法
    3、以曲線起點(或終點)至曲線任一點的弦線與切線之間的弦切角和弦長來確定待放點的位置的方法稱為( ?。?BR>    A.切線支距法
    B.直角坐標法
    C.坐標法
    D.偏角法
    多項選擇題
    4、鉆孔灌注樁施工步驟包括( ?。?。
    A.制備泥漿
    B.埋設護筒
    C.鉆孔
    D.孔內通風
    E.混凝土灌注
    簡答題
    5、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段長30km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層采用廠拌二灰穩(wěn)定碎石,施工前選擇了相應的施工機械并經(jīng)計算確定了機械臺數(shù),施工工藝如圖1所示。
    其中部分路段采用兩幅施工,縱縫采用斜縫連接;同日施工的兩個工作段接縫處,要求前一段拌和整修后,留5~8m不進行碾壓,作為后一段攤鋪部分的高程基準面,后段攤鋪完成后立即碾壓以消除縫跡。
    二灰基層施工完畢后,且在面層施工前,檢測了如下項目:彎沉、壓實度、平整度、縱斷面高。
    問題
    1.二灰基層施工準備中,計算機械臺數(shù)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補充方框A、B內的工序。
    3.改正接縫處理中錯誤的做法。
    4.指出二灰基層質量檢測評定實測項目中的錯項,并補充漏項。
    6、某高速公路設計車速為130 km/h,全長35 km路面面層為三層瀝青混凝土結構,1—20 km的地基土為濕陷性黃土,20—35 km之間的地基土為膨脹土,在膨脹土路基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情況:
    (1)用強膨脹土作為路堤填料。
    (2)挖方地段當挖到距路床頂面以上20cm,停止繼續(xù)向下開挖,并挖好了臨時排水溝。 (3)在路堤與路塹交界地段,采用了臺階方式搭接,其搭接長度為1.5 m,并碾壓密實。
    (4)挖方邊坡性挖到設計線,并立即做了漿砌護坡封閉。
    問 題:
    1.濕陷性黃土地基常用的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2.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地基陷穴的處理方法有哪幾種?各自的適用范圍如何?
    3.逐條判斷施工單位在膨脹土路基施工過程中發(fā)生的情況是否妥當?并說明原因或改正不妥之處。
    7、 (案例3) 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接了一公路的改建工程,按照業(yè)主要求,項目部積極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業(yè)主對施工場地要求高,項目部認真做好總體規(guī)劃、合理選擇臨建場地,并繪制了臨時設施的階段性施工平面圖,項目經(jīng)理部在現(xiàn)場人口的醒目位置設置承包人的公示標志。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了如下事件:
    1)該工程為野外作業(yè),項目部決定不對整個工地封閉。
    2)項目部定期對有職業(yè)病危害作業(yè)的人員進行體檢和培訓。
    3)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項目部的職工宿舍采用封閉式窗戶,房間陰暗,且為通鋪;
    4)食堂的廚師為從勞務市場上臨時招聘的民工。某天發(fā)生了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項目部立即打120急救電話報警,將人員送醫(yī)院治療,并向公司報告。公司立即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匯報。
    問題:
    1.需要繪制臨時設施的階段性施工平面圖主要包括哪些臨時設施?
    2.請逐項指出背景資料中發(fā)生的1~4項事件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請指出正確作法。
    8、某高速公路特大橋為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其橋跨布置為70m+4×120m+70m。
    主梁采用箱形截面。墩身為空心墩,墩高50~75m。橋墩采用群樁基礎,平均樁長約60m(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施工單位為本橋配置了以下主要施工機械和設備:反循環(huán)鉆機、混凝土高壓泵、混凝土攪拌站、塔吊、載人電梯、懸臂式掘進機、架橋機、預應力張拉成套設備、爬模設備、鋼模板、鋼護筒、掛籃設備。
    3號橋墩在施工到40m高度時,作業(yè)人員為了方便施工,自己拆除了部分安全防護設施。
    另有作業(yè)人員攜帶加工好的部分箍筋乘電梯到墩頂施工。
    問題
    1.該橋2號橋墩施工屬于高處作業(yè)嗎?患有哪些疾病的人員不適合在本橋墩作業(yè)?該橋墩的作業(yè)人員應配備哪些個人安全防護設施?
    2.指出3號墩作業(yè)人員的錯誤做法。
    3.根據(jù)示意圖,說明施工單位配備的施工機械和設備分別用于本橋哪些部位的施工?哪些設備不適用于本橋施工?
    4.本橋變截面箱梁宜采用什么方法施工?本橋承臺屬于高樁承臺還是低樁承臺?
    9、
    背景
    某隧道二次襯砌為厚度40cm的C25模筑混凝土。承包人施工中存在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偏大;局部欠挖超過限值未鑿除;模板移動部分鋼筋保護層厚度不足等因素,造成其中一段襯砌完工后頂部、側墻均出現(xiàn)環(huán)向裂縫,局部地段有斜向裂縫,嚴重者出現(xiàn)縱、環(huán)向貫通裂縫,形成網(wǎng)狀開裂,縫寬小0.1同mm,大4mm,必須進行補救處理。
    問題
    (1)分析襯砌開裂原因。
    (2)簡述隧道襯砌開裂對隧道結構及營運將產生哪些危害?
    (3)根據(jù)襯砌裂縫情況,簡述其處理措施。
    10、 背景資料:
    某施工現(xiàn)場大門外掛有工程概況牌、安全紀律牌、防火須知牌、安全無重大事故計時牌,場地內有一條雙車道施工便道,路寬6.5m。便道與一鋼筋加工棚連接。加工棚堆料場的布置有如下情況:
    (1)鋼筋應墊高堆放,離地10cm,下部支點應以保證鋼筋不變形為原則。
    (2)鋼絞線的存放處部分鋼絞線露出遮雨布,有少量銹斑。
    (3)各類鋼絞線部分標識缺失,且混雜堆放。
    問題:
    1.大門外懸掛的標牌中還應有哪些?
    2.施工便道是否符合要求?正確的是怎樣?
    3.從鋼筋加工材料堆放原則的角度出發(fā),該案例存在哪些問題?
    【案例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