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初三年級同步練習試題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初三年級同步練習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擊初三考試網(wǎng)
    閱讀下文,完成14-17題。(15分)
    底線
    馮驥才
    ①一個物欲的時代和一個非物欲的時代,人的底線是不同的。社會的底線也在 下降。所謂社會底線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寬。原先看不慣的,現(xiàn)在睜一眼閉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現(xiàn)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業(yè)博弈中,謊話欺騙全成了“智慧”;在社會利益競爭中,損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獲利的現(xiàn)實;誠信有時非但無從兌現(xiàn),甚至成為一種商業(yè)的吆喝或陷阱。在這樣的社會生態(tài)中,人的底線不知不覺在下降。
    ②可是這底線就像江河的水線,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駛,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兒,大家就一起陷在爛泥里。我們連自己是臟是凈是誰也不知道了。
    ③所以,人總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線。其實這底線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見利忘義”“賣友求榮”“賣國求榮”“乘人之?!?,不能“虐待父母”“以強凌弱”“恩將仇報”“落井投石”,還有“不義之財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④這個古來世人皆知的底線,也是處世為人的標準,似乎已被全線突破了。
    ⑤底線無形地存在于兩個地方。一在社會中,一在每個人心里。如果人們都降低自己的底線,社會的底線一定下降。社會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線,世道人倫一定敗壞;如果人人守住底線,社會便擁有一條美麗的水準線——文明。因此說,守住底線,既為了成全社會,也是成全自己。
    ⑥然而,這兩個底線又相互影響。關鍵是在碰到低于你的底線時,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線,隨波速流,還是堅守自己的底線,潔身自好?有人說,在物欲和功利的社會里,這底線是脆弱的。依我看,社會的底線可能是脆弱的,人的底線依舊可以堅強,牢固不破。
    ⑦底線是人的自我基準,道德的基準,處世為人的基準。
    ⑧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線上的。沒有底線,一定會是一塌糊涂的失敗的自我,乃至失敗的人生。有底線,起碼在“人”的層面上,獲得了成功的自我與成功的人生。
    (選自2013年6月3日《今晚報》,有刪改)
    14.通讀全文,理清文章論證思路,完成填空。(3分)
    首先,闡述社會底線下降的現(xiàn)實及危害,提出 (1)▲ 的觀點;其次,從 (2)▲ 的角度,論述觀點;后,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強調了 (3)▲ 。
    15.第②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
    ▲
    16.品讀全文,說說第⑧段中畫線句子的內涵。(請分點回答,4分)
    ▲
    ▲
    17.閱讀文本,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底線”的看法。(80-100字,5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18-21題。(18分)
    道行
    馬寶山
    于先生 是小鎮(zhèn)上的名人。
    于先生一輩子走村串鄉(xiāng)唱皮影兒,小鎮(zhèn)人一年也見不到他幾回。一旦于先生出現(xiàn)在小鎮(zhèn)里,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樹下就聚起一幫人,等著太陽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兒。于先生是不收鄉(xiāng)親們一文戲錢的,權當是犒勞鄉(xiāng)里鄉(xiāng)親。
    于先生的驢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設計,自己雕刻。無論是古代的人物,還是現(xiàn)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樣。那年,上面派來一個鎮(zhèn)長,是個貪得無厭的潑皮,沒做兩年鎮(zhèn)長就被小鎮(zhèn)人攆走了。潑皮走的當天,于先生就演了一場皮影兒,主角兒就是剛剛被攆走了的潑皮鎮(zhèn)長。他那走勢、坐樣、貪相、潑皮無賴的模樣惟妙惟肖,贏得鄉(xiāng)親們一陣陣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那潑皮無賴樣兒啊。
    于先生的影人不僅由自己設計,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還自己操縱。更絕的是,生旦凈丑,戲里的所有人物的說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聲音渾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調,讓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這樣,就是那些動物個個也是活靈活現(xiàn)的,馬嘶鳴,雞啄食,狗啃棒,鳥扇羽,猴子翻白眼,魚擺尾噴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就這樣一個能人,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絕技。
    給于先生挑擔走村串鄉(xiāng)的人姓皮,誰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叫他皮挑兒。皮挑兒跟著于先生,每天挑著于先生五顏六色的驢皮影人和鑼鼓家什走南聞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沒學會。
    人們也勸皮挑兒,跟著于先生學幾招,好歹能掙口飯吃不是。皮挑兒嘿嘿笑:“我笨呢,就靠兩個肩膀糊口吧?!?BR>    人們也勸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兒兩手,您干不動了,讓他也有口飯吃不是。
    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絕妙的技藝不是教的,也不是學的,要看心靈中有沒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BR>    說這話沒過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小鎮(zhèn)人嘆息:可惜了,一身絕技都讓于先生帶進棺材里去啦。新課 標第 一 網(wǎng)
    四村八鄉(xiāng)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驢皮影兒嘍。
    沒想到小鎮(zhèn)忽然又演開了驢皮影兒,那幕布上的影人兒嬉笑怒罵,耍戲打斗,樣樣生動逼真,惟妙惟肖。特別是人們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表演:散發(fā)、梳頭、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換衣衫的一系列動作干凈利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幾根竹棍子操縱出來的。觀看的人無不嘖嘖贊嘆,拍手叫好。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兒。他的演技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比于先生還要勝一籌。
    有人問皮挑兒:“你有這般手段,為何早先不露一手啊?”
    皮挑兒說:“那時候有于先生在,我是怕掙人家的名頭,奪人家的飯碗啊?!?BR>    “那你現(xiàn)在就不怕了?”
    皮挑兒說:“現(xiàn)在于先生走了,他不需要那個名分,也不需要拿這手藝糊口,可 我還是要活下去呀,大家也要看皮影兒度日子啊。”
    人們無不稱道:皮挑兒這人德行好,道行又高。他是怎么學的皮影戲?又是怎樣練就的一手功夫?不僅外人不知道.就連于先生也毫無覺察。
    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兒了,改稱皮先生。
    (選自《中國小小說•年度佳作2013》)
    【注】道行(héng):僧道修煉的功夫。借指人的涵養(yǎng)、本領。
    18.小說末尾“大家再也不叫皮挑兒了,改稱皮先生”一句包含了“大家”對皮挑兒的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請用兩個詞概括,2分)
    ▲
    19.閱讀文本,回答下列問題。(4分)
    (1)“皮挑兒嘿嘿笑”“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同樣是“嘿嘿”笑,傳達出來的內容有什么不同?(2分)
    ▲
    (2)“這演皮影的人竟然是皮挑兒。”說說對句中加點詞語“竟然”的理解。(2分)
    20.請根據(jù)小說內容,簡要概括并分析于先生這一人物形象。(6分)
    ▲
    21.這篇小說寫了兩位皮影藝人,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人物是誰?研讀全文,說說你的判斷理由。(6分)
    ▲
    ▲
    三、作文(60+3分)
    22.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的“閑”;“可以調素琴,閱金經(jīng)”,這是劉禹錫的“閑”;“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這是夜游承天寺的 蘇軾的“閑”……閑中有愉悅,有閑適,有悠然,有豁達,有淡泊……
    日月星辰,山林湖泊,花鳥蟲魚……琴茗書畫,吟詠歌舞,靜思遐想……田野村莊,萬家燈火……皆為“風光”,生活體悟,萬千種種。
    請以“閑對風光獨自游”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情真摯,不得抄襲。
    (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4)書寫分3分,青認真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