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2014年高二生物暑假作業(yè)精煉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高二考試網(wǎng)
一、選擇題(共20題,共40分)
1.(2010·廈門模擬)通過測交,不能推測被測個體( )
A.是否是純合體 B.產(chǎn)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產(chǎn)生配子的數(shù)量
答案:D
解析:測交實驗是將未知基因型的個體和隱性純合子雜交的交配方式,其主要用途是測定被測個體的基因型,也可由此推測出被測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比例。
2.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三個單眼皮和一個雙眼皮的孩子,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是( )
A.單雙=31,符合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
B.該遺傳不符合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
C.這對夫婦每胎都有出現(xiàn)單眼皮的可能性
D.單眼皮基因和雙眼皮基因發(fā)生了互換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分離定律這對夫婦每胎都有出現(xiàn)單眼皮的可能性。
3.(2010·濰坊模擬)“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fā)現(xiàn)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狀是遺傳因子決定的
B.由F2出現(xiàn)了“31”推測,生物體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C.若F1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xiàn)兩種性狀,比例接近11
D.若F1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 則F2中三種基因個體比接近12∶1
答案:C
解析:假說是通過實驗、觀察,提出假說并解釋,“演繹”是對其解釋的驗證,其過程就是測交。
4.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遺傳病,雜合體約活到50歲就?;夹募」H?,純合體常于30歲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對患有家庭性高膽固醇血癥的夫妻,已生育一個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個男孩,那么這個男孩能活到50歲的概率是( )
A.1/3 B.2/3 C.1/2 D.3/4
答案:D
解析:由題意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用A、a表示),在男女中患病幾率相等,男孩中某種類型的概率和在所有后代中某種類型的概率相同。雙親的基因型都為Aa,則后代為1/4AA(30歲左右死亡,即活不到50歲)、1/2Aa(能活到50歲)、1/4aa(正常,即也能活到50歲甚至更長),故生男孩能活到50歲的概率應是1/2+1/4=3/4。
5.下圖所示的四種遺傳系譜中,能確定不屬于色盲遺傳的是( )
答案:B
解析:因為色盲遺傳屬于伴X隱性遺傳,所以正常的雙親不可能生出患病的女兒。
6.基因型為AaBb(這兩對基因不連鎖)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兩對基因都是純合的個體占總數(shù)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符合自由組合定律遺傳的兩對基因,F(xiàn)1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兩對基因都是純合的個體占4/16(AABB、AAbb、aaBB、aabb各占1/16)。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9種基因型及所占的比例。
7.(2010·日照模擬)圖一表示某動物精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該對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結(jié)果形成了圖二—④所示的四個精細胞。
這四個精細胞中,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A.與 B.與
C.與 D.與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發(fā)生交叉互換的兩條非姐妹染色單體是和;與為同一條染色體復制形成的,即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與為同一染色體復制形成的,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8.(2010·秦皇島模擬)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若一個著絲點相連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所攜帶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A.發(fā)生過交叉互換 B.復制出現(xiàn)差錯
C.聯(lián)會發(fā)生紊亂 D.發(fā)生了自由組合
答案:B
解析: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只能進行有絲分裂,而A、C、D三項均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9.正常人對苯硫脲感覺味苦(B),對苯硫脲沒有感覺叫味盲(b),若幾對夫婦子代味盲率分別是25%、50%、100%,則雙親的遺傳因子可能組成依次是( )
BB×BB bb×bb BB×bb Bb×Bb Bb×bb BB×Bb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據(jù)分離定律的分離比即可推出。
10.紅綠色盲的遺傳屬于伴性遺傳。某男孩為色盲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則色盲病基因在該家族中傳遞的順序是( )
A.外祖父→母親→男孩
B.外祖母→母親→男孩
C.祖父→父親→男孩
D.祖母→父親→男孩
答案:B
解析:色盲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女性只有在隱性純合時才能顯現(xiàn)出來,而男性只要X染色體上帶有隱性基因就表現(xiàn)出來。男孩患病,其基因型為XbY,致病基因來源于其母親(XBXb),又因為其外祖父表現(xiàn)正常(XBY),那么致病基因必然來源于其外祖母(XBXb)。
11.(2010·汕頭模擬)牽?;ǖ娜~子有普通葉和楓形葉兩種,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F(xiàn)用普通葉白色種子純種和楓形葉黑色種子純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1為普通葉黑色種子,F(xiàn)1自交得F2,結(jié)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對F2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xiàn)型
B.F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31
C.F2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3/8
D.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將會得到兩種比例相同的個體
答案:D
解析:由題意知普通葉為顯性(用A表示)、楓形葉為隱性(用a表示),種子黑色為顯性(用B表示)、種子白色為隱性(用b表示),兩純種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為AaBb,則按自由組合定律,F(xiàn)2有9種基因型和4種表現(xiàn)型;每對相對性狀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即F2中普通葉楓形葉=31;F2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為3/16(普通葉白色種子)+3/16(楓形葉黑色種子)=3/8;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為1/3AAbb和2/3Aabb,楓形葉,白色葉子個體為aabb,1/3AAbb×aabb后代為1/3Aabb,2/3Aabb×aabb后代為1/3Aabb、1/3aabb,故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得到比例不同的兩種個體(2/3Aabb和1/3aabb)。
12.將具有1對等位基因的雜合體,逐代自交3次,F(xiàn)3代中純合體比例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雜合體Dd自交一代,后代中的1/2為純合體,1/2為雜合體;純合體自交后代全為純合體,雜合體的自交后代又產(chǎn)生1/2的純合體。此題可表示為:
P: Dd
,
F1:
, ,
F2: 純合體1/2__純合體1/4、雜合體1/4
,
13.在孟德爾利用豌豆進行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關系的是( )
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雜種產(chǎn)生配子種類的比例 雜種測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 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雜種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應為93∶3∶1。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應有9種,故其基因型比例也不可能是11∶1∶1。
14.人類有多種不同的膚色,關于人類膚色的敘述中合理的是( )
A.白種人與黑種人膚色不同,可以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給予解釋
B.一對黑人夫婦,在結(jié)婚后經(jīng)美容手段使膚色變白,其后代個體將有1/4為白色皮膚
C.控制膚色的基因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之后,將導致白化病,且白化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長期在室外活動的人其膚色會變得比較黑,說明環(huán)境可以影響表現(xiàn)型
答案:D
解析:A項:白種人與黑種人是不同的人種,是基因型不同導致性狀不同,不能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來解釋。當一個個體的不同部位組織的細胞表現(xiàn)不同性狀時,才能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來解釋。B項:黑人皮膚為黑色,是他們的基因型決定的,但是,僅根據(jù)題目信息我們無法確定其基因型,更不能推出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C項:控制膚色的基因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后,未必能引起表現(xiàn)型的變化,即使基因發(fā)生變化也未必是突變?yōu)榘谆』?。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在基因型不改變的條件下,由于室內(nèi)室外是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表現(xiàn)型的差異能說明D項的觀點。
15.根據(jù)遺傳規(guī)律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對基因雜合的植株經(jīng)過多代自交,其后代絕大部分為純合子
B.某遺傳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則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C.親本為AaBb×AaBB的子代中,雜合子占1/4
D.人類線粒體肌病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A項:一對基因雜合的植株自交n次后,純合子的比例為1-(1/2)n,可見純合子的比例逐漸增大;B項,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而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則男性患者多于女性;C項,AaBb×AaBB中兩對基因分別考慮,Aa×Aa后代純合子為1/2,Bb×BB后代純合子為1/2,故AaBb×AaBB后代中純合子為1/2×1/2=1/4,則雜合子應占3/4;D項,人類的線粒體肌病為細胞質(zhì)遺傳病,其基因的傳遞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細胞核基因的傳遞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
16.苯丙酮尿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丈夫佝僂病,妻子正常,他們生下了一個苯丙酮尿癥的患兒,則下一個孩子不患病的幾率為( )
A.1/2 B.1/4 C.1/8 D.3/8
答案:D
解析:苯丙酮尿癥是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夫婦都不患此病,生了一個患病的孩子,所以夫婦的基因型均可以表示為Aa,后代正常的幾率為3/4;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丈夫患病,妻子正常,基因型可以表示為XBY和XbXb,后代正常的幾率為1/2。所以后代不患病的幾率為3/8。
17.(2010·石家莊模擬)如圖,A、B、C、D分別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2n)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不同時期,其中a表示細胞數(shù)目。請判斷b、c、d依次代表( )
A.DNA分子數(shù)、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
B.DNA分子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數(shù)
C.染色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
D.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
答案:A
解析:由坐標中直方圖可看出:d由A時期不存在到B時期為4,再減半直至最后消失,可判斷d為染色單體數(shù);b由A時期到B時期加倍,經(jīng)C、D兩時期連續(xù)減半,由此推斷b是DNA分子數(shù)。
18.某動物精原細胞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形成了4個四分體,則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shù)依次為( )
A.4、8、4 B.2、4、8
C.8、16、16 D.8、0、8
答案:D
解析:精原細胞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形成了4個四分體,則說明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經(jīng)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變?yōu)?,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因此染色單體為0,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為8,此時DNA分子數(shù)目與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
19.下圖表示基因組成為AaBb的雌性高等生物的一個細胞相關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基因示意圖,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與細胞分裂圖所示的含義不相符的是( )
A.該生物是動物,因為無細胞壁、有中心體
B.乙細胞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等位基因分離
C.甲、丁細胞的基因組成同為AaBb,該生物可以產(chǎn)生基因型為AB、Ab、aB、ab的配子
D.若細胞中1號染色體上攜帶有基因A,則7號染色體相同位點上應有基因a
答案:B
解析:據(jù)圖可知細胞無細胞壁、有中心體、細胞質(zhì)分裂方式為細胞膜中部向內(nèi)凹陷縊裂,推斷該生物為動物;乙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和等位基因;該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由丙圖可知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所以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為AB、Ab、aB、ab;1號與7號為同源染色體,若細胞中1號染色體上攜帶有基因A,則7號染色體相同位點上應有基因a。
20.右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某一時期示意圖,1、2、3、4代表染色體,a、a′、b、b′代表染色單體。如果沒有突變,不考慮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則( )
A.該細胞中有四分體4個、DNA分子8個
B.如果a上有E基因,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E或e
C.由于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此細胞分裂完成后將得到四種子細胞
D.由于同源染色體分離,分裂后a與b不能共存于一個細胞
答案:D
解析:四分體應為2個。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E。此細胞分裂完成后得到兩種類型的子細胞。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
21.(6分)如下圖表示雄果蠅體內(nèi)某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細胞內(nèi)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甲曲線)和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乙曲線)。請據(jù)圖回答:
(1)該細胞中DNA解旋主要發(fā)生在________段。
(2)細胞中含有染色單體的時期在________段。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C
(2)BD
(3)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解析:該圖表示的是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和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曲線。(1)DNA復制時要發(fā)生解旋,該過程發(fā)生在間期的S期,DNA邊解旋邊復制,復制完成后,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增加一倍,則圖中甲曲線的BC段表示了這一過程。(2)在有絲分裂的整個過程中,細胞中含染色單體的時期應是BD段。(3)EF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DNA減半,恢復到原來狀況,其原因是染色體上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22.(12分)(2010·沂水模擬)牽?;ǖ幕ㄉ梢粚Φ任换騌、r控制;葉的形態(tài)由一對等位基因W、w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是自由組合的。下表是三組不同的親本雜交的結(jié)果。
組合親本表現(xiàn)型子代表現(xiàn)型和植株數(shù)目 紅色
闊葉紅色
窄葉白色
闊葉白色
窄葉 一白色闊葉×紅色窄葉40303970 二紅色窄葉×紅色窄葉04300140 三白色闊葉×紅色窄葉410000 (1)根據(jù)哪個組合能夠分別判斷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每個組合中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組合一________________,組合二__________________,組合三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個組合的后代是紅色闊葉,讓它們進行自交,所產(chǎn)生的子一代的表現(xiàn)型是______________,相應的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根據(jù)第三個組合可以確定親本的顯隱性關系,因為對每對性狀來說親本都有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型,后代只有一種表現(xiàn),后代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就是顯性性狀。
(2)rrWW×Rrww Rrww×Rrww rrWW×RRww
(3)紅色闊葉、白色闊葉、紅色窄葉、白色窄葉 93∶3∶1
解析:根據(jù)第一個組合可以確定闊葉為顯性,根據(jù)第二個組合可以確定紅色為顯性,根據(jù)第三個組合可以確定紅色、闊葉為顯性。第一個組合的基因型可以先確定為rrW_和R_ww,然后根據(jù)后代中有白色的可以確定親本中紅色窄葉的基因型為Rrww。后代中全為闊葉,所以親本中白色闊葉的基因型為rrWW。其他情況用相同的方法即可解決。
23.(14分)如圖A表示某二倍體哺乳動物某器官內(nèi)連續(xù)發(fā)生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圖B、圖C為該過程中一個細胞內(nèi)部分染色體行為變化的示意圖,據(jù)圖分析回答:
(1)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圖B、圖C所示的分裂時期在圖A中分別位于過程________。
(2)圖B所示細胞中含染色體組數(shù)為______________,圖C所示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
(3)若該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般情況下,圖B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________,圖C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設該動物正常體細胞中DNA含量為2a,請在下圖中繪制出此過程中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
答案:(1)睪丸?、瘛ⅱ?BR> (2)4 1∶2
(3)A、a、B、b 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4)如圖
解析:圖C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并且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應發(fā)生在雄性動物的睪丸中;圖A中過程Ⅰ為有絲分裂,過程Ⅱ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Ⅲ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二倍體生物有絲分裂后期有四個染色體組,圖C中每條染色體有2個DNA分子;在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所有的基因分別移向兩極;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NA數(shù)目的變化情況是:有絲分裂間期DNA復制,DNA數(shù)目逐步增多到體細胞的2倍,有絲分裂末期DNA數(shù)目減半,恢復到體細胞水平;在減數(shù)分裂時,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DNA復制,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末期,DNA減半,到體細胞水平,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DNA數(shù)目再減半,成為體細胞的一半。
24.(12分)(2010·蘇北模擬)自然界的女婁菜(2N=24)為雌雄異株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如圖為其性染色體簡圖。X和Y染色體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圖中Ⅰ區(qū)段),該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圖中Ⅱ-1和Ⅱ-2區(qū)段),該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以下是針對女婁菜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請回答相關問題:
(1)若要測定女婁菜的基因組應該對________條染色體進行研究。
(2)女婁菜抗病性狀受顯性基因B控制。若這對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qū)段,則不抗病個體的基因型有XbYb和XbXb,而抗病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xiàn)有各種表現(xiàn)型的純種雌雄個體若干,期望利用一次雜交實驗來推斷抗病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所選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現(xiàn)型分別應為________。
預測該實驗結(jié)果并推測相應結(jié)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3 (2)XBYB、XBYb、XbYB
(3)不抗病(雌性)、抗病(雄性)
①子代雌株與雄株均表現(xiàn)為抗病,則這種基因位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qū)段 ②子代雌株均表現(xiàn)為抗病,雄株均表現(xiàn)為不抗病,則這種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解析:(1)女婁菜(2N=24)為雌雄異株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因此若要測定女婁菜的基因組應該對13條染色體進行研究。
(2)女婁菜抗病性狀受顯性基因B控制。若這對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qū)段,則抗病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XBYB、XBYb、XbYB三種。
(3)由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中隱性雌性個體和顯性雄性個體雜交,其后代表現(xiàn)型與性別相關,因此利用一次雜交實驗來推斷抗病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選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現(xiàn)型分別應為不抗病(雌性)、抗病(雄性)。
25.(16分)(2010·泰安模擬)根據(jù)要求回答基因與染色體、遺傳規(guī)律、伴性遺傳等方面的問題:
(1)某實驗動物正常體細胞中有28條染色體,雌雄異體。下圖是科學家對其一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的測序結(jié)果,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圖中黑毛與長毛兩個基因是否為等位基因?________,該染色體上的基因能否全部表達?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測定該實驗動物基因組的核苷酸序列,應測定________條染色體中的DNA分子。
(2)假設該實驗動物鼻的高矮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為高鼻,Bb為中鼻,bb為矮鼻。長耳與短耳受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C、c表示),只要有一個C基因就表現(xiàn)為長耳。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有高鼻短耳與矮鼻長耳兩個純種品系雜交產(chǎn)生F1,F(xiàn)1自交得F2。則F2的表現(xiàn)型有________種,其中高鼻長耳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占F2的比例為________。
(3)若該實驗動物黑毛與白色由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1與a1,A2與a2)控制,且含顯性基因越多顏色越深?,F(xiàn)有黑毛與白毛兩個純系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F(xiàn)2中出現(xiàn)了黑毛、黑灰毛、灰毛、灰白毛、白毛五個品系。
F2中,黑灰毛的基因型為________。
在下圖中畫出F2中黑毛、黑灰毛、灰毛、灰白毛、白毛五個品系性狀分離比的柱狀圖。
(4)該實驗動物屬于XY型性別決定。D、d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d是隱性可致死基因(導致隱性的受精卵不能發(fā)育,但Xd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選擇出雌雄個體雜交,使后代只有雌性?________。請根據(jù)親代和子代基因型情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溫度條件下發(fā)育的實驗動物,長毛(N)對短毛(n)為顯性,這一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但即便是純合長毛(NN)的,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長成的成體卻表現(xiàn)為短毛。現(xiàn)有一個短毛個體,如何判斷它的基因型是否屬于純合的nn?請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結(jié)果分析。
方法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是 不一定(或不能) 當為雜合子時,隱性基因不能表達;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基因的表達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答出一點即可) 15
(2)6 BBCC、BBCc(缺一不可) 3/16
(3)A1A1A2a2、A1a1A2A2 如下圖:
(4)不能 該實驗動物中,雄性只有XDY個體,雌性有XDXd和XDXD的個體。雌雄個體的兩種雜交組合中均會出現(xiàn)XDY的雄性個體(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5)方法步驟:讓這個短毛個體與正常溫度條件下發(fā)育的短毛(nn)個體交配;使其后代在正常溫度條件下發(fā)育;觀察后代毛的性狀
結(jié)果分析:若后代表現(xiàn)均為短毛個體,則這個短毛個體的基因型為(nn);若后代表現(xiàn)有長毛個體。則這個短毛個體基因型為(N_)
解析:(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而黑毛與長毛兩個基因在同一條染色體上,不是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基因的表達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當為雜合子時,隱性基因不能表達等原因使得該染色體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達。該動物一個染色體組有14條染色體,但由于有X、Y染色體,測定基因組的核苷酸序列,應測定13條常染色體和X、Y兩條性染色體。(2)高鼻短耳(BBcc)與矮鼻長耳(bbCC)兩個純種品系雜交,產(chǎn)生F1(BbCc),F(xiàn)1自交得F2。則F2的基因型有:1BBCC(高鼻長耳)、2BBCc(高鼻長耳)、2BbCC(中鼻長耳)、4BbCc(中鼻長耳)、1BBcc(高鼻短耳)、2Bbcc(中鼻短耳)、1bbCC(矮鼻長耳)、2bbCc(矮鼻長耳)、1bbcc(矮鼻短耳)。(3)黑毛(A1A1A2A2)與白毛(a1a1a2a2)兩個純系雜交得F1(A1a1A2a2),F(xiàn)1自交得F2,F(xiàn)2的基因型及表現(xiàn)性為:1A1A1A2A2(黑毛)、2A1A1A2a2(黑灰毛)、2A1a1A2A2(黑灰毛)、4A1a1A2a2(灰毛)、1A1A1a2a2(灰毛)、1a1a1A2A2(灰毛)、2A1a1a2a2(灰白毛)、2a1a1A2a2(灰白毛)、1白毛(a1a1a2a2)。(4)雄性只有XDY個體,雌性有XDXd和XDXD的個體。XDY與XDYd雜交,后代雌雄都有;XDY與XDYD雜交,后代雌雄也都有。(5)本題實際是判斷該短毛個體的基因型,在正常溫度下可用隱性個體與其測交,若該短毛個體為隱性,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該短毛個體含顯性基因,后代會出現(xiàn)長毛個體。
一、選擇題(共20題,共40分)
1.(2010·廈門模擬)通過測交,不能推測被測個體( )
A.是否是純合體 B.產(chǎn)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 D.產(chǎn)生配子的數(shù)量
答案:D
解析:測交實驗是將未知基因型的個體和隱性純合子雜交的交配方式,其主要用途是測定被測個體的基因型,也可由此推測出被測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比例。
2.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三個單眼皮和一個雙眼皮的孩子,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是( )
A.單雙=31,符合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
B.該遺傳不符合基因的分離規(guī)律
C.這對夫婦每胎都有出現(xiàn)單眼皮的可能性
D.單眼皮基因和雙眼皮基因發(fā)生了互換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分離定律這對夫婦每胎都有出現(xiàn)單眼皮的可能性。
3.(2010·濰坊模擬)“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fā)現(xiàn)基因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狀是遺傳因子決定的
B.由F2出現(xiàn)了“31”推測,生物體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C.若F1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xiàn)兩種性狀,比例接近11
D.若F1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 則F2中三種基因個體比接近12∶1
答案:C
解析:假說是通過實驗、觀察,提出假說并解釋,“演繹”是對其解釋的驗證,其過程就是測交。
4.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遺傳病,雜合體約活到50歲就?;夹募」H?,純合體常于30歲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對患有家庭性高膽固醇血癥的夫妻,已生育一個完全正常的孩子,如果再生一個男孩,那么這個男孩能活到50歲的概率是( )
A.1/3 B.2/3 C.1/2 D.3/4
答案:D
解析:由題意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用A、a表示),在男女中患病幾率相等,男孩中某種類型的概率和在所有后代中某種類型的概率相同。雙親的基因型都為Aa,則后代為1/4AA(30歲左右死亡,即活不到50歲)、1/2Aa(能活到50歲)、1/4aa(正常,即也能活到50歲甚至更長),故生男孩能活到50歲的概率應是1/2+1/4=3/4。
5.下圖所示的四種遺傳系譜中,能確定不屬于色盲遺傳的是( )
答案:B
解析:因為色盲遺傳屬于伴X隱性遺傳,所以正常的雙親不可能生出患病的女兒。
6.基因型為AaBb(這兩對基因不連鎖)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兩對基因都是純合的個體占總數(shù)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符合自由組合定律遺傳的兩對基因,F(xiàn)1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兩對基因都是純合的個體占4/16(AABB、AAbb、aaBB、aabb各占1/16)。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9種基因型及所占的比例。
7.(2010·日照模擬)圖一表示某動物精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該對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了交叉互換,結(jié)果形成了圖二—④所示的四個精細胞。
這四個精細胞中,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是( )
A.與 B.與
C.與 D.與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發(fā)生交叉互換的兩條非姐妹染色單體是和;與為同一條染色體復制形成的,即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與為同一染色體復制形成的,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
8.(2010·秦皇島模擬)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若一個著絲點相連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所攜帶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
A.發(fā)生過交叉互換 B.復制出現(xiàn)差錯
C.聯(lián)會發(fā)生紊亂 D.發(fā)生了自由組合
答案:B
解析: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只能進行有絲分裂,而A、C、D三項均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9.正常人對苯硫脲感覺味苦(B),對苯硫脲沒有感覺叫味盲(b),若幾對夫婦子代味盲率分別是25%、50%、100%,則雙親的遺傳因子可能組成依次是( )
BB×BB bb×bb BB×bb Bb×Bb Bb×bb BB×Bb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據(jù)分離定律的分離比即可推出。
10.紅綠色盲的遺傳屬于伴性遺傳。某男孩為色盲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則色盲病基因在該家族中傳遞的順序是( )
A.外祖父→母親→男孩
B.外祖母→母親→男孩
C.祖父→父親→男孩
D.祖母→父親→男孩
答案:B
解析:色盲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女性只有在隱性純合時才能顯現(xiàn)出來,而男性只要X染色體上帶有隱性基因就表現(xiàn)出來。男孩患病,其基因型為XbY,致病基因來源于其母親(XBXb),又因為其外祖父表現(xiàn)正常(XBY),那么致病基因必然來源于其外祖母(XBXb)。
11.(2010·汕頭模擬)牽?;ǖ娜~子有普通葉和楓形葉兩種,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F(xiàn)用普通葉白色種子純種和楓形葉黑色種子純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1為普通葉黑色種子,F(xiàn)1自交得F2,結(jié)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列對F2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F2中有9種基因型,4種表現(xiàn)型
B.F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31
C.F2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3/8
D.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將會得到兩種比例相同的個體
答案:D
解析:由題意知普通葉為顯性(用A表示)、楓形葉為隱性(用a表示),種子黑色為顯性(用B表示)、種子白色為隱性(用b表示),兩純種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為AaBb,則按自由組合定律,F(xiàn)2有9種基因型和4種表現(xiàn)型;每對相對性狀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即F2中普通葉楓形葉=31;F2中與親本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為3/16(普通葉白色種子)+3/16(楓形葉黑色種子)=3/8;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為1/3AAbb和2/3Aabb,楓形葉,白色葉子個體為aabb,1/3AAbb×aabb后代為1/3Aabb,2/3Aabb×aabb后代為1/3Aabb、1/3aabb,故F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得到比例不同的兩種個體(2/3Aabb和1/3aabb)。
12.將具有1對等位基因的雜合體,逐代自交3次,F(xiàn)3代中純合體比例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雜合體Dd自交一代,后代中的1/2為純合體,1/2為雜合體;純合體自交后代全為純合體,雜合體的自交后代又產(chǎn)生1/2的純合體。此題可表示為:
P: Dd
,
F1:
, ,
F2: 純合體1/2__純合體1/4、雜合體1/4
,
13.在孟德爾利用豌豆進行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關系的是( )
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雜種產(chǎn)生配子種類的比例 雜種測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 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雜種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應為93∶3∶1。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應有9種,故其基因型比例也不可能是11∶1∶1。
14.人類有多種不同的膚色,關于人類膚色的敘述中合理的是( )
A.白種人與黑種人膚色不同,可以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給予解釋
B.一對黑人夫婦,在結(jié)婚后經(jīng)美容手段使膚色變白,其后代個體將有1/4為白色皮膚
C.控制膚色的基因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之后,將導致白化病,且白化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長期在室外活動的人其膚色會變得比較黑,說明環(huán)境可以影響表現(xiàn)型
答案:D
解析:A項:白種人與黑種人是不同的人種,是基因型不同導致性狀不同,不能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來解釋。當一個個體的不同部位組織的細胞表現(xiàn)不同性狀時,才能用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來解釋。B項:黑人皮膚為黑色,是他們的基因型決定的,但是,僅根據(jù)題目信息我們無法確定其基因型,更不能推出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C項:控制膚色的基因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后,未必能引起表現(xiàn)型的變化,即使基因發(fā)生變化也未必是突變?yōu)榘谆』?。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在基因型不改變的條件下,由于室內(nèi)室外是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表現(xiàn)型的差異能說明D項的觀點。
15.根據(jù)遺傳規(guī)律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對基因雜合的植株經(jīng)過多代自交,其后代絕大部分為純合子
B.某遺傳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則人群中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C.親本為AaBb×AaBB的子代中,雜合子占1/4
D.人類線粒體肌病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答案:C
解析:A項:一對基因雜合的植株自交n次后,純合子的比例為1-(1/2)n,可見純合子的比例逐漸增大;B項,X染色體上的顯性遺傳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而X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則男性患者多于女性;C項,AaBb×AaBB中兩對基因分別考慮,Aa×Aa后代純合子為1/2,Bb×BB后代純合子為1/2,故AaBb×AaBB后代中純合子為1/2×1/2=1/4,則雜合子應占3/4;D項,人類的線粒體肌病為細胞質(zhì)遺傳病,其基因的傳遞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細胞核基因的傳遞才遵循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
16.苯丙酮尿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丈夫佝僂病,妻子正常,他們生下了一個苯丙酮尿癥的患兒,則下一個孩子不患病的幾率為( )
A.1/2 B.1/4 C.1/8 D.3/8
答案:D
解析:苯丙酮尿癥是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夫婦都不患此病,生了一個患病的孩子,所以夫婦的基因型均可以表示為Aa,后代正常的幾率為3/4;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丈夫患病,妻子正常,基因型可以表示為XBY和XbXb,后代正常的幾率為1/2。所以后代不患病的幾率為3/8。
17.(2010·石家莊模擬)如圖,A、B、C、D分別表示某種哺乳動物細胞(2n)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不同時期,其中a表示細胞數(shù)目。請判斷b、c、d依次代表( )
A.DNA分子數(shù)、染色體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
B.DNA分子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數(shù)
C.染色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染色單體數(shù)
D.染色單體數(shù)、染色體數(shù)、DNA分子數(shù)
答案:A
解析:由坐標中直方圖可看出:d由A時期不存在到B時期為4,再減半直至最后消失,可判斷d為染色單體數(shù);b由A時期到B時期加倍,經(jīng)C、D兩時期連續(xù)減半,由此推斷b是DNA分子數(shù)。
18.某動物精原細胞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形成了4個四分體,則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分子數(shù)依次為( )
A.4、8、4 B.2、4、8
C.8、16、16 D.8、0、8
答案:D
解析:精原細胞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形成了4個四分體,則說明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體,經(jīng)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變?yōu)?,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因此染色單體為0,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為8,此時DNA分子數(shù)目與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
19.下圖表示基因組成為AaBb的雌性高等生物的一個細胞相關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基因示意圖,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與細胞分裂圖所示的含義不相符的是( )
A.該生物是動物,因為無細胞壁、有中心體
B.乙細胞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等位基因分離
C.甲、丁細胞的基因組成同為AaBb,該生物可以產(chǎn)生基因型為AB、Ab、aB、ab的配子
D.若細胞中1號染色體上攜帶有基因A,則7號染色體相同位點上應有基因a
答案:B
解析:據(jù)圖可知細胞無細胞壁、有中心體、細胞質(zhì)分裂方式為細胞膜中部向內(nèi)凹陷縊裂,推斷該生物為動物;乙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體和等位基因;該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由丙圖可知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非同源染色體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所以產(chǎn)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為AB、Ab、aB、ab;1號與7號為同源染色體,若細胞中1號染色體上攜帶有基因A,則7號染色體相同位點上應有基因a。
20.右圖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某一時期示意圖,1、2、3、4代表染色體,a、a′、b、b′代表染色單體。如果沒有突變,不考慮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則( )
A.該細胞中有四分體4個、DNA分子8個
B.如果a上有E基因,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E或e
C.由于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此細胞分裂完成后將得到四種子細胞
D.由于同源染色體分離,分裂后a與b不能共存于一個細胞
答案:D
解析:四分體應為2個。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E。此細胞分裂完成后得到兩種類型的子細胞。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0分)
21.(6分)如下圖表示雄果蠅體內(nèi)某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細胞內(nèi)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甲曲線)和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乙曲線)。請據(jù)圖回答:
(1)該細胞中DNA解旋主要發(fā)生在________段。
(2)細胞中含有染色單體的時期在________段。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C
(2)BD
(3)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解析:該圖表示的是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和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的曲線。(1)DNA復制時要發(fā)生解旋,該過程發(fā)生在間期的S期,DNA邊解旋邊復制,復制完成后,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增加一倍,則圖中甲曲線的BC段表示了這一過程。(2)在有絲分裂的整個過程中,細胞中含染色單體的時期應是BD段。(3)EF段表示每條染色體上DNA減半,恢復到原來狀況,其原因是染色體上的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22.(12分)(2010·沂水模擬)牽?;ǖ幕ㄉ梢粚Φ任换騌、r控制;葉的形態(tài)由一對等位基因W、w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是自由組合的。下表是三組不同的親本雜交的結(jié)果。
組合親本表現(xiàn)型子代表現(xiàn)型和植株數(shù)目 紅色
闊葉紅色
窄葉白色
闊葉白色
窄葉 一白色闊葉×紅色窄葉40303970 二紅色窄葉×紅色窄葉04300140 三白色闊葉×紅色窄葉410000 (1)根據(jù)哪個組合能夠分別判斷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關系?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每個組合中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組合一________________,組合二__________________,組合三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個組合的后代是紅色闊葉,讓它們進行自交,所產(chǎn)生的子一代的表現(xiàn)型是______________,相應的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根據(jù)第三個組合可以確定親本的顯隱性關系,因為對每對性狀來說親本都有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型,后代只有一種表現(xiàn),后代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就是顯性性狀。
(2)rrWW×Rrww Rrww×Rrww rrWW×RRww
(3)紅色闊葉、白色闊葉、紅色窄葉、白色窄葉 93∶3∶1
解析:根據(jù)第一個組合可以確定闊葉為顯性,根據(jù)第二個組合可以確定紅色為顯性,根據(jù)第三個組合可以確定紅色、闊葉為顯性。第一個組合的基因型可以先確定為rrW_和R_ww,然后根據(jù)后代中有白色的可以確定親本中紅色窄葉的基因型為Rrww。后代中全為闊葉,所以親本中白色闊葉的基因型為rrWW。其他情況用相同的方法即可解決。
23.(14分)如圖A表示某二倍體哺乳動物某器官內(nèi)連續(xù)發(fā)生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圖B、圖C為該過程中一個細胞內(nèi)部分染色體行為變化的示意圖,據(jù)圖分析回答:
(1)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圖B、圖C所示的分裂時期在圖A中分別位于過程________。
(2)圖B所示細胞中含染色體組數(shù)為______________,圖C所示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
(3)若該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一般情況下,圖B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________,圖C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設該動物正常體細胞中DNA含量為2a,請在下圖中繪制出此過程中核DNA含量的變化曲線。
答案:(1)睪丸?、瘛ⅱ?BR> (2)4 1∶2
(3)A、a、B、b 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
(4)如圖
解析:圖C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并且細胞質(zhì)均等分裂,應發(fā)生在雄性動物的睪丸中;圖A中過程Ⅰ為有絲分裂,過程Ⅱ為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Ⅲ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二倍體生物有絲分裂后期有四個染色體組,圖C中每條染色體有2個DNA分子;在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所有的基因分別移向兩極;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DNA數(shù)目的變化情況是:有絲分裂間期DNA復制,DNA數(shù)目逐步增多到體細胞的2倍,有絲分裂末期DNA數(shù)目減半,恢復到體細胞水平;在減數(shù)分裂時,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間期DNA復制,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末期,DNA減半,到體細胞水平,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末期,DNA數(shù)目再減半,成為體細胞的一半。
24.(12分)(2010·蘇北模擬)自然界的女婁菜(2N=24)為雌雄異株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如圖為其性染色體簡圖。X和Y染色體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圖中Ⅰ區(qū)段),該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圖中Ⅱ-1和Ⅱ-2區(qū)段),該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以下是針對女婁菜進行的一系列研究,請回答相關問題:
(1)若要測定女婁菜的基因組應該對________條染色體進行研究。
(2)女婁菜抗病性狀受顯性基因B控制。若這對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qū)段,則不抗病個體的基因型有XbYb和XbXb,而抗病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xiàn)有各種表現(xiàn)型的純種雌雄個體若干,期望利用一次雜交實驗來推斷抗病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則所選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現(xiàn)型分別應為________。
預測該實驗結(jié)果并推測相應結(jié)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3 (2)XBYB、XBYb、XbYB
(3)不抗病(雌性)、抗病(雄性)
①子代雌株與雄株均表現(xiàn)為抗病,則這種基因位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qū)段 ②子代雌株均表現(xiàn)為抗病,雄株均表現(xiàn)為不抗病,則這種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
解析:(1)女婁菜(2N=24)為雌雄異株植物,其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因此若要測定女婁菜的基因組應該對13條染色體進行研究。
(2)女婁菜抗病性狀受顯性基因B控制。若這對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體上的同源區(qū)段,則抗病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XBYB、XBYb、XbYB三種。
(3)由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中隱性雌性個體和顯性雄性個體雜交,其后代表現(xiàn)型與性別相關,因此利用一次雜交實驗來推斷抗病基因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還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選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現(xiàn)型分別應為不抗病(雌性)、抗病(雄性)。
25.(16分)(2010·泰安模擬)根據(jù)要求回答基因與染色體、遺傳規(guī)律、伴性遺傳等方面的問題:
(1)某實驗動物正常體細胞中有28條染色體,雌雄異體。下圖是科學家對其一條染色體上部分基因的測序結(jié)果,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圖中黑毛與長毛兩個基因是否為等位基因?________,該染色體上的基因能否全部表達?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測定該實驗動物基因組的核苷酸序列,應測定________條染色體中的DNA分子。
(2)假設該實驗動物鼻的高矮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為高鼻,Bb為中鼻,bb為矮鼻。長耳與短耳受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C、c表示),只要有一個C基因就表現(xiàn)為長耳。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xiàn)有高鼻短耳與矮鼻長耳兩個純種品系雜交產(chǎn)生F1,F(xiàn)1自交得F2。則F2的表現(xiàn)型有________種,其中高鼻長耳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占F2的比例為________。
(3)若該實驗動物黑毛與白色由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1與a1,A2與a2)控制,且含顯性基因越多顏色越深?,F(xiàn)有黑毛與白毛兩個純系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F(xiàn)2中出現(xiàn)了黑毛、黑灰毛、灰毛、灰白毛、白毛五個品系。
F2中,黑灰毛的基因型為________。
在下圖中畫出F2中黑毛、黑灰毛、灰毛、灰白毛、白毛五個品系性狀分離比的柱狀圖。
(4)該實驗動物屬于XY型性別決定。D、d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d是隱性可致死基因(導致隱性的受精卵不能發(fā)育,但Xd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選擇出雌雄個體雜交,使后代只有雌性?________。請根據(jù)親代和子代基因型情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常溫度條件下發(fā)育的實驗動物,長毛(N)對短毛(n)為顯性,這一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但即便是純合長毛(NN)的,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長成的成體卻表現(xiàn)為短毛。現(xiàn)有一個短毛個體,如何判斷它的基因型是否屬于純合的nn?請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結(jié)果分析。
方法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是 不一定(或不能) 當為雜合子時,隱性基因不能表達;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基因的表達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答出一點即可) 15
(2)6 BBCC、BBCc(缺一不可) 3/16
(3)A1A1A2a2、A1a1A2A2 如下圖:
(4)不能 該實驗動物中,雄性只有XDY個體,雌性有XDXd和XDXD的個體。雌雄個體的兩種雜交組合中均會出現(xiàn)XDY的雄性個體(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5)方法步驟:讓這個短毛個體與正常溫度條件下發(fā)育的短毛(nn)個體交配;使其后代在正常溫度條件下發(fā)育;觀察后代毛的性狀
結(jié)果分析:若后代表現(xiàn)均為短毛個體,則這個短毛個體的基因型為(nn);若后代表現(xiàn)有長毛個體。則這個短毛個體基因型為(N_)
解析:(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而黑毛與長毛兩個基因在同一條染色體上,不是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基因的表達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當為雜合子時,隱性基因不能表達等原因使得該染色體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達。該動物一個染色體組有14條染色體,但由于有X、Y染色體,測定基因組的核苷酸序列,應測定13條常染色體和X、Y兩條性染色體。(2)高鼻短耳(BBcc)與矮鼻長耳(bbCC)兩個純種品系雜交,產(chǎn)生F1(BbCc),F(xiàn)1自交得F2。則F2的基因型有:1BBCC(高鼻長耳)、2BBCc(高鼻長耳)、2BbCC(中鼻長耳)、4BbCc(中鼻長耳)、1BBcc(高鼻短耳)、2Bbcc(中鼻短耳)、1bbCC(矮鼻長耳)、2bbCc(矮鼻長耳)、1bbcc(矮鼻短耳)。(3)黑毛(A1A1A2A2)與白毛(a1a1a2a2)兩個純系雜交得F1(A1a1A2a2),F(xiàn)1自交得F2,F(xiàn)2的基因型及表現(xiàn)性為:1A1A1A2A2(黑毛)、2A1A1A2a2(黑灰毛)、2A1a1A2A2(黑灰毛)、4A1a1A2a2(灰毛)、1A1A1a2a2(灰毛)、1a1a1A2A2(灰毛)、2A1a1a2a2(灰白毛)、2a1a1A2a2(灰白毛)、1白毛(a1a1a2a2)。(4)雄性只有XDY個體,雌性有XDXd和XDXD的個體。XDY與XDYd雜交,后代雌雄都有;XDY與XDYD雜交,后代雌雄也都有。(5)本題實際是判斷該短毛個體的基因型,在正常溫度下可用隱性個體與其測交,若該短毛個體為隱性,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該短毛個體含顯性基因,后代會出現(xiàn)長毛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