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環(huán)保工程師精選試題:污染防治(3)

字號:

相關(guān)推薦:注冊環(huán)保工程師考試時間 | 準考證打印時間 | 考試真題 | 模擬試題 | 考試大綱
    單項選擇題
    1.在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中,(  )對人體危害。
    A.長波
    B.中波
    C.微波
    D.短波
    2.利用吸聲材料或吸聲結(jié)構(gòu)吸收聲能來降低噪聲強度的技術(shù)是指(  )。
    A.隔聲
    B.吸聲
    C.消聲
    D.減振
    3.(  )技術(shù)是從噪聲傳播途徑的角度來加以控制的。
    A.隔聲
    B.吸聲
    C.消聲
    D.減振
    4.根據(jù)《工業(yè)企業(yè)廠界噪聲標準》(GB 12348--1990),工業(yè)區(qū)夜間短促鳴笛聲的噪聲其峰值可以不超過(  )。
    A.55dB
    B.65dB
    C.70dB
    D.60dB
    5.根據(jù)《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標準》(GB 3096--1993),工業(yè)區(qū)應(yīng)執(zhí)行(  )標準。
    A.0類
    B.1類
    C.2類
    D.3類
    答案:
    1.C。解析: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與波長有關(guān),長波影響較弱,隨波長縮短影響加重微波影響。
    2.B。解析:這是吸聲降噪的定義。
    3.A。
    4.C。
    5.D。
    6.(  )是振動引起的疾病。
    A.水俁病
    B.職業(yè)性雷諾氏癥
    C.痛痛病
    D.致癌致畸
    7.(  )不是噪聲的特征。
    A.局部性
    B.有殘剩的污染物質(zhì)
    C.危害是慢性的和間接的
    D.是不需要的聲音
    8.常用的噪聲評價量有(  )。
    A.響度和響度級
    B.A聲級
    C.噪聲評價數(shù)
    D.上述三種
    9.下列不屬于放射性核素內(nèi)照射危害程度特點的是(  )。
    A.比電離能越大的輻射核素,內(nèi)照射的危害性越大
    B.半衰期越短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C.滯留于人體內(nèi)時間越長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D.能濃集放射性核素且對輻照敏感的器官,易于遭受破壞
    10.下列關(guān)于橡膠隔振器特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不耐油污
    B.適于高溫和低溫下使用
    C.易老化
    D.形狀可自由選擇
    答案:
    6.B。
    7.B。
    8.D。
    9.B。解析:半衰期越長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性越大。
    10.B。
    11.根據(jù)輻射源的規(guī)模大小對人為輻射進行分類,不屬于其中的是(  )。
    A.城市雜波輻射
    B.建筑雜波
    C.單一雜波輻射
    D.家用電器輻射
    12.電磁污染的傳播途徑可以分為(  )。
    A.空間輻射、導(dǎo)線傳播、復(fù)合污染
    B.城市雜波輻射、建筑雜波、單一雜波輻射
    C.長波電磁輻射、中短波電磁輻射、超短波和微波電磁輻射
    D.大氣與空氣電磁輻射、太陽電磁輻射、宇宙電磁輻射
    13.下列關(guān)于電磁輻射對機體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電磁波的場強越大,對機體的影響越嚴重
    B.長波對人體的影響較弱,隨波長的縮短,對人體的影響加重,微波作用最突出
    C.輻射強度隨輻射源距離的加大而迅速遞減,對人體的影響也迅速減弱
    D.連續(xù)波對機體的不良影響,比脈沖波嚴重
    14.根據(jù)《環(huán)境電磁波衛(wèi)生標準》(GB 9175--1988),以電磁波輻射強度及其頻段特性對人體可能引起潛在性不良影響的閾下值為界限,將環(huán)境電磁波容許輻射強度標準分為(  )級。
    A.2
    B.3
    C.4
    D.5
    15.下列不屬于抑制微波輻射的措施是(  )。
    A.利用吸收材料進行防護
    B.接地技術(shù)
    C.利用等效負荷
    D.實行屏蔽
    答案:
    11.D。解析:電磁輻射中人為輻射根據(jù)輻射源的大小分類為:城市雜波輻射、建筑雜波和單一雜波輻射。
    12.A。解析:B項是根據(jù)輻射源的規(guī)模大小對人的輻射進行分類;C項是電磁輻射根據(jù)波長分類;D項是對天然電磁輻射的分類。
    13.D。解析:脈沖波對機體的不良影響要比連續(xù)波嚴重。從作用周期來看,對于從事射頻作業(yè)的人員,連續(xù)作業(yè)所受的影響比間斷作用要明顯。
    14.A。解析:容許值為2級,超過2級的地區(qū),對人體可帶來有害影響。
    15.B。解析:接地技術(shù)多用于高頻電磁輻射的抑制。對于微波輻射的抑制方法還有:防磁控管的陰極泄漏,加大微波場源與人體的距離,合理的排濕孔和觀察孔。
    16.下列(  )不屬于放射性氣體對人產(chǎn)生輻照傷害的方式。
    A.浸沒照射
    B.醫(yī)療照射
    C.吸入照射
    D.沉降照射
    17.下列關(guān)于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的描述,有誤的是(  )。
    A.核企業(yè)廠址選擇在周圍人口密度較多,氣象和水文條件有利于廢水和廢氣擴散稀釋,以及地震烈度較低的地區(qū),以保證在正常運行和出現(xiàn)事故時,居民所受的輻照劑量較低
    B.工藝流程的選擇和設(shè)備選型考慮廢物產(chǎn)生量少和運行安全可靠
    C.廢水和廢氣經(jīng)過凈化處理,并嚴格控制放射性核素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對濃集的放射性廢水一般進行固化處理
    D.在核企業(yè)周圍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區(qū)進行監(jiān)測
    18.消聲器按消聲機理可以分為(  )四類。
    A.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寬頻消聲器、排氣噴流消聲器
    B.阻性消聲器、干涉式消聲器、寬頻消聲器、排氣噴流消聲器
    C.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微穿孔板消聲器、排氣噴流消聲器
    D.阻性消聲器、抗性消聲器、寬頻消聲器、多孔擴散消聲器
    19.下列不宜作隔振墊的材料是(  )。
    A.橡膠
    B.軟木
    C.鋼板
    D.玻璃纖維
    20.下列不屬于多孔吸聲材料必備的三個條件之一的是(  )。
    A.表面多孔
    B.內(nèi)部孔隙率高
    C.材料厚度大
    D.孔與孔相互連通
    答案:
    16.B。解析:醫(yī)療照射是全球集體輻射的計量。但是不屬于對人產(chǎn)生輻照傷害通常的三種方式。
    17.A。解析:核企業(yè)廠址選擇在周圍人口密度較低的地方。
    18.A。解析:干涉式消聲器屬于抗性消聲器的一種;微穿孔板消聲器屬于寬頻消聲器的一種;多孔擴散消聲器屬于排氣噴流消聲器的一種。
    19.C。解析:鋼板屬于剛性物體,它傳聲較好,容易形成聲橋,不宜作隔振墊。除A、B、D三個選項外,毛氈、礦渣棉氈等也可作隔振材料。
    20.C。解析:厚度對材料的吸聲性能會有影響,厚度增加主要是對低頻的吸收增加,對高頻聲影響不大。
    1.在(  )的情況下,可采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A.廢水中主要含溶解性有機物
    B.由于原有系統(tǒng)的污泥回流能力不足,影響了處理效率
    C.在不增大曝氣池的情況下提高現(xiàn)有系統(tǒng)的處理能力
    D.廢水水質(zhì)波動較大
    2.下列關(guān)于氣浮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氣浮法去除的對象是密度接近于1的固體、液體顆粒
    B.親水性顆粒較疏水性顆粒易于去除
    C.氣浮分離的時間小于沉淀
    D.浮選劑一般都具有兩親結(jié)構(gòu)
    3.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的代表性活性基團有(  ),其pH值適用范圍為(  )。
    A.磺酸基,1~14
    B.磺酸基,5~14
    C.季氨基,1~14
    D.季氨基,1~7
    4.砂子在沉砂池的沉淀接近(  )沉淀。
    A.自由
    B.絮凝
    C.擁擠
    D.壓縮
    5.下列構(gòu)筑物屬于生物膜法的是(  )。
    A.生物轉(zhuǎn)盤
    B.曝氣池
    C.化糞池
    D.離子交換器
    答案:
    1.C。解析: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的吸附池與沉淀池之和,仍小于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曝氣池的容積;反之如果池容不變,曝氣量不變彰;話??梢蕴岣咛幚砟芰?。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適用于處理含懸浮物和膠體物較多的有機廢水,面對于溶解性有機物較多的廢水不宜用此法。處理效率不如普通活性污泥法,因排除的活性污泥中含有許多尚未氧化的有機物。
    2.B。解析:表述意思反了。
    3.A。解析:注意各種類型的交換樹脂的有效pH值范圍不同。
    4.A。解析:一般情況,沉砂池中的沉淀為自由沉淀;給水處理的混凝沉淀池為絮凝沉淀;高濁度水的沉淀為擁擠沉淀;污泥斗或沉泥濃縮池的沉淀為壓縮沉淀。
    5.A。解析:B項曝氣池是活性污泥法;C項化糞池為沉淀和發(fā)酵作用;D項離子交換器為離子交換作用。
    6.一般城市污水在曝氣池中正常運行,其(  )為宜。
    A.SVI<50
    B.S0C.SVI>150
    D.SVI越小越好
    7.混凝處理過程中,反應(yīng)階段所需時間大致為(  )。
    A.20~30s
    B.3~5min
    C.15~30min
    D.1~2h
    8.下列平流沉淀池設(shè)計參數(shù)不正確的是(  )。
    A.長寬比以1~3為宜
    B.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時間為1~2h
    C.沉淀池水平流速不大于5mm/s
    D.沉淀池表面負荷一般為1~3m3/(m2.h)
    9.下列有關(guān)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通常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BOD:N:P應(yīng)為100:5:l
    B.曝氣槽中溶氧至少應(yīng)維持在4mg/L以上
    C.SVI值小于50表示有污泥膨脹現(xiàn)象
    D.傳統(tǒng)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曝氣時間為12~24h
    10.高負荷生物濾池具有(  )的特點。
    A.生物膜主要靠水力沖刷脫落,更新快
    B.濾池更容易堵塞
    C.濾料尺寸與普通生物濾池相當
    D.同時具備硝化與反硝化功能
    答案:
    6.B。
    7.C。解析:混凝過程的水利條件要求為:混合階段20~30s,最多不超過2min反應(yīng)階段一般為l5~30min,使小絮體繼續(xù)長大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絮體。
    8.A。解析:長寬比以4~5為宜。
    9.A。解析:BOD的范圍應(yīng)在2~4mg/L之間;SVI值小于50表示污泥無機物多,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SVI值大于150表示有污泥膨脹現(xiàn)象;傳統(tǒng)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曝氣時間為4~8h,延時曝氣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曝氣時間為20~48h。
    10.A。解析:高負荷生物濾池提高了濾池的負荷率,因此,微生物代謝速度加快,生物膜增長速度加快。由于大大提高了水力負荷,對濾池的沖刷力加大,使生物膜加快脫落,減少了濾池的堵塞。但產(chǎn)泥量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