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召開調整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聽證會,保教費調整方案為:自治區(qū)級示范園:市區(qū)550元/月,縣鎮(zhèn)450元/月;市級示范園:市區(qū)450元/月,縣鎮(zhèn)350元/月;一類幼兒園:市區(qū)350元/月,縣鎮(zhèn)300元/月;其他幼兒園:市區(qū)300元/月,縣鎮(zhèn)200元/月;此標準可上下浮動20%,具體標準由當?shù)貎r格主管部門核定。
23名代表就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各抒己見
呼市現(xiàn)行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于2005年制定,至今已近10年。近年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幼兒園軟硬件條件滯后、班容量超標存安全隱患、師生配比低教學質量難保障等問題,呼市各大公辦幼兒園對提高保教費的呼聲越來越高。保教費漲不漲,漲多少?牽動著各大幼兒園以及學前兒童家長的心。
8月22日上午9時,就呼和浩特市調整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呼市發(fā)改委組織召開聽證會。
聽證會上,23名來自機關事業(yè)單位、幼兒園園長、教師、家長代表就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寄宿費標準、對特殊群體的優(yōu)惠幅度及范圍各抒己見。
示范園調整后高漲129%
呼市公辦幼兒園現(xiàn)行保教費標準為:自治區(qū)級示范園:市區(qū)240元/月,縣鎮(zhèn)200元/月;市級示范園:市區(qū)210元/月,縣鎮(zhèn)180元/月;一類幼兒園:市區(qū)180元/月,縣鎮(zhèn)140元/月;二類幼兒園:市區(qū)140元/月,縣鎮(zhèn)100元/月;其他幼兒園:市區(qū)100元/月,縣鎮(zhèn)80元/月。幼兒園使用的被褥在質量、衛(wèi)生標準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條件下,每人每月收取6元。對節(jié)假日自愿留園的幼兒,每天按月收費標準的5%加收留園費。
此次調整的定價方案為:
1、保教費標準:自治區(qū)級示范園:市區(qū)550元/月,縣鎮(zhèn)450元/月;市級示范園:市區(qū)450元/月,縣鎮(zhèn)350元/月;一類幼兒園:市區(qū)350元/月,縣鎮(zhèn)300元/月;其他幼兒園:市區(qū)300元/月,縣鎮(zhèn)200元/月;此標準可上下浮動20%,具體標準由當?shù)貎r格主管部門核定。
2、寄宿制幼兒園住宿費:寄宿制幼兒園每月每生在保教費基礎上增收100元。
3、特殊群體優(yōu)惠:根據(jù)呼和浩特市的實際情況,烈士子女、邊防子女、殘疾人子女、低保子女等保教費減免30%,其他減免情況由幼兒園自行斟酌確定。
4、非教育辦園收費標準:對無財政撥款的非教育辦園(地方企業(yè)辦園,事業(yè)單位辦園,部隊辦園,集體辦園),可參照自治區(qū)級示范園收費標準執(zhí)行。
5、取消被褥折舊費。
調整后,自治區(qū)級示范園市區(qū)內漲幅為129%,市級示范園市區(qū)內漲幅114%,一類幼兒園市區(qū)內漲幅94%,其它幼兒園市區(qū)內漲幅200%。
調整幅度還需降一降
聽證會現(xiàn)場,10名家長代表都對本次調整方案持肯定態(tài)度,表示漲可以接受,但是漲幅還需再降一降。
家長代表葛志遠說,考慮到物價上漲和工資標準上漲的因素,適當調整保教費的標準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的上漲幅度對家長的心理影響還是很大的。
葛志遠舉了一個例子:以市級標準為例,每學期按5個月來算,保教費由1050元漲到2250元,漲了一倍還多,即使按下浮20%來算,也已超過一倍,這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調價標準還應再降一降。
很多家長代表也表示,調價后家長更關心孩子吃得怎么樣,幼兒園教了些什么。要讓家長感覺錢掏得值,還應該把幼兒園教學質量和設備設施跟上去。
家長代表塔娜表示,調價后更關心兩個問題,一是師資隊伍,教師的自身素質能不能提高。二是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能否有更好地保障,家長能否看到幼兒園、老師、孩子的變化。
呼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張瑞清說,目前呼市還沒有把學前兒童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階段,主要是由政府投入,家長買單一部分。此次保教費調整漲幅達到129%,是因為調整的周期較長。
民辦幼兒園是否跟風漲價
家長代表宋永芳擔心,公辦幼兒園一園難求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符合條件的孩子也難以入園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此次調價成功,就給了民辦幼兒園跟風漲價的依據(jù)。公辦幼兒園是帶有公益性的,不應該以調整保教費價格來提高收入,而是應該增加公辦幼兒園的數(shù)量。
家長代表陽光說,此次對特殊人群優(yōu)惠標準只有30%,其實可以適當調高這一標準,讓他們的負擔更少一些。按照的漲幅,優(yōu)惠30%以后,困難群體還要承擔增長70%以上的成本。
多所幼兒園舉債運轉
呼市蒙古族幼兒園園長吳海棠說:“我任幼兒園園長已經21年,經歷了三次調價。幼兒園這些年一直在舉債往前走,但現(xiàn)實問題一直擺在眼前,目前公辦幼兒園保教費的收費標準已難以維持幼兒園正常運轉。去年幼兒園舉債購進了一批新玩具,需要我們按批按時間還錢?!?BR> 內三建幼兒園園長魏國宏介紹,內三建幼兒園沒有財政撥款,自收自支,由于教師工資偏低,每年都有七八位老師辭職。由于資金不足,大型游樂設施該換的不能換,管路要更換的不能更換。沒有政府買單,幼兒園只能以量取勝,一個班級里有四五十個孩子。此外教師學習、培訓的資金也嚴重缺乏,使得老師的知識結構滯后于社會經濟發(fā)展。
賽罕區(qū)第一幼兒園園長牧奇說,辦幼兒園和居家過日子一樣,柴米油鹽醬醋茶,有資金才能干下去。由于呼市公辦幼兒園學生偏多,教師編制不足,師生配置比例得不到保障,幾乎所有的公辦幼兒園都存在外聘人員的現(xiàn)象。有限的保教費收入絕大部分用于人員費用支出,沒有更多的經費用于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設施。
呼和浩特市價格成本調查隊抽取各級各類幼兒園24家,對其2011年至2013年各年度的保教費成本監(jiān)審,結果顯示:以市級示范園為例,公辦幼兒園成本核算情況為(近三年實際成本)生均年成本為8347.26元,生均學期成本4173.63元,生均月成本927.47元,減財政撥款后生均月成本為232.65元,實際收費標準為210元,實際收費-月成本=-22.65元。
專家:調價應小幅度高頻率
呼市土默特學校黨總支書記、政協(xié)委員云占鰲表示,基本同意此次價格調整,如果可能的話,可以進行法制化、制度化的規(guī)范,根據(jù)物價上漲等多方面因素,每5年跟蹤,縮短調整周期,幅度小一點頻率高一點,這樣可能會更合適。他認為,公辦幼兒園發(fā)展有兩個渠道,一是來自政府,一是來自家長,但家長這方面目前還沒有跟上來。
家長代表葛志遠說,有收費就有市場,他認為更多的應該由市場來調節(jié),少些政府干預,這樣家長可能更容易接受。呼市發(fā)改委可以出臺指導價,以此規(guī)范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
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丁彩霞認為,此次調價,呼市成本調查隊進行了合理性的論證,但在基本論證的過程中還有一點欠缺,應該對比私立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的保教費相差在哪。同時根據(jù)成本核算,即便漲價,幼兒園還是有缺口,那么剩余的缺口要怎么解決,是財政撥款還是再提價呢?
2016年公辦園入園率將達95%
目前,呼市共有幼兒園255所,在園兒童人數(shù)5.1萬人,其中公辦幼兒園54所,在園人數(shù)1.75萬人。
呼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張曉蕾說,呼市公辦幼兒園數(shù)量在全區(qū)范圍內是低的,區(qū)外幼兒園的保教費收費標準也在每月500到1000元。按照現(xiàn)行保教費高240元/月的標準計算,用于保教費的支出約占2005年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的17.8%,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8.9%;按照調整后的550元/月的標準計算,用于保教費的支出約占2013年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收入(35629元)的13.9%,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6.9%,低于所調查的家庭愿意用于保教費支出的比例。
呼市紀委工作人員雎鵬飛說,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呼市學前教育資源匱乏,現(xiàn)在小學數(shù)量是公辦幼兒園的幾倍,因此當前應加大公辦幼兒園力度。
張曉蕾說,呼市將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到2016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5所,屆時學前入園率可以達到95%。而目前這一數(shù)據(jù)是60%。
聽證會結束后,聽證人將按照程序上報至自治區(qū)發(fā)改委,待發(fā)改委批復后,定價決定將通過政府網(wǎng)站、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
23名代表就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各抒己見
呼市現(xiàn)行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于2005年制定,至今已近10年。近年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幼兒園軟硬件條件滯后、班容量超標存安全隱患、師生配比低教學質量難保障等問題,呼市各大公辦幼兒園對提高保教費的呼聲越來越高。保教費漲不漲,漲多少?牽動著各大幼兒園以及學前兒童家長的心。
8月22日上午9時,就呼和浩特市調整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呼市發(fā)改委組織召開聽證會。
聽證會上,23名來自機關事業(yè)單位、幼兒園園長、教師、家長代表就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寄宿費標準、對特殊群體的優(yōu)惠幅度及范圍各抒己見。
示范園調整后高漲129%
呼市公辦幼兒園現(xiàn)行保教費標準為:自治區(qū)級示范園:市區(qū)240元/月,縣鎮(zhèn)200元/月;市級示范園:市區(qū)210元/月,縣鎮(zhèn)180元/月;一類幼兒園:市區(qū)180元/月,縣鎮(zhèn)140元/月;二類幼兒園:市區(qū)140元/月,縣鎮(zhèn)100元/月;其他幼兒園:市區(qū)100元/月,縣鎮(zhèn)80元/月。幼兒園使用的被褥在質量、衛(wèi)生標準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條件下,每人每月收取6元。對節(jié)假日自愿留園的幼兒,每天按月收費標準的5%加收留園費。
此次調整的定價方案為:
1、保教費標準:自治區(qū)級示范園:市區(qū)550元/月,縣鎮(zhèn)450元/月;市級示范園:市區(qū)450元/月,縣鎮(zhèn)350元/月;一類幼兒園:市區(qū)350元/月,縣鎮(zhèn)300元/月;其他幼兒園:市區(qū)300元/月,縣鎮(zhèn)200元/月;此標準可上下浮動20%,具體標準由當?shù)貎r格主管部門核定。
2、寄宿制幼兒園住宿費:寄宿制幼兒園每月每生在保教費基礎上增收100元。
3、特殊群體優(yōu)惠:根據(jù)呼和浩特市的實際情況,烈士子女、邊防子女、殘疾人子女、低保子女等保教費減免30%,其他減免情況由幼兒園自行斟酌確定。
4、非教育辦園收費標準:對無財政撥款的非教育辦園(地方企業(yè)辦園,事業(yè)單位辦園,部隊辦園,集體辦園),可參照自治區(qū)級示范園收費標準執(zhí)行。
5、取消被褥折舊費。
調整后,自治區(qū)級示范園市區(qū)內漲幅為129%,市級示范園市區(qū)內漲幅114%,一類幼兒園市區(qū)內漲幅94%,其它幼兒園市區(qū)內漲幅200%。
調整幅度還需降一降
聽證會現(xiàn)場,10名家長代表都對本次調整方案持肯定態(tài)度,表示漲可以接受,但是漲幅還需再降一降。
家長代表葛志遠說,考慮到物價上漲和工資標準上漲的因素,適當調整保教費的標準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的上漲幅度對家長的心理影響還是很大的。
葛志遠舉了一個例子:以市級標準為例,每學期按5個月來算,保教費由1050元漲到2250元,漲了一倍還多,即使按下浮20%來算,也已超過一倍,這對于低收入群體來說,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調價標準還應再降一降。
很多家長代表也表示,調價后家長更關心孩子吃得怎么樣,幼兒園教了些什么。要讓家長感覺錢掏得值,還應該把幼兒園教學質量和設備設施跟上去。
家長代表塔娜表示,調價后更關心兩個問題,一是師資隊伍,教師的自身素質能不能提高。二是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能否有更好地保障,家長能否看到幼兒園、老師、孩子的變化。
呼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張瑞清說,目前呼市還沒有把學前兒童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階段,主要是由政府投入,家長買單一部分。此次保教費調整漲幅達到129%,是因為調整的周期較長。
民辦幼兒園是否跟風漲價
家長代表宋永芳擔心,公辦幼兒園一園難求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是符合條件的孩子也難以入園是客觀存在的。如果此次調價成功,就給了民辦幼兒園跟風漲價的依據(jù)。公辦幼兒園是帶有公益性的,不應該以調整保教費價格來提高收入,而是應該增加公辦幼兒園的數(shù)量。
家長代表陽光說,此次對特殊人群優(yōu)惠標準只有30%,其實可以適當調高這一標準,讓他們的負擔更少一些。按照的漲幅,優(yōu)惠30%以后,困難群體還要承擔增長70%以上的成本。
多所幼兒園舉債運轉
呼市蒙古族幼兒園園長吳海棠說:“我任幼兒園園長已經21年,經歷了三次調價。幼兒園這些年一直在舉債往前走,但現(xiàn)實問題一直擺在眼前,目前公辦幼兒園保教費的收費標準已難以維持幼兒園正常運轉。去年幼兒園舉債購進了一批新玩具,需要我們按批按時間還錢?!?BR> 內三建幼兒園園長魏國宏介紹,內三建幼兒園沒有財政撥款,自收自支,由于教師工資偏低,每年都有七八位老師辭職。由于資金不足,大型游樂設施該換的不能換,管路要更換的不能更換。沒有政府買單,幼兒園只能以量取勝,一個班級里有四五十個孩子。此外教師學習、培訓的資金也嚴重缺乏,使得老師的知識結構滯后于社會經濟發(fā)展。
賽罕區(qū)第一幼兒園園長牧奇說,辦幼兒園和居家過日子一樣,柴米油鹽醬醋茶,有資金才能干下去。由于呼市公辦幼兒園學生偏多,教師編制不足,師生配置比例得不到保障,幾乎所有的公辦幼兒園都存在外聘人員的現(xiàn)象。有限的保教費收入絕大部分用于人員費用支出,沒有更多的經費用于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設施。
呼和浩特市價格成本調查隊抽取各級各類幼兒園24家,對其2011年至2013年各年度的保教費成本監(jiān)審,結果顯示:以市級示范園為例,公辦幼兒園成本核算情況為(近三年實際成本)生均年成本為8347.26元,生均學期成本4173.63元,生均月成本927.47元,減財政撥款后生均月成本為232.65元,實際收費標準為210元,實際收費-月成本=-22.65元。
專家:調價應小幅度高頻率
呼市土默特學校黨總支書記、政協(xié)委員云占鰲表示,基本同意此次價格調整,如果可能的話,可以進行法制化、制度化的規(guī)范,根據(jù)物價上漲等多方面因素,每5年跟蹤,縮短調整周期,幅度小一點頻率高一點,這樣可能會更合適。他認為,公辦幼兒園發(fā)展有兩個渠道,一是來自政府,一是來自家長,但家長這方面目前還沒有跟上來。
家長代表葛志遠說,有收費就有市場,他認為更多的應該由市場來調節(jié),少些政府干預,這樣家長可能更容易接受。呼市發(fā)改委可以出臺指導價,以此規(guī)范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
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丁彩霞認為,此次調價,呼市成本調查隊進行了合理性的論證,但在基本論證的過程中還有一點欠缺,應該對比私立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的保教費相差在哪。同時根據(jù)成本核算,即便漲價,幼兒園還是有缺口,那么剩余的缺口要怎么解決,是財政撥款還是再提價呢?
2016年公辦園入園率將達95%
目前,呼市共有幼兒園255所,在園兒童人數(shù)5.1萬人,其中公辦幼兒園54所,在園人數(shù)1.75萬人。
呼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張曉蕾說,呼市公辦幼兒園數(shù)量在全區(qū)范圍內是低的,區(qū)外幼兒園的保教費收費標準也在每月500到1000元。按照現(xiàn)行保教費高240元/月的標準計算,用于保教費的支出約占2005年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0元)的17.8%,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8.9%;按照調整后的550元/月的標準計算,用于保教費的支出約占2013年城鎮(zhèn)人均可支配收入(35629元)的13.9%,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6.9%,低于所調查的家庭愿意用于保教費支出的比例。
呼市紀委工作人員雎鵬飛說,從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呼市學前教育資源匱乏,現(xiàn)在小學數(shù)量是公辦幼兒園的幾倍,因此當前應加大公辦幼兒園力度。
張曉蕾說,呼市將加大投入和建設力度,到2016年,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95所,屆時學前入園率可以達到95%。而目前這一數(shù)據(jù)是60%。
聽證會結束后,聽證人將按照程序上報至自治區(qū)發(fā)改委,待發(fā)改委批復后,定價決定將通過政府網(wǎng)站、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