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法蘭西母狼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帝王故事:法蘭西母狼》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英國人將愛德華二肚的妻子伊莎拜爾王后稱為“法蘭西母狼”,這帶有咒罵的成分,因為她殺死了自己的丈夫和他的弟弟,曾經(jīng)給英同王室?guī)韲?yán)重的威脅,但究其原委,造成這次重大變故的主要責(zé)任者是愛德華二世本人,伊莎拜爾本性并不是一個狠毒兇殘的女人,她的行為是出于不得已。
    伊莎拜爾是號稱“鐵國王”的法國君主菲利普第四的小女兒,是個很有主見的女人。法蘭西與英國王室之間是世代聯(lián)姻的,這當(dāng)然是為了國家利益,是一種政治婚姻。
    英皇愛德華二世是個平庸而又專橫的君主,更為丑惡的是他是個同性戀者,是個心理很不正常的人,在他的男寵小德斯旁塞的挑唆卜他虐待王后,欺侮她,冷落她——盡管王后已經(jīng)給他生了4個孩子。這一切,年幼的愛德華工千都看在眼中,他同情母親,憎惡父親。由于他年齡還小,無力與他父親對抗,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是未來的英國國王,等到權(quán)杖傳到自己手中時,一定要除掉圍在父親身邊的那班壞人!  鐵國王去世后,他的長于路易第十繼承了法國王位??墒?,路易第十在位僅僅18個月就被他弟弟普瓦梯埃伯爵的岳母用毒藥毒死了。他的遺腹子也險遭毒手。鐵國王的次子因此而登上王位,菲利普第五當(dāng)了5年國王后,也病死了,他身后沒有繼承人。因此,他的弟弟,也就是鐵國王的小兒子夏爾便接替了王位。
    夏爾長相英俊,很像他們的父親,但智力低下,無力承擔(dān)統(tǒng)治一個王國的責(zé)任,他把治理國家的大權(quán)交給野心勃勃的叔叔瓦盧亞伯爵。這樣一來,貴族和王親國戚們都可以胡作非為了,他們不僅在法國的土地上興風(fēng)作浪,也在法國與英國之間挑起事端。
    英國國王只好讓他的妻子去法國與她的哥哥談判,以緩解糾紛。這對伊莎拜爾王后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jī),她帶著愛德華王子去了娘家,實際上她根本不想再回英國。
    在法國宮廷里,伊莎拜爾見到另一個英國來此避難的年輕人,這人就是羅吉爾·冒爾第梅勛爵。他出身于英國最古老的貴族之家,因與他的叔叔一起反叛愛德華二世,遭到鎮(zhèn)壓,做了俘虜,曾被關(guān)在倫敦塔里。后來在王后和大主教的幫助下,逃了出來,到法國來尋求庇護(hù)。
    伊莎拜爾見過冒爾第梅,早就對他產(chǎn)生過好感?,F(xiàn)在同為落難人,兩人之間很快就產(chǎn)生了愛情。他們整天形影不離,沒有多久,宮廷內(nèi)外都知道冒爾第梅是英國王后的情人了。
    消息傳到愛德華二世那里,他自然是異常憤怒,不用說,這是很丟他臉的,況且王后愛上的竟是帝國的叛賊!  他連續(xù)寫了幾封信給王后和她的哥哥夏爾國王,信中威脅恫嚇。伊莎拜爾根本不予理睬;夏爾國王卻害怕了,他決定將妹妹和冒爾第梅勛爵遣送回國。
    伊莎拜爾的表哥羅貝爾伯爵及時地將這一消息通知了他的表妹,并建議她帶著愛德華王子及冒爾第梅到君士但丁堡的拉丁帝國領(lǐng)土上去躲避一時。
    拉丁帝國位于今天的比利時、荷蘭一帶,領(lǐng)地的主人紀(jì)堯姆伯爵也是法國王室的親戚,伯爵夫人是伊莎拜爾的堂姐妹。伯爵熱情地接待了英國工后,并表示愿意盡力量幫助她擺脫目前的困境。這使得伊莎拜爾非常感激。
    冒爾第梅勛爵從一位關(guān)心伊莎拜爾的巨商那兒借來了足夠組織一支1000人騎兵隊伍的錢,準(zhǔn)備出兵討伐英國。紀(jì)堯姆伯爵的弟弟埃諾伯爵帶著一支有兩千多步兵的軍隊來協(xié)同作戰(zhàn)。他們跨過海峽,與反對愛德華二世的英國貴族朗加斯特伯爵、諾爾??瞬舻年犖闀?。同時,他們又得到幾位立場一致的主教的支持,有了充足的軍餉。連愛德華二世的弟弟肯特伯爵也加入了這支起義的隊伍。
    愛德華二世聞訊驚慌異常,他知道對方來勢兇猛,便命令他的寵臣老德斯旁塞堅守布雷斯托爾城堡,自己則逃到威爾上去招募軍隊。
    冒爾第梅的軍隊幾乎沒有戰(zhàn)斗就拿下布雷斯托爾城堡,守城的官兵也不愿與王后、王太子為敵,他們決定投降,并把老德斯旁塞捆起來交給起義軍。
    朗加斯特伯爵提出:既然國王下落不明,那么,就應(yīng)該由愛德華王子執(zhí)掌王權(quán)。于是,便召開國務(wù)會議,宣布愛德華三世暫時代替他的父親執(zhí)政。
    愛德華三世還不滿14歲,對宮廷里發(fā)生的一切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育著與他的年齡不相稱的早熟的頭腦。執(zhí)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批準(zhǔn)了對*臣老德斯旁塞的判決,將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事過不久,又抓住了愛德華二世的另一位寵臣阿漢德怕爵。這個人是冒爾第梅的仇人,當(dāng)初冒爾第梅被困時,他的財產(chǎn)全部被沒收,其中一大部分賜給了阿漢德,井頂替了他叔叔威爾士大法官的稱號。在冒爾第梅看來,這個人是死有余辜。
    處死阿漢德時,人們注意到,王后和冒爾第梅一直手位著手。
    1326年11月,在愛德華王子過了他的14歲生日以后,得到一個消息,他的父親已經(jīng)在一個偏遠(yuǎn)的修道院里被朗加斯特伯爵捉住了。他的男寵小德斯旁塞跟他在一起。國王已破囚禁起來;小德斯旁塞則被押送到布雷斯托爾城堡來了。
    所有人的仇恨都集中在這位男寵的身上,他蠱惑國王,迫害王后,把國家搞得一團(tuán)糟,砍他的頭都不足以泄憤。
    小德斯旁塞終于被處極刑——凌遲,就是把他身上的肉一塊塊地割下來,開膛剖肚,掏出五臟六腑,都扔到火里燒掉。
    行刑的時候,愛德華王子、王后和冒爾第梅都到場觀看,還有成千上萬的老召”姓,鼓聲咚咚,一片歡呼,刑場氣氛極其熱烈,大快人心。
    行刑的場面既殘忍,又刺激,老百姓發(fā)出歡騰的喧囂。伊莎拜爾王后也很興奮,她眼睛發(fā)亮,嘴微微張著,露出小而白的食肉動物的牙齒,指甲緊緊掐著冒爾第梅的手心。在這報仇的時刻,她目光專注,不漏掉一個細(xì)節(jié),轉(zhuǎn)過身對冒爾第梅輕聲說:“我真遺憾愛德華不在這里,讓他看看這場面多好!”  小德斯旁塞只是一開始尖叫了幾聲,之后就沒有知覺了。他的腦袋也被砍了下來,準(zhǔn)備掛到倫敦橋頭去示眾。他的身體被剁成4塊,分別送往除倫敦以外的4個的城市示眾。
    英國從上到下,包括教會都一致贊成廢黜國上,由年輕的愛德華王于繼位,廢黜愛德華二世的理由是:一是他昏庸無能,在位期間完全聽從小人擺布。二是他嬉戲無度,有失尊嚴(yán),荒怠國務(wù)。三是他丟失了蘇格蘭、愛爾蘭及一部分阿奎但的領(lǐng)土。四是他將高級教士逮捕入獄,藐視教會權(quán)力。五是他將卓有功勛的臣屬逮捕流放,沒收財產(chǎn)井判死刑。六是他使王國財源枯竭,無可救藥,不能自拔。
    可是,正當(dāng)大家都認(rèn)為愛德華王子已經(jīng)是國王的時候,這位白面孔長睫毛的年輕人卻宣布,除非他父親宣布退位,同意他繼承王位,否則,他不會接受王冠!  這一表態(tài)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王后、冒爾第梅和奧爾頓大主教都呆了,他們不能不對這個14歲的孩子刮目相看。他居然考慮到要讓自己的政權(quán)具有合法性,不愿當(dāng)一個篡位者,也不愿當(dāng)一個任人擺布的傀儡。
    愛德華二世能愿意舍棄他的王位嗎?幾乎不可能!這一來便有可能前功盡棄。王后和所有的人都很緊張。王子的態(tài)度很堅決,這就形成了一個僵局。
    經(jīng)過反復(fù)緊張的磋商,決定由奧爾頓主教帶著幾位元老貴族,帶著王冠和王杖到凱尼爾沃斯的宮堡去勸說國王退位讓賢。
    凱尼爾沃斯的城堡建在一座高山頂殷紅色的山崖上,是一座方形的建筑,高聳入云,像座神廟。國王被囚禁在這里,由亨利怕爵負(fù)責(zé)看守。成為階下囚之后,他陡然衰老了許多,但他拒絕退位。溫切斯特的主教宣讀了國務(wù)會議致國王的信件,希望他順從天意民愿,同意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他說:“各位爵爺,王冠在你們手中,你們愛怎么辦就怎么辦。可我決不同意退位!”  這時,奧爾頓大主教向前邁了一步,對他說:“陛下,英國老百姓不愿讓您當(dāng)國王,如果您堅持不肯讓您的兒子繼承王位,那么老百姓完全有自由在全國的公侯當(dāng)中選一位他們喜歡的人來當(dāng)國王。這事,您再慎重考慮!”  主教的這幾句話打中了愛德華二世的要害,老百姓和國務(wù)會議會選誰呢?最有可能當(dāng)選的自然是叛軍的首領(lǐng)冒爾第梅,他和伊莎拜爾的關(guān)系差不多已全國皆知。他當(dāng)上國王,王后依然是工后。這樣一想,國王的臉色就成了蠟黃色,下巴不住地抖起來。
    國王的堂弟亨利怕爵也在一旁勸說:“奧爾頓主教說得很對,為了咱們的國家,也為了我們家族能繼續(xù)當(dāng)政,您應(yīng)當(dāng)退位?!薄 鄣氯A這時什么也說不出了,他招手讓人把王冠拿近一些,仿佛要最后看一眼。然后,他就昏過去了。
    當(dāng)國王醒過來之后,哭著同意放棄王位,讓愛德華王子接替大英帝國的統(tǒng)治權(quán)。他吩咐侍衛(wèi)長折斷他的王杖,這意味著.一個朝代的結(jié)束。
    冒爾第梅也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雖然控制著伊莎拜爾王后,在朝廷中有巨大的影響力,但他并不滿足。首先,愛德華二世還活在世上,這仍是他的心頭大患。為此,他軟硬兼施他說服王后把她的大夫除掉。
    伊莎拜爾已經(jīng)深陷情網(wǎng)不能自拔,她雖然于心不忍,但抵抗不住冒爾第梅的壓力,終于答應(yīng)了。冒爾第梅給她出主意:給看守人員下達(dá)了一個帶有暗示性的命令,文字沒有標(biāo)點,可作多種解釋。由冒爾第梅手下的人執(zhí)行,把愛德華二世處死了,但又沒有任何痕跡。他們對外宣稱,前國王已暴病身亡。
    愛德華三世畢竟還是個孩子,英國實際上是在冒爾第梅的統(tǒng)治下。在他流亡期間,英國老百姓曾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當(dāng)他成為統(tǒng)治稈后,便逐漸暴露出貪得無厭、暴虐無道的本性,他不容忍任何人與他過不去,而且手段殘忍,更不用說自由公正和繁榮了。貴族和人民由失望發(fā)展到憎恨,暗地里將伊莎拜爾王大后稱做“法蘭西母狼”,因為這一切都由她而引起的。
    冒爾第梅占據(jù)了王國四分之一的領(lǐng)土,自封為馬爾什伯爵,過著像國王一樣的生活。伊莎拜爾則完全聽從他擺布,任其胡作非為。
    1328年10月,冒爾第梅要求議會承認(rèn)他為元老,他命令自己的衛(wèi)隊帶著武裝守候在議會大廳的外面,實際上是威脅。王室最年長的元老亨利·德·朗卡斯特伯爵沒來出席這次會議。這位王叔和當(dāng)年支持冒爾第梅的幾位貴族已形成一個反對同盟。
    兩個月以后,亨利趁冒爾第梅和王太后都不在倫敦的時候,企岡組織一次武裝*,不料,沒等他們開始行動,冒爾第梅已經(jīng)得到消息,搶先占領(lǐng)了亨利的須地。這樣一來,反對派便不敢輕舉妄動了。
    因為亨利是政務(wù)會議的第一元老,又是國王的監(jiān)護(hù)人。冒爾第海暫時還不能對他下手,但事后不久,他就被作為特使派往法國,為國王的妹妹向菲利普第六的長子提親。
    亨利一離開英國,原國王的同父異母弟弟旨特伯爵就成了反對派的頭領(lǐng)。
    冒爾第梅開始行動了,他先派一個手下人裝扮成修土,帶著一封偽造的愛德華二世的信,找到肯特,告訴他,愛德華二世并沒有死,還活著。但目前他不能露面,他仍在囚禁之中。
    開始,肯特伯爵還將信將疑,但后來終于落入圈套,他寫了一封回信給已故的國王,表示一定盡力營救他,并恢復(fù)他的王位。
    不用說,這封信轉(zhuǎn)眼就落到冒爾第梅手中。
    第二天,冒爾第梅在議會、國王和王太后面前公開宣讀了這封信。伊莎拜爾王太后悲痛地對年輕的國王說:“我的兒,我要求您趕快處置這個死敵。
    他散布謠言說您的父親還活著,目的是為了篡奪您的權(quán)力,這個人太陰險了,趕快下令懲罰這個叛賊吧!”  其實,冒爾第梅已經(jīng)派人去逮捕肯特了。
    肯特伯爵也被法庭判處了死刑。死到臨頭,他才知道中了冒爾第梅的詭計,悔恨莫及。
    處死肯特伯爵是秘密進(jìn)行的,年輕的國王并不知道這件事。愛德華三世已經(jīng)17歲了,已經(jīng)比較成熟,他并不打算砍掉叔父的腦袋。得知這一消息,使他開始警醒,他要做一個強(qiáng)有力的國王,不愿再受他的母后以及她的情失控制。他開始恨自己的母親,更恨冒爾第梅,他們合謀殺死了他的父親和叔父,再往下,很可能就會危及自己。
    17歲的國王下決心自己來解決這一切。他無論外貌還是性格,都很像他的外祖父——人稱“鐵國王”、“美男子”的法國國王菲利普第四,既無嗜好也沒有惡癖,他無疑將成為一位優(yōu)秀而強(qiáng)有力的君主。
    此后不久,國王在巡視諾丁漢的途中發(fā)現(xiàn)他的母親懷孕了,毫無疑問,她懷的冒爾第梅的孩子。這一發(fā)現(xiàn)使愛德華三世感到非常難堪,也促使他下決心采取行動。
    他得到好友諾丁漢伯爵蒙大古的支持,召集了當(dāng)?shù)匾粠湍贻p的勛爵和騎士,深夜,他們通過一條秘密的隧道,進(jìn)入王太后和冒爾第梅下榻的宮堡里。
    王太后的房間門口有6名執(zhí)盾侍從擔(dān)任警衛(wèi),國王命令他們讓開,他們拒不聽命。顯然,他們都是冒爾第梅手下的人。于是發(fā)生了戰(zhàn)斗。
    國王這邊人多,很快就解除了這6人的武裝。他們來到王太后臥室門前,愛德華國玉高聲喊道:“冒爾第梅勛爵,您出來!我是國王,來向您發(fā)布命令?!薄 ∶盃柕诿窙]有答話,只聽見拔劍出鞘的聲音。接著又聽見王太后在里面叫喊。
    國王又喊了一聲:“冒爾第梅,出來!”  仍沒有回答。
    愛德華從他身邊一位年輕勛爵的手中抓過一把戰(zhàn)斧,用盡全力將那扇門劈開。
    冒爾第梅穿著短褲和襯衣站在屋子中央,襯衣鈕扣還沒來得及扣上,手里握著一把劍。濃眉底下,那雙眼睛發(fā)亮,灰白的頭發(fā)亂蓬蓬的,臉上出現(xiàn)困獸般的神情。
    伊莎拜爾站在他旁邊,穿著睡袍,淚流滿面,渾身顫抖,她走到愛德華跟前,哀求道:“好兒子,好兒子,饒了冒爾第梅吧!”  國王冷冷地對他的母親說:“他顧惜您的名譽了嗎?”  伊莎拜爾突然叫起來:“不要傷害他!別忘了,他是我們的好朋友,是他扶您登上王位的!”  年輕的同王說:“他為的不是我,是為他自己。他作惡太多,現(xiàn)在他必須付出代價!各位爵爺,把他抓起來。”他說著便推開母親。
    冒爾第梅立刻被幾個人包圍在中間,戰(zhàn)斧和劍對著他。抵抗是毫無意義的,他只好丟下手中的劍。
    天亮以前,冒爾第梅的親信黨羽也紛紛被捕,用囚車押解著回倫敦去。
    冒爾第梅又被關(guān)進(jìn)了倫敦塔,仍關(guān)在當(dāng)年的那間牢房里,這一次,沒有人再幫他逃脫了。
    冒爾第梅也不想再越獄了。上次越獄時,他是反抗無道昏君的英雄。而此時,英國的老百姓都恨不得立刻把他殺了才痛快。他這人,天生一股傲氣,的權(quán)勢也曾經(jīng)擁有過,一旦失去權(quán)勢,他就感到自己已經(jīng)死了。無論如何,他的名字已經(jīng)載入了這個帝國的史冊。當(dāng)他得知自己被判處絞刑時,竟不動聲色。
    行刑的那大是雨天,天氣已經(jīng)很涼了。
    冒爾第梅躺在囚車?yán)?,衣服幾乎被剝光,只在腰上圍了一塊布。他的手腕和腳踝都綁在木條上。囚車后面跟著元帥和市長,還有議會代表和倫敦塔的警衛(wèi)長。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在前面汗路。
    一路上全是看熱鬧的人,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狂喊咒罵聲。冒爾第梅感到很悲傷,6年前,無論他走到哪里,聽到的都是熱情的歡呼,看到的都是友好的笑臉,而今,一切都顛倒過來了,他躺著看,那些人也是顛倒的,真是不可思議!  囚車到了科蒙喀倫,犯人被解下車來,牧師上前給他作了懺悔,然后,他就被押上絞架的平臺。冒爾第悔滿臉雨水,他向下面的人群里掃視了一眼,沒有找到伊莎拜爾王大后。他的死并沒有大多的痛苦,當(dāng)他的身體陡然懸在空中時,頸椎骨發(fā)出了斷裂聲,立刻就失去知覺。
    這一天,伊莎拜爾王太后住在溫澤,她失去了情人,同時也失去了他們的孩子,雖然她不過才40歲,已經(jīng)像個老婦人了。
    愛德華三世派人來通知他的母后,說圣誕節(jié)將與她一起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