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同步練習(xí)題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同步練習(xí)題的文章,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擊初一考試網(wǎng)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題。(12分)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jǐn)?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6.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A. 乃悟前狼假寐       B.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D. 止增笑耳
    17.選出下列句子中的“以”與“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項。( )(2分)
    A.蒙辭以軍中多務(wù)       B.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
    C.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D.固以怪之矣
    18.選出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4分)
    A. 少時,一狼徑取,其一犬坐于前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19.選出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2分)
    A.文章主要告訴我們,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我們先作讓步,如果其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就應(yīng)該勇敢地進行斗爭。
    B.文章的基本情節(jié)依次是:遇狼——御狼——懼狼——殺狼。
    C.“投以骨”和“復(fù)投之”表現(xiàn)了屠戶對狼的憐憫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現(xiàn)了狼的狡猾。
    20.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2分)
    A.《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寫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志”是記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事,多為鬼狐的故事。
    B.“暴起”“劈”“轉(zhuǎn)視”“斷”等動詞表現(xiàn)了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
    C.本文故事情節(jié)生動曲折,語言簡練傳神,主要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了屠戶和狼的形象,給人以深刻的啟發(fā)。
    D.后一段以議論為主,點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著諷刺的味道。
    (四)閱讀下面一篇短文,回答問題(12分)
    二、明月清泉自在懷
    孫見喜
    ①讀王維的《山居秋暝》時年齡還不大,想像不來“松間明月”高潔,也不懂得“清泉石上”是怎么樣。我雖然讀詩句背得滾瓜爛熟,其意義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漁舟這些田園風(fēng)物也只是朦朧,而鄉(xiāng)野情致則更模糊了。
    ②后來上了大學(xué),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學(xué)友,翻來覆去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時常獲得師長贊許,而后來深入鄉(xiāng)材,那兒有田,卻無松竹流泉;及至上了華山、峨眉山,并且專在月夜聽泉,古剎聞鐘,乘江南漁舟,訪溪邊浣女,都是尋找王維《山居秋暝》的那種燦爛意境,都為了卻“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執(zhí)著情結(jié),一段時間,于世人紛雜之中,自以為林泉在胸,甚至以漁樵野老自居,說和同事糾紛,勸解禍中難人。自以為心中有了王維,就了卻了人間煩惱,看透了紅塵紛爭;更自以為一壺清茶,便可笑談古今。
    ③真正進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結(jié)婚、生子、住房、柴米油鹽等等,才知道青年時代“明月松間照”式的“超脫”,只不過是少年時代“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浮雕和順延。真正對王維和他的詩的理解,是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生命體驗和閱歷的堆積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哲學(xué)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表斏系乃申?,足下的流泉以及坐下的磐石,何曾因?qū)櫲璧檬Ф鴴亝s自在?又何曾因風(fēng)霜雨雪而易移萎縮?它們自我中踏實,不變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閱歷,萬年長久,也有了詩人的神韻和學(xué)者的品性。我不止地造訪過終南山翠華池邊那棵蒼松,也每年數(shù)次帶著外地朋友去觀覽黃帝陵下漢武帝親手植柏,還常常攜著孩子在碑林前面的唐槐邊盤桓……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過它們的骨干,三九冰凍裂過它們的樹皮,甚至它們還挨過野樵頑童的斧斫和毛蟲鳥雀的嚙啄,然而它們?nèi)紵o言地忍受了。它們默默地自我修復(fù)、自我完善。到頭來,這風(fēng)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tǒng)統(tǒng)化做了其根下營養(yǎng)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盤”。這何等的氣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嚴(yán)和人格與金錢地位、功名利祿作交換,終腰纏萬貫、飛黃騰達的小人的蠅營狗茍算得了什么,且讓他暫去得逞又能怎樣?
    ④王維實在是唐朝的愛因斯坦,他把山水景物參悟得那么透徹。坦城、執(zhí)著、自識,使王維遠離了貪婪、附庸、嫉妒和裝飾,從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詩品頑強的生命力。誰又能說不呢?的確,“空山”是一種胸襟?!靶掠辍笔且环N態(tài)度,“天氣”是一種環(huán)境,“晚來”瞬間的境遇?!爸裥币擦T?!吧弰印币擦T,“春芳”世罷,“王孫”也罷,生活中的誘惑實在太多太多,而物質(zhì)的欲望永無止境,什么都要的結(jié)果終只能是什么都沒有得到。惟有甘于清貧甘于寂寞,自始至終保持獨立的人格,這才是人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⑤“明月松間照”,照一片嫻靜淡泊寄寓我無所棲息的靈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細浪淘洗我勞累庸碌之身軀。浣女是個好,漁舟是個好,好的質(zhì)地在于勞作,在于獨立,在于思想——這是物質(zhì)的創(chuàng)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21、 作者理解王維的詩《山居秋暝》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3分)
    答:
    22. 作者寫終南山的松、黃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目的是什么?(3分)
    答:
    23. 文中劃線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義?(4分)
    ①到頭來,這風(fēng)霜雨雪,這刀斧蟲雀,統(tǒng)統(tǒng)化做了其根下營養(yǎng)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盤”。
    ②什么都要的結(jié)果終只能是什么都沒有得到。
    24. 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2分)【 】【 】
    A. 本文通過對王維詩的理解過程,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體驗和感悟。
    B. 文中“詩人的神韻和學(xué)者的品性”指的是王維詩的魅力和他的品德。
    C. 作者主張要創(chuàng)造豐富物質(zhì)財富,也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二者并重。
    D. 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擬化和由此引發(fā)的議論,深化了文章內(nèi)容和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