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自考高級財務會計考試大綱:所得稅會計

字號:

2014自考《高級財務會計》考試大綱:所得稅會計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了解所得稅會計的基本理論與核算方法掌握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企業(yè)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及其賬務處理。
      二、課程內容
    第一節(jié) 所得稅會計概述
    (一)所得稅的性質
    (二)所得稅會計的產生與發(fā)展
    所得稅會計和財務會計合二為一的共同發(fā)展時期;所得稅會計和財務會計的逐步分離時期;所得稅會計的產生和發(fā)展時期。
    (三)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的沿革
    應付稅款法;以利潤表為基礎的納稅影響會計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四)所得稅會計的核算程序
    第二節(jié) 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與暫時性差異
    (一)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
    資產的計稅基礎;負債的計稅基礎。
    (二)暫時性差異
    暫時性差異的概念;暫時性差異的分類;資產、負債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特殊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
    第三節(jié)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核算
    (一)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核算的意義
    (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核算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計量。
    (三)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核算
    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量。
    第四節(jié) 所得稅費用的核算
    (一)當期所得稅的計算與賬務處理
    (二)遞延所得稅的計算與賬務處理
    (三)所得稅費用的計算與賬務處理
      三、考核知識點
    (一)所得稅會計概述
    (二)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核算
    (四)所得稅費用的核算
      四、考核要求
    (一)所得稅會計概述
    1.識記:會計利潤;納稅所得;所得稅會計發(fā)展的三個階段;所得稅會計;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的程序。
    2.領會:所得稅的性質;所得稅會計和財務會計分離的原因;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的意義。
    (二)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1.識記:資產的計稅基礎;負債的計稅基礎;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2.領會:暫時性差異的分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情況;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情況。
    3.應用:資產計稅基礎的計算;負債計稅基礎的計算;資產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的計算;負債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的計算;特殊項目產生的暫時性差異的計算。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核算
    1.識記: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情況;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
    2.領會: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核算的意義;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應注意的問題;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應注意的問題。
    3.應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與轉回的計量和賬務處理;遞延所得稅負債確認與轉回的計量和賬務處理。
    (四)所得稅費用
    1.識記: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所得稅費用。
    2.領會:所得稅費用的兩個構成部分;納稅調整項目。
    3.應用:當期所得稅的計量和賬務處理;遞延所得稅的計量和賬務處理;所得稅費用的計量和賬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