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議論文:書文燎原_1000字

字號:

這是一個不堪的世態(tài)。曾有人微笑說“揭露了那些檢驗不合格的廠商,叫別人的生意怎么混下去?”又曾有人娓娓說“生產忙碌的工業(yè)制廠將那些廢水排到溪澗,還不是為了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用品嗎?”一旁的呵呵笑了,那群人也談得前仰后倒……
    鄰舍就讀幼稚園的孩子或許都知曉,產品不合格不能使用,廢水不能排放,不然會污染水源,但為何正值而立不惑的人們,卻如此麻木,*著一切事理,在歪邪的道路上發(fā)展。
    這個世態(tài),不覺中,是如此的潦倒。只有學府里的書生在款款的遵守原則。這里存有的與眾不同,應當是書籍與文化帶來的影響。他們是在與清高的文人談話中,在志雅的環(huán)境中熏陶中,得以端正一種生活態(tài)度。而遠離書香的許許多多人,便這般不守原則。
    有人不屑說:這不就是幾張紙,印刷著幾個黑字彩圖的書嗎?對于此事,我們只能承認是個屬實。但我們看的事文人筆下的文字,文字在傳達著一個人的孤獨及思想。當今的世態(tài)里啊,這或許是一種良藥。醫(yī)治的不是人們的軀體,他們也很聰明,想到巧妙的途徑盈利,也這不是幾個人能做到的;醫(yī)治的,是麻木了的思想,如一片敗落枯草那樣憔悴的人心。
    書文是一把最有力的野火,燎動起一片俯首了的人們。
    我想到了《野火集》,這本天真女俠龍應臺筆下的野火。八十年代的臺灣急待沖撞權威與突破現(xiàn)狀的力量,這股燎原的野火便成為一種救贖。雖然這只是一個人在默默談述著這她的思想,默默灌輸著自己的見解,但這支平凡的筆,卻默默影響了一代人。這大概就是書籍的力量你,一本書,終究會為一個人的所思所想而變得不平凡。
    臺灣是一片幸運的土地,有幸地見識了另一位文人的文筆大作——林清玄。他在用一顆菩提之心關注著現(xiàn)世人生,也在用一顆真誠的心闡述著心中的美好,向一個扭曲的世態(tài),婉婉影響著,林清玄在用質樸、清新、真純、悲憫的筆調畫著一個詩化世界。這也是他的力量,清風徐徐地撩動原野,拂曉著敗落的枯野。
    還有很多很多的文筆,在撩撥著世態(tài)人情……
    不遠的辦公樓里,或許還有人在那交談“廢水排放怎樣才能夠瞞過城管,怎樣逃過督查?”再不遠的辦公室里,城管的人或許又在策劃著:“既然我們根本無法管制這些現(xiàn)象,就想象如何了事這些檢查,領領工資好了,何必得罪呢?”更遠的大廈里,人們又在交流……
    麻木的世態(tài)依然在循環(huán)見序地腐落,文化、書籍也更加是救贖的良藥。如一股野火燎原……
     初二:王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