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作文開頭例文:中秋節(jié)的來歷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jié)作文開頭例文:中秋節(jié)的來歷的文章,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節(jié)日作文大全
    中秋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三大節(jié)之一,八月十五為滿月,象征著團圓之意,所以八月十五又為“團圓節(jié)”。古人經(jīng)常用“月”來寄托思鄉(xiāng)之情。最的莫過于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也寫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詩句。
    古人信仰日月星辰,祭月也是重要的祭祀活動,關(guān)于中秋祭月的記載,最早見于《周禮·春宮》,書中記到古人在中秋之夜擊鼓奏樂迎寒:“中春晝,擊土鼓,龡《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此后皇家歷代沿用中秋祭月之禮,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兩代皇帝祭月的場所。
    唐太宗時期出現(xiàn)“中秋節(jié)”一詞,據(jù)《唐書·太宗記》中記載“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jié)”,是為中秋節(jié)的雛形,節(jié)日內(nèi)容也日益豐富,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神話開始出現(xiàn)。
    到北宋太宗年間,中秋節(jié)正式成為全民性的節(jié)日,漸漸成為民俗節(jié)日。節(jié)日內(nèi)容也從單純的祭月儀式發(fā)展為求福等世俗活動,如宋代金盈之著《新編醉翁談·八月》中記載:“中秋,京師賞月之會,異于他郡。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愿早步蟾官,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顏如皓月?!比藗兿Mㄟ^祭月活動,可以讓男的蟾宮折桂,女的貌美如花。
    明清時期,中秋祭月儀式正式確立起來。明劉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記載明朝北京的中秋風(fēng)俗:“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紙肆市月光紙,繪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遍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繽紛。家設(shè)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BR>    這段文字真實的記載了明代北京祭月的情景。中秋之夜,于院中擺上祭桌,案前設(shè)月神像,案上擺著月餅、蓮花狀瓜、酒等祭品,由家人女主人主祭,家人一起,面對月出方向而拜,拜畢,將月神紙焚毀,所供之物撤去,一家人一邊賞月一邊分吃撤下的供品。
    中秋節(jié)為賞月的好時候,明張岱在《陶庵夢憶·虎邱中秋夜》中記載中秋賞月時寫到:“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游冶惡少、清客、幫閑、僮、走空之輩,無不麟集。自生公臺、千人石、鶴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皆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處,大吹大擂,漁陽參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曲,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字句,藻鑒隨之。二鼓人靜,悉屏管弦,洞蕭一縷,哀清綿,與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三鼓,月孤氣肅,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云,串度揚,一字一刻,聽者尋入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jié),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使非蘇州,焉討識者?!?BR>    《帝京景物略》中記載的中秋祭月時用的“繪有月像”的月光紙,是中秋祭月時常用的神像,又稱為“月光祃”、“兔兒祃”、“兔爺?shù)l”,是木刻版水彩印制的神像。據(jù)清富察敦崇著《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zhí)杵,藻彩精致,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并焚之?!奔堉行蜗笞畛鯙榈澜绦蜗?,后慢慢變?yōu)榉鸾绦蜗蠛蛽v藥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
    祭品中必備月餅,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本為祭月之物,后慢慢變?yōu)橹星锕?jié)必吃的食物,象征團圓之意。據(jù)明劉若愚著《明宮史》中記載:“至(八月)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餅,仍整收于干燥風(fēng)涼之處,至歲暮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泵魈锶瓿勺段骱斡[志余》也有記載:“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富察敦崇著《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jié)也?!?BR>    祭月活動一直流行到民國時期,建國后漸漸消失。不過,近些年,傳統(tǒng)節(jié)日重要被重視起來,中秋節(jié)也成了法定節(jié)假日,祭月活動也慢慢恢復(fù)起來。希望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不斷傳播,中秋節(jié)不再只是吃月餅的節(jié)日,而是一個以家庭團圓為主的祭月活動,是一個象征團圓的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