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法律碩士經(jīng)典案例六十六例(二)

字號:

下面請看2015年法碩考研:民法精選案例(2)
    案例
    民事行為能力與民事法律關系
    張某去年只有17歲,在本鎮(zhèn)的啤酒廠做臨時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為了上班方便,張某在鎮(zhèn)里租了一間房。7月份,張某未經(jīng)其父母同意,欲花500元錢從李某處買一臺舊彩電,此事遭到了其父母的強烈反對,但李某還是買了下來。同年10月,張某因患精神分裂癥喪失了民事行為能力。隨后,其父找到李某,認為他們之間的買賣無效,要求李某返還錢款,拿走彩電。
    [問題]
    1.此買賣是否有效? 2.分析本案中買賣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案例解析:
    1. 此買賣合同完全有效。因為合同成立時張某已滿16周歲,并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其主要生活來源,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第ll條的規(guī)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彼詮埬骋呀?jīng)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法律行為,無須征得其父母同意。張某患上精神病喪失行為能力是在合同成立之后,這不影響他在此前所做出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2. 本案中買賣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分別為:
    (1)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張某和李某。
    (2)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雙方買賣的標的——彩電。
    (3)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張某有向李某交付購買彩電的價款500元的義務,及取得彩電的權利;李某有收取張某500元價款的權利和向張某交付彩電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