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高三語文總復習綱要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高三考試網(wǎng)
基本原則
模擬訓練與廣泛閱讀并重 語文基礎與寫作能力并重 識記內(nèi)容與閱讀能力并重
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并重 課外資料與課內(nèi)教材并重 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積累并重
學生自學部分
一 語音、字形知識、正確使用熟語、正確使用詞語、病句鑒別、標點知識
要點:(一)字音和字形是各考點中比較零散的一項,因此在復習中可根據(jù)這一特點,用零散的時間去記憶,可根據(jù)復習材料上的容易讀錯和寫錯的字的簡表,第二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第四冊容易讀錯的字一覽表,第四冊容易寫錯的字一覽表,第四冊附錄容易用錯的成語一覽表,列出計劃,每天記10個左右,并不斷復習。要特別注意平時常用常見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讀音和寫法,落在口頭上和筆頭上,因為準確是“識記”這一層級起碼的要求。可每天安排十分鐘左右識記語文知識,每天抄寫音字詞成語名句的文字量在二百字左右,定期(半個月或一個月)檢測。持之以恒。高考所考查的字詞基本上是常用的,不要投入太多的功夫在生僻的字詞上。
(二)正確使用熟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三個內(nèi)容:一是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二是成語的正確使用,三是現(xiàn)代漢語虛詞的使用。
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可以從詞義的輕重、適用對象、范圍大小、感情色彩(褒、貶、中)、語體色彩(口語、書面語)、詞性及語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對象等方面來辨析,做題時應該做到“抓住差異,適當聯(lián)想,緊扣語境,善用排除”。
成語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幾個“誤區(qū)”:一是望文生義,二是對象誤用,三是輕重失度,四是褒貶顛倒,五是功能混亂,六是謙敬錯位,七是邏輯脫節(jié),八是語意重復。
在成語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別注意平時常見常用的成語用得是否正確,二是要注意不要單純從語法角度去判斷,而是要從前后句的語意角度去判斷,有的成語必須聯(lián)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當。
此外,還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語,有些詞語容易被視為單純的貶義詞或褒義詞,要掌握《與對話》中列舉的相關易誤用成語。
現(xiàn)代漢語虛詞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驟:一是熟悉加點虛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二是分析虛詞所在的前后句之間的關系,三是把虛詞用法和前后句關系加以對照,一致就說明使用是正確的。
虛詞數(shù)量不多,但用法極度為靈活,應該積累一些常見的、習慣性的固定搭配。
(三)《考試說明》中提供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多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此外,還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看到介詞開頭,注意其是否主語殘缺。
如:經(jīng)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漸消。
2、看到并列短語,注意其是否彼此失應或包容。
如:今年春節(jié)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官兵放棄休息,堅守崗位。
3、看到反問、否定詞,注意其是否否定不當、正反顛倒。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
又如:雷鋒精神當然要有新的內(nèi)涵,但誰又能否認現(xiàn)在就不需要學雷鋒呢?
4、看到成對的關聯(lián)詞語,注意其是否搭配不當或位置失當。
如:不論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們還是勝利到達了山頂。
5、看到雙面詞,注意其前后是否照應失當。
如:我們能不能培養(yǎng)出“四有”新人,是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大事。
6、看到數(shù)量詞,注意是否搭配失當或語序失調(diào)。
如:據(jù)科學統(tǒng)計,蜜蜂每釀一斤蜜,大約要采集50萬朵的花粉。
又如:如何迅速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語文老師關心的問題。
7、看到數(shù)量詞加名詞加“的”和“或”,注意其是否有歧義。
如:局長吩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又如:他背著總經(jīng)理和副總經(jīng)理偷偷地把錢分別存入兩家銀行。
8、看到“對”、“對于”、“關于”等介詞,注意其是否虛詞用法不當。
如:雷鋒這個名字對青少年并不陌生。
又如:世界各大報紙關于這件事都做了詳盡的報道。
9、看到過長的定語,注意其是否缺少賓語中心語。
如:為彌補用水不足,只好開展用河水來代替自來水的使用,以緩解供需的矛盾。
10、看到“否則”,注意其是否贅余重復。
如:要不是老趙及時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問題,否則,簽合同時我一定會出錯。
11、看到表因果的關聯(lián)詞,注意其是否強加因果。
如: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一套。
對于病句的辨析,每一種類型應該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典型例子
(四)標點使用
口訣復習法
1、問號
第一注意選擇問,全句末尾才用問。第二注意倒裝問,全句末尾也用問。
第三注意特指問,每句末尾都用問。第四注意無疑問,陳述語氣不用問。
2、感嘆號
關鍵注意倒裝嘆,全句末尾才用嘆。
3、頓號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頓。并列謂和并列補,中間不要去打頓。
集合詞語連得緊,中間不要插進頓。概數(shù)約數(shù)不確切,中間也別帶上頓。
4、分號
分句內(nèi)部有了逗,分句之間才用分。
5、冒號
提示下文用冒號,總結上文要帶冒。
6、引號
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里。
7、括號
注釋局部緊貼著,注釋整體隔開著。
任務: 字音字形每天識記10個;其它題型保證每天做三道模擬題
二 語言運用: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簡明連貫得體、修辭手法、下定義
要點:(一)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擴展語句的主要題型是設定兩個不同的語境,要求以某一個詞語為重點,擴展成30—40個字的語段。做這類題,關鍵是重點一定要突出,在字數(shù)上是多的,對它的修飾成分也是多的。還有一種情況是續(xù)寫出一個語段,一般要求和開頭的意思一致,這時注意和仿寫的區(qū)別。
“壓縮語段”的主要題型包括一句話新聞、#高三# #高三語文總復習綱要#、概括要點、添加標題等,其解題思路與技巧可參考如下:
A、解題思路:
1、審題干,明要求??匆豢搭}干涉及到哪些內(nèi)容,有什么要求,是擬寫新聞標題,寫一句話新聞、#高三# #高三語文總復習綱要#、要聞,還是表明作者的主張、認識、觀點、字數(shù)限制多少,認真辨析題目干中的字眼,從而確立壓縮的重點、方向和思維方式。
2、審語段,析義理。即審查該語段是什么樣的材料(新聞材料還是一般材料),由幾段(幾句)組成,每段(每句)各表達了什么意思或說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再分析一下段與段(句與句)是怎樣的關系。
3、審話題,立主體。清楚了語段的材料及其關系,緊接著就要分析一下該段(句)圍繞著什么話題、以什么為主體展開,分清主次,權衡輕重。從而確立信息的主體和重點,為壓縮做后的準備。
4、審語體,定表達。在壓縮之后整理答案時,主要采用主謂結構的陳述句或被動句來表述,這是省勁、保險的做法。
B、解題技巧:
1、合并同類,并舉異義。一一篩選之后,將同類的進行大合并,相關的進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
2、摘中心句,打葉削枝。有些語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關鍵句組成的。關鍵句是為中心句服務的,或從反面或從側面,但都屬旁敲側擊之句,而語段的中心句就是內(nèi)容的核心。壓縮時只需將這個中心句摘取出來,然后根據(jù)要求將多余的枝葉去掉。
3、去偽存真,刪繁就簡。去掉對某個關鍵信息的闡釋、說明、補充、擴展、引申等。
(二)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這一項的考查重點是句式的仿寫和變換。
句式的仿寫一般和修辭方法結合在一起考查。做此類題的關鍵在于要兼顧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內(nèi)容上要與原句子的意思相銜接(這一點題目中往往有很明確的要求),形式上首先要找好參照的句子,仔細研究句子的形式特點,確定仿寫時必須保留的句子的格式,以及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在仿寫時要注意在格式上盡量與參照句子貼近(但不是單純的重復),這樣更穩(wěn)妥更保險。
句式變換就是指同義句式的變換?;疽笫牵孩俜细木涞木涫教攸c;②變式不變意;③變式不漏意。
句式變換主要有以下三個考查重點:
長句和短句的變換
長句是指修飾語多而復雜,詞數(shù)多,形體長的單句;短句的修飾語少,結構簡單。長句變?yōu)橐唤M短句可先找出句子中的主干,然后把長句中的幾個修飾語變換成幾個并列的修飾語分別修飾中心語,構成一組排比;同時要兼顧獨立出來的幾個短句之間的順序。
一組短句變?yōu)殚L句可以其中一個短句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變成這個短句的修飾語,其中關鍵是弄清哪個修飾語是修飾哪個中心語的。
整句和散句的變換
結構相同或相近的一組句子叫整句,包括排比、對偶或相當于排比的句子。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在一起的一組句子叫散句。
整句、散句互變時要注意重復性用詞,整句改為散句是將整句中的重復性詞語去掉;散句改為整句則是加上重復性詞語。此外還需考慮字數(shù)。
句子的重組
句子的重組是把句子變成以某個詞語(短語)開頭的句子,這類題目要特別注意句子中各個分句之間的關系。
(三)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語言表達連貫”即句子的銜接,是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做此類題可根據(jù)以下步驟:一是審清題干,辨明要求。要注意題干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音節(jié)和諧”一般就會單獨提出來特殊強調(diào)。二是對比選項,找出差異。如在成組出現(xiàn)的備選句中,如果只是順序上的不同,一般應考慮以下情況:句中各短語(或分句)之間是否應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如總分、遞進);各短語(或分句)與原語段中某些成分在順序上的對應關系;某個短語(或分句)與和其相鄰的句子之間的銜接與照應,等等。三是選定角度,確定答案。主要的判斷角度有句式結構的一致、前后語意的照應、前后句子的勾連、陳述對象(話題)的一致、意境的統(tǒng)一、語氣的一致、音節(jié)的和諧等等。
總之,在做語句的銜接題時應該考慮到以下的四個角度:一是“照應”——前后句、上下文、關鍵詞;二是“一致”——話題、重點、句式、語氣、主旨;三是“和諧”——音節(jié)(字數(shù)、押韻)、語境;四是“邏輯”——順序、概括、總結。
(四)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主要包括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應該明確其表達效果及作用,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可能出現(xiàn)。這一考點通常和句式的仿寫結合在一起考查,近年來一般不單獨命題。
(五)下定義
下定義”是一種用簡潔明確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作概括說明的方法?!跋露x”必須抓住被定義事物的基本屬性和本質(zhì)特征,多采用判斷單句的形式。其格式多為“×××(種概念)是×××的×××(屬概念)”,如:無理數(shù)(種概念)是(判斷詞)無限而不循環(huán)(本質(zhì)特征)的小數(shù)(屬概念);或“×××叫×××”,如:無限而不循環(huán)的小數(shù)叫無理數(shù)。
下定義題型的解題思路 :“一、明確概念,掌握形式”,“二、分析材料,掌握定屬概念”,“三、篩選信息,分析種差”, 四“找準理由,正確排序”“五、整合信息,合理表達”。主要有如下的一些途徑:
任務:每五天各研習一道模擬題
三 文學常識、名句名篇背誦
這一部分要求識記常見的名句名篇,文學常識今年可能輪空,也可能與名句名篇的默寫結合在一起考查,如對所默寫的詩文篇笱和作者的考查。對于名句名篇的記憶應該落在筆頭上,力爭做到準確二字。在復習的過程中,首先對于教材中出現(xiàn)的要求背誦的名句名篇(包括現(xiàn)代文)背誦熟練,然后適當擴展。
任務:每兩天各一道模擬題
四 科技說明文
任務:每周至少一篇;
五 文言文:
要點:(一)夯實基礎,課本復習三遍
分析歷年高考試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考查,無論是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文句理解,還是翻譯語段、默寫名篇,無一不是源自于課內(nèi),幾乎歷年的考點設置,都可以從課本中找到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尤其是辨析虛詞意義和用法以及名句名篇默寫,其中例句和考查內(nèi)容,全部都是課文原句。可見,學好課本,鞏固基礎知識,是關鍵。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加強對課本的復習。那么為什么要復習三遍呢?這是遵循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guī)律而確定的,為了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三遍復習法,采取由淺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個體到群體的方式。
要求從現(xiàn)在開始,有計劃地將五冊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重點復習,熟讀背誦并且默寫。這是疏通重點的一步,旨在熟記要點,形成口筆交互效果,增強記憶。學習文言文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積累。而積累的好辦法就是背誦,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詞的意義、虛詞的運用、各種句式的變化等也就已經(jīng)包含在其中了。這樣,高考時不僅對于文言文有益,對于寫作也大有裨益,通過背誦可以學到古代名篇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學生對于文章中的古人之節(jié)義事、古人精辟之見解可信手拈來,豐富內(nèi)容,而在語言的凝練典雅、簡潔雋永上,也有許多受益顯著之處。且“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此做,不僅應對了高考,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加深了他們的素養(yǎng)。
(二)每個同學都必須老老實實認真落實120個實詞和18個虛詞,會解釋相關例句。這是翻譯和閱讀的基礎和前提??蓞⒖紡土曎Y料上的相關內(nèi)容。把握文意不必拘泥于一詞一句的意思,把文章通讀兩三遍后知道大致意思即可。一般要知道:寫了什么人物,家庭狀況,性格特點,官職變動情況,主要事跡,人物形象特征,作者評論等。
(三)要樹立信心,高考考的是淺易的文言文,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并非要求你把文章的每個詞句都弄深弄透,只要不影響文意的把握,不涉及后面的問題,一些句子盡可以“不求甚解”。
(四)在閱讀文章之前,可先大致地看一下后面的問題,特別是關于文意把握的題(后一題,它有75%的正確率),這樣或許對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幫助。
(五)對于某種品質(zhì)與某些行為對號入座的題目,善于運用排除法。(同時還需注意“直接表現(xiàn)”的字樣)。
(六) 重點實詞的點譯,做此類題時,可把它對各詞的解釋分別代入句子中,如果通順,則說明解釋可能是對的。
(七)若有對虛詞的考查,通常是四組句子中相同虛詞意思的比較,每組句子中的一句是教材中的原句。做此類題時,可先確定其中一句的意思,然后代入另一個句子,如果通順,則說明二者是一樣的。
(八)文言翻譯可采取留、換、補、略、調(diào)、貫的方法。翻譯必須字字落實,必須直譯。要了解常用句式及其特點,幫助理解句子。
任務:每周至少一篇模擬訓練。首先嚴格按高考要求模擬訓練,之后應精讀精析,研習文段,進一步提高文言閱讀能力。每天至少翻譯一段文言文。
六 詩歌鑒賞
要點:詩歌鑒賞復習解題指導
【解題技巧】總體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詩歌標題,有些標題就顯示或暗示了詩歌的內(nèi)容或詩人主要思想感情;還要看看作者是誰,熟悉的可以通過他的其它詩來幫助讀解。注釋也不容忽視。
二、研讀詩作,整體感知,透過意象、意境揣摩詩人所抒之情。
不管題干有沒有問這方面的問題,這一思考步驟是少不了的。因為它是解答其他鑒賞問題的前提和入門。如果是比較熟悉的詩人的作品,還須知人論世:通過詩人的生平和詩風,類推詩人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特色和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三、審讀題干,弄清要求,認真細分鑒賞要點,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準答題的角度和切人點。直奔鑒賞中心話題。作答時一定要扣緊詩句,適當摘錄詩中詞句作答,才會既簡潔、又充實。
【解題技巧】答題格式類型
1.先觀點后理由,解題時先表明觀點,再陳述理由。2.先分后總式,答題時,先分說后總3.先總后分式,答題時,先總說后分說。4.分點作答式,答題時,分成幾點,列出答案。
【解題技巧】分類解析:
(一)形象意境類
名詞解釋: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詩歌鑒賞的要點。詩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構成了固定的關系)等,既是指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題目類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詩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什么意思”,“營造了怎樣的氣氛”,“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點”等。
3、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變體: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題要領:可分為三個部分:
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概括形象意境特點; 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圖景后,結合主旨分析這一形象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yōu)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xiàn)其特點和情調(diào)。
第三部分,根據(jù)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贊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
是
(二)情感主旨類
題目類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句某聯(lián)發(fā)問。
解題格式:
1、所抒感情:通過什么內(nèi)容+抒發(fā)(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2、概括詩歌主旨: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通過什么手法+抒發(fā)什么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答題要領:兩點,一是根據(jù)詩句描述內(nèi)容,分析所涉及的詩句具體寫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寫了……抒發(fā)了……”。
(三)表達技巧類
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nèi)容:修辭方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文藝表現(xiàn)方法)、篇章結構。
題目類型: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
變體: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體問題。
答題要領: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區(qū)分鑒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表現(xiàn)手法角度,還是篇章結構,還是兼而有之。(1)必須準確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何種技巧。其次才是對相關表達技巧的具體的鑒賞。(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nèi)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3)說說作者采取這種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釋(4)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鑒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鑒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yōu)美的賞析。
解題格式: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么+抒什么情
賞析表現(xiàn)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四)語言煉字類
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煉字,指錘煉詞語,指詩人經(jīng)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妥切、精確、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為形象生動的效果。
答題要領
煉字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一聯(lián)中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有什麼作用?或與其它某字比較提出優(yōu)劣問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關鍵詞類答題: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分析語言特色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 簡潔洗練 沉郁頓挫 渾厚雄壯 多用口語 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筆調(diào)婉約……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五)多角度綜合類
從以上多個角度綜合設問,回答時應注意認真審題,抓住題干中的信息,理清共幾問,分清各問的類型,明確要求回答的角度?;卮痍P鍵看問號,做到題目問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給什么,忌亂答一通?;卮鹨罁?jù)提問的順序來答,不要顛三倒四、語無倫次地回答,力求答案簡明,條理清楚。
各問答題要領參照上文,注意根據(jù)提問方式,靈活處理側重點,嚴防出現(xiàn)漏答或無意義的內(nèi)容重復。
(六)開放題型類
對這類題型的解答,只要能夠談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就可以了,沒有什么正確與錯誤之分,但卻有論述的合理與不合理之說。
題型分析
1 評價題型
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后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后闡明理由。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
回答時應注意:題干中若問“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不能想當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評價語的評價角度:內(nèi)容還是形式,全文還是局部,表現(xiàn)手法還是修辭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結合起來分析。一般而言,對題干中的第一問要順應命題者的意圖,大多情況下要同意這種說法,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傊谝粏柣卮鹨盐諟蚀_,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在具體分析時,要有原文意識,要結合原文相關內(nèi)容來分析評價,做到點面結合,不能高屋建瓴,空洞說教?;卮饡r要兩問兼顧,不能省略第一問直入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問而不展開闡述。每一問都有賦分值,一般說來,第一問給1-2分,若只回答第一問而沒展開闡述,一般不給分;第二問給4-5分。因此回答既要緊扣原文,又要照應題干要求。
2 比較評價題型
這種題型命題者往往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后,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失誤及矯正〗比較評價題型容易出錯的現(xiàn)象有:在整體把握上顧此失彼,就其中一首詩大力評價;不注重題干中提示的比較角度;在表述上條理不清,層次不明,要點不全。
這種題型回答時要注意:首先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nèi)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其次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nèi)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后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另外,有時還要結合讀者的生活體驗和愛好來評價之。
3 綜合表述型
綜合表述型就是命題者在問題設置上比較籠統(tǒng),要求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分析評價詩歌。這是一種全開放性的鑒賞題型,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作答結果看,答案相當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論文。
回答時要注意:在作答時,要充分解讀詩詞題目、后面注釋文字及相關材料的提示,抓住詩詞中抒情議論的語句來重點展開評價。同時要借助詩中景物特點、詩歌意境來進行合理想象,防止答題片面,主觀臆斷。題干中若無分析角度,則按“寫了什么(主要對象)→怎么寫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等)→什么表達效果”思路來回答,若有分析角度,按題目要求答。這種題型答案開放,表達自由。若要答案精簡完美,必須注意表達的條理性、簡明性。你好依照題目提問順序一問一問地答,好采用數(shù)字序號或字母分點來答,好按照先總說(或具體分析)后分說(總說)的思路來答。同時還要注意用語準確,書寫規(guī)范。
還應該注意:1、如果題目是很籠統(tǒng)地要求分析藝術特色,應該盡可能多的把詩歌的特色都寫出來并加以簡析,以免遺漏得分點。 2、語言表述上應該講究些文采,多用一些鑒賞的名詞術語,力求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樣可以增加你答案的“含金量”。 3、思路要清楚,觀點要明確,重點要突出、字數(shù)要夠用。
任務:每周至少一道模擬題
七 現(xiàn)代散文
要點: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技巧
1.縱觀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讀一篇文章如果沒有著眼于全篇的目光,沒有整體把握的意識,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益。因此,閱讀效率的提高取決于對文章內(nèi)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確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著眼于文章的整體,注意理清內(nèi)部的相互關系,從宏觀上居高臨下地駕馭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內(nèi)涵。其次還要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后的注釋等,特別要瀏覽一下后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測文章的主旨,明確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這樣解題就心中有數(shù)了。
2.理清脈絡 劃分層次
磨刀不誤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再解答后面的問題,就如順風行船,事半功倍。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問題,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答錯。
3.檢索范圍 準確摘取
良好的閱讀素質(zhì)不僅體現(xiàn)在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上,還體現(xiàn)在對局部的確認。閱讀時,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qū)域,確定對應的語句,再仔細分析這一段里每一句話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閱讀題一般是從選文里有可能被學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來編成各種形式的問題,用來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從選文里找,只要認真揣摩上下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語句,大多數(shù)題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夠“摳”出來的
有時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語句太長,不合答題要求,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其他信息,這就要根據(jù)題意對選出的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表述。
4.綜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閱讀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把答案意思說出來,且往往有字數(shù)限制。這種題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題目難度也大。解答此類試題,要吃透答案的內(nèi)容要點,吃準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
5.認清手法 明確作用
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者常常從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方面出題對考生進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明確它們的修辭作用,對理解和鑒賞文章很有幫助。近幾年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大致考查了如下幾種修辭手法:
比喻 擬人 反襯 對比 反復 排比 象征
八 作文:
要點:(一)審好題。在審題上要注意兩點:一是從整體上把握材料,而不要只著眼于局部,不要僅憑材料中的一兩句話就以偏概全;二是要求“準”,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到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不等于一味地“標新立異”,一味地求奇求怪,或言語偏激,或觀點錯誤,我們提倡有自己的觀點見解,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絕不能含糊。
(二)構思上好先打個腹稿,然后盡快入題。精心設計標題和開頭。題目是文章的旗幟,應該盡量不用話題做題目。
(三)選好材。在選材的標準方面,除了要典型這一基本要求之外,還要注意:一是要力避單一,即既要有事實材料,又要有理論材料,一味是事實會使文章有堆砌之感,一味是理論會使文章顯得空洞;二是力避平面化,即要多角度地選材,如正反對比,這樣可使材料形成一個“立體化”的結構,從而大大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三是要力避陳舊,要盡量地選用較新的材料,或?qū)^普通的材料有新的見解,挖掘得深刻一些。
(四)說好話,即要有好的語言。如寫記敘文時少敘述,多描寫,且描寫要高于敘述,有點睛之筆;寫議論文時,可多使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或恰當?shù)匾脙?yōu)美的歌詞、詩句及有文采的精美文段等。
(五)書寫規(guī)范、標點準確、謹慎修改、字數(shù)夠用。卷面是作文的“臉面”,它的好壞可影響作文分數(shù)5——6分。文字未必寫得要“好”,但應力求“整潔”。
(六)慎選文體。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適合它的文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發(fā)揮的文體,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要輕易地去寫散文或記敘文,因為它們對語言的要求很高,如果寫,應該特別注意有中心、有文采,主題、立意深刻。
(七)要善于“化大為小”,要“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針見血”,選好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說深說透。
(八)還要善于“以小見大”,即由小的方面,身邊事、平常事去表現(xiàn)深刻的主題,這樣更容易動人、感人。
(九)注意“以……為題(目)”和“以……為話題”的區(qū)別。
(十)力求文章有“閃光點”,它可以是幾個形象傳神的詞語,可以是一句含蓄深刻、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無窮的警策之語,可以是巧妙的構思等等,一處神來之筆,往往價值連城。
(十一)作文應該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寫什么文體,都有它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是不能不要的。寫作時要量力而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議論文】A、總要求:論點簡潔明確,論據(jù)充分典型,論證嚴密有力(例證、引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喻證等等)。 B、給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引材料提論點(論點用一個簡潔明確的判斷句表述)→分析材料→舉例分析論證(正、反)→聯(lián)系實際、總結。
【記敘文】A、夾敘夾議 B、塑造人物的方法:心理、肖像、動作、細節(jié)…… C、敘述方式:順敘、倒敘、插敘。
【散文】中心明確、思路清晰、聯(lián)想豐富、能放能收、語言含蓄。
任務:每周一篇習作,或成文,或綱要,或片段。
(一)可抄寫范文。作文水平較差,起點很低的同學,首先在抄寫文章上下點功夫,即按照下面講的三條來抄寫:一是選合適的范文,例如,報刊上比較好的散文,或同學中的優(yōu)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寫,不可看一兩個字,抄一兩個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連標點也不要抄錯;三要堅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么至少堅持兩個月,即可有顯著效果,如果堅持半年,那么你的作文水平就會有質(zhì)的飛躍,這比看任何寫作方法之類的書都管用。本條對于寫作水平較好的同學同樣適用。
(二)要反復修改。每篇作文老師都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是不現(xiàn)實的。好是明白修改的一般要領,自己動手,勤練修改,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實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師的意見,或試改后再聽聽老師的意見。修改文章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所寫文章確實可以改,也就是說一篇文章在內(nèi)容、結構、語言沒有大的問題,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離題,內(nèi)容空洞,思路混亂,語言太差,就不適合修改,因為修改也不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如果你的文章在考試中經(jīng)常是三類文或四類文的較低檔次那你先在抄寫上下功夫。
基本原則
模擬訓練與廣泛閱讀并重 語文基礎與寫作能力并重 識記內(nèi)容與閱讀能力并重
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并重 課外資料與課內(nèi)教材并重 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積累并重
學生自學部分
一 語音、字形知識、正確使用熟語、正確使用詞語、病句鑒別、標點知識
要點:(一)字音和字形是各考點中比較零散的一項,因此在復習中可根據(jù)這一特點,用零散的時間去記憶,可根據(jù)復習材料上的容易讀錯和寫錯的字的簡表,第二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第四冊容易讀錯的字一覽表,第四冊容易寫錯的字一覽表,第四冊附錄容易用錯的成語一覽表,列出計劃,每天記10個左右,并不斷復習。要特別注意平時常用常見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讀音和寫法,落在口頭上和筆頭上,因為準確是“識記”這一層級起碼的要求。可每天安排十分鐘左右識記語文知識,每天抄寫音字詞成語名句的文字量在二百字左右,定期(半個月或一個月)檢測。持之以恒。高考所考查的字詞基本上是常用的,不要投入太多的功夫在生僻的字詞上。
(二)正確使用熟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三個內(nèi)容:一是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二是成語的正確使用,三是現(xiàn)代漢語虛詞的使用。
同義詞近義詞的辨析可以從詞義的輕重、適用對象、范圍大小、感情色彩(褒、貶、中)、語體色彩(口語、書面語)、詞性及語法功能(在句中可以做什么成分)、搭配對象等方面來辨析,做題時應該做到“抓住差異,適當聯(lián)想,緊扣語境,善用排除”。
成語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幾個“誤區(qū)”:一是望文生義,二是對象誤用,三是輕重失度,四是褒貶顛倒,五是功能混亂,六是謙敬錯位,七是邏輯脫節(jié),八是語意重復。
在成語的使用中,一是要特別注意平時常見常用的成語用得是否正確,二是要注意不要單純從語法角度去判斷,而是要從前后句的語意角度去判斷,有的成語必須聯(lián)系全句才能看出它使用得是否恰當。
此外,還要注意一些似是而非的成語,有些詞語容易被視為單純的貶義詞或褒義詞,要掌握《與對話》中列舉的相關易誤用成語。
現(xiàn)代漢語虛詞的使用可遵循如下步驟:一是熟悉加點虛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二是分析虛詞所在的前后句之間的關系,三是把虛詞用法和前后句關系加以對照,一致就說明使用是正確的。
虛詞數(shù)量不多,但用法極度為靈活,應該積累一些常見的、習慣性的固定搭配。
(三)《考試說明》中提供的病句類型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多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此外,還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1、看到介詞開頭,注意其是否主語殘缺。
如:經(jīng)過老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怒氣漸消。
2、看到并列短語,注意其是否彼此失應或包容。
如:今年春節(jié)期間,這個市的210輛消防車、3000多名官兵放棄休息,堅守崗位。
3、看到反問、否定詞,注意其是否否定不當、正反顛倒。
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風。
又如:雷鋒精神當然要有新的內(nèi)涵,但誰又能否認現(xiàn)在就不需要學雷鋒呢?
4、看到成對的關聯(lián)詞語,注意其是否搭配不當或位置失當。
如:不論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們還是勝利到達了山頂。
5、看到雙面詞,注意其前后是否照應失當。
如:我們能不能培養(yǎng)出“四有”新人,是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大事。
6、看到數(shù)量詞,注意是否搭配失當或語序失調(diào)。
如:據(jù)科學統(tǒng)計,蜜蜂每釀一斤蜜,大約要采集50萬朵的花粉。
又如:如何迅速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語文老師關心的問題。
7、看到數(shù)量詞加名詞加“的”和“或”,注意其是否有歧義。
如:局長吩咐幾個學校的領導,新學期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又如:他背著總經(jīng)理和副總經(jīng)理偷偷地把錢分別存入兩家銀行。
8、看到“對”、“對于”、“關于”等介詞,注意其是否虛詞用法不當。
如:雷鋒這個名字對青少年并不陌生。
又如:世界各大報紙關于這件事都做了詳盡的報道。
9、看到過長的定語,注意其是否缺少賓語中心語。
如:為彌補用水不足,只好開展用河水來代替自來水的使用,以緩解供需的矛盾。
10、看到“否則”,注意其是否贅余重復。
如:要不是老趙及時提醒我一些要注意的問題,否則,簽合同時我一定會出錯。
11、看到表因果的關聯(lián)詞,注意其是否強加因果。
如:因為他來自北方,思想根本上還是舊的一套。
對于病句的辨析,每一種類型應該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典型例子
(四)標點使用
口訣復習法
1、問號
第一注意選擇問,全句末尾才用問。第二注意倒裝問,全句末尾也用問。
第三注意特指問,每句末尾都用問。第四注意無疑問,陳述語氣不用問。
2、感嘆號
關鍵注意倒裝嘆,全句末尾才用嘆。
3、頓號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頓。并列謂和并列補,中間不要去打頓。
集合詞語連得緊,中間不要插進頓。概數(shù)約數(shù)不確切,中間也別帶上頓。
4、分號
分句內(nèi)部有了逗,分句之間才用分。
5、冒號
提示下文用冒號,總結上文要帶冒。
6、引號
引用之語未獨立,標點符號引號外。引用之語能獨立,標點符號引號里。
7、括號
注釋局部緊貼著,注釋整體隔開著。
任務: 字音字形每天識記10個;其它題型保證每天做三道模擬題
二 語言運用: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簡明連貫得體、修辭手法、下定義
要點:(一)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擴展語句的主要題型是設定兩個不同的語境,要求以某一個詞語為重點,擴展成30—40個字的語段。做這類題,關鍵是重點一定要突出,在字數(shù)上是多的,對它的修飾成分也是多的。還有一種情況是續(xù)寫出一個語段,一般要求和開頭的意思一致,這時注意和仿寫的區(qū)別。
“壓縮語段”的主要題型包括一句話新聞、#高三# #高三語文總復習綱要#、概括要點、添加標題等,其解題思路與技巧可參考如下:
A、解題思路:
1、審題干,明要求??匆豢搭}干涉及到哪些內(nèi)容,有什么要求,是擬寫新聞標題,寫一句話新聞、#高三# #高三語文總復習綱要#、要聞,還是表明作者的主張、認識、觀點、字數(shù)限制多少,認真辨析題目干中的字眼,從而確立壓縮的重點、方向和思維方式。
2、審語段,析義理。即審查該語段是什么樣的材料(新聞材料還是一般材料),由幾段(幾句)組成,每段(每句)各表達了什么意思或說明了什么道理,然后再分析一下段與段(句與句)是怎樣的關系。
3、審話題,立主體。清楚了語段的材料及其關系,緊接著就要分析一下該段(句)圍繞著什么話題、以什么為主體展開,分清主次,權衡輕重。從而確立信息的主體和重點,為壓縮做后的準備。
4、審語體,定表達。在壓縮之后整理答案時,主要采用主謂結構的陳述句或被動句來表述,這是省勁、保險的做法。
B、解題技巧:
1、合并同類,并舉異義。一一篩選之后,將同類的進行大合并,相關的進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
2、摘中心句,打葉削枝。有些語段的信息是由中心句和關鍵句組成的。關鍵句是為中心句服務的,或從反面或從側面,但都屬旁敲側擊之句,而語段的中心句就是內(nèi)容的核心。壓縮時只需將這個中心句摘取出來,然后根據(jù)要求將多余的枝葉去掉。
3、去偽存真,刪繁就簡。去掉對某個關鍵信息的闡釋、說明、補充、擴展、引申等。
(二)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這一項的考查重點是句式的仿寫和變換。
句式的仿寫一般和修辭方法結合在一起考查。做此類題的關鍵在于要兼顧內(nèi)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內(nèi)容上要與原句子的意思相銜接(這一點題目中往往有很明確的要求),形式上首先要找好參照的句子,仔細研究句子的形式特點,確定仿寫時必須保留的句子的格式,以及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在仿寫時要注意在格式上盡量與參照句子貼近(但不是單純的重復),這樣更穩(wěn)妥更保險。
句式變換就是指同義句式的變換?;疽笫牵孩俜细木涞木涫教攸c;②變式不變意;③變式不漏意。
句式變換主要有以下三個考查重點:
長句和短句的變換
長句是指修飾語多而復雜,詞數(shù)多,形體長的單句;短句的修飾語少,結構簡單。長句變?yōu)橐唤M短句可先找出句子中的主干,然后把長句中的幾個修飾語變換成幾個并列的修飾語分別修飾中心語,構成一組排比;同時要兼顧獨立出來的幾個短句之間的順序。
一組短句變?yōu)殚L句可以其中一個短句作主干,把其余的短句變成這個短句的修飾語,其中關鍵是弄清哪個修飾語是修飾哪個中心語的。
整句和散句的變換
結構相同或相近的一組句子叫整句,包括排比、對偶或相當于排比的句子。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在一起的一組句子叫散句。
整句、散句互變時要注意重復性用詞,整句改為散句是將整句中的重復性詞語去掉;散句改為整句則是加上重復性詞語。此外還需考慮字數(shù)。
句子的重組
句子的重組是把句子變成以某個詞語(短語)開頭的句子,這類題目要特別注意句子中各個分句之間的關系。
(三)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
“語言表達連貫”即句子的銜接,是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做此類題可根據(jù)以下步驟:一是審清題干,辨明要求。要注意題干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音節(jié)和諧”一般就會單獨提出來特殊強調(diào)。二是對比選項,找出差異。如在成組出現(xiàn)的備選句中,如果只是順序上的不同,一般應考慮以下情況:句中各短語(或分句)之間是否應遵循一定的邏輯關系(如總分、遞進);各短語(或分句)與原語段中某些成分在順序上的對應關系;某個短語(或分句)與和其相鄰的句子之間的銜接與照應,等等。三是選定角度,確定答案。主要的判斷角度有句式結構的一致、前后語意的照應、前后句子的勾連、陳述對象(話題)的一致、意境的統(tǒng)一、語氣的一致、音節(jié)的和諧等等。
總之,在做語句的銜接題時應該考慮到以下的四個角度:一是“照應”——前后句、上下文、關鍵詞;二是“一致”——話題、重點、句式、語氣、主旨;三是“和諧”——音節(jié)(字數(shù)、押韻)、語境;四是“邏輯”——順序、概括、總結。
(四)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主要包括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等,應該明確其表達效果及作用,在現(xiàn)代文閱讀中可能出現(xiàn)。這一考點通常和句式的仿寫結合在一起考查,近年來一般不單獨命題。
(五)下定義
下定義”是一種用簡潔明確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作概括說明的方法?!跋露x”必須抓住被定義事物的基本屬性和本質(zhì)特征,多采用判斷單句的形式。其格式多為“×××(種概念)是×××的×××(屬概念)”,如:無理數(shù)(種概念)是(判斷詞)無限而不循環(huán)(本質(zhì)特征)的小數(shù)(屬概念);或“×××叫×××”,如:無限而不循環(huán)的小數(shù)叫無理數(shù)。
下定義題型的解題思路 :“一、明確概念,掌握形式”,“二、分析材料,掌握定屬概念”,“三、篩選信息,分析種差”, 四“找準理由,正確排序”“五、整合信息,合理表達”。主要有如下的一些途徑:
任務:每五天各研習一道模擬題
三 文學常識、名句名篇背誦
這一部分要求識記常見的名句名篇,文學常識今年可能輪空,也可能與名句名篇的默寫結合在一起考查,如對所默寫的詩文篇笱和作者的考查。對于名句名篇的記憶應該落在筆頭上,力爭做到準確二字。在復習的過程中,首先對于教材中出現(xiàn)的要求背誦的名句名篇(包括現(xiàn)代文)背誦熟練,然后適當擴展。
任務:每兩天各一道模擬題
四 科技說明文
任務:每周至少一篇;
五 文言文:
要點:(一)夯實基礎,課本復習三遍
分析歷年高考試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考查,無論是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文句理解,還是翻譯語段、默寫名篇,無一不是源自于課內(nèi),幾乎歷年的考點設置,都可以從課本中找到相關聯(lián)的知識點。尤其是辨析虛詞意義和用法以及名句名篇默寫,其中例句和考查內(nèi)容,全部都是課文原句。可見,學好課本,鞏固基礎知識,是關鍵。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加強對課本的復習。那么為什么要復習三遍呢?這是遵循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guī)律而確定的,為了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三遍復習法,采取由淺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個體到群體的方式。
要求從現(xiàn)在開始,有計劃地將五冊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重點復習,熟讀背誦并且默寫。這是疏通重點的一步,旨在熟記要點,形成口筆交互效果,增強記憶。學習文言文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積累。而積累的好辦法就是背誦,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記在心,文言的實詞的意義、虛詞的運用、各種句式的變化等也就已經(jīng)包含在其中了。這樣,高考時不僅對于文言文有益,對于寫作也大有裨益,通過背誦可以學到古代名篇的構思立意、布局謀篇、語言修辭等方面的要義,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學生對于文章中的古人之節(jié)義事、古人精辟之見解可信手拈來,豐富內(nèi)容,而在語言的凝練典雅、簡潔雋永上,也有許多受益顯著之處。且“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此做,不僅應對了高考,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加深了他們的素養(yǎng)。
(二)每個同學都必須老老實實認真落實120個實詞和18個虛詞,會解釋相關例句。這是翻譯和閱讀的基礎和前提??蓞⒖紡土曎Y料上的相關內(nèi)容。把握文意不必拘泥于一詞一句的意思,把文章通讀兩三遍后知道大致意思即可。一般要知道:寫了什么人物,家庭狀況,性格特點,官職變動情況,主要事跡,人物形象特征,作者評論等。
(三)要樹立信心,高考考的是淺易的文言文,而且在閱讀過程中,并非要求你把文章的每個詞句都弄深弄透,只要不影響文意的把握,不涉及后面的問題,一些句子盡可以“不求甚解”。
(四)在閱讀文章之前,可先大致地看一下后面的問題,特別是關于文意把握的題(后一題,它有75%的正確率),這樣或許對理解文章有一定的幫助。
(五)對于某種品質(zhì)與某些行為對號入座的題目,善于運用排除法。(同時還需注意“直接表現(xiàn)”的字樣)。
(六) 重點實詞的點譯,做此類題時,可把它對各詞的解釋分別代入句子中,如果通順,則說明解釋可能是對的。
(七)若有對虛詞的考查,通常是四組句子中相同虛詞意思的比較,每組句子中的一句是教材中的原句。做此類題時,可先確定其中一句的意思,然后代入另一個句子,如果通順,則說明二者是一樣的。
(八)文言翻譯可采取留、換、補、略、調(diào)、貫的方法。翻譯必須字字落實,必須直譯。要了解常用句式及其特點,幫助理解句子。
任務:每周至少一篇模擬訓練。首先嚴格按高考要求模擬訓練,之后應精讀精析,研習文段,進一步提高文言閱讀能力。每天至少翻譯一段文言文。
六 詩歌鑒賞
要點:詩歌鑒賞復習解題指導
【解題技巧】總體要求
一、首先要看清詩歌標題,有些標題就顯示或暗示了詩歌的內(nèi)容或詩人主要思想感情;還要看看作者是誰,熟悉的可以通過他的其它詩來幫助讀解。注釋也不容忽視。
二、研讀詩作,整體感知,透過意象、意境揣摩詩人所抒之情。
不管題干有沒有問這方面的問題,這一思考步驟是少不了的。因為它是解答其他鑒賞問題的前提和入門。如果是比較熟悉的詩人的作品,還須知人論世:通過詩人的生平和詩風,類推詩人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特色和所反映的社會生活。
三、審讀題干,弄清要求,認真細分鑒賞要點,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抓準答題的角度和切人點。直奔鑒賞中心話題。作答時一定要扣緊詩句,適當摘錄詩中詞句作答,才會既簡潔、又充實。
【解題技巧】答題格式類型
1.先觀點后理由,解題時先表明觀點,再陳述理由。2.先分后總式,答題時,先分說后總3.先總后分式,答題時,先總說后分說。4.分點作答式,答題時,分成幾點,列出答案。
【解題技巧】分類解析:
(一)形象意境類
名詞解釋: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詩歌鑒賞的要點。詩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構成了固定的關系)等,既是指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園桑麻、大漠孤城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詩中意與境兩個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意是詩人在詩中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圖景。所謂意境,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題目類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詩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什么意思”,“營造了怎樣的氣氛”,“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點”等。
3、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變體: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答題要領:可分為三個部分:
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概括形象意境特點; 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圖景后,結合主旨分析這一形象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yōu)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xiàn)其特點和情調(diào)。
第三部分,根據(jù)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贊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
是
(二)情感主旨類
題目類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句某聯(lián)發(fā)問。
解題格式:
1、所抒感情:通過什么內(nèi)容+抒發(fā)(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2、概括詩歌主旨:這是一首什么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什么+通過什么手法+抒發(fā)什么情感+評價(總分總式)
答題要領:兩點,一是根據(jù)詩句描述內(nèi)容,分析所涉及的詩句具體寫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寫了……抒發(fā)了……”。
(三)表達技巧類
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nèi)容:修辭方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文藝表現(xiàn)方法)、篇章結構。
題目類型: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
變體: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怎樣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體問題。
答題要領:分析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區(qū)分鑒賞要求,即試卷設題是要我們從修辭角度,還是表現(xiàn)手法角度,還是篇章結構,還是兼而有之。(1)必須準確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何種技巧。其次才是對相關表達技巧的具體的鑒賞。(2)結合相關詩句說說這個手法的內(nèi)容,在詩歌中的具體運用。(3)說說作者采取這種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釋(4)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傳達怎樣的旨趣。運用該手法的好處。在鑒賞過程中的語言表述必須是將詩歌的意境解釋和形式技巧的鑒賞結合在一起的流暢優(yōu)美的賞析。
解題格式:
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么+抒什么情
賞析表現(xiàn)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四)語言煉字類
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煉字,指錘煉詞語,指詩人經(jīng)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妥切、精確、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為形象生動的效果。
答題要領
煉字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一聯(lián)中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有什麼作用?或與其它某字比較提出優(yōu)劣問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關鍵詞類答題: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分析語言特色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 簡潔洗練 沉郁頓挫 渾厚雄壯 多用口語 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筆調(diào)婉約……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五)多角度綜合類
從以上多個角度綜合設問,回答時應注意認真審題,抓住題干中的信息,理清共幾問,分清各問的類型,明確要求回答的角度?;卮痍P鍵看問號,做到題目問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給什么,忌亂答一通?;卮鹨罁?jù)提問的順序來答,不要顛三倒四、語無倫次地回答,力求答案簡明,條理清楚。
各問答題要領參照上文,注意根據(jù)提問方式,靈活處理側重點,嚴防出現(xiàn)漏答或無意義的內(nèi)容重復。
(六)開放題型類
對這類題型的解答,只要能夠談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也就可以了,沒有什么正確與錯誤之分,但卻有論述的合理與不合理之說。
題型分析
1 評價題型
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后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后闡明理由。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
回答時應注意:題干中若問“你同意這種說法嗎”,不能想當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評價語的評價角度:內(nèi)容還是形式,全文還是局部,表現(xiàn)手法還是修辭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結合起來分析。一般而言,對題干中的第一問要順應命題者的意圖,大多情況下要同意這種說法,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傊谝粏柣卮鹨盐諟蚀_,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在具體分析時,要有原文意識,要結合原文相關內(nèi)容來分析評價,做到點面結合,不能高屋建瓴,空洞說教?;卮饡r要兩問兼顧,不能省略第一問直入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問而不展開闡述。每一問都有賦分值,一般說來,第一問給1-2分,若只回答第一問而沒展開闡述,一般不給分;第二問給4-5分。因此回答既要緊扣原文,又要照應題干要求。
2 比較評價題型
這種題型命題者往往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后,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失誤及矯正〗比較評價題型容易出錯的現(xiàn)象有:在整體把握上顧此失彼,就其中一首詩大力評價;不注重題干中提示的比較角度;在表述上條理不清,層次不明,要點不全。
這種題型回答時要注意:首先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nèi)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其次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nèi)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后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另外,有時還要結合讀者的生活體驗和愛好來評價之。
3 綜合表述型
綜合表述型就是命題者在問題設置上比較籠統(tǒng),要求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分析評價詩歌。這是一種全開放性的鑒賞題型,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作答結果看,答案相當于一篇100~200字的小論文。
回答時要注意:在作答時,要充分解讀詩詞題目、后面注釋文字及相關材料的提示,抓住詩詞中抒情議論的語句來重點展開評價。同時要借助詩中景物特點、詩歌意境來進行合理想象,防止答題片面,主觀臆斷。題干中若無分析角度,則按“寫了什么(主要對象)→怎么寫的(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等)→什么表達效果”思路來回答,若有分析角度,按題目要求答。這種題型答案開放,表達自由。若要答案精簡完美,必須注意表達的條理性、簡明性。你好依照題目提問順序一問一問地答,好采用數(shù)字序號或字母分點來答,好按照先總說(或具體分析)后分說(總說)的思路來答。同時還要注意用語準確,書寫規(guī)范。
還應該注意:1、如果題目是很籠統(tǒng)地要求分析藝術特色,應該盡可能多的把詩歌的特色都寫出來并加以簡析,以免遺漏得分點。 2、語言表述上應該講究些文采,多用一些鑒賞的名詞術語,力求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樣可以增加你答案的“含金量”。 3、思路要清楚,觀點要明確,重點要突出、字數(shù)要夠用。
任務:每周至少一道模擬題
七 現(xiàn)代散文
要點: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技巧
1.縱觀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讀一篇文章如果沒有著眼于全篇的目光,沒有整體把握的意識,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益。因此,閱讀效率的提高取決于對文章內(nèi)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確把握。
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著眼于文章的整體,注意理清內(nèi)部的相互關系,從宏觀上居高臨下地駕馭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內(nèi)涵。其次還要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后的注釋等,特別要瀏覽一下后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測文章的主旨,明確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這樣解題就心中有數(shù)了。
2.理清脈絡 劃分層次
磨刀不誤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脈絡,再解答后面的問題,就如順風行船,事半功倍。如果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文章,似懂非懂,就急于解答后面的問題,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不僅費時費力,還容易答錯。
3.檢索范圍 準確摘取
良好的閱讀素質(zhì)不僅體現(xiàn)在對文章的整體把握上,還體現(xiàn)在對局部的確認。閱讀時,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qū)域,確定對應的語句,再仔細分析這一段里每一句話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閱讀題一般是從選文里有可能被學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來編成各種形式的問題,用來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從選文里找,只要認真揣摩上下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語句,大多數(shù)題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夠“摳”出來的
有時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語句太長,不合答題要求,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其他信息,這就要根據(jù)題意對選出的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表述。
4.綜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閱讀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把答案意思說出來,且往往有字數(shù)限制。這種題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比較高,題目難度也大。解答此類試題,要吃透答案的內(nèi)容要點,吃準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
5.認清手法 明確作用
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者常常從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方面出題對考生進行考查。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明確它們的修辭作用,對理解和鑒賞文章很有幫助。近幾年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大致考查了如下幾種修辭手法:
比喻 擬人 反襯 對比 反復 排比 象征
八 作文:
要點:(一)審好題。在審題上要注意兩點:一是從整體上把握材料,而不要只著眼于局部,不要僅憑材料中的一兩句話就以偏概全;二是要求“準”,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到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不等于一味地“標新立異”,一味地求奇求怪,或言語偏激,或觀點錯誤,我們提倡有自己的觀點見解,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絕不能含糊。
(二)構思上好先打個腹稿,然后盡快入題。精心設計標題和開頭。題目是文章的旗幟,應該盡量不用話題做題目。
(三)選好材。在選材的標準方面,除了要典型這一基本要求之外,還要注意:一是要力避單一,即既要有事實材料,又要有理論材料,一味是事實會使文章有堆砌之感,一味是理論會使文章顯得空洞;二是力避平面化,即要多角度地選材,如正反對比,這樣可使材料形成一個“立體化”的結構,從而大大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三是要力避陳舊,要盡量地選用較新的材料,或?qū)^普通的材料有新的見解,挖掘得深刻一些。
(四)說好話,即要有好的語言。如寫記敘文時少敘述,多描寫,且描寫要高于敘述,有點睛之筆;寫議論文時,可多使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或恰當?shù)匾脙?yōu)美的歌詞、詩句及有文采的精美文段等。
(五)書寫規(guī)范、標點準確、謹慎修改、字數(shù)夠用。卷面是作文的“臉面”,它的好壞可影響作文分數(shù)5——6分。文字未必寫得要“好”,但應力求“整潔”。
(六)慎選文體。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適合它的文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發(fā)揮的文體,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要輕易地去寫散文或記敘文,因為它們對語言的要求很高,如果寫,應該特別注意有中心、有文采,主題、立意深刻。
(七)要善于“化大為小”,要“擇其一點,不及其余”,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針見血”,選好大范圍中的某一方面,說深說透。
(八)還要善于“以小見大”,即由小的方面,身邊事、平常事去表現(xiàn)深刻的主題,這樣更容易動人、感人。
(九)注意“以……為題(目)”和“以……為話題”的區(qū)別。
(十)力求文章有“閃光點”,它可以是幾個形象傳神的詞語,可以是一句含蓄深刻、發(fā)人深思、令人回味無窮的警策之語,可以是巧妙的構思等等,一處神來之筆,往往價值連城。
(十一)作文應該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寫什么文體,都有它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是不能不要的。寫作時要量力而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議論文】A、總要求:論點簡潔明確,論據(jù)充分典型,論證嚴密有力(例證、引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喻證等等)。 B、給材料作文的一般思路:引材料提論點(論點用一個簡潔明確的判斷句表述)→分析材料→舉例分析論證(正、反)→聯(lián)系實際、總結。
【記敘文】A、夾敘夾議 B、塑造人物的方法:心理、肖像、動作、細節(jié)…… C、敘述方式:順敘、倒敘、插敘。
【散文】中心明確、思路清晰、聯(lián)想豐富、能放能收、語言含蓄。
任務:每周一篇習作,或成文,或綱要,或片段。
(一)可抄寫范文。作文水平較差,起點很低的同學,首先在抄寫文章上下點功夫,即按照下面講的三條來抄寫:一是選合適的范文,例如,報刊上比較好的散文,或同學中的優(yōu)秀作文;二要成句的抄寫,不可看一兩個字,抄一兩個字,要做到看一句,抄一句,而且連標點也不要抄錯;三要堅持,如果每天抄一千字,那么至少堅持兩個月,即可有顯著效果,如果堅持半年,那么你的作文水平就會有質(zhì)的飛躍,這比看任何寫作方法之類的書都管用。本條對于寫作水平較好的同學同樣適用。
(二)要反復修改。每篇作文老師都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是不現(xiàn)實的。好是明白修改的一般要領,自己動手,勤練修改,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實在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怎么修改,再征求老師的意見,或試改后再聽聽老師的意見。修改文章有一個大前提,就是所寫文章確實可以改,也就是說一篇文章在內(nèi)容、結構、語言沒有大的問題,這才可以修改,如果立意離題,內(nèi)容空洞,思路混亂,語言太差,就不適合修改,因為修改也不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如果你的文章在考試中經(jīng)常是三類文或四類文的較低檔次那你先在抄寫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