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yōu)秀寫景作文:遠遠地看著你

字號:

遠遠地看著你
    自從上次的修學(xué)旅行,一直再想重訪紹興,理由似乎很多: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越都”,只要光著腳丫去踩一踩那青石板鋪就的古仄古韻的小橋,悠閑地坐上烏篷船走一趟魯迅先生筆下的魯鎮(zhèn);要不,讓時光倒流去穿梭于古樸典雅、恬淡幽靜全長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組成,具有濃郁的水鄉(xiāng)風(fēng)貌的倉老街去尋找歷史的腳印,或沾一身的竹布青衫味,在廣場邊雄偉的烽火臺上靜立成一個古越市民的文化象征…… 也似乎沒有什么理由,僅僅是走走,簡單的行走在那里,只是莫名的一中感覺,很強烈,卻沒有理由。
     很活著的感覺。
     煙雨蒙蒙的季節(jié),那蒼穹下灰灰露出的矮房輪廓線條,抬眼遠望就會感悟到古城泱泱的博大歷史文化底蘊。舉步在倉橋直街上,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兩旁粉墻黛瓦鱗次櫛比擠擠挨挨,形態(tài)各異的窄小店面錯落別致,伸向街面的木架屋檐展凌在粗長條石臺階的上空。
    店面雖窄小,以至三四人一并排就堵得個嚴(yán)嚴(yán)實實,但卻真實地體現(xiàn)出了古老小街原汁原味的風(fēng)情。而地方小吃,民間工藝,特產(chǎn)的紹興老酒,由于魯迅作品中孔乙己這個人物炒起的茴香豆,自然會被利用來吸引游覽者。間或有擺滿琳瑯的小商品、化妝品的小店,像是舊旗袍上綴著的閃亮珠飾,折射出曾有的那個時代咿咿呀呀的老唱片才有的迷離與真實。偶爾可以看到關(guān)閉的木板門、厚重的帶門環(huán)的黑漆門,有的門雖開著,門內(nèi)卻被屏風(fēng)隔住,讓你看不透由折拐進入的是寬敞的廳堂還是花木扶疏的庭院。有些門外有招牌,表明了進入可以用餐,想來屋內(nèi)定然清靜而雅致。路側(cè)嵌入的污水口鑿成古錢形狀,意味著古往今來蕓蕓眾生最樸素的追求。目之所見雖沒有短褐長衫的古人,但耳畔傳來的軟軟吳音,直把外地游客帶入印想中的古越時代。
     然而,當(dāng)我們在陽光明媚的艷陽高照下走進東湖,又會體會到紹興那種獨特的波光粼粼江南水鄉(xiāng)清幽之美。水鄉(xiāng)風(fēng)情是朵季節(jié)花,總在不經(jīng)意中悄然綻開。乘著烏篷船,看著波光瀲滟的水波,看著仙桃洞上那鬼斧神工的石刃、岸上如織的人流……飄忽的思緒里鉆出的竟是“人在畫中游”。閉著眼,聽劃船的大叔說起一段濃厚的紹興鄉(xiāng)語,仿佛像是魯迅《社戲》里人們坐在船上聽“社戲”的感覺,再喝一口大叔遞來的黃酒,吃幾顆茴香豆,心中好象是除了覓得一舟乃不知心中所系,情之所鐘了。斜躺在烏篷船上,望天的眼眸、水的波光,耳畔偶然傳來幾聲鳥鳴,心中真感到愜意。偶爾擱槳,在船的輕悠悠的顫動中,扯回了微漾的思緒。誰在彈箏,撥動著旅人的心弦,一汪心緒甘愿受著槳影的羈絆,真想不棄舟,亦不登岸了。
    一個多夢的地方,從東湖上了岸,轉(zhuǎn)車到了魯迅故居地。從街口向里望,旗幡招展,陽光從屋檐斜射下來,映著斑駁的塵土在空氣中飛舞著,有如引領(lǐng)著人們進入那悠長的歲月。 去了百草園,菜畦依然是碧綠的,石井欄也依然是光滑的,只是由于歲月的侵蝕已經(jīng)有些班駁了。幾多感慨,幾多嘆息,不知它是否記得當(dāng)年那位翩翩少年?那位在綠蔭里嬉戲的頑童?它也許想不到正是當(dāng)年那位淘氣的頑童,后來用一支筆,喚醒了一個沉睡的民族。
     讓我最如夢般的是我們?nèi)チ四鞘鬃屓艘辉伻龂@、凄婉艾怨的《釵頭鳳》宋詞里的沈園 。小心翼翼地在走在青石板小徑上,生怕一不小心,就驚擾那對戀人短暫的相聚。就會觸及歷那陣陣的隱痛——陸游和他抑郁而死的初娶表妹唐琬。“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蹦羌?xì)雨中搖曳的翠竹,莫不是那對戀人纏綿相依的身影?輕輕地?fù)崦峭づ_樓榭,感受著歷史脈搏輕輕的跳動。那一詠三嘆的詩句,顆顆如珠玉,扣擊心版,發(fā)出陣陣的幽傷。
     臨上錦繡壯麗的會稽山,看看那鐫著“江淮河漢思明德”聯(lián)句的大禹陵;還有那翠竹清流,風(fēng)景清幽,為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會友處的蘭亭等名勝,站在紹興城的文筆塔上眺望整個城市,紹興的風(fēng)景如同那水巷縱橫中的堤埠石一樣,沉穩(wěn)地立在那兒,吸引著游人前往徜徉、回望?!   ?BR>    在暮色朦朧中走進了小巷深處的一家小酒店。店雖不大,但處處體現(xiàn)主人的精細(xì),古香古色的桌椅,簡單、雅致。幾個小菜擺上后,waiter隨著昏黃的光,端來了一碗黃酒,那醇厚可口的黃酒,凝聚了多少紹興人的才情?多少人的相思淚?
    只是想走走。
    只是想遠遠地看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