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少兒傳奇故事:鐵棺材》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民間故事 寓言故事 成語故事 寶寶睡前故事 十萬個為什么
一
我不愿意說起這張照片的來歷,因為它是在我死去的姑姑身上發(fā)現(xiàn)的。
這張照片是我四歲時拍攝的,是一張一寸的黑白頭像,距今已有50多年了。照片上的我,頭發(fā)從中間分開,兩耳下方各扎著一條辮子,頭微低著,陽光散射在我的額頭上,眼睛陷在陰影里顯得有些陰郁。我的身子在稍淺一些的背景前,黑乎乎的一片,看不清穿了一件什么衣服。我的嘴半張著,一截舌頭堵在雙唇之前。當我知道這張照片的來歷以后,就覺得我在照片上的表情可能隱藏著什么秘密。如今,在我進入更年期以后的那些失眠的夜晚,這個想法幾乎成為一種信念。所以,我總是長時間地端詳這張照片,在無盡的黑夜里試圖解開其中的奧秘。為了能看到它的細部,我還把它掃描到了電腦里,放大到整個屏幕,直到我的臉上出現(xiàn)很多麻點。我發(fā)現(xiàn)自己吐出的舌頭不是舌尖,而是舌頭的中部,舌尖回卷在舌下,增厚的舌肉把我的嘴拱開了,看上去有點蠢像。我反復做著這個動作,試驗著發(fā)什么音節(jié)時能用得著這樣的口型,但是,整夜的探討都沒有任何結果。我發(fā)現(xiàn)一張照片被無限放大以后,損失的不僅是像素,表情的含義也會散失,甚至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我知道探討照片上的表情與姑姑的死之間的聯(lián)系是徒勞的,但我還是無法放下,就像我相信造物主的力量絕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有一個原因。
但不管怎么說,姑姑的死首先與父親有關。
二
一切都得從父親當兵說起。
我的奶奶是個寡婦。爺爺死的時候,姑姑還沒有出生。父親比姑姑大十歲,與其說是大哥,不如說更像是父親。奶奶送父親當兵,是想改變這個家庭的命運。父親要走的時候,姑姑已經(jīng)哭了好幾天了。父親囑咐姑姑要聽奶奶的話,等他將來混出個樣來,就接她過去。這是1956年秋天的事,父親18歲,姑姑8歲。
來到部隊以后,父親有一種不怕苦不怕死的勁頭,在射擊訓練中,他表現(xiàn)出過人之處,再加上他的忠勇,被選進了警衛(wèi)班。他第一次回鄉(xiāng)探親就是以師長警衛(wèi)員的身份回來的,盡管只在家住了一個晚上,但他斜挎在身后的盒子槍,特別是拴在槍把上的紅綢子,像一團火苗一樣在他身后一跳一跳的。那種英武之氣讓姑姑不僅感到驕傲,更堅定了長大后投奔哥哥的念頭。
母親是見過那團火苗的,當被人提親的時候,她心中的那團火苗也一同被點燃。父親第二次回鄉(xiāng)就是專門回來結婚的,可是,他只住了三天就走了。就是這三天,母親懷上了我。
在我一歲的時候,父親回來過一次,以后一直沒有回過,連奶奶去世都沒回。
按照奶奶的說法,父親是被“流放”了。這一年,我已經(jīng)長到5歲了,那以后發(fā)生的事情,就像刻在了我的腦子里一樣。我?guī)е@些記憶長大,這些記憶便成了死纏爛打般想忘也忘不掉的東西。
我的父親從部隊轉(zhuǎn)業(yè)以后,就和戰(zhàn)友們從南方直接來到東北的松遼盆地,在一個叫“農(nóng)墾四場”的地方落下了腳。這是1960年2月的事。
去東北之前,父親本打算要回一趟家的,但終究是沒有這個時間了。東北發(fā)現(xiàn)了石油,部隊要求他們立即動身去參加會戰(zhàn)。雖然他們在身份上已經(jīng)不是軍人了,但在接受任務和工作上依然是軍隊作風。父親在家信中只是報平安,從來沒有提過他所從事的工作,因為首長說,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大油田是保密的,不能向家人提起,所以他的地址不是某某油田,而是黑龍江省某某縣的“農(nóng)墾四場”。而恰恰是這個地名讓遠方的奶奶起了疑心,她認定父親在部隊犯了錯誤。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給師長當警衛(wèi)員,別說是犯錯誤,就是犯下死罪也不是不可能的。這種擔心奶奶似乎早就預料到了。東北自古就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奶奶武斷地判定,父親是被發(fā)配到東北勞改墾荒去了。
從那時起,姑姑就像掉了魂兒一樣,整天想著如何去找到他的哥哥,她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姑姑的宿命也許從這一刻起就開始啟動了,死亡的氣息在我們看不見的場里正一點點地聚集著。
母親與父親雖然是青梅竹馬從小在一起長大的,但挎上槍的男人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沒見過世面的母親如何能想象得出這樣的男人會干出些什么事呢。母親在給父親的信中說,要帶著我投奔他到那個叫“農(nóng)墾四場”的地方去??墒歉赣H在信中堅決制止了她,理由是那里的條件太差,女人和孩子無法存活下去,不是凍死就是餓死。這樣的描述母親不敢跟奶奶說,卻堅定了母親要投奔而去的決心。母親說,即便凍死餓死,我也要和你在一起。父親暴怒了,隔著五千里地,母親也感受到了父親的威嚴,沒有主心骨的母親只好打消了投奔的念頭。
全家人都變得沉默起來,奶奶從早到晚更是一句話都不說,一種不祥之兆籠罩著這個家庭。
三
父親至今還清清楚楚地記得,他到東北來搞石油的那天,是正月十三。一下火車,迎接他們的是刀子一樣的北風。說是大油田,其實是一片荒原,幾萬人來到這里,光想著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把地底下的石油搞出來,住哪兒吃什么都沒有考慮好。他不告訴奶奶自己在做什么工作,不光是保密的原因,還有條件太惡劣了,不能讓家人知道的。
北方的冬天是嚴酷的,大地被凍得裂開了一道道口子,蜿蜒曲折像一條條被凍僵的游蛇,每個人脖子上都吊著棉手悶子,寒冷像一頭舌頭上長著倒刺的熊,誰敢徒手抓握鋼鐵,就把誰的手連皮帶肉舔去一塊。這頭熊發(fā)出的叫聲也十分陰險嚇人,那聲音脅迫著雪粒貼著地面盤旋,如飛轉(zhuǎn)的電鋸要把人們的腳鋸掉。
來到東北以后的父親和戰(zhàn)友們一起,頭戴狗皮帽、身穿杠杠服、腳蹬大頭鞋,奮力地用大鎬刨著鋼鐵般堅硬的地面。他們的睫毛、眉毛都掛了一層白霜,腦門上的狗皮還結了冰溜,像一排劉海一樣。他們企圖刨出一條壕溝,把原油管線埋在地下。我的父親把鎬頭高高舉起,臉上的表情似乎帶著仇恨,鎬尖落地的剎那,他的兩腮鼓起兩排齒印,嘴唇緊緊地抿著,系在頷下的帽繩被掙開了,狂風把帽翅吹得飛舞起來,像豬八戒的兩只大耳朵。熱氣從狗皮帽中跑出來,冒著白煙,好像他的頭著了火似的。在他的想象中,凍土會被他刨得四處飛濺,于是他下意識地勾著脖子,把一張變了形的臉使勁地按向左胸??墒钱斔犻_眼睛檢查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卻發(fā)現(xiàn)鎬尖刨出的只是一個白茬。他對此并不失望,又一次積蓄力量把大鎬掄起。這就是我的父親轉(zhuǎn)業(yè)后所從事的工作,從勞動強度上看,說是勞改,一點也不為過。
四
自從去東北尋找哥哥的想法萌生以后,姑姑就一聲不響地做著準備了。到了中秋節(jié),南方的氣候依然燥熱,但她知道北方的冬天來得早,她告訴自己必須得行動了。
據(jù)后來母親回憶,姑姑是在一個早晨出走的。她跟奶奶說自己去田里干活,還帶了很多吃的??墒侵钡酵盹垥r也沒有回來,天快黑的時候,大家開始著急了,這時,母親在自己的枕頭旁邊發(fā)現(xiàn)了姑姑留下的字條。
我四歲時的那張表情詭異的照片,就是姑姑這時帶上的。她把自己積攢下的路費和照片一起放在父親來信的信封里,信封上寫著父親的地址,這就是她要去的地方。信封被縫在姑姑的內(nèi)衣里,我一臉蠢相地陪著姑姑踏上了死亡的旅程。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那張照片洗出來以后,母親發(fā)現(xiàn)我的舌頭堵著嘴,說不清是個什么表情,很生氣,要求重新補拍,可那個照相的鄉(xiāng)游子就是不肯。我順著這條線索一直往前尋找,似乎回想起了當時的情景。其實這種回想從我的童年時期,也就是姑姑死以后就開始了。我努力地讓時光倒流,在黑夜中我緊緊地閉著眼睛,這種冥想動用了我的心血,致使我經(jīng)常在黑夜中突然就耳鳴起來了,那聲音在我漆黑的房間里嘯叫,有時是一過性的,有時徹夜不停。長大后,很多人說我是個心思很重的人,他們不知道,其實我從童年開始就心事重重了。
在冥想當中,我看到自己被母親帶去照相的情景。那個做照相生意的人一年才能來我們村莊一次,母親一直盼著他來,因為我出生以后還沒有留下一張照片。那天母親帶著我去趕集,看到一棵大樹下圍了很多人。一張灰色的臟兮兮的線毯被綁在兩棵樹之間,線毯上影影綽綽地印著一座外國教堂。毯子前放著一把椅子,人們輪流坐在上面,木偶般地直愣愣地看著前面的人。那人在一個黑匣子前忙活著,不時把頭鉆進去鼓搗一陣,然后就舉起一只嘩啦棒逗著椅子上的人。
我被母親按到那個椅子上,面對圍觀的人們,如同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感到很害怕。就在我聽到嘩啦棒響起的時候,我看到姑姑出現(xiàn)在人群中,就在這時,黑匣子里發(fā)出“噗”的一聲。
可以肯定,我詭異的表情是在看到姑姑時做出來的。據(jù)說照相是可以把人的魂魄攝走的,如果是真的,人在照片上的表情就是的證據(jù)。如果不是一年以后我的姑姑帶著這張照片死去,我也許不會相信這種說法。
五
挖管溝的父親,從正月挖到了中秋。這支部隊不管刮風下雨都沒有停止過。他們說:大雨不停,小雨大干,沒雨猛干。中秋節(jié)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存在的。他們只知道,嚴冬又要來臨。工地上立起一塊小木板,上面寫著:上凍之前,誓死完工!老天爺好像專門要和他們作對,中秋節(jié)一過,就給他們來了一個下馬威,漫天的大雪大有把他們千辛萬苦挖好的管溝埋起來的架勢。
在大地封凍之前,父親他們終于挖通了這條2.5米深46公里長的管溝。
施工進入第二道工序——下管子。當直徑近一米的大口徑鐵管在管溝邊一字排開的時候,像臥了一條巨龍。當這條巨龍走到父親所在工段的時候,工地上吹起了集合哨,轉(zhuǎn)業(yè)軍人們立即整隊,跑步前往火車站,他們的任務是——卸管子。
火車站上人山人海,一列摞著大鐵管子的火車??吭谡九_上。父親的隊伍來到指定的位置以后,就開始用木板搭建斜梯,父親爬上高高的管子垛,和大家一起用撬杠把管子一根根撬到斜梯上,讓管子順梯滾下。下面的人再用同樣的辦法,把管子拉到牛車上,一車只能拉一根管子。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的姑姑出現(xiàn)了。
父親他們往下撬的時候,就覺得那根管子里面好像有東西,往下滾的時候就開始打斜。下面的人再往上拉時,管子的一端翹了起來——只見一個人從管子里滑落出來:她團著身子,掉出來的時候頭是朝下的,從穿著上能看出是個年輕的女子。這一幕被站在高高管垛上的父親看得一清二楚,他和下面的人一起發(fā)出一聲驚叫。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這根管子的標號,用白色滑石粉筆寫著大大的“0028”,隨后他就和人們一起圍了上去。再沒有經(jīng)驗的人也能判斷出這是一具尸體,而且是凍死的。
父親一絲一點都沒有想到,這具尸體是自己最疼愛的妹妹。
當過兵的人是懂規(guī)矩的,他們立即派人到站前派出所報案。這死去的女子上身穿花條絨上衣,深藍色褲子,頭上扎著一塊黃綠相間的方格頭巾,腳上穿一雙布鞋。她頭朝下的姿勢也許是不得勁吧,在人們議論著猜測著她的死因的時候,她自動倒向一側(cè),變成一位蜷著腿側(cè)身躺著睡覺的人。她的臉露出來了,人們又圍著看這張臉,父親也去看,可是他還是一絲一點也沒有意識到,這是他的妹妹。他還和人們一起議論著,說這女子一定是來投奔親人的,不是誰的媳婦就是誰的妹妹。
派出所的民警來了,他們把那具女尸抬到裝管子的牛車上。那可憐的來投奔自己丈夫或者哥哥的女子,依然保持著側(cè)身蜷腿的姿勢,晃晃悠悠地被拉走了。
站臺上又恢復了原來的秩序。
那根標號為“0028”的管子,和所有的管子一樣,最終被擺放到了管溝旁,等待著父親他們把它焊接進油龍的行列。明年一開春,這條管線投產(chǎn)以后,滾滾的原油流向遠方,在出口處會像人的血管一樣噴射,人們不會去想,那女子的靈魂會不會裹挾其中。
六
有人說,災難發(fā)生的時候,人是有預感的。姑姑的事說明了這一切。
在姑姑走后的第二天晚上,我忽然想看看自己的那張照片。我知道照片與母親做鞋用的鞋樣子一起夾在一本書里,那里還夾著她和父親的結婚照。她說等攢夠能裝滿一個相框的照片以后,就鑲起來掛到墻上。那天我翻遍了書頁里夾著的每一樣東西,就是沒有我的照片。對于這張不翼而飛的照片,母親并沒有深究,她反而說,找不到就算了吧,反正也沒有照好,下次再重照一張就是了。母親沒當回事,我卻在當晚發(fā)起燒來,據(jù)母親說我還說了胡話,但說了什么,她聽不清楚。第二天早晨醒來后,母親說我有些不對勁,眼睛看人直勾勾的,問我夢到什么了,我也不說話。
其實,我在夢里看到姑姑了。
姑姑瞞著全家出走以后,她用了一個白天走到最近的火車站,本想用帶在身上的錢買一張火車票,但她看到了一列停在車站上的貨車。車廂上寫著一個地址,她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地址正是父親來信的地址。這還不算要命,要命的是,這時來了一個小伙子,他說要去那個地址找爸爸,已經(jīng)在車站等了一個多星期。遇到同路也不算奇怪,奇怪的是姑姑像被洗腦了一樣聽了這個陌生男孩兒的話。他說如果鉆到管子里,就可以不用買票直接到達了,這是個巨大的誘惑。
男孩兒激動的眼神說明這是個天大的好事,而且是別人不知道的千載難逢的好事。這個機會必須馬上抓住,因為火車隨時有可能開走,或者他們攀爬的過程隨時有可能被人發(fā)現(xiàn),所以,在男孩兒先爬上去以后,姑姑就跟著上去了。
他們剛剛鉆進鐵管子里,還沒等坐好,火車就猛地往前闖了一下。鐵管子在碰撞中發(fā)出巨大的轟鳴,像一口大鐘被人使勁地撞響。坐在鐘里的人全身都被震動發(fā)聲,血液、內(nèi)臟連同骨骼都鼓蕩起來和鐘體共鳴著,在這種戰(zhàn)栗當中,姑姑的耳朵聽不見了,她的喊聲也被淹沒了,她無力地感到自己馬上就要粉身碎骨肝腦涂地……
姑姑害怕了,可是火車已經(jīng)開足馬力駛出了車站。很快姑姑就感到自己快被凍僵了,可車輪不管他們的死活,像永動機一樣一味地向前滾動著。
第二天夜里,火車終于在一個小站停了下來。處于半昏迷中的男孩被更加巨大的制動聲和晃動震醒。他不是有意把姑姑遺棄在管子里,而是他已經(jīng)叫不醒這個女孩兒了。
七
讓父親感到晴天霹靂五雷轟頂?shù)哪且豢探K于到來。派出所轉(zhuǎn)來一個信封,說是從女尸身上找到的,這信封的落款處寫著父親所在單位的地址。這顯然是這個單位里的一個人寄回家鄉(xiāng)的信。
全隊的人都傻了。
所有人的目光又全都投向了我的父親。
那是一只牛皮紙信封,沒有信瓤,里邊裝著一張一寸大小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吐著舌頭的小姑娘。另外還有一些零錢,具體的數(shù)字是32塊6,這在當時剛剛夠一張來東北的火車票錢。
姑姑被牛車拉回來的時候,依然保持著原來的姿勢,不同的是,她的臉上返了一層白霜,就像變質(zhì)的食物長出一層細細的白毛一樣。
父親在大家的注視下,踟躕著靠近,盡管那一層白霜使姑姑看起來有些變形,但他還是認定了這就是三年沒見面的妹妹了。因為他看到了姑姑左眉角上有一道一寸長的疤痕,這道疤在冷凍的過程中變得有點發(fā)紅而愈加清晰起來。
那是姑姑一歲多的時候,父親背著她在給豬喂食的時候,姑姑從背上滑下來,頭磕在豬食槽上,鮮血順著眉角一直淌到脖子里。姑姑的哭聲和饑餓中的豬叫聲混合在一起,嚇得這個只有十一歲的男孩,情急之下抱起妹妹舔干了她臉上的血跡。傷口處的血也被他嘬干了,露出翻開的肉皮,他不敢用手去摸,他知道自己的手臟,就用舌頭把劃開的肉皮一點點地撫平。這道傷口只用幾天就長好了,連奶奶都沒有發(fā)現(xiàn)。
站在一旁的警察等待著父親的確認,父親的耳邊響著妹妹的哭聲,嘴里涌上從妹妹傷口里淌出的鮮血微咸的味道。父親一時有些恍惚,但他還是朝警察點了點頭。
人們圍了上來,架著父親的雙臂,他們是怕本來就已經(jīng)在饑餓當中雙腿浮腫的父親此時過于悲傷會出現(xiàn)不測。然而,我的父親畢竟是當過師長警衛(wèi)員的人,他異常冷靜地掙脫掉人們的手臂,走到姑姑的面前。他把蜷腿側(cè)身躺在牛車上的妹妹正了過來,她本來就是坐著死的,這樣就端坐在了人們的面前。
父親朝著姑姑發(fā)起火來了,就像他小時候訓斥不聽話的妹妹一樣,不同的是姑姑這回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兒聽由他的數(shù)落。
父親的聲音緩慢而低沉:誰讓你來的?別人的話不聽,我的話你還不聽嘛!不是跟你說得好好的嗎?等我這兒條件好了,你和你嫂子一起來,然后再在這兒安個家,多好??赡悻F(xiàn)在來了,沒吃沒住的,讓我怎么辦呢……
父親一邊說著,一邊摘掉姑姑頭上的圍巾,用手輕輕地碰了碰左眉角上的傷疤。這道疤格外硬,像粘在額頭上的一根草棍兒。
人們建議父親把姑姑埋到油田新開發(fā)的墓地里去,那里新挖了一百多個墓坑,都是給在這個冬天里死去的人預備的。
父親搖著頭,他不想把自己的妹妹送到那個地方去。他順著管溝找到了那根標著“0028”的管子,這根管子已經(jīng)被放到溝底,正等著人們把它和兩邊的管子焊接到一起。
八
父親拿起了鐵鍬,工友們隨著父親一起來到這根管子的旁邊,像平時挖管溝一樣,挖出了姑姑的墳坑。這是一個超深的墳坑,是管溝的標準深度。這個深度,在北方,是凍土所不及的。父親要讓自己的妹妹不再受凍,而且這管道投產(chǎn)以后,還有加熱功能,躺在旁邊的姑姑,就像待在有暖氣的房子里一樣暖和。
父親站在深井一樣的墓坑里,望著那一小塊天空,有一些眩暈。但他還是認真地清理著邊邊角角,把墓坑打理得方方正正漂漂亮亮。當人們用繩子把他吊上來的時候,他看到天空陰沉下來,低低的,重重的,如果不是被四周高高的井架支著,好像馬上就要塌下來了似的。再往遠處看,大地也是那么不堪,像被一個通魔法的惡人潑了鹽酸一樣,圈圈點點地泛著白沫。沒潑到的地方,長著高高低低的荒草。這些荒草生在北方,是它們的不幸,春天來得晚,夏天又短,還沒等綠透就黃了,就像姑姑的人生,早早地就收場了。
父親好像從未注意到自己的褲腿上、鞋帶上刺滿了各種野草的種子,這會兒在姑姑面前,他覺得那些棗核形的滿身是刺的蒼耳籽粘在自己身上是那么難看,他想摘掉它們,卻劃破了自己的手。但他不管這些,一把把地往下扯,雙手被弄得鮮血直流,他也不覺得痛。身后草黃色的葦穗在大風中泛起層層巨浪,“刷刷”的響聲蓋過了遠處鉆機的轟鳴。
父親是一名管工,來到油田以后,就像當兵后立即顯示出過人的射擊才能一樣,他展示出了對鐵管子的剪裁和拼接才能。對于這一點,我更相信他后來表現(xiàn)出的諸多才能來自于他的用心。那天,父親異常用心地為自己的妹妹做了一口鐵棺材。
父親謝絕了別人的幫忙,他要獨自給姑姑建一座漂亮的房子。他先把一截鐵管子用電焊切割下來,然后反復地測量管子的直徑,因為管口并不是一個絕對規(guī)范的圓,只有得到精確的尺寸,才能在下料時做到天衣無縫。父親沉默不語,一個人蹲在地上,專心致志地在一塊巨大的鐵皮上慢慢地畫著,不時起身去驗證這個圖形與實際對應的嚴密性,不斷地修改著。父親用火焊切出的圓,邊緣整齊而光滑,像用剪刀剪下的一樣。他把這個圓從一整張鐵皮里摳出來,把它放到管子的一頭,即使不用焊接,也能做到嚴絲合縫。工友們被父親的管工技術驚呆了。而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出父親的悲傷,他更像一位沉浸在自己的手藝并玩味其中的工匠。
鐵棺材做好以后,父親用手絹把姑姑臉上的白霜擦去,露出粉紅色的臉龐,表情似乎還有一絲笑意,端坐在那里像一尊女菩薩一樣。父親又用手指把她凌亂的頭發(fā)理順,圍巾重新系好,衣服上有土的地方全都拍打干凈,領口袖口全都整理了一遍。
整理完姑姑的遺容,父親輕輕地把她抱了進去。他讓姑姑的臉朝著家鄉(xiāng)的方向,后背靠著管壁,擺放得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摹?BR> 父親從管子里鉆出來,沖著姑姑大聲地說:小珍,坐好了,哥送你上路!
說完,他就拿起焊槍,焊條輕輕一點,就“嗤嗤啦啦”地響起來,淡藍色的火花猛烈地噴射在父親的腿上,在漸漸暗下來的天幕下,這火花異常絢爛。
父親沿著管壁結結實實地把姑姑焊在了管道里。
埋了姑姑,父親在墳旁種下一棵小柳樹,確切地說,是一根柳枝。茫茫四野,不做個記號,將來就找不到了。
九
處理完姑姑的后事,父親接到一封來自家鄉(xiāng)的電報。盡管這已經(jīng)是當時最快的通信方式,但對于新開發(fā)的油田來說,還是遲到了。電報上只有4個字:珍去,接站。
父親在給奶奶的回信中瞞下了姑姑的死訊,還編出一套謊言。說給姑姑找了份工作,將來再給她找個對象,這里的好小伙子有的是,以后就在這兒過日子了,請奶奶放心。父親還經(jīng)常模仿姑姑的筆跡,并以她的口吻給奶奶寫信,說這里的生活怎么怎么好,她還和一個老鄉(xiāng)談了對象等等。時間長了,奶奶就真的相信了,當初對“流放”的疑慮也漸漸打消。
對于大人們的謊言,我不屑于去戳穿。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我只有守住自己的秘密,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過了這個冬天,母親終于帶著我去了北方。這是母親朝思暮想的事,特別是得知姑姑有了工作以后,父親也因此不好再阻止,只好答應了她。
我們在路上走了四天三夜,中間倒了兩次車,盡管辛苦,母親卻一直興沖沖的,而我卻覺得離事情敗露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而愈發(fā)緊張。在車上,母親多次跟我談起姑姑,還讓我猜她的對象長得什么樣,我有幾次差點說出真相,但我還是忍住了,我想,這樣的消息不應該由我說出。
火車終于快到了。母親早早地就催促我準備下車,我們拿著行李來到車門口,看著外面荒涼的景象,我的心更加慌亂起來,在火車停穩(wěn)的時候,我的心跳再一次加快。
父親在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接過母親手上的提包和行李,母親又接過我手上的東西,我們一家三口就算是團聚了。
母親問,小珍怎么沒來?
父親說,她上前線了,回不來。
我悄悄地在心里說,騙人。
父親把我們領進一個干打壘土房中,這是他們和先期到來的家屬們搞突擊會戰(zhàn)剛剛建好的,房間里還彌漫著濃重的石灰味,墻腳還有活著的草。
到了晚上,姑姑還沒來。
母親又問,小珍咋還沒下班?
父親說,前線很遠,一上去就得十天半個月。
我又在心里說,騙人。
半個月過去了,姑姑還是沒來。
母親又問。
父親不再回答。他說要帶我們?nèi)ヒ粋€地方。
我說,我知道她在哪兒。
父親和母親分別用驚詫和懷疑的眼神看著我。
我準確無誤地把他們帶到了種著一棵小柳樹的墳墓前。
十
我們一家人雖然在油田上安頓下來了,但日子并不好過。父親工作在“前線”,正如他所說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來一次。母親和所有的家屬一樣被組織起來種地、蓋房。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她們必須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也和村里的孩子們一樣,帶著我的狗,整日在村莊附近的田野里轉(zhuǎn)悠,尋找著可以充饑的植物和動物。
生活一天天地繼續(xù),姑姑的事漸漸被我們遺忘。
就在這時,老家來信了,說奶奶病重。父親本打算立即回家,但他卻悄悄地把信揣在了胸口,他是怕奶奶跟他要人。
不到一個月,老家又來信了,說奶奶去世了。父親在荒原上一個人接受了這個噩耗,連母親都沒有告訴。他像平常一樣刨土、安裝,與鐵管子、鋼構件打著交道,似乎只有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下料、焊接上才能夠活下去似的。
這以后,父親變得更加緘默,整日的沒有笑容,像一尊會動的畫像。他就這樣一天到晚地勞作著,像一個苦役犯,在沉默與悲慟當中,一年一年地老去。
如今,在那些漫長的黑夜里,我攥著這張充滿死亡氣息的照片,回想著發(fā)生在久遠年代里的事情。我相信處在人類童年期的人,就像一些動物一樣,能夠知曉某些災難的到來,以及災難的始末。
民間故事 寓言故事 成語故事 寶寶睡前故事 十萬個為什么
一
我不愿意說起這張照片的來歷,因為它是在我死去的姑姑身上發(fā)現(xiàn)的。
這張照片是我四歲時拍攝的,是一張一寸的黑白頭像,距今已有50多年了。照片上的我,頭發(fā)從中間分開,兩耳下方各扎著一條辮子,頭微低著,陽光散射在我的額頭上,眼睛陷在陰影里顯得有些陰郁。我的身子在稍淺一些的背景前,黑乎乎的一片,看不清穿了一件什么衣服。我的嘴半張著,一截舌頭堵在雙唇之前。當我知道這張照片的來歷以后,就覺得我在照片上的表情可能隱藏著什么秘密。如今,在我進入更年期以后的那些失眠的夜晚,這個想法幾乎成為一種信念。所以,我總是長時間地端詳這張照片,在無盡的黑夜里試圖解開其中的奧秘。為了能看到它的細部,我還把它掃描到了電腦里,放大到整個屏幕,直到我的臉上出現(xiàn)很多麻點。我發(fā)現(xiàn)自己吐出的舌頭不是舌尖,而是舌頭的中部,舌尖回卷在舌下,增厚的舌肉把我的嘴拱開了,看上去有點蠢像。我反復做著這個動作,試驗著發(fā)什么音節(jié)時能用得著這樣的口型,但是,整夜的探討都沒有任何結果。我發(fā)現(xiàn)一張照片被無限放大以后,損失的不僅是像素,表情的含義也會散失,甚至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我知道探討照片上的表情與姑姑的死之間的聯(lián)系是徒勞的,但我還是無法放下,就像我相信造物主的力量絕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有一個原因。
但不管怎么說,姑姑的死首先與父親有關。
二
一切都得從父親當兵說起。
我的奶奶是個寡婦。爺爺死的時候,姑姑還沒有出生。父親比姑姑大十歲,與其說是大哥,不如說更像是父親。奶奶送父親當兵,是想改變這個家庭的命運。父親要走的時候,姑姑已經(jīng)哭了好幾天了。父親囑咐姑姑要聽奶奶的話,等他將來混出個樣來,就接她過去。這是1956年秋天的事,父親18歲,姑姑8歲。
來到部隊以后,父親有一種不怕苦不怕死的勁頭,在射擊訓練中,他表現(xiàn)出過人之處,再加上他的忠勇,被選進了警衛(wèi)班。他第一次回鄉(xiāng)探親就是以師長警衛(wèi)員的身份回來的,盡管只在家住了一個晚上,但他斜挎在身后的盒子槍,特別是拴在槍把上的紅綢子,像一團火苗一樣在他身后一跳一跳的。那種英武之氣讓姑姑不僅感到驕傲,更堅定了長大后投奔哥哥的念頭。
母親是見過那團火苗的,當被人提親的時候,她心中的那團火苗也一同被點燃。父親第二次回鄉(xiāng)就是專門回來結婚的,可是,他只住了三天就走了。就是這三天,母親懷上了我。
在我一歲的時候,父親回來過一次,以后一直沒有回過,連奶奶去世都沒回。
按照奶奶的說法,父親是被“流放”了。這一年,我已經(jīng)長到5歲了,那以后發(fā)生的事情,就像刻在了我的腦子里一樣。我?guī)е@些記憶長大,這些記憶便成了死纏爛打般想忘也忘不掉的東西。
我的父親從部隊轉(zhuǎn)業(yè)以后,就和戰(zhàn)友們從南方直接來到東北的松遼盆地,在一個叫“農(nóng)墾四場”的地方落下了腳。這是1960年2月的事。
去東北之前,父親本打算要回一趟家的,但終究是沒有這個時間了。東北發(fā)現(xiàn)了石油,部隊要求他們立即動身去參加會戰(zhàn)。雖然他們在身份上已經(jīng)不是軍人了,但在接受任務和工作上依然是軍隊作風。父親在家信中只是報平安,從來沒有提過他所從事的工作,因為首長說,這個新發(fā)現(xiàn)的大油田是保密的,不能向家人提起,所以他的地址不是某某油田,而是黑龍江省某某縣的“農(nóng)墾四場”。而恰恰是這個地名讓遠方的奶奶起了疑心,她認定父親在部隊犯了錯誤。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給師長當警衛(wèi)員,別說是犯錯誤,就是犯下死罪也不是不可能的。這種擔心奶奶似乎早就預料到了。東北自古就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奶奶武斷地判定,父親是被發(fā)配到東北勞改墾荒去了。
從那時起,姑姑就像掉了魂兒一樣,整天想著如何去找到他的哥哥,她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姑姑的宿命也許從這一刻起就開始啟動了,死亡的氣息在我們看不見的場里正一點點地聚集著。
母親與父親雖然是青梅竹馬從小在一起長大的,但挎上槍的男人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沒見過世面的母親如何能想象得出這樣的男人會干出些什么事呢。母親在給父親的信中說,要帶著我投奔他到那個叫“農(nóng)墾四場”的地方去??墒歉赣H在信中堅決制止了她,理由是那里的條件太差,女人和孩子無法存活下去,不是凍死就是餓死。這樣的描述母親不敢跟奶奶說,卻堅定了母親要投奔而去的決心。母親說,即便凍死餓死,我也要和你在一起。父親暴怒了,隔著五千里地,母親也感受到了父親的威嚴,沒有主心骨的母親只好打消了投奔的念頭。
全家人都變得沉默起來,奶奶從早到晚更是一句話都不說,一種不祥之兆籠罩著這個家庭。
三
父親至今還清清楚楚地記得,他到東北來搞石油的那天,是正月十三。一下火車,迎接他們的是刀子一樣的北風。說是大油田,其實是一片荒原,幾萬人來到這里,光想著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把地底下的石油搞出來,住哪兒吃什么都沒有考慮好。他不告訴奶奶自己在做什么工作,不光是保密的原因,還有條件太惡劣了,不能讓家人知道的。
北方的冬天是嚴酷的,大地被凍得裂開了一道道口子,蜿蜒曲折像一條條被凍僵的游蛇,每個人脖子上都吊著棉手悶子,寒冷像一頭舌頭上長著倒刺的熊,誰敢徒手抓握鋼鐵,就把誰的手連皮帶肉舔去一塊。這頭熊發(fā)出的叫聲也十分陰險嚇人,那聲音脅迫著雪粒貼著地面盤旋,如飛轉(zhuǎn)的電鋸要把人們的腳鋸掉。
來到東北以后的父親和戰(zhàn)友們一起,頭戴狗皮帽、身穿杠杠服、腳蹬大頭鞋,奮力地用大鎬刨著鋼鐵般堅硬的地面。他們的睫毛、眉毛都掛了一層白霜,腦門上的狗皮還結了冰溜,像一排劉海一樣。他們企圖刨出一條壕溝,把原油管線埋在地下。我的父親把鎬頭高高舉起,臉上的表情似乎帶著仇恨,鎬尖落地的剎那,他的兩腮鼓起兩排齒印,嘴唇緊緊地抿著,系在頷下的帽繩被掙開了,狂風把帽翅吹得飛舞起來,像豬八戒的兩只大耳朵。熱氣從狗皮帽中跑出來,冒著白煙,好像他的頭著了火似的。在他的想象中,凍土會被他刨得四處飛濺,于是他下意識地勾著脖子,把一張變了形的臉使勁地按向左胸??墒钱斔犻_眼睛檢查自己的勞動成果時,卻發(fā)現(xiàn)鎬尖刨出的只是一個白茬。他對此并不失望,又一次積蓄力量把大鎬掄起。這就是我的父親轉(zhuǎn)業(yè)后所從事的工作,從勞動強度上看,說是勞改,一點也不為過。
四
自從去東北尋找哥哥的想法萌生以后,姑姑就一聲不響地做著準備了。到了中秋節(jié),南方的氣候依然燥熱,但她知道北方的冬天來得早,她告訴自己必須得行動了。
據(jù)后來母親回憶,姑姑是在一個早晨出走的。她跟奶奶說自己去田里干活,還帶了很多吃的??墒侵钡酵盹垥r也沒有回來,天快黑的時候,大家開始著急了,這時,母親在自己的枕頭旁邊發(fā)現(xiàn)了姑姑留下的字條。
我四歲時的那張表情詭異的照片,就是姑姑這時帶上的。她把自己積攢下的路費和照片一起放在父親來信的信封里,信封上寫著父親的地址,這就是她要去的地方。信封被縫在姑姑的內(nèi)衣里,我一臉蠢相地陪著姑姑踏上了死亡的旅程。
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那張照片洗出來以后,母親發(fā)現(xiàn)我的舌頭堵著嘴,說不清是個什么表情,很生氣,要求重新補拍,可那個照相的鄉(xiāng)游子就是不肯。我順著這條線索一直往前尋找,似乎回想起了當時的情景。其實這種回想從我的童年時期,也就是姑姑死以后就開始了。我努力地讓時光倒流,在黑夜中我緊緊地閉著眼睛,這種冥想動用了我的心血,致使我經(jīng)常在黑夜中突然就耳鳴起來了,那聲音在我漆黑的房間里嘯叫,有時是一過性的,有時徹夜不停。長大后,很多人說我是個心思很重的人,他們不知道,其實我從童年開始就心事重重了。
在冥想當中,我看到自己被母親帶去照相的情景。那個做照相生意的人一年才能來我們村莊一次,母親一直盼著他來,因為我出生以后還沒有留下一張照片。那天母親帶著我去趕集,看到一棵大樹下圍了很多人。一張灰色的臟兮兮的線毯被綁在兩棵樹之間,線毯上影影綽綽地印著一座外國教堂。毯子前放著一把椅子,人們輪流坐在上面,木偶般地直愣愣地看著前面的人。那人在一個黑匣子前忙活著,不時把頭鉆進去鼓搗一陣,然后就舉起一只嘩啦棒逗著椅子上的人。
我被母親按到那個椅子上,面對圍觀的人們,如同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感到很害怕。就在我聽到嘩啦棒響起的時候,我看到姑姑出現(xiàn)在人群中,就在這時,黑匣子里發(fā)出“噗”的一聲。
可以肯定,我詭異的表情是在看到姑姑時做出來的。據(jù)說照相是可以把人的魂魄攝走的,如果是真的,人在照片上的表情就是的證據(jù)。如果不是一年以后我的姑姑帶著這張照片死去,我也許不會相信這種說法。
五
挖管溝的父親,從正月挖到了中秋。這支部隊不管刮風下雨都沒有停止過。他們說:大雨不停,小雨大干,沒雨猛干。中秋節(jié)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存在的。他們只知道,嚴冬又要來臨。工地上立起一塊小木板,上面寫著:上凍之前,誓死完工!老天爺好像專門要和他們作對,中秋節(jié)一過,就給他們來了一個下馬威,漫天的大雪大有把他們千辛萬苦挖好的管溝埋起來的架勢。
在大地封凍之前,父親他們終于挖通了這條2.5米深46公里長的管溝。
施工進入第二道工序——下管子。當直徑近一米的大口徑鐵管在管溝邊一字排開的時候,像臥了一條巨龍。當這條巨龍走到父親所在工段的時候,工地上吹起了集合哨,轉(zhuǎn)業(yè)軍人們立即整隊,跑步前往火車站,他們的任務是——卸管子。
火車站上人山人海,一列摞著大鐵管子的火車??吭谡九_上。父親的隊伍來到指定的位置以后,就開始用木板搭建斜梯,父親爬上高高的管子垛,和大家一起用撬杠把管子一根根撬到斜梯上,讓管子順梯滾下。下面的人再用同樣的辦法,把管子拉到牛車上,一車只能拉一根管子。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的姑姑出現(xiàn)了。
父親他們往下撬的時候,就覺得那根管子里面好像有東西,往下滾的時候就開始打斜。下面的人再往上拉時,管子的一端翹了起來——只見一個人從管子里滑落出來:她團著身子,掉出來的時候頭是朝下的,從穿著上能看出是個年輕的女子。這一幕被站在高高管垛上的父親看得一清二楚,他和下面的人一起發(fā)出一聲驚叫。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這根管子的標號,用白色滑石粉筆寫著大大的“0028”,隨后他就和人們一起圍了上去。再沒有經(jīng)驗的人也能判斷出這是一具尸體,而且是凍死的。
父親一絲一點都沒有想到,這具尸體是自己最疼愛的妹妹。
當過兵的人是懂規(guī)矩的,他們立即派人到站前派出所報案。這死去的女子上身穿花條絨上衣,深藍色褲子,頭上扎著一塊黃綠相間的方格頭巾,腳上穿一雙布鞋。她頭朝下的姿勢也許是不得勁吧,在人們議論著猜測著她的死因的時候,她自動倒向一側(cè),變成一位蜷著腿側(cè)身躺著睡覺的人。她的臉露出來了,人們又圍著看這張臉,父親也去看,可是他還是一絲一點也沒有意識到,這是他的妹妹。他還和人們一起議論著,說這女子一定是來投奔親人的,不是誰的媳婦就是誰的妹妹。
派出所的民警來了,他們把那具女尸抬到裝管子的牛車上。那可憐的來投奔自己丈夫或者哥哥的女子,依然保持著側(cè)身蜷腿的姿勢,晃晃悠悠地被拉走了。
站臺上又恢復了原來的秩序。
那根標號為“0028”的管子,和所有的管子一樣,最終被擺放到了管溝旁,等待著父親他們把它焊接進油龍的行列。明年一開春,這條管線投產(chǎn)以后,滾滾的原油流向遠方,在出口處會像人的血管一樣噴射,人們不會去想,那女子的靈魂會不會裹挾其中。
六
有人說,災難發(fā)生的時候,人是有預感的。姑姑的事說明了這一切。
在姑姑走后的第二天晚上,我忽然想看看自己的那張照片。我知道照片與母親做鞋用的鞋樣子一起夾在一本書里,那里還夾著她和父親的結婚照。她說等攢夠能裝滿一個相框的照片以后,就鑲起來掛到墻上。那天我翻遍了書頁里夾著的每一樣東西,就是沒有我的照片。對于這張不翼而飛的照片,母親并沒有深究,她反而說,找不到就算了吧,反正也沒有照好,下次再重照一張就是了。母親沒當回事,我卻在當晚發(fā)起燒來,據(jù)母親說我還說了胡話,但說了什么,她聽不清楚。第二天早晨醒來后,母親說我有些不對勁,眼睛看人直勾勾的,問我夢到什么了,我也不說話。
其實,我在夢里看到姑姑了。
姑姑瞞著全家出走以后,她用了一個白天走到最近的火車站,本想用帶在身上的錢買一張火車票,但她看到了一列停在車站上的貨車。車廂上寫著一個地址,她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個地址正是父親來信的地址。這還不算要命,要命的是,這時來了一個小伙子,他說要去那個地址找爸爸,已經(jīng)在車站等了一個多星期。遇到同路也不算奇怪,奇怪的是姑姑像被洗腦了一樣聽了這個陌生男孩兒的話。他說如果鉆到管子里,就可以不用買票直接到達了,這是個巨大的誘惑。
男孩兒激動的眼神說明這是個天大的好事,而且是別人不知道的千載難逢的好事。這個機會必須馬上抓住,因為火車隨時有可能開走,或者他們攀爬的過程隨時有可能被人發(fā)現(xiàn),所以,在男孩兒先爬上去以后,姑姑就跟著上去了。
他們剛剛鉆進鐵管子里,還沒等坐好,火車就猛地往前闖了一下。鐵管子在碰撞中發(fā)出巨大的轟鳴,像一口大鐘被人使勁地撞響。坐在鐘里的人全身都被震動發(fā)聲,血液、內(nèi)臟連同骨骼都鼓蕩起來和鐘體共鳴著,在這種戰(zhàn)栗當中,姑姑的耳朵聽不見了,她的喊聲也被淹沒了,她無力地感到自己馬上就要粉身碎骨肝腦涂地……
姑姑害怕了,可是火車已經(jīng)開足馬力駛出了車站。很快姑姑就感到自己快被凍僵了,可車輪不管他們的死活,像永動機一樣一味地向前滾動著。
第二天夜里,火車終于在一個小站停了下來。處于半昏迷中的男孩被更加巨大的制動聲和晃動震醒。他不是有意把姑姑遺棄在管子里,而是他已經(jīng)叫不醒這個女孩兒了。
七
讓父親感到晴天霹靂五雷轟頂?shù)哪且豢探K于到來。派出所轉(zhuǎn)來一個信封,說是從女尸身上找到的,這信封的落款處寫著父親所在單位的地址。這顯然是這個單位里的一個人寄回家鄉(xiāng)的信。
全隊的人都傻了。
所有人的目光又全都投向了我的父親。
那是一只牛皮紙信封,沒有信瓤,里邊裝著一張一寸大小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吐著舌頭的小姑娘。另外還有一些零錢,具體的數(shù)字是32塊6,這在當時剛剛夠一張來東北的火車票錢。
姑姑被牛車拉回來的時候,依然保持著原來的姿勢,不同的是,她的臉上返了一層白霜,就像變質(zhì)的食物長出一層細細的白毛一樣。
父親在大家的注視下,踟躕著靠近,盡管那一層白霜使姑姑看起來有些變形,但他還是認定了這就是三年沒見面的妹妹了。因為他看到了姑姑左眉角上有一道一寸長的疤痕,這道疤在冷凍的過程中變得有點發(fā)紅而愈加清晰起來。
那是姑姑一歲多的時候,父親背著她在給豬喂食的時候,姑姑從背上滑下來,頭磕在豬食槽上,鮮血順著眉角一直淌到脖子里。姑姑的哭聲和饑餓中的豬叫聲混合在一起,嚇得這個只有十一歲的男孩,情急之下抱起妹妹舔干了她臉上的血跡。傷口處的血也被他嘬干了,露出翻開的肉皮,他不敢用手去摸,他知道自己的手臟,就用舌頭把劃開的肉皮一點點地撫平。這道傷口只用幾天就長好了,連奶奶都沒有發(fā)現(xiàn)。
站在一旁的警察等待著父親的確認,父親的耳邊響著妹妹的哭聲,嘴里涌上從妹妹傷口里淌出的鮮血微咸的味道。父親一時有些恍惚,但他還是朝警察點了點頭。
人們圍了上來,架著父親的雙臂,他們是怕本來就已經(jīng)在饑餓當中雙腿浮腫的父親此時過于悲傷會出現(xiàn)不測。然而,我的父親畢竟是當過師長警衛(wèi)員的人,他異常冷靜地掙脫掉人們的手臂,走到姑姑的面前。他把蜷腿側(cè)身躺在牛車上的妹妹正了過來,她本來就是坐著死的,這樣就端坐在了人們的面前。
父親朝著姑姑發(fā)起火來了,就像他小時候訓斥不聽話的妹妹一樣,不同的是姑姑這回老老實實地坐在那兒聽由他的數(shù)落。
父親的聲音緩慢而低沉:誰讓你來的?別人的話不聽,我的話你還不聽嘛!不是跟你說得好好的嗎?等我這兒條件好了,你和你嫂子一起來,然后再在這兒安個家,多好??赡悻F(xiàn)在來了,沒吃沒住的,讓我怎么辦呢……
父親一邊說著,一邊摘掉姑姑頭上的圍巾,用手輕輕地碰了碰左眉角上的傷疤。這道疤格外硬,像粘在額頭上的一根草棍兒。
人們建議父親把姑姑埋到油田新開發(fā)的墓地里去,那里新挖了一百多個墓坑,都是給在這個冬天里死去的人預備的。
父親搖著頭,他不想把自己的妹妹送到那個地方去。他順著管溝找到了那根標著“0028”的管子,這根管子已經(jīng)被放到溝底,正等著人們把它和兩邊的管子焊接到一起。
八
父親拿起了鐵鍬,工友們隨著父親一起來到這根管子的旁邊,像平時挖管溝一樣,挖出了姑姑的墳坑。這是一個超深的墳坑,是管溝的標準深度。這個深度,在北方,是凍土所不及的。父親要讓自己的妹妹不再受凍,而且這管道投產(chǎn)以后,還有加熱功能,躺在旁邊的姑姑,就像待在有暖氣的房子里一樣暖和。
父親站在深井一樣的墓坑里,望著那一小塊天空,有一些眩暈。但他還是認真地清理著邊邊角角,把墓坑打理得方方正正漂漂亮亮。當人們用繩子把他吊上來的時候,他看到天空陰沉下來,低低的,重重的,如果不是被四周高高的井架支著,好像馬上就要塌下來了似的。再往遠處看,大地也是那么不堪,像被一個通魔法的惡人潑了鹽酸一樣,圈圈點點地泛著白沫。沒潑到的地方,長著高高低低的荒草。這些荒草生在北方,是它們的不幸,春天來得晚,夏天又短,還沒等綠透就黃了,就像姑姑的人生,早早地就收場了。
父親好像從未注意到自己的褲腿上、鞋帶上刺滿了各種野草的種子,這會兒在姑姑面前,他覺得那些棗核形的滿身是刺的蒼耳籽粘在自己身上是那么難看,他想摘掉它們,卻劃破了自己的手。但他不管這些,一把把地往下扯,雙手被弄得鮮血直流,他也不覺得痛。身后草黃色的葦穗在大風中泛起層層巨浪,“刷刷”的響聲蓋過了遠處鉆機的轟鳴。
父親是一名管工,來到油田以后,就像當兵后立即顯示出過人的射擊才能一樣,他展示出了對鐵管子的剪裁和拼接才能。對于這一點,我更相信他后來表現(xiàn)出的諸多才能來自于他的用心。那天,父親異常用心地為自己的妹妹做了一口鐵棺材。
父親謝絕了別人的幫忙,他要獨自給姑姑建一座漂亮的房子。他先把一截鐵管子用電焊切割下來,然后反復地測量管子的直徑,因為管口并不是一個絕對規(guī)范的圓,只有得到精確的尺寸,才能在下料時做到天衣無縫。父親沉默不語,一個人蹲在地上,專心致志地在一塊巨大的鐵皮上慢慢地畫著,不時起身去驗證這個圖形與實際對應的嚴密性,不斷地修改著。父親用火焊切出的圓,邊緣整齊而光滑,像用剪刀剪下的一樣。他把這個圓從一整張鐵皮里摳出來,把它放到管子的一頭,即使不用焊接,也能做到嚴絲合縫。工友們被父親的管工技術驚呆了。而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出父親的悲傷,他更像一位沉浸在自己的手藝并玩味其中的工匠。
鐵棺材做好以后,父親用手絹把姑姑臉上的白霜擦去,露出粉紅色的臉龐,表情似乎還有一絲笑意,端坐在那里像一尊女菩薩一樣。父親又用手指把她凌亂的頭發(fā)理順,圍巾重新系好,衣服上有土的地方全都拍打干凈,領口袖口全都整理了一遍。
整理完姑姑的遺容,父親輕輕地把她抱了進去。他讓姑姑的臉朝著家鄉(xiāng)的方向,后背靠著管壁,擺放得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摹?BR> 父親從管子里鉆出來,沖著姑姑大聲地說:小珍,坐好了,哥送你上路!
說完,他就拿起焊槍,焊條輕輕一點,就“嗤嗤啦啦”地響起來,淡藍色的火花猛烈地噴射在父親的腿上,在漸漸暗下來的天幕下,這火花異常絢爛。
父親沿著管壁結結實實地把姑姑焊在了管道里。
埋了姑姑,父親在墳旁種下一棵小柳樹,確切地說,是一根柳枝。茫茫四野,不做個記號,將來就找不到了。
九
處理完姑姑的后事,父親接到一封來自家鄉(xiāng)的電報。盡管這已經(jīng)是當時最快的通信方式,但對于新開發(fā)的油田來說,還是遲到了。電報上只有4個字:珍去,接站。
父親在給奶奶的回信中瞞下了姑姑的死訊,還編出一套謊言。說給姑姑找了份工作,將來再給她找個對象,這里的好小伙子有的是,以后就在這兒過日子了,請奶奶放心。父親還經(jīng)常模仿姑姑的筆跡,并以她的口吻給奶奶寫信,說這里的生活怎么怎么好,她還和一個老鄉(xiāng)談了對象等等。時間長了,奶奶就真的相信了,當初對“流放”的疑慮也漸漸打消。
對于大人們的謊言,我不屑于去戳穿。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我只有守住自己的秘密,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過了這個冬天,母親終于帶著我去了北方。這是母親朝思暮想的事,特別是得知姑姑有了工作以后,父親也因此不好再阻止,只好答應了她。
我們在路上走了四天三夜,中間倒了兩次車,盡管辛苦,母親卻一直興沖沖的,而我卻覺得離事情敗露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而愈發(fā)緊張。在車上,母親多次跟我談起姑姑,還讓我猜她的對象長得什么樣,我有幾次差點說出真相,但我還是忍住了,我想,這樣的消息不應該由我說出。
火車終于快到了。母親早早地就催促我準備下車,我們拿著行李來到車門口,看著外面荒涼的景象,我的心更加慌亂起來,在火車停穩(wěn)的時候,我的心跳再一次加快。
父親在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接過母親手上的提包和行李,母親又接過我手上的東西,我們一家三口就算是團聚了。
母親問,小珍怎么沒來?
父親說,她上前線了,回不來。
我悄悄地在心里說,騙人。
父親把我們領進一個干打壘土房中,這是他們和先期到來的家屬們搞突擊會戰(zhàn)剛剛建好的,房間里還彌漫著濃重的石灰味,墻腳還有活著的草。
到了晚上,姑姑還沒來。
母親又問,小珍咋還沒下班?
父親說,前線很遠,一上去就得十天半個月。
我又在心里說,騙人。
半個月過去了,姑姑還是沒來。
母親又問。
父親不再回答。他說要帶我們?nèi)ヒ粋€地方。
我說,我知道她在哪兒。
父親和母親分別用驚詫和懷疑的眼神看著我。
我準確無誤地把他們帶到了種著一棵小柳樹的墳墓前。
十
我們一家人雖然在油田上安頓下來了,但日子并不好過。父親工作在“前線”,正如他所說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來一次。母親和所有的家屬一樣被組織起來種地、蓋房。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她們必須自己養(yǎng)活自己。我也和村里的孩子們一樣,帶著我的狗,整日在村莊附近的田野里轉(zhuǎn)悠,尋找著可以充饑的植物和動物。
生活一天天地繼續(xù),姑姑的事漸漸被我們遺忘。
就在這時,老家來信了,說奶奶病重。父親本打算立即回家,但他卻悄悄地把信揣在了胸口,他是怕奶奶跟他要人。
不到一個月,老家又來信了,說奶奶去世了。父親在荒原上一個人接受了這個噩耗,連母親都沒有告訴。他像平常一樣刨土、安裝,與鐵管子、鋼構件打著交道,似乎只有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下料、焊接上才能夠活下去似的。
這以后,父親變得更加緘默,整日的沒有笑容,像一尊會動的畫像。他就這樣一天到晚地勞作著,像一個苦役犯,在沉默與悲慟當中,一年一年地老去。
如今,在那些漫長的黑夜里,我攥著這張充滿死亡氣息的照片,回想著發(fā)生在久遠年代里的事情。我相信處在人類童年期的人,就像一些動物一樣,能夠知曉某些災難的到來,以及災難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