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帝王故事大全:羅馬女帝特蕾西亞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少兒帝王故事大全:羅馬女帝特蕾西亞》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717年5月12日凌晨,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前聚集著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們在等候一個皇家之子的誕生。孩子的父親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爵、匈牙利國王兼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六世。長夜逝去,太陽躍出了地平線。6點左右,查理六世來了,宮廷驛騎連夜到拉克森堡獵宮把皇后即將分娩的事告訴了他。當騎兵衛(wèi)隊簇擁著皇帝飛奔而至時,人們夾道歡呼:“皇帝萬歲!”皇帝剛進皇宮,宮門旋即關上。維也納市民以敬慕而高興的心情仰視著皇宮燈火通明的窗戶。
    7點30分,斯特凡教堂響起了洪亮的鐘聲,這是用來宣布勝利、喜慶的聲音。皇家之子誕生啦!是王子?還是公主?鐘盧沒有透露!沉重的宮門終于打開了,一名宣諭官走到翹首屏息的人群面前,大聲宣布:“肅靜!一位女大公——羅馬皇帝和皇后陛下的長女——誕生了!”沒有歡呼聲,沒有掌聲,人們默默地散去。所有的人都知道,一年前的皇子才滿7個月就夭折了。如果查理六世與世長辭前不留下兒子,由長女繼位是難以避免戰(zhàn)爭和覆滅的。
    當晚,查理六世和全體達官顯貴仍按計劃給孩子舉行了洗禮,并給她命名為瑪麗亞·特蕾西亞。
    后來,查理六世雖然又有了兩個女兒,但始終沒生過兒子,因而對長女瑪麗亞·特蕾西亞格外寵愛,同時又為了確保長女擁有合法的帝位繼承權而苦心經(jīng)營,費盡了心機。
    早在1713年,查理六世就頒布了有關帝位繼承法的國事詔書。規(guī)定帝位的繼承順序為:查理家族的長子,其次為女兒,第三為沒有留下兒子的約瑟大一世的女兒所生的子孫。繼承人首先是長子或長女。這個莊重的聲明還確定了奧地利君主國所屬各領地的不可分割性。
    查理六世非常擔心在他百年之后會發(fā)生一場王位繼承戰(zhàn)。他花了數(shù)年努力,首先讓各領地的君主承認國事詔書上有關長女繼承權的規(guī)定,然后力圖得到歐洲其他國家的承認。為此,他付出了種種讓步和犧牲,終于獲得法蘭西、普魯士、英國、西班牙和俄同等列強的同意,在承認國事詔書的協(xié)議上簽了字。但巴代利亞卻主張古*慣的繼承法,不同意查理六世的主張,光
    陰似箭,瑪麗亞·特蕾兩亞已長大成人,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1736年,查理六世拒絕了與巴伐利亞的馬克西米利安·約瑟夫政治聯(lián)姻的建議,同意女兒自己的婚姻選擇。她的意中郎君是洛林公爵弗蘭茨·斯特凡。這位英俊矯健的貴族之子,在15歲時來訓維也納的宮廷里生活,他與瑪麗亞·特蕾西亞青梅竹馬,情投意合。1736年2月2日,28歲的洛林公爵弗蘭茨·斯特凡與19歲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奧古斯丁教堂正式舉行婚禮。新郎彬彬有禮,舉止文雅。新娘身材苗條,美麗迷人,煥發(fā)出幸福的神采。他們面對主持婚禮的大主教宣誓:“??菔癄€心不變,白頭借老不分離?!?BR>    1740年10月,查理六世在吃了有毒蘑菇后病倒了。眼看父皇病情日益惡化,已有3個孩子、現(xiàn)又第4次懷孕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心中一急,暈倒在鐘愛她的父親床邊。人們趕緊把她抬出房間。10月20 日,查理六世駕崩,終年55歲。
    當天,年僅23歲的瑪麗亞·特蕾西亞登基,繼承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全部領地,成為匈牙利和波希米亞的女王以及奧地利的大公。在登基大典上,這位年輕的女王強忍著悲痛,以清晰而義堅定的語調宣誓就位,發(fā)誓要將父業(yè)繼承下去。滿朝文武都被女王的美貌、勇氣和決心深深打動了,于是紛紛表示效忠,高呼:“女王萬歲!”
    作為神圣羅馬帝國的女統(tǒng)治者,女王十分清醒地看到自己執(zhí)政時所面臨的艱難形勢。在羅馬帝國廣袤的國土上,只有一支不足10萬人的軍隊,而且士氣低落,指揮失靈,似一盤散沙。國庫空虛,食品匱乏,瘟疫橫行,民眾陷入絕望。而周圍的列強,一個個都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挑起事端,發(fā)動戰(zhàn)爭。因此,她惟有以百倍的勤奮,堅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戰(zhàn)。
    登基后的第二天凌晨,女王就召開樞密會議,她的丈夫作為攝政王坐在她的左邊,其余6位先父的大臣按平時的習慣入座。女王堅定地表示,只有她才有權按照國事詔書繼承父位,并決心捍衛(wèi)現(xiàn)有的條約和協(xié)定。同時,她將全部留用這些重臣,同他們忠誠共事,保住哈布斯堡帝國的地位。誠恐誠惶的大臣們?yōu)槔^續(xù)留任而感到高興,一再躬身表示愿竭盡全力,輔助女王,重振霸業(yè)。
    女王深信,是歷史賦予她一種使命,所以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了工作。她了解到百姓對帝國的命運深感憂慮,便常到百姓中露面,竭力安撫他們。她敞開宮廷大門,接待低一級的臣屬,聽取他們的要求和怨言。不久,年輕的女王就得到臣民們一致的贊譽:“女王萬歲!”
    女王以一種難以想象的勤奮工作著。遵照她的要求,侍從官塔魯卡為女王制訂了每天的工作日程,并呈送給她。女王看后,不禁憤怒地喊道:“什么?難道要我8點才起床嗎?”她立即用那充滿活力的手把8點改為6點,并在括號內加上“5點:夏季作息時間”。她不顧宮中傳統(tǒng),把晚餐由晚11點改為8點半。因為對每一個案卷,每一項工作,她都要親自過目,她必須抓緊時間,晚上也要工作。她樂于全國各地巡視,在鄉(xiāng)下一口氣步行幾個小時,途中僅吃一頓便餐。她臨產(chǎn)前還到歌劇院接見演員,分娩后幾乎看不到她休養(yǎng),沒兩天她就去走街穿巷,或伏案工作了。
    然而,預料中的危險不久就發(fā)生了。遵照慣例,女王向各領地的君主和歐洲各國首腦通報了她的登基。她的外交使節(jié)向各國表示希望能繼續(xù)保持彼此的良好關系,并確信國事詔書的各簽字國一定能履行他們承擔的義務。但是,原先就反對國事詔書的巴伐利亞,在查理皇帝逝世沒幾天后,就在法國的支持下提出繼承哈布斯堡家族領地的要求。西班牙也垂涎于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剛剛即位不久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一方面對女王表示祝賀,另一方面卻暗中進行戰(zhàn)備,并在當年12月就派兵進攻了羅馬帝國的西里西亞省,這個昔日的“朋友”,成了女王的頭號敵人。
    繼普魯士之后,巴伐利亞與法國以及西班牙軍隊也加入戰(zhàn)爭,從而揭開了長達8年的奧地利帝位繼承戰(zhàn)爭的序幕。面臨如此嚴重的威脅,瑪麗亞·特蕾西亞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屈服和軟弱。她一再表示,將誓死保衛(wèi)父輩留下的家業(yè),寸上不讓。但由于父皇留下的國庫空空如也,軍備狀況極其惡劣。
    1741年4月初,奧地利軍與普魯土軍在莫爾維茨平原決戰(zhàn),結果普魯士軍獲勝。這一勝利,使整個歐洲都吃一驚,法國、英國、荷蘭、漢諾威和尼德蘭的代表都表示愿意與勝利者結盟。以前曾獲得各國確認的國事詔書成了一紙空文。在國際上巨大的壓力下,女王被迫作出讓步。西里西亞省被普魯士完全占領。1742年2月,巴伐利亞選帝侯阿爾貝爾特登上帝位,成為神圣羅馬皇帝查理七世。布拉格也被德意志各邦和法國軍隊占領。
    西里西亞被占,國事詔書遭廢棄,以及查理七世加冕,導致哈布斯堡王室的帝位旁落。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女王處于極其困難的境地。然而,也就在這時,瑪麗亞·特蕾西亞開始發(fā)揮出她非凡的才干,逐漸成為一個杰出的女統(tǒng)帥。
    首先,她在1741年6月前往匈牙利,參加加冕儀式。她頭戴王冠,頂蔽華蓋,登上匈牙利國王的寶座,大主教和匈牙利的王公顯貴向女王宣誓效忠。儀式結束后,女王在議會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以承認匈牙利人的特權為代價,獲得議會和民眾的信任。匈牙利議會決定提供10萬人的軍隊,與奧地利軍隊共同抗擊外國的入侵。接著,女王在1742年6月不失時機地通過簽訂條約使普魯士退出反奧地利的聯(lián)合陣線,暫時保持中立。在敵我力量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女王統(tǒng)率的奧軍在上奧地利、已伐利亞和北意大利與法蘭西、西班牙和巴伐利亞的軍隊展開殊死的對抗,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1743年6月9日,奧軍攻占慕尼黑,巴伐利亞殘部投降。查理七世成了一名沒有土地、沒有軍隊、也沒有錢的君主,后不得不在6月27日同奧地利簽訂了一項中立條約?,旣悂啞ぬ乩傥鱽喗K于勝利了。
    由于形勢逆轉而深感恐懼的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撕毀了保持中立的條約,于1744年8月率8萬軍隊再次向奧地利撲來,使奧軍又面臨危險。1745年1月,查理七世皇帝因病駕崩,在臨死前他告誡自己的兒子,放棄皇冠,與奧地利講和。這一突然變故,使危機頓時煙消云散,通向和平的道路打開了。巴伐利亞與奧地利之間的戰(zhàn)爭結束了?,旣悂啞ぬ乩傥鱽喤醯恼煞蚋ヌm茨·斯特凡也因此被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成為弗蘭茨一世。
    1745年10月4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加冕典禮在法蘭克福舉行。當弗蘭茨一世和女王出現(xiàn)在大教堂時,人們歡聲雷動,大家不僅想看一看頭戴皇冠的羅馬皇帝的英姿,更想目睹這位己被稱作“皇后”的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女王的風采。儀式結束后,皇帝舉起雙手,向皇后遞上金球和權杖,而皇后向她丈夫致禮,揮動手帕,親口高呼萬歲!這時,群情激昂,“皇帝萬歲!皇后——女王萬歲!”的歡呼聲經(jīng)久不息,人們都為這一對恩愛的帝王伉儷而自豪。
    1745年圣誕節(jié),維也納上空雪花飄揚。嘹亮的鐘聲敲響了,它不但在慶賀圣誕,而且在祝賀奧地利同普魯士締結了和約。英格蘭、西班牙和法國也繼提出議和。1748年,長達8年的奧地利帝位繼承戰(zhàn)爭終于結束了。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雖然失去了西里西亞領土,但卻成功地維持了父皇時代的大部分領土。神圣羅馬皇帝的桂冠也重新歸于哈布斯堡王室。全歐洲都把瑪麗亞·特蕾西亞尊為皇后兼女王,甚至連老對手弗里德里希二世也稱她為“匈牙利女王”了。
    在這之后,瑪麗亞·特蕾西亞主要著力于內政改革,以鞏固哈布斯堡土朝這個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當然,她重建國家的全部努力,也是為了報復普
    魯士和奪回西里西業(yè)。
    在外交方面,女王為了奪回西里兩亞,與多年的宿敵法國修好。以孤立普魯士。
    1756年,她與法蘭西締結了防衛(wèi)同盟條約。這兩個仇深似海的宿敵,一舉結為同盟,強烈地震撼了歐洲的外交界,被人們稱之為女王的“外交革命”。另外,18世紀剛剛登上國際舞臺的俄國,也恐懼普魯士的發(fā)展,加之女皇伊麗莎白非常討厭普魯士國王,便與奧地利簽署了圣彼得堡條約,兩位女皇訂下協(xié)議共同對付普魯士。不久瑞典也加入反普魯士的同盟。
    弗里德里希二世獲悉這個反對他的聯(lián)合陣線后,于1756年4月先下手為強,大軍直撲薩克森,發(fā)動了歷所稱的“七年戰(zhàn)爭”。戰(zhàn)爭漸漸對奧、法、俄三國有利,弗里德里希二世一度丟棄了柏林,陷入了困境。但是,1762年1月5日,女沙皇伊麗莎白突然駕崩,狂熱崇拜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彼得三世登基,形勢立即發(fā)生了變化。彼得三世下令俄軍迅即撤離前線。不久,俄國竟同普魯士簽訂了和談協(xié)議,反而聯(lián)合普魯士攻打昔日的同盟者奧地利。瑞典和法國也想退出戰(zhàn)爭。戰(zhàn)爭終于在1763年結束了?,旣悂啞ぬ乩傥鱽喪諒臀骼镂鱽喌挠媱澔癁榕萦?,終不得不承認西里西亞屬于普魯士。
    在這20多年的艱苦歲月中,瑪麗亞·特蕾西亞確立了她的中央集權制度。她作為專制君主,她的命令在君主國所屬各邦都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而下允許各行其是。即使是她的丈夫弗蘭茨皇帝,也回避國政。她改革了中央與地方的行政組織機構,排除了貴族對地方行政的介入。在財政、稅收、貿易和手工業(yè)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國家的收入幾年就翻了一番。她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父皇留給她的只有不到10萬軍隊,而且裝備差,士氣低落。到1769年,奧地利已擁有20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軍隊了。
    瑪麗亞·特蕾西亞在家庭生活上十分美滿幸福,充滿活力。她與弗蘭茨共同生活長達29年,有16個子女,其中3個早年夭折。1765年8月18日,弗蘭茨一世皇帝患腦溢血而猝死。這對瑪麗亞·特蕾西亞來說是一場災難。她悲痛萬分,失去了對生活和工作的興趣,她甚至計劃將政權交給長子約瑟夫,自己到修道院里去。在大臣們的苦心勸諫下,她才回到政務工作中。但她長年穿起了喪服,搬到四壁都用黑色天鵝絨蒙上的房間居住,以哀悼亡夫。她規(guī)定宮廷女眷此后在宮內一律穿黑色服裝,并禁止使用脂粉。她自己的表于1765年8月18日停止走動。她在祈禱簿上寫道:“皇帝活了680個月,2958個星期,20778天,或496992小時”。她同弗蘭茨的幸福結合共經(jīng)歷了29年6個月6天,或者說經(jīng)歷了“352個月,1540個星期,10781天,或158744小時”。1766年2月12日,即她的結婚30周年紀念日,瑪麗亞·特蕾西亞是在掛滿了她“親愛的和偉大的丈夫”的照片的辦公室里度過的。她祈禱了很久,然后給她的女友恩岑貝格伯爵夫人寫信說:“……我無時無刻都在回顧和思考我昔日的幸福。當我還擁有幸福時,我利用的太少了。迄今為止,已經(jīng)消逝的30年好像覺得只有10年。在厄運降臨以后的這5個月里卻好像已有20年?!睂ν龇虻乃寄钪檐S然紙上。盡管如此,女王沒過多久就再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國家的政務之中,按她自己的話說,是“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為了不浪費時間,為了不致于忘卻自己的處境和責任”。
    瑪麗亞·特蕾西亞作為一位母親,對子女充滿了愛,但更注重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yǎng)。長子約瑟夫在父皇逝世后即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并任命為奧地利的共同統(tǒng)治者?,旣悂啞ぬ乩傥鱽啺阉暈樽约旱闹趾屠^承人,從小他就受到非常嚴格、完善的教育。他兩歲半時,女王就讓他在一些國務活動中露面。6歲時,他按女王的要求開始接受一名意大利教師的教育。一年后,他得到指揮一個團的權利,父皇命人給7歲的他做了一套配有一把小軍刀的軍服。當營長們步入皇宮向他們的新上司致賀時,女王卻把他送到自己的房間去進餐,以免這位新“上校”在檢閱他的“部下”時過早產(chǎn)生高做情緒。
    女王為把約瑟關培養(yǎng)成一名政治家和軍事統(tǒng)帥,給他規(guī)定了繁重的課程:古代和現(xiàn)代語言、算術、幾何、地理、歷史、宗教、軍事學、防御學、貨幣學、騎術、音樂、舞蹈,等等,總之,約瑟夫應當無所不懂,無所不能。女王對他的每一課的教學計劃,都要親自審批并用法語寫出掛在墻上。課程排得非常滿,女王似乎還嫌不夠,在課程表的后還寫上:“可把閱讀必要的讀物排在空閑時間內,主要是星期大和節(jié)假日?!?BR>    約瑟夫24歲時當上羅馬帝國的皇帝,但女王并沒有交給他實權。瑪麗亞·恃蕾西亞和約瑟夫二世的共同統(tǒng)治使奧地利的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歷史學家稱之為啟蒙專制主義時期。
    就這樣,瑪麗亞·特蕾兩亞女王作為一個出色的當政者,在危急關頭,拯救了自己的國家,并穩(wěn)步地推進了各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業(yè)績。她以一個啟蒙專制君主的強烈個性,充分發(fā)揮了巨大的影響力。她那美滿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成為世人學習的楷模。她被奧地利人尊為“國母”。
    1780年11月29日,執(zhí)政40年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因3年前染上天花,健康狀況急驟惡化而死于心臟病。臨死前,她把子女都叫到身邊,對每個人都講了一些感人肺腑的話,她微笑著懇請約瑟夫要照顧好自己的兄弟姐妹。她不愿入睡,她要親眼看著死神的到來。晚上9點鐘,這位堅強的女王掙扎著站起身,似乎要向前走。約瑟夫快步向前并問:“陛下想到哪里去?”她沒有回答就倒下了,一陣痙攣后咽下了后一口氣。就這樣,神圣羅馬帝同的女統(tǒng)治者瑪麗亞·特蕾西業(yè)與世長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