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法律碩士考試《法制史》學習方法與應試指導(5)

字號:

2014年法律碩士考試《法制史》學習方法與應試指導(5)如下:
    中國法制史是關于中國法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歷史,因此各種相關制度之間必然有某種相關的聯(lián)系,這是法的發(fā)展連續(xù)性和歷史繼承性的體現(xiàn)。此外,即便是相關知識點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但是從性質、宗旨等方面也具有某些外在表現(xiàn)一致的制度,把這些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無疑有助于考生加強記憶,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從上面的兩個方面對這個問題加以分析。
    由于中國法制史的一些知識點有著某種必然的歷史聯(lián)系,決定了采取歸納總結的方法的可取性。歸納總結的知識點有縱向歸納法和橫向歸納法兩種方法??v向歸納法就是把某個知識點的各個歷史發(fā)展時期采取縱向歸納的方法,找出其中的必然聯(lián)系??v向歸納的好處在于,它能夠使得考生對于相關知識點建立了必然的聯(lián)系,這從根本上解決了相關知識點記憶不清的弊端。除了大理寺這個知識點采取縱向歸納的方法以外,其他知識點,例如刑部的歷史沿革、監(jiān)察機關的歷史沿革、死刑復奏制度的歷史發(fā)展、凌遲刑和刺配刑的歷史發(fā)展等,都可以進行縱向的歸納總結,找出相應的歷史聯(lián)系,從而達到一勞永逸地記憶目的??v向歸納法解決了縱向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必然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但是對于橫向的知識點,應當采取橫向對比的方法加強記憶。比如對于三法司,隋唐宋時期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明清時期是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這種橫向對比,有利于區(qū)分相同和不同時期司法機關的職權及其劃分。當然,縱向歸納和橫向對比結合使用,效果更佳。
    中國法制,雖然有一些問題并不是具有必然的歷史聯(lián)系,但是基于職權、性質和宗旨等原因,這些知識點往往可以歸納在一起實施記憶。比如,對于立法問題中存在的許多第一,就可以歸納在一起來記憶。此外,其他類似的知識點,特別是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歸納,也有助于記憶,比如宋朝的提點刑獄司、元朝的肅政聯(lián)訪司、明朝的提刑按察司、清末的提法使司等,雖然名稱相同,但是職權大不相同,這些知識點是十分容易混淆的,歸納總結則會克服記憶混亂的弊端。復習中國法制史的過程中,做到擅于歸納總結無疑會縮短復習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復習時首先要保證全面復習,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要有目的的針對薄弱的知識點和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復習。由于考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薄弱的知識點也是不同的。但是,如果考生對某個知識點比較熟悉,就沒有必要在這個知識點上反復看,有一些考生總覺得,不把書上的全部內(nèi)容看完,就不等于全面復習,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有一些知識點,如果考生已經(jīng)掌握了,就沒有必要再看下去。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此外,考生要培養(yǎng)擅于發(fā)現(xiàn)問題,擅于發(fā)現(xiàn)知識點的習慣。要有一種能夠找出題眼的習慣,不能不分主次的平均分配時間進行復習。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比如各個時期的立法以及中央司法機關,這年年都是重點,這就不能不看,這要求考生應當在心中有一桿秤,要充分衡量復習知識點的價值。抓住重點復習有助于節(jié)省必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