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福州市全市GDP達1225億元,同比增長10.2%,已連續(xù)第9年保持兩位數(shù)增長;全市人均GDP為2414美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市區(qū)人均GDP達到4171美元,繼續(xù)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市區(qū)居民恩格爾系數(shù)為42.2%,比上年下降2.5個百分點。
附:2004年福州市主要經(jīng)濟數(shù)據(jù)表:

1.1.
2003年福州市人均GDP約為多少美元?( )
A.2205
B.2250
C.2287
D.2310
1.2.
按人民幣:美元為8.27:1的匯率計算,可知2004年福州市人口總數(shù)約為( )。
A.575萬
B.599萬
C.613萬
D.627萬
1.3.
按上述匯率計算,2004年福州市區(qū)人均GDP達到多少元(人民幣)?( )
A.19964
B.20877
C.31055
D.34494
1.4.
2004年福州市農(nóng)村人均純收入比2003年增加了多少?( )
A.205元
B.215元
C.225元
D.235元
1.5.
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2003年福州市財政總收入不到96億元
B.2003年福州市外貿(mào)進出口總額不到45億美元
C.2004年福州市區(qū)人均GDP 比全市人均GDP高出約73個百分點
D.2004年福州市區(qū)人均GDP的增長速度大于全市GDP的增長速度

2.1.
圖中所列時期,人口出生率的是( )。
A.1950—1958年
B.1959—1961年
C.1962—1975年
D.1976—1986年
2.2.
1976—198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比1950—1958年低( )。
A.8.4
B.8.5%
C.8.4個百分點
D.8.4‰
2.3.
下列時期死亡率的是( )。
A.1950—1958年
B.1959—1961年
C.1962—1975年
D.1976—1986年
2.4.
1959—1961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是1950—1958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的多少?( )
A.1/4
B.20%
C.1/6
D.15%
2.5.
1962—1975年平均每年增長人口比1976—1986年多多少?( )
A.682000人
B.68.2萬人
C.6820000人
D.68200000人

3.1.
除了懷孕與哺乳期的婦女,個體在( )年齡段對鈣的需要量。
A.青少年
B.成人
C.更年期
D.懷孕與哺乳的婦女
3.2.
成人對鈣的實際攝入量是應(yīng)該攝入量的( )。
A.20.28%
B.45.13%
C.61.59%
D.43.75%
3.3.
( )年齡段的人實際攝入鈣的量最低。
A.兒童
B.成人
C.更年期
D.青少年
3.4.
青少年與哺乳期婦女相比( )。
A.前者比后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好
B.后者比前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好
C.兩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均良好
D.前者與后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一樣好
3.5.
比較各年齡段的鈣營養(yǎng)狀況( )。
A.兒童優(yōu)于成人
B.青少年優(yōu)于哺乳期婦女
C.兒童優(yōu)于哺乳期婦女
D.以上答案均不正確
根據(jù)以下資料,完成各題。
全國 2007 年認定登記的技術(shù)合同共計 220868 項,同比增長 7%,總成交金額 2226 億元,同比增長 22.44%;平均每項技術(shù)合同成交金額突破百萬元大關(guān),達到 100.78 萬元。
附:2004年福州市主要經(jīng)濟數(shù)據(jù)表:

1.1.
2003年福州市人均GDP約為多少美元?( )
A.2205
B.2250
C.2287
D.2310
1.2.
按人民幣:美元為8.27:1的匯率計算,可知2004年福州市人口總數(shù)約為( )。
A.575萬
B.599萬
C.613萬
D.627萬
1.3.
按上述匯率計算,2004年福州市區(qū)人均GDP達到多少元(人民幣)?( )
A.19964
B.20877
C.31055
D.34494
1.4.
2004年福州市農(nóng)村人均純收入比2003年增加了多少?( )
A.205元
B.215元
C.225元
D.235元
1.5.
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2003年福州市財政總收入不到96億元
B.2003年福州市外貿(mào)進出口總額不到45億美元
C.2004年福州市區(qū)人均GDP 比全市人均GDP高出約73個百分點
D.2004年福州市區(qū)人均GDP的增長速度大于全市GDP的增長速度

2.1.
圖中所列時期,人口出生率的是( )。
A.1950—1958年
B.1959—1961年
C.1962—1975年
D.1976—1986年
2.2.
1976—198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比1950—1958年低( )。
A.8.4
B.8.5%
C.8.4個百分點
D.8.4‰
2.3.
下列時期死亡率的是( )。
A.1950—1958年
B.1959—1961年
C.1962—1975年
D.1976—1986年
2.4.
1959—1961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是1950—1958年平均每年增加人口的多少?( )
A.1/4
B.20%
C.1/6
D.15%
2.5.
1962—1975年平均每年增長人口比1976—1986年多多少?( )
A.682000人
B.68.2萬人
C.6820000人
D.68200000人

3.1.
除了懷孕與哺乳期的婦女,個體在( )年齡段對鈣的需要量。
A.青少年
B.成人
C.更年期
D.懷孕與哺乳的婦女
3.2.
成人對鈣的實際攝入量是應(yīng)該攝入量的( )。
A.20.28%
B.45.13%
C.61.59%
D.43.75%
3.3.
( )年齡段的人實際攝入鈣的量最低。
A.兒童
B.成人
C.更年期
D.青少年
3.4.
青少年與哺乳期婦女相比( )。
A.前者比后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好
B.后者比前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好
C.兩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均良好
D.前者與后者的鈣營養(yǎng)狀況一樣好
3.5.
比較各年齡段的鈣營養(yǎng)狀況( )。
A.兒童優(yōu)于成人
B.青少年優(yōu)于哺乳期婦女
C.兒童優(yōu)于哺乳期婦女
D.以上答案均不正確
根據(jù)以下資料,完成各題。
全國 2007 年認定登記的技術(shù)合同共計 220868 項,同比增長 7%,總成交金額 2226 億元,同比增長 22.44%;平均每項技術(shù)合同成交金額突破百萬元大關(guān),達到 100.78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