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最新高一歷史暑假作業(yè)練習題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高一考試網
一、選擇題
1.1950年,中國同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占到當年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67.3%,此后基本呈逐年下降趨勢。1951~1956年的六年間分別是49%、28.4%、35.4%、25.8%、25.7%、34.2%。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國成立后西方國家紛紛撤離
B.中國形成了計劃經濟體制模式
C.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道路
D.中國實行了“一邊倒”的政策
2.“已有不少人將周恩來喻為日內瓦會議的挽救者,他已贏得了外交舞臺第一流人物的地位”。這樣的評價基于他在日內瓦會議上發(fā)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說。其演說的宗旨是( )
A.號召亞非國家采取不結盟政策
B.亞非各國堅持反帝反霸的方針
C.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
D.解決亞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問題
3.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挖苦道:這個傳說中的周恩來是何許人也?不久,周恩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成功的促進了有色人種的團結,并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外交局面。材料中所說的“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外交局面”的會議是指( )
A.不結盟首腦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萬隆會議 D.第2xx屆聯(lián)合國大會
4.通過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新中國( )
A.發(fā)揮了大國應有的政治影響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
C.確立了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地位
D.鞏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內部團結
5.聯(lián)合國大廈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畫,其主題是“黃金法則”:“你不想人家那樣對待你,你也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蔽覈饨徽咦钅荏w現(xiàn)該法則的是( )
A.“一邊倒”政策 B.不結盟政策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多邊外交政策
6.1963年11月4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在記者招待會上曾說:“如果赤色中國人表示希望同美國,同它周圍的國家和平共處,那么很明顯,美國會重新估計它的政策。我們并沒有和一項敵視中國的政策結下不解之緣。”肯尼迪的講話說明( )
①美國改變了對中國的政策?、诿绹鴪猿侄糁坪凸铝⒅袊恼摺、劭夏岬献囗懥酥忻狸P系解凍的前奏?、苊绹畠炔吭趯θA政策上有分歧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周恩來在評價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某項外交活動時說:“這一突破,使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愿意跟我們往來了。”這一外交活動是指( )
A.新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1972年《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表
C.1971年,基辛格訪華
D.《中美建交公報》的發(fā)表
8.“不結盟”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斯里蘭卡發(fā)表的一場演說中。尼赫魯將一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早在1954年提出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不結盟運動有間接影響
C.中、印都參加了不結盟運動,同是締約國
D.不結盟運動主張國與國之間不要結盟
9.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的飛機剛剛起飛,電傳打字機就傳來消息:我們在聯(lián)合國保持臺灣席位的那場戰(zhàn)斗打輸了。周恩來后來告訴我,在我剛要離開之前,他已經知道了聯(lián)大表決的結果,但他不愿意第一個告訴我,怕我難為情?!边@段文字中“那場戰(zhàn)斗”是指( )
A.否決新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美國反對新中國和臺灣同時參加聯(lián)合國
C.中國大陸和臺灣實行“三通”威脅到美國利益
D.美國反對新中國取代臺灣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10.2001年6月,中國、俄羅斯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xx屆金磚國家領袖峰會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簽署了《三亞宣言》,形成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這兩次外交活動表明中國( )
A.注重與發(fā)展中國家合合作
B.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
C.一直奉行友好結盟政策
D.在區(qū)域合作中起主導作用
11.1986年,鄧小平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邁克•華萊士的電視采訪時說:“中國觀察國家關系問題不是看社會制度。中美關系是看中國和美國關系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中蘇關系是看中國和蘇聯(lián)關系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边@表明( )
A.中國開始改變對美國的認識
B.蘇聯(lián)威脅日益嚴重
C.國家利益是中國外交的大前提和出發(fā)點
D.美蘇兩國勢均力敵
12.《奧巴馬執(zhí)政百日》一文對中美關系的概述:美國是中國之民國立憲的榜樣,二戰(zhàn)抗日的盟軍,朝鮮戰(zhàn)爭的對手,七十年代制衡蘇聯(lián)的新盟友,改革開放的模仿對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國的牽頭人,世貿組織的介紹者,臺灣現(xiàn)狀的維持國,的貿易伙伴。下列說法能夠印證上述材料觀點的是( )
①維新派主張以美國式政體改造中國政治
②朝鮮戰(zhàn)爭是“冷戰(zhàn)”背景下的局部熱戰(zhàn)
③美國的干涉是中國分裂的重要國際因素
④制衡蘇聯(lián)是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6月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一邊倒,是孫中山的四十年經驗和共產黨的二十八年經驗給我們的,深知欲達到勝利和鞏固勝利,必須一邊倒。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民不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就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絕無例外?!?BR> 材料二 1949年10月,新中國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BR> 材料三 (1949年12月,毛澤東訪蘇)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斯大林70壽辰慶典,同斯大林會談有關兩國關系問題及其他問題;二是處理1945年同蘇聯(lián)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個條約是二戰(zhàn)后,美、蘇、英三國首腦背著中國所達成的有損中國利益的《雅爾塔協(xié)定》的產物?!?1950年2月)兩國外長正式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xié)定》(即由中蘇共管改交中國,修正了《雅爾塔協(xié)定》)以及《關于蘇聯(lián)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xié)定》。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史》
依據(jù)以上材料,評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
要求:包括外交政策的內容、原因、評價等幾方面。
一、選擇題
1.1950年,中國同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占到當年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67.3%,此后基本呈逐年下降趨勢。1951~1956年的六年間分別是49%、28.4%、35.4%、25.8%、25.7%、34.2%。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國成立后西方國家紛紛撤離
B.中國形成了計劃經濟體制模式
C.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道路
D.中國實行了“一邊倒”的政策
2.“已有不少人將周恩來喻為日內瓦會議的挽救者,他已贏得了外交舞臺第一流人物的地位”。這樣的評價基于他在日內瓦會議上發(fā)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說。其演說的宗旨是( )
A.號召亞非國家采取不結盟政策
B.亞非各國堅持反帝反霸的方針
C.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
D.解決亞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問題
3.20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挖苦道:這個傳說中的周恩來是何許人也?不久,周恩來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成功的促進了有色人種的團結,并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外交局面。材料中所說的“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外交局面”的會議是指( )
A.不結盟首腦會議 B.日內瓦會議
C.萬隆會議 D.第2xx屆聯(lián)合國大會
4.通過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新中國( )
A.發(fā)揮了大國應有的政治影響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強”的國際格局
C.確立了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地位
D.鞏固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內部團結
5.聯(lián)合國大廈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畫,其主題是“黃金法則”:“你不想人家那樣對待你,你也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蔽覈饨徽咦钅荏w現(xiàn)該法則的是( )
A.“一邊倒”政策 B.不結盟政策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多邊外交政策
6.1963年11月4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在記者招待會上曾說:“如果赤色中國人表示希望同美國,同它周圍的國家和平共處,那么很明顯,美國會重新估計它的政策。我們并沒有和一項敵視中國的政策結下不解之緣。”肯尼迪的講話說明( )
①美國改變了對中國的政策?、诿绹鴪猿侄糁坪凸铝⒅袊恼摺、劭夏岬献囗懥酥忻狸P系解凍的前奏?、苊绹畠炔吭趯θA政策上有分歧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周恩來在評價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某項外交活動時說:“這一突破,使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愿意跟我們往來了。”這一外交活動是指( )
A.新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1972年《中美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表
C.1971年,基辛格訪華
D.《中美建交公報》的發(fā)表
8.“不結盟”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斯里蘭卡發(fā)表的一場演說中。尼赫魯將一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早在1954年提出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對不結盟運動有間接影響
C.中、印都參加了不結盟運動,同是締約國
D.不結盟運動主張國與國之間不要結盟
9.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的飛機剛剛起飛,電傳打字機就傳來消息:我們在聯(lián)合國保持臺灣席位的那場戰(zhàn)斗打輸了。周恩來后來告訴我,在我剛要離開之前,他已經知道了聯(lián)大表決的結果,但他不愿意第一個告訴我,怕我難為情?!边@段文字中“那場戰(zhàn)斗”是指( )
A.否決新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B.美國反對新中國和臺灣同時參加聯(lián)合國
C.中國大陸和臺灣實行“三通”威脅到美國利益
D.美國反對新中國取代臺灣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10.2001年6月,中國、俄羅斯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xx屆金磚國家領袖峰會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簽署了《三亞宣言》,形成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這兩次外交活動表明中國( )
A.注重與發(fā)展中國家合合作
B.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
C.一直奉行友好結盟政策
D.在區(qū)域合作中起主導作用
11.1986年,鄧小平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邁克•華萊士的電視采訪時說:“中國觀察國家關系問題不是看社會制度。中美關系是看中國和美國關系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中蘇關系是看中國和蘇聯(lián)關系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边@表明( )
A.中國開始改變對美國的認識
B.蘇聯(lián)威脅日益嚴重
C.國家利益是中國外交的大前提和出發(fā)點
D.美蘇兩國勢均力敵
12.《奧巴馬執(zhí)政百日》一文對中美關系的概述:美國是中國之民國立憲的榜樣,二戰(zhàn)抗日的盟軍,朝鮮戰(zhàn)爭的對手,七十年代制衡蘇聯(lián)的新盟友,改革開放的模仿對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國的牽頭人,世貿組織的介紹者,臺灣現(xiàn)狀的維持國,的貿易伙伴。下列說法能夠印證上述材料觀點的是( )
①維新派主張以美國式政體改造中國政治
②朝鮮戰(zhàn)爭是“冷戰(zhàn)”背景下的局部熱戰(zhàn)
③美國的干涉是中國分裂的重要國際因素
④制衡蘇聯(lián)是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6月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一邊倒,是孫中山的四十年經驗和共產黨的二十八年經驗給我們的,深知欲達到勝利和鞏固勝利,必須一邊倒。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民不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就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絕無例外?!?BR> 材料二 1949年10月,新中國政府宣布:“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BR> 材料三 (1949年12月,毛澤東訪蘇)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斯大林70壽辰慶典,同斯大林會談有關兩國關系問題及其他問題;二是處理1945年同蘇聯(lián)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這個條約是二戰(zhàn)后,美、蘇、英三國首腦背著中國所達成的有損中國利益的《雅爾塔協(xié)定》的產物?!?1950年2月)兩國外長正式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xié)定》(即由中蘇共管改交中國,修正了《雅爾塔協(xié)定》)以及《關于蘇聯(lián)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xié)定》。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史》
依據(jù)以上材料,評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
要求:包括外交政策的內容、原因、評價等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