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幼兒英語教學法文章,供大家參考!
[小編提示]更多少兒英語請點擊以下鏈接:
英語兒歌|英文兒歌|xinzhitang|少兒英語口語|經(jīng)典英文兒歌|劍橋少兒英語|少兒英語故事
一、教學原則: (一) 發(fā)揮各種感官的綜合作用的原則。 語言是事物的符號,具有概括和抽象的特性。幼兒是通過各種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綜合作用來認識事物的。在我們的教學中如果把觀察實物與發(fā)展語言教育聯(lián)系起來,既能幫助幼兒理解語言,又有助于幼兒認識事物。如:在認識顏色時,每種顏色的都是鮮艷的、幼兒感興趣的,而且每種顏色可準備顏色相近的實物若干:紅色,可準備紅蘋果、紅汽車等,黃色,可準備香蕉、黃色的手套、帽子等;并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聽一聽聲音;老師一邊講解一邊說:"It's, red, red (yellow…)"這樣單詞便和那些鮮艷物品的顏色、味道等聯(lián)系起來了。待幼兒熟悉后,可給他們每人發(fā)一張畫有幾個漂亮物品的紙,老師發(fā)出什么顏色的口令,幼兒就給那些物品涂上什么顏色,以幫助幼兒鞏固顏色的名稱。當一個個鮮艷可愛的形象出現(xiàn)在幼兒眼前時,這些顏色的名稱也就伴隨著快樂的情緒深深地印入腦海之中了。正如心理學家認為的:快樂的情緒常常與新穎別致的結(jié)構(gòu)形象、絢麗協(xié)調(diào)的色彩等事物的感性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在快樂的情緒下興趣必然濃厚。 (二) 在游戲中學習的原則。 學英語的關(guān)鍵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幼兒階段,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它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而我們學英語的關(guān)鍵正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滿足幼兒活動的愿望,激發(fā)他們愉快的情緒,豐富他們的生活和經(jīng)驗;在發(fā)展幼兒智力及社會適應(yīng)能力方面,同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 與形象思維相結(jié)合的原則。 語言與思維是同步的,而在非母語學習中,往往不少人語言與思維是脫節(jié)的,他們不是直接使用英語思維,而是要把思維變成母語再翻譯成英語。為了從小讓孩子學得流暢,我們英語教學應(yīng)該注重"No Chinese."就是讓孩子在認識事物的同時直接接觸英語,教師不去用語言明示中文意思,而是用形象的動作、各種可視化手段(圖片、玩具、光盤、課件等),讓孩子懂其意思,直接掌握其英文。這樣的學習,思維的理解活動是第一步,英語聽音是第二步,開口誦讀是第三步。 (四) 注重英語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的原則。 心理學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環(huán)境對語言會有促進、刺激及影響的作用。語言的使用離不開一定的環(huán)境。幼兒在情景中學英語容易理解其義,便于記憶和積極使用。在集體的情景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歌曲、游戲,讓孩子學得輕松、愉快。此外,可以拓寬原來集體教學中模擬的語言情景,豐富在現(xiàn)實情景中直接學習,力求教無痕跡。孩子的學習、運用會相互影響、互相模仿,因此可以讓他們相互學習。這樣,從單一的集體教學形式向多樣化教學形式的轉(zhuǎn)變,教學目標的統(tǒng)一性向個體需求的差異性轉(zhuǎn)變,允許孩子接受、使用英語的差異性發(fā)展,領(lǐng)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沒有任何壓力,老師的教學也能進行個別輔導(dǎo)。 (五) 注重交流的原則 語言離不開交流,尤其是口語更是人們用來直接交流的工具。幼兒英語口語的教與學都要重視其交流習慣。英語交流的習慣是孩子們陌生的,因此,不時地穿插一些小故事,讓孩子了解他們的交流習慣與風土人情非常重要,了解交往的背景后,孩子們語言交往的積極性也就提高。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一義的多種表達,讓孩子口語交流時具有明顯的靈活性。如,"再見"Bye-bye、See you later、See you tomorrow.等多種表達形式。另外,教師在日?;顒又蟹彩悄苡糜⒄Z與孩子交流的,就盡可能地運用,讓孩子有開口交流的實踐。 二、幾種幼兒英語教學方法: (一) 三維重現(xiàn)式教學法: 這種學習理論的原則是將學習和復(fù)習自然融進一個三維立體的學習過程中去。 (1) 第一維:在每課的內(nèi)部會出現(xiàn)句子的反復(fù)重現(xiàn)。每課都有一個很鮮明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同句根的句子會在課文中反復(fù)重現(xiàn),這是第一維; (2) 第二維:每6-8課又組成了一個課程循環(huán)(lesson cycle),在每個課程循環(huán)中,課與課之間又形成了第二維,在課與課之間同句根的句子也會反復(fù)重現(xiàn),這是第二維; (3) 第三維:在不同課程循環(huán)之間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同句根句子的反復(fù)重現(xiàn),這又構(gòu)成了第三維重現(xiàn)。 這樣,整個學習形成了一個三維立體的過程,知識反復(fù)重現(xiàn),以達到印象深刻的目的。 (二) 難度分解法: 原則是將有難度的句子進行分解學習,然后組合應(yīng)用,以達到佳學習效果。 如:There be句型的講解。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本句難點有2個,一個是there be表示“有……”,另一個就是on the table介詞短語)放在一起學,有些學生掌握起來會有些困難。但在教學法中,這兩個難點就是分開學習的,即進行難度分解。如:在提前幾課就把on the table、in the bag、under the chair等介詞短語先學習和復(fù)習鞏固扎實;當其不再成為一個難點時再引入there be結(jié)構(gòu),這樣一組合就簡單了許多,只要記住there be句型就可以了。 (三)直觀形象教學法: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一切直觀形象的手段:光盤、圖片、實物、玩具等,給孩子以充分的形象、聲音的刺激,有助于他們更好的學習、理解、記憶。 (四)游戲教學法:游戲是幼兒期的主要活動,也是符合幼兒天性的學習方式。應(yīng)該將教學內(nèi)容穿插在一個一個游戲之中,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練習聽英語、說英語。 (五)交際、表演法:教師應(yīng)該有意識的為幼兒盡可能多量的創(chuàng)設(shè)各種不同的情境,并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孩子置身于這些情境中,主動的進行表演和交流,達到真正的使用英語的目的。 (六)TPR教學法:即全身的肢體動作反應(yīng)法,針對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教師把書本上生硬的知識變換成生動的,孩子易理解,易接受的肢體語言,孩子邊做動作邊說英語,借助動作幫助記憶。這樣做不僅看似復(fù)雜深奧的英語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而且?guī)熒g的互動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在一個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我們提倡在唱唱跳跳、玩玩畫畫的過程中,讓孩子學習英語,這是符合幼兒天性的學習方式。 (七)自然拼音法:這種方法不學音標,會認讀字母之后掌握每個字母的固定發(fā)音,鍛煉孩子對單詞的拼讀能力,使孩子從小就能說純正地道的英語。 英語教學技能技巧 (一) 課堂中應(yīng)保持神秘感、新奇感,特別是在出示教學主題時,可以設(shè)置懸念,出示神秘的盒子或有意將物品蓋好藏好,請幼兒猜一猜,以引起幼兒的興致。還可以出示要教學的主題時,快速閃示卡片,有意讓幼兒看不到,反復(fù)幾次,引起興趣。 (二) 教師要以自身的激情來影響、帶動孩子。教師要體位下降,保持孩子對老師的視線平視或俯視;語音語調(diào)語速要有變化,要抑揚頓挫,如突然變大變小變快變慢;表情、動作也要豐富、夸張、到位。因為幼兒期是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所謂無意注意就是指沒有目的、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孩子不可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端端正正的坐在位子上,呆呆的聽老師一直用像念經(jīng)一樣的很平的語調(diào)講課。 (三) 教學速度要慢,教學過程中要有重復(fù)。對于重點、難點處應(yīng)以各種形式反復(fù)重復(fù),予以突出,以幫助幼兒很好掌握。如某一內(nèi)容為難點,可以采取多種不同游戲、對話、表演、個別提問等形式反復(fù)的給幼兒以這些內(nèi)容的刺激,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鞏固。 (四) 以各種方式幫助幼兒掌握單詞。一些單詞若教師只是帶領(lǐng)幼兒一遍一遍的讀,時間長了幼兒會不感興趣,若加上有韻律的節(jié)奏來讀,幼兒會覺得很新鮮,愿意一起來做。(舉例如“pencil”);再如老師吹一聲口哨,孩子們就要重復(fù);拍手就要重復(fù);邊單腳跳邊重復(fù),看誰跳的次數(shù)多;圍坐一圈扔球,誰接住球誰就要重復(fù);圍坐一圈滾球,滾到誰身邊誰就要重復(fù)等等。 (五) 在提問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 問“W”的問題,即開放式的問題,如“what”“when”“why”“who”,讓孩子積極思考,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可以用“yes”或“no”回答的問題。 2、 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提問。對于水平較高、能力較強的幼兒,老師在提問時應(yīng)問他一些較難的問題,甚至可以讓他有一、二次回答不出來,教師給予適當?shù)陌凳净驇椭?,這樣能使幼兒不至產(chǎn)生驕傲情緒;而對于水平較低、自信心不足的幼兒,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鼓勵他大膽回答,并及時進行表揚、鼓勵。除了物質(zhì)獎勵外,還可以運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摸摸他的頭、臉,拍拍他的肩,對他豎一下大拇指或微笑,并請全班小朋友對他進行鼓勵,以樹立起他的自信心與學英語的興趣。那么他就自然而然的能愿意學、主動學。 3、 給每個孩子以說英語的機會,不要老師自己心里有數(shù),認為這個孩子已經(jīng)學的很好了,就剝奪了他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機會,這樣會挫傷他的學習積極性,認為老師總不叫我,上課沒有意思,甚至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反感。也不要認為那個孩子英語不好,叫他肯定也不會,不要浪費時間了,這樣那個孩子的練習機會會越來越少,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們在一節(jié)課中應(yīng)該保證每個孩子有同等的被提問的機會。 4、 用積極的方法糾正幼兒的錯誤。大多數(shù)的孩子們會以極大的熱情進行學習,為了保持他們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有成就感,應(yīng)在糾正幼兒錯誤的時候采取積極的方式,不能打擊幼兒。若幼兒答錯,教師不要馬上說“NO”,而可以說一遍正確的答案,請幼兒重復(fù),并予以鼓勵。 (六) 注意教室安全,在活動前應(yīng)檢查活動場地有無異物,及時清除。在組織跑、跳等活動時,應(yīng)分組進行,以免擁擠,產(chǎn)生問題。同時將所有孩子控制在視線之內(nèi),時刻注意每個幼兒的行為,以保證安全。 (七) 突發(fā)事件的處理: 1、 課堂紀律太亂:教師切不可以一起大聲喊。產(chǎn)生“你亂我也亂”的局面,可以進行冷處理,暫時停止講課,用眼睛掃視幾個較亂的孩子,使孩子產(chǎn)生疑問情緒“這是怎么回事?老師為什么不說話了?” 待安靜后繼續(xù)開始講課,這個過程千萬不可以超過二分鐘。下課后當眾表揚今天學習、紀律都很好的孩子,并給予獎勵。 2、 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孩子們打不起精神,教師可以帶他們做一、二個他們喜歡的游戲,講個小笑話,或采取榜樣法“_____小朋友今天上課真精神,給她一個sticker。老師看看誰比她還精神,回答問題的聲音還大?!?還可以變換節(jié)奏的拍拍手、跺跺腳,這是一個較好的調(diào)動情緒的方法,教師與孩子一句話不說,只是變化節(jié)奏的拍手,直至后快得孩子跟不上為止即可,然后開始上課。 3、 孩子的提問與授課無關(guān)。如:“老師,你看我這條裙子上有兩只小蝴蝶?!崩蠋煵粦?yīng)批評幼兒,而應(yīng)找到其中與英語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引開話題??梢哉f:“那你知道蝴蝶的英語怎么說嗎?不知道?那請你和老師一起說‘butterfly’‘butterfly’‘Very good’”。 4、 有幼兒總是搶老師或其他小朋友的教具。老師可以請他當小老師,幫助老師管理教具,要求是看好,誰也不準動。之后下課找到他談話,講明道理。 5、 不張口說英語:課下多同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特點,課前、課間與課后增加與其的交流,課上多為其創(chuàng)造機會。教師可以把耳朵放到他嘴邊,讓他在老師耳邊輕輕說,或摸他的頭,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說,可以開始聲音輕一些,慢慢引導(dǎo)他大聲說,及時給予鼓勵表揚。 6、 課上要喝水、去廁所:建立常規(guī),明確課上不準的要求,并不斷提醒,堅持下去,逐漸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八) 與幼兒溝通的技巧: 1、 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的作出回答。 2、 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看法。 3、 不對孩子說他比別的孩子差。 4、 不要空洞和不真誠的表揚孩子。 5、 和孩子一起玩他感興趣的游戲。 6、 如何對待小搗蛋:可以課前與他商量暗號,由該幼兒決定,課上出現(xiàn)問題則用該暗號進行提醒,使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guān)注與關(guān)愛。 英語故事的教學 教學步驟: 1、 先教故事中的新詞與重點句子。 2、 出示故事卡片,提問:看到了什么?人物名字?有什么東西等。幼兒可以用單詞或句型進行回答 3、 出示圖片、實物或手偶,教師邊表演邊講故事。(2——3遍) 4、 請幼兒充當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3遍左右) 5、 講完故事后就故事中的內(nèi)容提問。 6、 在老師的幫助下用自己的語言講故事。 英語兒歌的教學 一、兒歌的類型: 對對類(Two little funny birds等)兩人一組進行表演。 小組類(What Can You See等),幾人一小組進行表演。 集體類(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Teddy Bear等)集體進行表演或游戲。 二、教學兒歌的方法:TPR方法,在活動中學習和練習唱兒歌。 三、基本原則:多樣化的重復(fù) (1)改變方位:如分四個方向,每唱一句就換一個方向。 (2)對唱:分兩組對唱(Two little funny birds);分2人一組,對著邊表演邊唱歌。 (3)輪唱:圍城一個圈,一人一句或大家一起唱,選擇個別孩子輪流做動作(Ten little Indian boys或I like coffee I like tea等) 孩子們也可以圍成一圈走,邊做動作邊唱歌邊走圈。 (4)滾雪球式唱法:唱一首歌曲時,孩子人數(shù)一個一個增加或一個一個減少。(10 Red Balloons) (5)節(jié)奏教法:教兒歌時可以用拍手或類似沙錘的東西(瓶子里裝一些豆子或米等),來作為伴奏,讓孩子建立起節(jié)奏感。(任意一首歌曲舉例。)還可以齊唱幾遍,每遍拍手節(jié)奏或次數(shù)不一樣(如Bingo)。 教具 幼兒處于直觀形象思維階段,(若光憑嘴說就屬于抽象邏輯思維,如講桌子、椅子光說不行,得運用直觀教具)應(yīng)運用大量直觀形象的教具,如圖片、實物、玩具、多媒體手段等等。 (1) 教具要新穎、有吸引力、有趣味性。(好有聲音、立體、可活動)(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 (2) 活動的插圖色彩鮮艷、明亮。 (3) 要大一些,讓所有的孩子都能看清楚。一張圖片小不能小于32開紙。但是用于孩子操作的可以小一些,并做到人手一份。 (4) 玩教具好有動作或可活動,可以發(fā)出聲響,便于吸引孩子注意力。 (5) 清潔、沒有尖角、毛刺,不易摔碎。(安全第一,如不能用玻璃的教具,孩子摔碎危險) (6) 堅固耐用,操作簡便。如用一張薄紙做教具,沒有幾分鐘就撕壞了或折壞了,這就不適合(孩子有破壞性強的特點,喜歡咬、撕) (7) 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如藥瓶做小動物;信封做小動物;磁貼當講顏色的鼻子、眼睛等;手指上畫上五官,用噴壺澆講下雨;泡沫塑料做蛋糕;紙卷圈套圈;鞋講你的我的;用小紙條講P、B字母的發(fā)音等。
一、教學原則: (一) 發(fā)揮各種感官的綜合作用的原則。 語言是事物的符號,具有概括和抽象的特性。幼兒是通過各種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官綜合作用來認識事物的。在我們的教學中如果把觀察實物與發(fā)展語言教育聯(lián)系起來,既能幫助幼兒理解語言,又有助于幼兒認識事物。如:在認識顏色時,每種顏色的都是鮮艷的、幼兒感興趣的,而且每種顏色可準備顏色相近的實物若干:紅色,可準備紅蘋果、紅汽車等,黃色,可準備香蕉、黃色的手套、帽子等;并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聽一聽聲音;老師一邊講解一邊說:"It's, red, red (yellow…)"這樣單詞便和那些鮮艷物品的顏色、味道等聯(lián)系起來了。待幼兒熟悉后,可給他們每人發(fā)一張畫有幾個漂亮物品的紙,老師發(fā)出什么顏色的口令,幼兒就給那些物品涂上什么顏色,以幫助幼兒鞏固顏色的名稱。當一個個鮮艷可愛的形象出現(xiàn)在幼兒眼前時,這些顏色的名稱也就伴隨著快樂的情緒深深地印入腦海之中了。正如心理學家認為的:快樂的情緒常常與新穎別致的結(jié)構(gòu)形象、絢麗協(xié)調(diào)的色彩等事物的感性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在快樂的情緒下興趣必然濃厚。 (二) 在游戲中學習的原則。 學英語的關(guān)鍵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幼兒階段,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也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它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而我們學英語的關(guān)鍵正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進行教學,可以滿足幼兒活動的愿望,激發(fā)他們愉快的情緒,豐富他們的生活和經(jīng)驗;在發(fā)展幼兒智力及社會適應(yīng)能力方面,同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 與形象思維相結(jié)合的原則。 語言與思維是同步的,而在非母語學習中,往往不少人語言與思維是脫節(jié)的,他們不是直接使用英語思維,而是要把思維變成母語再翻譯成英語。為了從小讓孩子學得流暢,我們英語教學應(yīng)該注重"No Chinese."就是讓孩子在認識事物的同時直接接觸英語,教師不去用語言明示中文意思,而是用形象的動作、各種可視化手段(圖片、玩具、光盤、課件等),讓孩子懂其意思,直接掌握其英文。這樣的學習,思維的理解活動是第一步,英語聽音是第二步,開口誦讀是第三步。 (四) 注重英語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的原則。 心理學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環(huán)境對語言會有促進、刺激及影響的作用。語言的使用離不開一定的環(huán)境。幼兒在情景中學英語容易理解其義,便于記憶和積極使用。在集體的情景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歌曲、游戲,讓孩子學得輕松、愉快。此外,可以拓寬原來集體教學中模擬的語言情景,豐富在現(xiàn)實情景中直接學習,力求教無痕跡。孩子的學習、運用會相互影響、互相模仿,因此可以讓他們相互學習。這樣,從單一的集體教學形式向多樣化教學形式的轉(zhuǎn)變,教學目標的統(tǒng)一性向個體需求的差異性轉(zhuǎn)變,允許孩子接受、使用英語的差異性發(fā)展,領(lǐng)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沒有任何壓力,老師的教學也能進行個別輔導(dǎo)。 (五) 注重交流的原則 語言離不開交流,尤其是口語更是人們用來直接交流的工具。幼兒英語口語的教與學都要重視其交流習慣。英語交流的習慣是孩子們陌生的,因此,不時地穿插一些小故事,讓孩子了解他們的交流習慣與風土人情非常重要,了解交往的背景后,孩子們語言交往的積極性也就提高。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注意一義的多種表達,讓孩子口語交流時具有明顯的靈活性。如,"再見"Bye-bye、See you later、See you tomorrow.等多種表達形式。另外,教師在日?;顒又蟹彩悄苡糜⒄Z與孩子交流的,就盡可能地運用,讓孩子有開口交流的實踐。 二、幾種幼兒英語教學方法: (一) 三維重現(xiàn)式教學法: 這種學習理論的原則是將學習和復(fù)習自然融進一個三維立體的學習過程中去。 (1) 第一維:在每課的內(nèi)部會出現(xiàn)句子的反復(fù)重現(xiàn)。每課都有一個很鮮明的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同句根的句子會在課文中反復(fù)重現(xiàn),這是第一維; (2) 第二維:每6-8課又組成了一個課程循環(huán)(lesson cycle),在每個課程循環(huán)中,課與課之間又形成了第二維,在課與課之間同句根的句子也會反復(fù)重現(xiàn),這是第二維; (3) 第三維:在不同課程循環(huán)之間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同句根句子的反復(fù)重現(xiàn),這又構(gòu)成了第三維重現(xiàn)。 這樣,整個學習形成了一個三維立體的過程,知識反復(fù)重現(xiàn),以達到印象深刻的目的。 (二) 難度分解法: 原則是將有難度的句子進行分解學習,然后組合應(yīng)用,以達到佳學習效果。 如:There be句型的講解。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本句難點有2個,一個是there be表示“有……”,另一個就是on the table介詞短語)放在一起學,有些學生掌握起來會有些困難。但在教學法中,這兩個難點就是分開學習的,即進行難度分解。如:在提前幾課就把on the table、in the bag、under the chair等介詞短語先學習和復(fù)習鞏固扎實;當其不再成為一個難點時再引入there be結(jié)構(gòu),這樣一組合就簡單了許多,只要記住there be句型就可以了。 (三)直觀形象教學法:在教學中充分利用一切直觀形象的手段:光盤、圖片、實物、玩具等,給孩子以充分的形象、聲音的刺激,有助于他們更好的學習、理解、記憶。 (四)游戲教學法:游戲是幼兒期的主要活動,也是符合幼兒天性的學習方式。應(yīng)該將教學內(nèi)容穿插在一個一個游戲之中,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練習聽英語、說英語。 (五)交際、表演法:教師應(yīng)該有意識的為幼兒盡可能多量的創(chuàng)設(shè)各種不同的情境,并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孩子置身于這些情境中,主動的進行表演和交流,達到真正的使用英語的目的。 (六)TPR教學法:即全身的肢體動作反應(yīng)法,針對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教師把書本上生硬的知識變換成生動的,孩子易理解,易接受的肢體語言,孩子邊做動作邊說英語,借助動作幫助記憶。這樣做不僅看似復(fù)雜深奧的英語知識變得淺顯易懂,而且?guī)熒g的互動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在一個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我們提倡在唱唱跳跳、玩玩畫畫的過程中,讓孩子學習英語,這是符合幼兒天性的學習方式。 (七)自然拼音法:這種方法不學音標,會認讀字母之后掌握每個字母的固定發(fā)音,鍛煉孩子對單詞的拼讀能力,使孩子從小就能說純正地道的英語。 英語教學技能技巧 (一) 課堂中應(yīng)保持神秘感、新奇感,特別是在出示教學主題時,可以設(shè)置懸念,出示神秘的盒子或有意將物品蓋好藏好,請幼兒猜一猜,以引起幼兒的興致。還可以出示要教學的主題時,快速閃示卡片,有意讓幼兒看不到,反復(fù)幾次,引起興趣。 (二) 教師要以自身的激情來影響、帶動孩子。教師要體位下降,保持孩子對老師的視線平視或俯視;語音語調(diào)語速要有變化,要抑揚頓挫,如突然變大變小變快變慢;表情、動作也要豐富、夸張、到位。因為幼兒期是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所謂無意注意就是指沒有目的、不需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孩子不可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端端正正的坐在位子上,呆呆的聽老師一直用像念經(jīng)一樣的很平的語調(diào)講課。 (三) 教學速度要慢,教學過程中要有重復(fù)。對于重點、難點處應(yīng)以各種形式反復(fù)重復(fù),予以突出,以幫助幼兒很好掌握。如某一內(nèi)容為難點,可以采取多種不同游戲、對話、表演、個別提問等形式反復(fù)的給幼兒以這些內(nèi)容的刺激,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鞏固。 (四) 以各種方式幫助幼兒掌握單詞。一些單詞若教師只是帶領(lǐng)幼兒一遍一遍的讀,時間長了幼兒會不感興趣,若加上有韻律的節(jié)奏來讀,幼兒會覺得很新鮮,愿意一起來做。(舉例如“pencil”);再如老師吹一聲口哨,孩子們就要重復(fù);拍手就要重復(fù);邊單腳跳邊重復(fù),看誰跳的次數(shù)多;圍坐一圈扔球,誰接住球誰就要重復(fù);圍坐一圈滾球,滾到誰身邊誰就要重復(fù)等等。 (五) 在提問時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 問“W”的問題,即開放式的問題,如“what”“when”“why”“who”,讓孩子積極思考,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可以用“yes”或“no”回答的問題。 2、 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的對幼兒進行提問。對于水平較高、能力較強的幼兒,老師在提問時應(yīng)問他一些較難的問題,甚至可以讓他有一、二次回答不出來,教師給予適當?shù)陌凳净驇椭?,這樣能使幼兒不至產(chǎn)生驕傲情緒;而對于水平較低、自信心不足的幼兒,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問他一些簡單的問題,鼓勵他大膽回答,并及時進行表揚、鼓勵。除了物質(zhì)獎勵外,還可以運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摸摸他的頭、臉,拍拍他的肩,對他豎一下大拇指或微笑,并請全班小朋友對他進行鼓勵,以樹立起他的自信心與學英語的興趣。那么他就自然而然的能愿意學、主動學。 3、 給每個孩子以說英語的機會,不要老師自己心里有數(shù),認為這個孩子已經(jīng)學的很好了,就剝奪了他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機會,這樣會挫傷他的學習積極性,認為老師總不叫我,上課沒有意思,甚至會認為老師不喜歡他,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反感。也不要認為那個孩子英語不好,叫他肯定也不會,不要浪費時間了,這樣那個孩子的練習機會會越來越少,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所以我們在一節(jié)課中應(yīng)該保證每個孩子有同等的被提問的機會。 4、 用積極的方法糾正幼兒的錯誤。大多數(shù)的孩子們會以極大的熱情進行學習,為了保持他們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有成就感,應(yīng)在糾正幼兒錯誤的時候采取積極的方式,不能打擊幼兒。若幼兒答錯,教師不要馬上說“NO”,而可以說一遍正確的答案,請幼兒重復(fù),并予以鼓勵。 (六) 注意教室安全,在活動前應(yīng)檢查活動場地有無異物,及時清除。在組織跑、跳等活動時,應(yīng)分組進行,以免擁擠,產(chǎn)生問題。同時將所有孩子控制在視線之內(nèi),時刻注意每個幼兒的行為,以保證安全。 (七) 突發(fā)事件的處理: 1、 課堂紀律太亂:教師切不可以一起大聲喊。產(chǎn)生“你亂我也亂”的局面,可以進行冷處理,暫時停止講課,用眼睛掃視幾個較亂的孩子,使孩子產(chǎn)生疑問情緒“這是怎么回事?老師為什么不說話了?” 待安靜后繼續(xù)開始講課,這個過程千萬不可以超過二分鐘。下課后當眾表揚今天學習、紀律都很好的孩子,并給予獎勵。 2、 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孩子們打不起精神,教師可以帶他們做一、二個他們喜歡的游戲,講個小笑話,或采取榜樣法“_____小朋友今天上課真精神,給她一個sticker。老師看看誰比她還精神,回答問題的聲音還大?!?還可以變換節(jié)奏的拍拍手、跺跺腳,這是一個較好的調(diào)動情緒的方法,教師與孩子一句話不說,只是變化節(jié)奏的拍手,直至后快得孩子跟不上為止即可,然后開始上課。 3、 孩子的提問與授課無關(guān)。如:“老師,你看我這條裙子上有兩只小蝴蝶?!崩蠋煵粦?yīng)批評幼兒,而應(yīng)找到其中與英語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引開話題??梢哉f:“那你知道蝴蝶的英語怎么說嗎?不知道?那請你和老師一起說‘butterfly’‘butterfly’‘Very good’”。 4、 有幼兒總是搶老師或其他小朋友的教具。老師可以請他當小老師,幫助老師管理教具,要求是看好,誰也不準動。之后下課找到他談話,講明道理。 5、 不張口說英語:課下多同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特點,課前、課間與課后增加與其的交流,課上多為其創(chuàng)造機會。教師可以把耳朵放到他嘴邊,讓他在老師耳邊輕輕說,或摸他的頭,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說,可以開始聲音輕一些,慢慢引導(dǎo)他大聲說,及時給予鼓勵表揚。 6、 課上要喝水、去廁所:建立常規(guī),明確課上不準的要求,并不斷提醒,堅持下去,逐漸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八) 與幼兒溝通的技巧: 1、 對孩子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耐心、老實的作出回答。 2、 認真對待孩子提出的看法。 3、 不對孩子說他比別的孩子差。 4、 不要空洞和不真誠的表揚孩子。 5、 和孩子一起玩他感興趣的游戲。 6、 如何對待小搗蛋:可以課前與他商量暗號,由該幼兒決定,課上出現(xiàn)問題則用該暗號進行提醒,使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guān)注與關(guān)愛。 英語故事的教學 教學步驟: 1、 先教故事中的新詞與重點句子。 2、 出示故事卡片,提問:看到了什么?人物名字?有什么東西等。幼兒可以用單詞或句型進行回答 3、 出示圖片、實物或手偶,教師邊表演邊講故事。(2——3遍) 4、 請幼兒充當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3遍左右) 5、 講完故事后就故事中的內(nèi)容提問。 6、 在老師的幫助下用自己的語言講故事。 英語兒歌的教學 一、兒歌的類型: 對對類(Two little funny birds等)兩人一組進行表演。 小組類(What Can You See等),幾人一小組進行表演。 集體類(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Teddy Bear等)集體進行表演或游戲。 二、教學兒歌的方法:TPR方法,在活動中學習和練習唱兒歌。 三、基本原則:多樣化的重復(fù) (1)改變方位:如分四個方向,每唱一句就換一個方向。 (2)對唱:分兩組對唱(Two little funny birds);分2人一組,對著邊表演邊唱歌。 (3)輪唱:圍城一個圈,一人一句或大家一起唱,選擇個別孩子輪流做動作(Ten little Indian boys或I like coffee I like tea等) 孩子們也可以圍成一圈走,邊做動作邊唱歌邊走圈。 (4)滾雪球式唱法:唱一首歌曲時,孩子人數(shù)一個一個增加或一個一個減少。(10 Red Balloons) (5)節(jié)奏教法:教兒歌時可以用拍手或類似沙錘的東西(瓶子里裝一些豆子或米等),來作為伴奏,讓孩子建立起節(jié)奏感。(任意一首歌曲舉例。)還可以齊唱幾遍,每遍拍手節(jié)奏或次數(shù)不一樣(如Bingo)。 教具 幼兒處于直觀形象思維階段,(若光憑嘴說就屬于抽象邏輯思維,如講桌子、椅子光說不行,得運用直觀教具)應(yīng)運用大量直觀形象的教具,如圖片、實物、玩具、多媒體手段等等。 (1) 教具要新穎、有吸引力、有趣味性。(好有聲音、立體、可活動)(孩子喜歡新奇的東西) (2) 活動的插圖色彩鮮艷、明亮。 (3) 要大一些,讓所有的孩子都能看清楚。一張圖片小不能小于32開紙。但是用于孩子操作的可以小一些,并做到人手一份。 (4) 玩教具好有動作或可活動,可以發(fā)出聲響,便于吸引孩子注意力。 (5) 清潔、沒有尖角、毛刺,不易摔碎。(安全第一,如不能用玻璃的教具,孩子摔碎危險) (6) 堅固耐用,操作簡便。如用一張薄紙做教具,沒有幾分鐘就撕壞了或折壞了,這就不適合(孩子有破壞性強的特點,喜歡咬、撕) (7) 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如藥瓶做小動物;信封做小動物;磁貼當講顏色的鼻子、眼睛等;手指上畫上五官,用噴壺澆講下雨;泡沫塑料做蛋糕;紙卷圈套圈;鞋講你的我的;用小紙條講P、B字母的發(fā)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