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下冊生物期末試卷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4年高二下冊生物期末試卷,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 、選擇題
    1.科學家通過對許多作物的產量和種群密度關系的研究,得到下列結果。將此結果應用于農業(yè)生產時給我們的啟示是 ( )
    A.種群密度為4左右時是甜菜生產的適宜密度
    B.提高氮元素的供應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種植密度
    C.歐防風草根的生長與種群密度無關
    D.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農作物某些部位的產量
    2.下列感染艾滋病的途徑中,感染率的是 ( )
    A.靜脈注射毒品 B.母嬰 C.采血 D.性接觸
    3.胃酸能殺死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學上叫做 ( )
    A.非特異性免疫 B.體液免疫
    C.細胞免疫 D.特異性免疫
    4.下圖中的圓分別表示:a生產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藍藻、e腐生細菌。能正確表示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是(  )
    5.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是( )
    A、睡蓮、蘆葦?shù)人参锖退w上層的浮游植物
    B、浮游動物和小蟹、小蝦等
    C、田螺、蜆等軟體動物
    D、草魚、鰱魚等淡水魚
    6.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人員于2009年7月8日公布,他們發(fā)現(xiàn)了肥胖引發(fā)Ⅱ型糖尿病的機制。脂肪細胞會向血液中釋放一種名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導致肌肉和肝臟對胰島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生產更多的胰島素來抵消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如圖分別表示人體內血糖調節(jié)的圖解過程和Ⅰ激素發(fā)揮作用的一種機制。圖中Ⅰ、Ⅱ、Ⅲ表示參與血糖調節(jié)的激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Ⅱ激素能促進血糖進入組織細胞
    B.Ⅰ、Ⅱ激素間存在協(xié)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C.Ⅲ激素只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
    D.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島素含量并不低,病因可能是PEDF降低細胞膜上受體的敏感性
    7.調研卷)如圖所示為某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解,圖中A、B、C代表三個營養(yǎng)級,數(shù)字均為實際測得的能量數(shù)值,單位為J/(cm2•a)。已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的太陽輻射總能量為118 872 J/(cm2•a),但其中118 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A固定的總的太陽能是111 J/(cm2•a)
    B.從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是18.4%
    C.在B同化的總能量中,細胞呼吸消耗的能量約占16.7%
    D.相鄰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一般是10%~20%
    8.將神經細胞置于相當于細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測得靜息電位。給予細胞一個適宜的刺激,膜兩側出現(xiàn)一個暫時性的電位變化,這種膜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適當降低溶液S中的Na+濃度,測量該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可觀察到 (  )
    A.靜息電位值減小 B.靜息電位值增大
    C.動作電位峰值升高 D.動作電位峰值降低
    9.膝跳反射通常受中樞神經系統(tǒng)高級部位的影響,臨床上常用以檢查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病變。如圖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下列關于該反射弧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2是傳出神經元,感受器產生的興奮最終通過2傳導到效應器
    B.因為在3處興奮只能單向傳導,所以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
    C.當1處受到損傷時,針刺足部仍會使足部產生痛覺
    D.如刺激4處,可在1和5處檢測到電位變化10.關于群落演替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群落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與另一個群落共存的過程
    B.在廢棄的農田上先發(fā)生初生演替,再進行次生演替
    C.在廢棄的農田上只能進行次生演替
    D.從*巖上演替出森林后,群落中就找不到地衣、苔蘚了
    11.關于神經系統(tǒng)不同中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水鹽平衡的調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
    B.呼吸中樞位于腦干
    C.若大腦皮層言語區(qū)的S區(qū)受損,則患者會患運動性失語癥
    D.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12.在食物鏈中,最可能的是( )
    A、當二級消費者增加時,三級消費者減少
    B、當一級消費者增加時,二級消費者減少
    C、當三級消費者增加時,二級消費者增加
    D、當二級消費者增加時,一級消費者減少
    13.下圖為人體內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圖,a、b、c、d表示信息分子,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a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是由下丘腦分泌的
    B.c激素是下丘腦分泌的,e表示水的重吸收過程
    C.d表示胰島素,通過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和轉化降低血糖濃度
    D.信息分子參與的a、c、d調節(jié)過程均存在反饋調節(jié)
    14.以下依據(jù)神經細胞功能做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膝跳反射弧中傳出(運動)神經元的軸突較長
    B.膝跳反射弧中傳入(感覺)神經元的樹突較多
    C.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如乙酰膽堿)始終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類激素旺盛的神經細胞核糖體較多
    15.下面關于下丘腦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诤浯碳な瓜虑鹉X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進甲狀腺的活動來調節(jié)體溫
    ③下丘腦是體溫調節(jié)的高級中樞,在下丘腦產生冷覺和熱覺
    ④血糖低時,下丘腦通過有關神經的作用,可以促進腎上腺和胰島A細胞的分泌活動?、輧拳h(huán)境滲透壓的增高,使下丘腦某部位產生的神經沖動傳至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二 、填空題
    16.下圖表示一種多層次、多級利用自然資源、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的農業(yè)生態(tài)工程設計:先將農作物的秸稈糖化處理,用以飼養(yǎng)家禽、家畜;取它們的排泄物,用來培養(yǎng)食用菌;收集殘留物作為養(yǎng)殖蚯蚓的原料;最后把蚯蚓的殘留物,連同排泄物一同送到農田,物盡其用。請回答問題:
    (1)依據(jù)題意,圖中的a應是________;是否有能更好地充分調動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途徑,試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所需能量最終來源是________。
    (3)建立這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土壤中的氨能被轉化為________從而被農作物吸收利用,完成這一轉化的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成分屬于________。
    (5)該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建立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 (2010年高考重慶理綜)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種水生動物的種群增長規(guī)律及種間關系,某小組進行了下列3組實驗(各組實驗中,每種動物初始數(shù)量相等,飼養(yǎng)條件相同):
    組1:甲種與乙種分別于兩個容器中飼養(yǎng)。甲種數(shù)量變化如曲線A所示。
    組2:甲種與乙種于同一容器中飼養(yǎng)。乙種數(shù)量變化如曲線F所示。
    組3:乙種與丙種于同一容器飼養(yǎng),形成上、下層分離分布。一段時間后每種動物的數(shù)量均較組1少。
    (1)
    各組中每種動物的
    種群數(shù)量變化
    1中,甲種動物的種群數(shù)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決定;若容器內飼養(yǎng)液體積為20 mL,則第40天時乙種的種群密度為________。
    (2)在某些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存在與本實驗類似的種間關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兩種魚,分別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臨近河岸底部,其種間關系與圖中曲線________代表的類似,其分布體現(xiàn)生物群落的________結構。
    ②在玻璃溫室中放養(yǎng)食物相同的兩種傳粉昆蟲后,一種數(shù)量增加,另一種減少,其種間關系與圖中曲線________代表的類似。
    18.如圖是人體內抗原——抗體反應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特異性從根本上由________決定,B主要分布在人體的________中。
    (2)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機體內,A與B結合后將使A失去____________的能力。
    (3)為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科研人員正在努力為研制疫苗,研制疫苗的理論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染病毒后要通過________的共同作用才能徹底清除體內病毒。某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該人體內有相應的抗體出現(xiàn),但這并不能保證他將來不會再度感染甲型H1N1流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類物質可檢測某人是否為吸毒者等方面的應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切除新生小鼠的胸腺導致細胞免疫消失,為何體液免疫也會隨之減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種效應淋巴細胞只能識別眾多抗原中的一種。這是天生決定的,還是后天在抗原刺激下由其他淋巴細胞再轉化形成的?為探索這個問題,科學家在短時間內連續(xù)做了幾個實驗:先給動物以高劑量的同位素標記的抗原X(與之結合的細胞全部被強射線殺死),小鼠不發(fā)生相應的免疫反應,再給未標記的抗原X,也不發(fā)生免疫反應;最后給其他抗原Y等,機體能對其他抗原正常免疫,上述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