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6.14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6.14》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中國傳統(tǒng)的言說方式是“以言去言”,《老子》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楚地表述了這一點。老子的論述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道”、“名”是可以道、可以名的;其次,可道、可名的“道”、“名”并非那恒常的“道”、“名”??梢?,在老子看來,作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與作為言說工具的道、名不一樣的。真正的“道”、“名”雖然可以被言說,但被言說的并不是真正的“道”、“名”;然而,如果完全不用言說,則根本無法論述“道”、“名”。因此,老子提倡一種“以言去言”的言說方式,即通過使人認識、領悟所言之道,達到“無言”,撤去語言的迷障,直達“道”之本真。
    根據(jù)這段話,以下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子認為“道”、“名”是不可言說的
    B.老子認為被言說的“道”、“名”與作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同一的
    C.老子言說 “道”、“名”最終是為了使人認識、領悟“道”的本真
    D.老子認為不應用言說的方式論述“道”、“名”
     1.C?!暗馈?、“名”可以被言說,故選項A錯誤;老子認為作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與作為言說工具的道、名不一樣的,故選項B錯誤;如果完全不用言說,則根本無法論述“道”、“名”,故選項D錯誤。
    2.“信息”一詞在古拉丁語中有“描述、陳述、概要”等意思,在英語中有“通知、報告、消息、報道、知識、資料、數(shù)據(jù)”等多種含義。在漢語中“信”和“息”合成一個詞最早見于唐代《暮春懷故人》詩中“夢美人沉信息”句。在日常用語中指“音信、消息”。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
    A.“信息”概念的本質屬性               B.“信息”是事物運動狀態(tài)的陳述
    C.“信息”的意思                       D.“信息”的含義是變化發(fā)展的
     2.D。材料中后半部分提及漢語中信息最早見于詩中“夢美人沉信息”句,日常用語中指“音信、消息”,側重于說明“信息”的含義的變化發(fā)展。
    3.記憶沒有體積,它卻既可以讓人敞開胸懷去擁抱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兒狹隘得芥蒂難容。
    這句話的意思是(  )。
    A.記憶的作用巨大,無所不包
    B.記憶可讓人寬容,也可讓人妒忌
    C.記憶的作用無法把握,可大可小
    D.記憶把握人們做事不可太死板
    3.B。材料中說到記憶可以讓人敞開胸懷,也可以使人的心眼兒狹隘,選項B是原文的概括總結。
    4.清代有人寫了這樣一幅對聯(lián):“不要百姓半元錢,原非易事;但問一官兩千石,所造何功?”此聯(lián)告訴官吏,不拿百姓半文是起碼的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跡,重要的是要問一問享受著國家的俸祿做出了什么政績。
    最能概括上面文字的一項是(  )。
    A.為政不在言多,須時時省身克己
    B.為官要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
    C.為官既要廉政,還要勤政
    D.為官既要廉政,還要勤政,要有功于民
     4.D。材料最后強調“不拿百姓半文錢是起碼的為官之德,并非是什么特殊的事跡,重要的是要問一問享受著國家的俸祿做出什么政績”,D項正是對這句話的概述。
    5.“國學”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之所 以能夠形成熱潮,原因還在于歷史對于80年代“文化批判”之矯枉過正傾向的一種修正和制衡。許多中國知識分子清醒地看到,將中國現(xiàn)實中的一切丑惡現(xiàn)象都與傳統(tǒng)文化掛起鉤來,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莫大誤解;傳統(tǒng)文化中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不但不可以否定,而且是應當大力弘揚的。
    下列關于這段話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80年代的“文化批判”存在矯枉過正的傾向
    B.人們對于文化的認識存在著誤解
    C.“國學”研究熱潮始于80年代的“文化批判”
    D.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應當大力弘揚
     
    首先,我們通過下面的真題來具體分析和探討做邏輯填空題的應對方法。
    例1.舞臺上,一個是中國京劇大師,一個是交響樂指揮家;一會兒傳來韻味十足的京腔,一會兒又是沁人心脾的管弦樂。面對京劇傳承的尷尬和交響樂普及的艱難,這種“抱團取暖”的方式,把兩個不搭界的藝術形式進行“嫁接”,究竟是 還是異想天開?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相得益彰 B.取長補短
    C.推陳出新 D.移花接木
    【答案】A。解析:語意分析可知,兩種不搭界的藝術形式的結合,結果是好還是壞,尚在討論中。此空應與“異想天開”形成反相對呼應,即語意相反。異想天開指想法很不切實際,非常奇怪,強調二者的結合不切實際,橫線應填入一個表示二者結合有益的詞,分析選項,相得益彰指兩個人或兩件事物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符合題干要求。B、C項中的“長、短、陳、新”均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排除。移花接木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換人或事物來欺騙別人,強調的是欺騙,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正確答案為A。
    例2.說話,寫文章,第一要簡明扼要,做到________;第二要樸素、自然,防止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言之成理 矯揉造作 B.言簡意賅 矯揉造作
    C.有的放矢 言不由衷 D.言之成理 拖泥帶水
    【答案】B。解析:語意分析可知,第一空填的詞應該與“簡明扼要”詞義相近,“言之有理”強調的是合理性,“有的放矢”比喻說話做事要有針對性,只有“言簡意賅”強調語言的簡潔準確,與“簡明扼要”相呼應。后一空的“矯揉造作”與“樸素、自然”意思相反,符合語意。因此,本題選B中公教育版權。
    相信同學們在做上面兩道例題時,找到前后相近、相反語意不難,但是我們很容易忽略這點,導致很多時候糾結到底選哪一個,所以做題時需要大家養(yǎng)成找呼應點的習慣。當我們找到呼應點后,很多同學又發(fā)愁了,四個選項好像都在呼應,應該選哪一個?
    接下來,我們來解決邏輯填空中的下一個難題,即近義詞語辨析。
    我們仍以上述例子來分析,題干如下:
    舞臺上,一個是中國京劇大師,一個是交響樂指揮家;一會兒傳來韻味十足的京腔,一會兒又是沁人心脾的管弦樂。面對京劇傳承的尷尬和交響樂普及的艱難,這種“抱團取暖”的方式,把兩個不搭界的藝術形式進行“嫁接”,究竟是 還是異想天開?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BR>    A.相得益彰 B.取長補短
    C.推陳出新 D.移花接木
    第一道題應填與“異想天開”相反的意思,這個成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過,講的是不切實際的意思,是“不好”的一面,我們要找的是“好”的一面,A、B、C都有“好”的一面,但是B、C項中側重點在于“取長、出新”,題干并無此意,排除,“移花接木”一詞我們可以利用已有語感簡單造句,比如“他用了一招移花接木,輕松贏過對方”,經(jīng)常被用來表示用某種方式達到欺騙別人的目的,材料無此意,因此正確答案就可以選出來了。
    辨析近義詞時不需要我們去一字一句地背詞典,而是要達到“辨析”的目的,即兩個詞語的區(qū)別在哪兒。簡單來說,近義詞的側重點分別是什么,這是我們要找到的。很多時候詞語本身很明顯能找到側重點,上面的“取長補短、推陳出新”即如此,或者“絡繹不絕”(側重不絕,即接連不斷)、“直抒胸臆”(直抒即直接抒發(fā)的意思,本詞還側重胸臆,即思想感情)、“精神抖擻”(側重抖擻,即振奮,或者我們可以聯(lián)想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來了解抖擻的意思)、“深謀遠慮”、“深思熟慮”等,相信大家都能找到這些近義詞的側重點。
    有些詞語的側重點不好找,比如“移花接木”一詞,但是這個詞我們平時使用較多,這時可以利用我們已經(jīng)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且通常來說正確的預感來組詞造句,如上面所造的簡單句子,以達到“辨析”的目的。除此之外,下面幾個詞語我們可以嘗試運用這個方法來辨析詞語:鄭重其事——他鄭重其事地向我們介紹了如何使用計算機,強調他介紹很認真;不遺余力——該公司不遺余力地研究新型節(jié)能燃料,強調公司很努力去做某事;深入淺出——老師對這道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強調講解非常有技巧;語重心長——爸爸語重心長地對女兒說:“以后可不能再撒謊了”,強調長輩對晚輩的教導。通過簡單造句,我們能看出這四個詞分別強調的是認真、努力、技巧和長輩對晚輩的教導。看到這一點,做題時就不再糾結了。
    綜上所述,我們在做邏輯填空時要關注兩點:
    第一,分析語意,確定呼應點,我們可從語意相近、相反兩個角度具體來找相呼應的詞語或者句子。
    第二,辨析詞語,確定答案,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詞語的側重點,同時可運用組詞造句的方法達到辨析的目的,從而快速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