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彼得大帝永不滿足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帝王故事:彼得大帝永不滿足》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彼得大帝一心想把俄羅斯的版圖延伸到波羅的海,把古時候曾經(jīng)屬于俄國的城市多爾帕和納爾瓦重新占為己有。因此,他急于打敗當時的強國瑞典。
    他同丹麥、波蘭訂立了一個聯(lián)合起來反對瑞典的計劃??墒牵诙砹_斯還沒來得及開始行動之前,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已經(jīng)率領(lǐng)艦隊直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強行登陸,打垮了丹麥的防御工事,迫使丹麥投降,退出與俄羅斯的聯(lián)盟。而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雖然攻占了都納蒙德,但在里加城下遭到了失敗。
    1700年8月8日,俄羅斯正式向瑞典開戰(zhàn)。彼得大帝為自己的出證找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借口。他說當年他率領(lǐng)高級使團出訪經(jīng)過里加時,里加的瑞典官員對他很不尊重,接待非常冷淡。其實,在彼得大帝心目中,只要戰(zhàn)爭是必須的,借口就不重要。
    彼得大帝以為,他完全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戰(zhàn)勝年輕和缺乏經(jīng)驗的對手。因為這一年,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剛滿18歲,比彼得大帝整整小10歲。查理十二世在15歲多時登基成為瑞典的新君主,然而他的表現(xiàn)卻是膽大無比、力大無窮、魯莽無禮、專橫跋扈,使他周圍的人無不驚異!他的身材又瘦又高,面孔是橢圓形的,額頭寬闊,目光銳利。平時他對于國王的職責完全采取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一邊在讀古典的著作,一邊像個孩子似的由著性子胡鬧。他可以把所有的大臣丟在一旁,在國會里追野兔,用大刀去砍山羊的腦袋,大白天騎著馬在首都的街道上亂跑……  彼得大帝想,這半瘋的孩子沒有什么可怕的。然而,他想錯了。查理十二世眼看自己的國家受到戰(zhàn)爭的威脅,立刻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在一夜之間放棄了自己的所有癖好,一心一意考慮起保衛(wèi)國家的問題來。他得到俄國宣戰(zhàn)的消息后,馬上下令逮捕了俄國大使和大使館的全體人員,以及所有在瑞典的俄國商人。他親自率領(lǐng)軍隊出征,像士兵一樣睡硬板床,站著用餐,完全像一個有經(jīng)驗的將軍。
    彼得大帝允許在俄國的瑞典人離開俄國。但是,當荷蘭和英國的公使們試圖說服他放棄戰(zhàn)爭時,彼得大帝卻從劍鞘中拉出寶劍,當眾發(fā)誓說,只有在取得最后勝利時,他才會把劍插回鞘中。他手下大約有4萬兵力,第一個攻打的目標就是過去曾經(jīng)被俄國人控制的瑞典城市納爾瓦。他估計查理十二世目前還在丹麥,怎么也來不及趕來救援。單憑納爾瓦的防守力量,根本不是4萬俄國大軍的對手,所以拿下這座城市不過是一次愉快的軍事散步罷了。然而,當彼得大帝來到納爾瓦城下時,他才發(fā)現(xiàn),納爾瓦遠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樣好對付。這座城市的城墻十分堅固,俄國的大炮轟上去幾乎沒有什么作用。同時,俄國的炮手們技術(shù)也不夠熟練,炸藥和炮彈的供應(yīng)不足。但是,彼得大帝仍然希望被圍困的納爾瓦人在彈盡糧絕后會投降。
    圍困持續(xù)了3個月。11月17日晚,彼得大帝從瑞典俘虜?shù)目谥械弥?,查理十二世正帶領(lǐng)大隊人馬急行軍向納爾瓦逼近,這個消息使他驚呆了。他似乎感到自己正在落入一個陷阱,俄國軍隊很可能會全軍覆滅。彼得大帝寧愿逃跑也不愿做俘虜,他立刻做出了撤退的決定。他的軍事顧問們也認為彼得大帝應(yīng)該盡早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于是,驚慌失措的彼得大帝把軍隊交給克羅伊親王指揮,自己借口去與波蘭國王商討協(xié)同作戰(zhàn)的問題,匆匆逃離了戰(zhàn)場。
    克羅伊親王是彼得大帝兩年前雇用的外國將軍,盡管他很有指揮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但他畢竟對這支臨時交付給他的部隊不熟悉,完全不了解部隊的精神狀態(tài),更要命的是他還不會說俄語!他剛剛接受了這一項艱難的使命,查理十二世的人馬已經(jīng)來到了納爾瓦。瑞典士兵們一路急行軍,穿過了大片荒無人煙的地帶,經(jīng)歷了惡劣多變的氣候,時常餓著肚子安營扎寨,這時已經(jīng)筋疲力竭,他們的馬匹也都有兩天沒有吃東西了。但是,在年輕的國王查理十二世以身作則的鼓舞下,他們?nèi)匀槐3种⒂律茟?zhàn)的本色。
    第二天,兩軍對陣。瑞典軍隊只有1萬人,在數(shù)量上只有俄國軍隊的四分之一。然而查理十二世對自己訓練有素的戰(zhàn)士們信心十足,他親自指揮戰(zhàn)斗,用兩個縱隊的兵力向俄國人發(fā)動進攻。這時,正好刮起了一場暴風雪,使處于下風的俄國人連眼睛也睜不開。瑞典軍隊趁機猛撲上來。俄國軍隊雖然作了頑強的抵抗,但很快就被瑞典軍隊沖亂了陣勢??肆_伊親王已完全把握不住局勢了。兵敗如山倒,俄國軍隊四散逃竄,騎兵們試圖渡過納爾瓦河,結(jié)果有1000人淹死在河中。步兵的情況也不好多少,他們爭先恐后地擁向河上的兩座橋,以至橋身因為負載過重而塌掉了。幸虧天色黑了下來,敵對雙方都停止了戰(zhàn)斗。查理十二世擔心數(shù)量眾多的俄國軍隊垂死掙扎,會給瑞典軍隊造成過大的傷亡,所以派人連夜修好了納爾瓦河上的橋梁,使?jié)〉亩韲婈犛幸粭l逃生之路。一敗涂地的俄國軍隊傷亡了1萬人??肆_伊親王第一個舉手投降,跟他一塊作俘虜?shù)倪€有多爾戈魯基親王和幾位將軍。
    在莫斯科,彼得大帝處于極度恐慌之中,盡管他禁止俄國人議論這一次失敗的戰(zhàn)爭,他卻沒法讓自己不去想這次可恥的逃跑。幸好查理十二世沒有繼續(xù)向俄國進軍,他決定先把波蘭這個敵人解決掉。彼得大帝利用這個喘息的機會,不惜代價地要求與瑞典簽訂和平條約??墒菤W洲各國還記得彼得大帝當初的傲慢,都不愿充當俄國與瑞典的調(diào)解人。而瑞典人則公開表示,他們寧可與波蘭和平共處,也不會與俄國和平共處!  這種種屈辱和刺激,反而使彼得大帝從絕望中醒悟了。他開始正視自己的失敗,并且從中汲取教訓。同時,他也看到了俄羅斯民族蘊藏的無窮無盡的潛在力量,俄國土地遼闊,資源豐富,即使十次、二十次地打敗仗,也還能夠重新聚集起復興的力量。過去急于求成的彼得大帝,這時開始從容不迫地做起扎扎實實的工作,以爭取報仇雪恨。他說:“我清楚地知道,瑞典人還會長時間同我們作戰(zhàn),但到頭來,他們將教會我們?nèi)绾未蛘蹋 薄 ≡诒说么蟮鄣奶栒傧?,整個俄國投入了緊張的工作,男女老少,包括教會中的神職人員,一齊動手加固城市和修道院,使它們成為有可能抵御敵人進攻的堡壘。在納爾瓦慘敗之后,俄國的正規(guī)部隊減少到25000人,沙皇又開始全國規(guī)模的大征兵,新建立起10個團。他又下令統(tǒng)計教堂和修道院所擁有的大鐘的數(shù)量,征用其中的四分之一來制造大炮,同時又選派了250名青年到炮兵和工兵學校去學習。俄國的外交官在國外購買了15000支槍,還有連射大炮、望遠鏡和其它精密儀器。他們新建了一個煉鐵廠,快速建造了大批輕型戰(zhàn)船,還為1萬名新兵制作了暖和的棉衣。
    彼得大帝重新建立他的國際聯(lián)盟,分別與芬蘭和丹麥訂立了同盟條約,但是這些同盟條約并沒有給他多少幫助,俄國與波蘭的聯(lián)合進攻,又一次敗在瑞典人手下。查理十二世收復和攻占了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
    1702年,為了打開涅瓦河通向大海的出路,波得大帝和謝列米杰夫,從水陸兩路去攻擊處于涅瓦河三角洲的尼尚茨城堡,1703年5月1日,城堡投降了。6天以后,兩只瑞典艦船因為不知道這個消息,冒冒失失地駛進了尼尚茨堡下的港灣,彼得立即命令他的城防隊駕駛30多只小船去圍攻這兩只大船。經(jīng)過激烈的肉搏戰(zhàn),俄國士兵殺死了58名瑞典水兵,俘虜19名。這是俄國海軍第一次獲勝,彼得大帝高興得像小孩子一樣手舞足蹈。
    9天以后,彼得大帝命人在附近的小島上為他自己和親信修建幾間簡陋的木頭房子。當時,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會是未來的首都——彼得堡的雛形。幾個月以后,一艘滿載燒酒和鹽的荷蘭商船無意間停泊在這小島下。
    彼得大帝立即上了船,命人給船員送去伏特加酒、奶酪和餅干,并且向船長和船員都贈送了錢,以感謝他們在新建的“彼得堡”拋錨!  現(xiàn)在,彼得大帝已經(jīng)有可能從自己的出??谶M入波羅的海了。為了保衛(wèi)涅瓦河河口,他在海灣入口處的島上又修建了一座古堡,并且大大地發(fā)展了造船業(yè)。
    1704年7月,彼得大帝親自參加了攻克多爾帕的戰(zhàn)斗。一個月后,經(jīng)過猛烈的攻擊,納爾瓦城終于向彼得大帝投降了。彼得大帝奪回了曾經(jīng)由俄國人統(tǒng)治的這兩個波羅的海沿岸城市,也洗雪了4年前失敗的恥辱。
    其實,當時瑞典軍隊的主力正在波蘭,守衛(wèi)納爾瓦城的兵力過于薄弱,此后的幾年中,俄國軍隊與瑞典軍隊始終處于拉鋸狀態(tài),互有勝負。查理十二世和彼得大帝兩個人,都屬于同一種固執(zhí)狂熱的個性。所不同的是,彼得大帝像火一樣熱情,他沒有規(guī)矩、粗魯而且常常憑一時沖動行事。而查理十二世的熱情卻罩上了一層冷冰冰的外衣,是隱藏在內(nèi)部的、并且是充滿計謀的。雖然他們都喜歡大肆宣揚自己的每一個勝利,但他們心里都明白,真正的決戰(zhàn)機會并沒有到來??墒窃谶@些小規(guī)模的戰(zhàn)斗中,俄國軍隊逐漸學到了瑞典軍隊的戰(zhàn)術(shù)。
    瑞典國上查理十二世終于開始行動了。1708年6月,他率領(lǐng)大軍越過別列齊納河。他很快奪取了莫吉廖夫,直逼斯摩棱斯克,眼看就要到莫斯科。
    彼得大帝急忙下令加固首都的防御工事。但是,很不湊巧的是,當時在俄國國內(nèi)又接連發(fā)生了頓河哥薩克的叛亂,沙皇不得不派兵去鎮(zhèn)壓。這個軍事行動使他的兵力大大分散了。
    不過,彼得大帝已經(jīng)不是8年前那個缺乏戰(zhàn)爭經(jīng)驗的指揮員了。在長期的作戰(zhàn)經(jīng)歷中,他不但學會了打仗的藝術(shù),而且磨練出了堅強的毅力。他果斷地作出了回避與瑞典軍隊正面作戰(zhàn)的決定。他不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老練地實行著自己的戰(zhàn)略計劃。俄國軍隊連續(xù)后退,將敵人逐步誘進了俄國的心臟地區(qū)。而進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的俄國軍隊在離開每一個地方之前,都把村莊燒毀,倉庫搬空,不給敵人留下任何有用的東西,使深入敵境的瑞典軍隊連吃的東西都找不到,生活和行軍都遇到了極大的困難。而俄國的小股軍隊不時地對瑞典軍隊進行突然襲擊,殺死幾個敵人后馬上就撤走。彼得大帝深信,時間、空間、饑餓和寒冷會幫助俄國人戰(zhàn)勝瑞典入侵者。
    查理十二世上當了,一開始他對自己獲得的“勝利”十分興奮,得意洋洋地對后退的俄國軍隊緊追不舍。但是,越是深入俄國的腹地,瑞典軍隊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大,由于饑餓、寒冷和疾病的折磨,一路上不斷有士兵倒下。
    這時,年輕的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終于在絕望中作出最后決定:放棄斯摩棱斯克和向莫斯科的進軍,轉(zhuǎn)向烏克蘭。他希望在那片富饒的土地上,能為他的士兵找到足夠的食物,并且得到背叛彼得大帝的頓河哥薩克首領(lǐng)馬澤泊的幫助。然而,當查理十二世率軍抵達烏克蘭后,他驚異地發(fā)現(xiàn),烏克蘭的農(nóng)村同樣也已被俄軍全部破壞,瑞典軍隊根本沒有補充給養(yǎng)的可能。同時,大批哥薩克仍然忠于彼得大帝,并且對入侵者展開了一場游擊戰(zhàn)。他們不時從白雪茫茫的薄霧中沖出來,殺死掉隊的瑞典士兵,攔截敵人的車輛。這時,俄羅斯的嚴冬已經(jīng)降臨了,這年的天氣異常地寒冷,連鳥兒也被凍死在樹枝上??墒侨鸬滠婈牬丝踢€在離自己國家1200俄里外的敵國境內(nèi),既沒有援軍的接應(yīng),也無法找到任何食物。越來越多的士兵因為饑餓而昏倒在地,馬匹也因為虛弱而不斷死去。不可一世的查理十二世,這時也同他的士兵們一樣狼狽不堪。但是,他咬緊牙關(guān),仍然頑強地率領(lǐng)著士兵們前進?,F(xiàn)在他選定的目標是烏克蘭心臟地區(qū)的波爾納瓦,他相信那里儲存著大量的食物,只要能夠打下這個城市,瑞典大軍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補充,他們就有轉(zhuǎn)敗為勝的希望。
    1709年4月,離開自己祖國已經(jīng)10個月之久的瑞典軍隊,終于到達了波爾納瓦城下。這座古老的城堡的防守工事很差,而且俄國守軍只有6000人,查理十二世有兩萬人。如果他立刻下令攻打波爾納瓦,很可能就打進去了。但是,查理十二世卻放棄了這個機會,只命令包圍波爾納瓦,沒有發(fā)動進攻。因為他的偵探報告說,俄軍大軍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他們的*后面了。查理十二世決定集中一切力量,以便與俄軍的主力部隊決一死戰(zhàn)。然而,他部下最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們,現(xiàn)在都已完全喪失了取勝的信心,他們紛紛勸告查理十二世放棄圍城,乘著俄國大軍還沒有到達之前,趕緊撤退。
    固執(zhí)的查理十二世卻聽不進這一切意見,他盲目地認為已經(jīng)置身于死地的瑞典士兵還有力量打敗俄國大軍。他斷然宣布:“即使上帝派天使來勸我撤退,我也不會服從!”  其實,查理十二世至今還沉迷在過去對俄戰(zhàn)爭的勝利中,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輕敵是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對于彼得大帝在俄國所進行的改革,以及俄國所取得的進步,完全采取不聞不問的態(tài)度。
    彼得大帝率領(lǐng)俄國大軍很快也趕到了波爾納瓦城下,面對士氣低落的瑞典軍隊,他也沒有立即下令發(fā)起攻擊。因為,過去失敗的慘痛教訓,至今仍讓他記憶猶新。他對于是不是與查理十二世進行這場決戰(zhàn),也還有些舉棋不定,所以只命令俄國士兵在周圍修筑戰(zhàn)壕,或者派小股部隊去同瑞典軍隊進行試探性的沖突。彼得大帝常常親臨前線,觀察敵情。查理十二世同樣也不斷出現(xiàn)在前線陣地上。這兩位帝王,對于自己個人的冒險都不缺少勇氣,但對于這場大戰(zhàn)則都保持著謹慎的態(tài)度。這時,瑞典人又一次遭到了不幸,查理十二世在一次前線偵察中,右腳被一粒子彈擊中。當時他堅持騎在馬上繼續(xù)進行偵察,直到工作結(jié)束,可是回到軍營中,他在下馬時就昏倒在地上了。
    軍營中的外科醫(yī)生立即為他做了手術(shù),查理十二世還勉強笑著對身邊的人說:“好啦,先生們,只不過是腳,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他的身體原來就已經(jīng)很虛弱了,這一負傷,就更無法堅持指揮戰(zhàn)斗,只好把指揮權(quán)交給雷恩斯克爾德將軍。人們再一次勸他率軍后撤,可是查理十二世不但拒絕了這些意見,而且斷然決定,在第二天拂曉向俄國軍隊發(fā)動總攻。
    6月27日拂曉,瑞典人發(fā)動了進攻。這時,彼得大帝騎在一匹阿拉伯種馬上,在戰(zhàn)場上來回奔馳,他兩眼突出,嘴冒白沫,大聲地發(fā)出號令,對戰(zhàn)士們時而鼓勵,時而咒罵。人們幾乎在戰(zhàn)場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誰都不敢相信,就是這樣一個人,曾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臨陣脫逃!今天,彼得大帝仿佛決心洗刷過去的恥辱,他似乎專門揀危險的地方去。他的帽子被一粒子彈打穿了,另一粒子彈打在他的胸部,卻奇跡般地被他胸前佩帶的金制十字架擋住了,還有一粒子彈打進了他馬鞍的木頭中。
    查理十二世因為傷口未愈,只能讓人用擔架抬著觀看戰(zhàn)斗。一顆炮彈落在附近,單薄的擔架被震壞了,士兵們只好用長矛交錯起來搭成一個架子抬著他。戰(zhàn)斗越來越緊張,查理十二世忍不住也跨上了馬背。但是,無論這位年輕的國王如何英勇,瑞典大軍的敗局己無法挽回。俄軍用72門大炮猛轟敵人的步兵隊伍,在其中打開了一個缺口,而瑞典的炮兵卻因為彈藥用盡無法還擊。大隊俄軍士兵沖了過來,雙方展開了肉搏戰(zhàn),養(yǎng)精蓄銳的俄國士兵在體力上和精神上都占了優(yōu)勢,瑞典軍隊開始敗退。無論將軍們怎樣鼓勵自己的士兵,瑞典士兵們還是潰不成軍,丟盔棄甲,四散逃竄。眼看敗局已定,雄心勃勃的查理十二世也只好撤離了戰(zhàn)場。
    夜幕降臨時,殘存的1萬多瑞典將士退到了第聶伯河邊,這是他們回國的必經(jīng)之路,但是面對寬闊的河水,他們卻沒有渡河的工具。夜深了,查理十二世終于承認了自己的徹底失敗,帶著幾百名衛(wèi)兵,乘坐小船悄悄地渡過了第聶伯河,隨后又逃往土耳其。
    在查理十二世逃走的第二天,其余的瑞典將士就全部當了俄國人的俘虜。其中有1名元帥,10名將軍,1000多名軍官,此外還包括瑞典政府的首相、參議員、國王侍從、隨軍神父、秘書和作家……有些瑞典士兵寧死不屈,在絕望中跳進了波濤洶涌的第聶伯河,有的傷員悲憤地扯開了包扎傷口的繃帶……  勝利的當天晚上,彼得大帝舉行盛大宴會進行慶祝。被俘的瑞典將領(lǐng)也被邀請出席了宴會。彼得大帝面向俘虜們,舉起酒杯高聲祝酒,他說:“為教會我們打仗的人們的健康干杯!”接著,彼得大帝走向瑞典的雷恩斯科爾德元帥,取下自己的寶劍贈送給他,以表示對這位多次與俄軍交戰(zhàn)的元帥的敬意,并且還特許元帥隨身佩帶這柄寶劍!  俄國大軍在彼得大帝的率領(lǐng)下,帶著大批俘虜,啟程回莫斯科。在路上,彼得大帝就迫不及待地命令瑞典的步兵和騎兵分別在他面前進行操練演習,使他能就近觀看瑞典人在戰(zhàn)場上是如何用兵的。俘虜們執(zhí)行了他的命令。彼得大帝認真地觀看了演習,并且熱情地為俘虜們的表演鼓掌。
    在學習別人的先進經(jīng)驗上,彼得大帝是永遠不知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