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證據法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29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作為司法和訴訟兩大主要價值的公正和效率,在證據法領域體現為
A.全面地收集證據B.科學合理地辨別證據的真?zhèn)?BR> C.公正和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D.正確地適用法律
2.法律意義上的證明,是指
A.證明的結果和證明的過程B.證明結果
C.證明過程D.證明的結果、證明的過程和證據
3.證明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A.證據B.證明對象
C.證明主體D.證明責任
4.在德國普通法時代,曾盛行裁判宣誓制度。依據當時的宣誓制度,如果負擔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雖不充分,但在證明程度上已經超出一半,那么經過該當事人的某種宣誓后,法官即可認定該待證事實為真。這種宣誓制度叫做
A.擔保宣誓B.保證宣誓
C.補充宣誓D.雪冤宣誓
5.下列關于客觀真實和法律真實的認識,正確的是
A.“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哲學基礎是認識論上的法律真實
B.法院認定案件事實可以達到客觀真實
C.法律真實不可避免地滲透了人的主觀意志
D.客觀真實與訴訟證明相對性原理具有內在一致性
6.《法國民法典》規(guī)定:“夫妻婚姻期間受孕的子女,夫為其父。”如果法院根據這一條款認定某個案件中的父子關系,那么法院采用的事實認定方法是
A.法定B.推定
C.擬制D.裁定
7.下列事實屬于司法認知的范圍的是
A.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報發(fā)布的事實B.中共江蘇省委公報發(fā)布的事實
C.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公報發(fā)布的事實D.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發(fā)布的事實
8.在刑事訴訟中,公訴人向法庭出示了留在案發(fā)現場的沾有被告入血跡的刀具。該刀具屬于
A.反證B.間接證據
C.直接證據D.傳聞證據
9.甲和乙因合同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但是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甲未將證人丙的證言提交給法院。對于由此產生的后果,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視為甲放棄訴訟請求
B.甲不得再將該證言提交給法院
C.如果甲將該證言提交給法院,法院必須將該證言排除于法庭之外,不得再組織質證
D.如果甲將該證言提交給法院,在乙同意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在審理時組織質證
10.在行政訴訟中,關于被告的代理律師取證的表述,正確的是
A.其向原告取證應當經法院許可,但向證人取證無須經法院許可
B.其向原告取證無須經法院許可,但向證人取證應當經法院許可
C.其向原告和證人取證均須經法院許可
D.其向原告和證人取證均無須經法院許可
11.在行政訴訟中,對于經過法庭質證的證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只要當事人請求,就可以再次進行質證
B.發(fā)現證據資格有缺陷的,不允許再次質證
C.發(fā)現證明力有缺陷的,不允許再次質證
D.發(fā)現證據資格或證明力有缺陷的,均可再次質證
12.勘驗過程拍攝的照片屬于
A.物證B.書證
C.勘驗筆錄的組成部分D.現場筆錄的組成部分
13.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于扣押的文件,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退還原主的期限是
A.3日內B.4日內
C.5日內D.7日內
14.視聽資料作為一種獨立的證據種類,分布于
A.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B.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C.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D.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15.與其他證據相比,對電子證據審查判斷的特殊性表現在
A.關聯(lián)性、真實性和合法性B.關聯(lián)性和真實性
C.真實性和合法性D.關聯(lián)性和合法性
16.可以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的是
A.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相符的證言
B.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的證言
C.與當事人的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的證言
D.無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證人的證言
17.下列關于司法鑒定的表述,正確的是
A.鑒定結論可以附帶對法律問題發(fā)表看法
B.鑒定人不實行回避制度
C.鑒定結論必須以書面形式
D.兩名鑒定人共同鑒定,如果鑒定意見不同,不可以分別書寫鑒定結論
18.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詢問證人和被害人均應個別進行
B.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但詢問被害人可以同時進行
C.詢問被害人應當個別進行,但詢問證人可以同時進行
D.詢問證人和被害人均可以同時進行
19.作為法定證據種類且僅存在于刑事訴訟的是
A.勘驗筆錄B.檢查筆錄
C.現場筆錄D.搜查筆錄
20.關于神示證據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A.當時社會缺乏查明事實真實的意識,是因為社會中責任觀念并不發(fā)達
B.神示證據法律制度表明,古人在當時的條件下,并不致力于為裁判尋求正當的根據
C.由于神判制度把案件的是非曲直委之于偶然的情況,所以每個嫌疑人在理論上受罰的機會并不均等
D.神示證據制度存在于西方奴隸制度社會和封建社會
21.下列關于邏輯推論法的表述,正確的是
A.直接推論既可以來源于直接證據,也可以來源于間接證據
B.間接推論既可以來源于直接證據,也可以來源于間接證據
C.直接推論的環(huán)節(jié)只有一個
D.一種間接推論等于一種證明
22.作為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下列不屬于行政管轄權事實的是
A.某行政機關行使了司法機關的權力B.某行政機關超出法定幅度罰款
C.某縣藥監(jiān)部門行使了衛(wèi)生部門的權力D.某行政機關拒絕發(fā)給營業(yè)執(zhí)照
23.關于醫(yī)療責任糾紛中的舉證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告只需要證明侵權后果的存在即可
B.醫(yī)療單位只需要證明醫(yī)療行為和醫(yī)療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即可免責
C.醫(yī)療單位需要證明醫(yī)療行為和醫(yī)療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以及主觀上無過錯才可免責
D.由被告承擔證明責任
24.根據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定》,如果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當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與被告提供的相比處于特定情形時法院應當確認原告的證據,這種情形是指
A.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大于被告提供的
B.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稍大于被告提供的
C.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大于被告提供的
D.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遠遠大于被告提供的
25.從實質上而言,確定證據類別劃分標準的依據是
A.證據的表現形式B.證據的載體
C.證據對待證事實的證明方式D.證據收集的特殊性
26.關于證明力規(guī)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直接證據的證明力一般等同于間接證據
B.沒有利害關系的證人證言的證明力一般大于有利害關系的證人證言
C.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并不優(yōu)于不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D.原件的證明力大于經核對無誤的復制件
27.關于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根據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沒有被采納的證據意味著該證據沒有證據資格
B.根據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沒有被采納的證據意味著該證據沒有證明力
C.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的主要目的是簡化證明過程
D.佳證據規(guī)則意味著原件、原物是本案所有證據中好的證據
28.根據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定》,當事人對客觀上不能收集的證據材料,向法院提出申請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
A.3日內B.5日內
C.7日內D.10日內
29.下列關于公文書證的表述,正確的是
A.法院的判決不屬于公文書證
B.公文書證對于其記載的內容,往往不具有完全的證明力
C.公文書證記載的事項推定為真實,不允許*
D.公文書證的證明力一般大于其他書證
30.下列關于自認的表述,正確的是
A.在民事訴訟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既不表示承認也不否認,經審判人員充分說明并詢問后,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
B.我國《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規(guī)定了默示自認
C.當事人可以就有關身份關系的事實予以自認
D.行政機關具體行為是否合法的事實,可以由原告自認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我國近現代證據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有
A.法定證據制度B.自由心證證據法律制度
C.有罪推定原則D.無罪推定原則
E.直接言詞辯論原則
32.關于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只要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達到了證明標準,即可認為其履行了證明責任
B.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本質上是一物兩面的概念,即從不同的角度就同一訴訟現象進
行考察得出的不同概念
C.證明標準是在證明責任的基礎上產生的概念
D.證明責任之所以有實質意義,是因為在觀念上有證明標準的概念與之匹配
E.證明標準因為有證明責任而富有可操作性
33.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下列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是
A.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B.采取偷拍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
C.采取竊聽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D.采取利誘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
E.采取欺詐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
34.證人享有豁免權的原因包括
A.親屬關系B.財產利益
C.刑事追究D.蒙受恥辱
E.職業(yè)上或業(yè)務上的要求
35.甲于2012年10月24日到法院起訴乙,請求乙依據甲乙雙方2012年9月24日簽訂的服裝買賣合同履行交付。乙對雙方簽訂合同的事實無異議,但同時表示合同已經于2012年10月15日履行完畢。關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乙對簽訂合同的事實無異議屬于自認行為
B.乙表示合同已經履行完畢的主張抵銷了承認雙方簽訂合同事實所產生的法律效果
C.乙表示合同已經履行完畢并不影響服裝買賣合同事實成立的效力
D.對于合同已經履行完畢的主張,乙負有舉證責任
E.本案中,乙的行為屬于附條件的自認行為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36.(本題7分)簡述證據的屬性。
37.(本題7分)簡述證據保全的種類。
38.(本題8分)簡述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例外。
39.(本題8分)簡述鑒定結論的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l小題,l5分)
40.論述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l小題,15分)
41.某地發(fā)生一起強*殺人案。警方從被害人尸體上提取了罪犯精液,并從中獲得罪犯的DNA樣本。經過現場勘查和走訪,警方把某工廠保安張某列為重要犯罪嫌疑人,但由于張某提供了案發(fā)時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案件成為懸案。后來警方搜查張某住所時提取了張某的幾根頭發(fā),并從中提取了DNA樣本,結果發(fā)現與從被害人尸體中獲得的罪犯DNA樣本完全吻合。在本案中,兩個DNA樣本的吻合成為后來證明案件事實真相的重要證據,使得一樁懸案終于得以結案。
請根據上述案例分析:(1)物證的特征;(2)收集物證的方法:(3)本案使用了何種物證收集方法?
證據法學試題
課程代碼:00229
請考生按規(guī)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涂、寫在答題紙上。
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guī)定的位置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紙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
1.作為司法和訴訟兩大主要價值的公正和效率,在證據法領域體現為
A.全面地收集證據B.科學合理地辨別證據的真?zhèn)?BR> C.公正和及時地認定案件事實D.正確地適用法律
2.法律意義上的證明,是指
A.證明的結果和證明的過程B.證明結果
C.證明過程D.證明的結果、證明的過程和證據
3.證明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A.證據B.證明對象
C.證明主體D.證明責任
4.在德國普通法時代,曾盛行裁判宣誓制度。依據當時的宣誓制度,如果負擔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所提供的證據雖不充分,但在證明程度上已經超出一半,那么經過該當事人的某種宣誓后,法官即可認定該待證事實為真。這種宣誓制度叫做
A.擔保宣誓B.保證宣誓
C.補充宣誓D.雪冤宣誓
5.下列關于客觀真實和法律真實的認識,正確的是
A.“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哲學基礎是認識論上的法律真實
B.法院認定案件事實可以達到客觀真實
C.法律真實不可避免地滲透了人的主觀意志
D.客觀真實與訴訟證明相對性原理具有內在一致性
6.《法國民法典》規(guī)定:“夫妻婚姻期間受孕的子女,夫為其父。”如果法院根據這一條款認定某個案件中的父子關系,那么法院采用的事實認定方法是
A.法定B.推定
C.擬制D.裁定
7.下列事實屬于司法認知的范圍的是
A.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公報發(fā)布的事實B.中共江蘇省委公報發(fā)布的事實
C.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公報發(fā)布的事實D.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報發(fā)布的事實
8.在刑事訴訟中,公訴人向法庭出示了留在案發(fā)現場的沾有被告入血跡的刀具。該刀具屬于
A.反證B.間接證據
C.直接證據D.傳聞證據
9.甲和乙因合同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但是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甲未將證人丙的證言提交給法院。對于由此產生的后果,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視為甲放棄訴訟請求
B.甲不得再將該證言提交給法院
C.如果甲將該證言提交給法院,法院必須將該證言排除于法庭之外,不得再組織質證
D.如果甲將該證言提交給法院,在乙同意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在審理時組織質證
10.在行政訴訟中,關于被告的代理律師取證的表述,正確的是
A.其向原告取證應當經法院許可,但向證人取證無須經法院許可
B.其向原告取證無須經法院許可,但向證人取證應當經法院許可
C.其向原告和證人取證均須經法院許可
D.其向原告和證人取證均無須經法院許可
11.在行政訴訟中,對于經過法庭質證的證據,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只要當事人請求,就可以再次進行質證
B.發(fā)現證據資格有缺陷的,不允許再次質證
C.發(fā)現證明力有缺陷的,不允許再次質證
D.發(fā)現證據資格或證明力有缺陷的,均可再次質證
12.勘驗過程拍攝的照片屬于
A.物證B.書證
C.勘驗筆錄的組成部分D.現場筆錄的組成部分
13.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于扣押的文件,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退還原主的期限是
A.3日內B.4日內
C.5日內D.7日內
14.視聽資料作為一種獨立的證據種類,分布于
A.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B.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C.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D.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15.與其他證據相比,對電子證據審查判斷的特殊性表現在
A.關聯(lián)性、真實性和合法性B.關聯(lián)性和真實性
C.真實性和合法性D.關聯(lián)性和合法性
16.可以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的是
A.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相符的證言
B.與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的證言
C.與當事人的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的證言
D.無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證人的證言
17.下列關于司法鑒定的表述,正確的是
A.鑒定結論可以附帶對法律問題發(fā)表看法
B.鑒定人不實行回避制度
C.鑒定結論必須以書面形式
D.兩名鑒定人共同鑒定,如果鑒定意見不同,不可以分別書寫鑒定結論
18.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詢問證人和被害人均應個別進行
B.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但詢問被害人可以同時進行
C.詢問被害人應當個別進行,但詢問證人可以同時進行
D.詢問證人和被害人均可以同時進行
19.作為法定證據種類且僅存在于刑事訴訟的是
A.勘驗筆錄B.檢查筆錄
C.現場筆錄D.搜查筆錄
20.關于神示證據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A.當時社會缺乏查明事實真實的意識,是因為社會中責任觀念并不發(fā)達
B.神示證據法律制度表明,古人在當時的條件下,并不致力于為裁判尋求正當的根據
C.由于神判制度把案件的是非曲直委之于偶然的情況,所以每個嫌疑人在理論上受罰的機會并不均等
D.神示證據制度存在于西方奴隸制度社會和封建社會
21.下列關于邏輯推論法的表述,正確的是
A.直接推論既可以來源于直接證據,也可以來源于間接證據
B.間接推論既可以來源于直接證據,也可以來源于間接證據
C.直接推論的環(huán)節(jié)只有一個
D.一種間接推論等于一種證明
22.作為行政訴訟的證明對象,下列不屬于行政管轄權事實的是
A.某行政機關行使了司法機關的權力B.某行政機關超出法定幅度罰款
C.某縣藥監(jiān)部門行使了衛(wèi)生部門的權力D.某行政機關拒絕發(fā)給營業(yè)執(zhí)照
23.關于醫(yī)療責任糾紛中的舉證責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告只需要證明侵權后果的存在即可
B.醫(yī)療單位只需要證明醫(yī)療行為和醫(yī)療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即可免責
C.醫(yī)療單位需要證明醫(yī)療行為和醫(yī)療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以及主觀上無過錯才可免責
D.由被告承擔證明責任
24.根據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定》,如果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當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與被告提供的相比處于特定情形時法院應當確認原告的證據,這種情形是指
A.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大于被告提供的
B.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稍大于被告提供的
C.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明顯大于被告提供的
D.原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遠遠大于被告提供的
25.從實質上而言,確定證據類別劃分標準的依據是
A.證據的表現形式B.證據的載體
C.證據對待證事實的證明方式D.證據收集的特殊性
26.關于證明力規(guī)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直接證據的證明力一般等同于間接證據
B.沒有利害關系的證人證言的證明力一般大于有利害關系的證人證言
C.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并不優(yōu)于不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D.原件的證明力大于經核對無誤的復制件
27.關于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根據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沒有被采納的證據意味著該證據沒有證據資格
B.根據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沒有被采納的證據意味著該證據沒有證明力
C.證明力優(yōu)先規(guī)則的主要目的是簡化證明過程
D.佳證據規(guī)則意味著原件、原物是本案所有證據中好的證據
28.根據我國《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定》,當事人對客觀上不能收集的證據材料,向法院提出申請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
A.3日內B.5日內
C.7日內D.10日內
29.下列關于公文書證的表述,正確的是
A.法院的判決不屬于公文書證
B.公文書證對于其記載的內容,往往不具有完全的證明力
C.公文書證記載的事項推定為真實,不允許*
D.公文書證的證明力一般大于其他書證
30.下列關于自認的表述,正確的是
A.在民事訴訟中,一方當事人對另一方當事人陳述的事實既不表示承認也不否認,經審判人員充分說明并詢問后,其仍不明確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視為對該項事實的承認
B.我國《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規(guī)定了默示自認
C.當事人可以就有關身份關系的事實予以自認
D.行政機關具體行為是否合法的事實,可以由原告自認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
31.我國近現代證據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有
A.法定證據制度B.自由心證證據法律制度
C.有罪推定原則D.無罪推定原則
E.直接言詞辯論原則
32.關于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只要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達到了證明標準,即可認為其履行了證明責任
B.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本質上是一物兩面的概念,即從不同的角度就同一訴訟現象進
行考察得出的不同概念
C.證明標準是在證明責任的基礎上產生的概念
D.證明責任之所以有實質意義,是因為在觀念上有證明標準的概念與之匹配
E.證明標準因為有證明責任而富有可操作性
33.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guī)定》,下列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是
A.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B.采取偷拍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
C.采取竊聽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D.采取利誘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
E.采取欺詐手段獲得的證據材料
34.證人享有豁免權的原因包括
A.親屬關系B.財產利益
C.刑事追究D.蒙受恥辱
E.職業(yè)上或業(yè)務上的要求
35.甲于2012年10月24日到法院起訴乙,請求乙依據甲乙雙方2012年9月24日簽訂的服裝買賣合同履行交付。乙對雙方簽訂合同的事實無異議,但同時表示合同已經于2012年10月15日履行完畢。關于本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乙對簽訂合同的事實無異議屬于自認行為
B.乙表示合同已經履行完畢的主張抵銷了承認雙方簽訂合同事實所產生的法律效果
C.乙表示合同已經履行完畢并不影響服裝買賣合同事實成立的效力
D.對于合同已經履行完畢的主張,乙負有舉證責任
E.本案中,乙的行為屬于附條件的自認行為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0分)
36.(本題7分)簡述證據的屬性。
37.(本題7分)簡述證據保全的種類。
38.(本題8分)簡述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例外。
39.(本題8分)簡述鑒定結論的特點。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l小題,l5分)
40.論述刑事訴訟中證明責任的承擔。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l小題,15分)
41.某地發(fā)生一起強*殺人案。警方從被害人尸體上提取了罪犯精液,并從中獲得罪犯的DNA樣本。經過現場勘查和走訪,警方把某工廠保安張某列為重要犯罪嫌疑人,但由于張某提供了案發(fā)時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案件成為懸案。后來警方搜查張某住所時提取了張某的幾根頭發(fā),并從中提取了DNA樣本,結果發(fā)現與從被害人尸體中獲得的罪犯DNA樣本完全吻合。在本案中,兩個DNA樣本的吻合成為后來證明案件事實真相的重要證據,使得一樁懸案終于得以結案。
請根據上述案例分析:(1)物證的特征;(2)收集物證的方法:(3)本案使用了何種物證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