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初二歷史中國歷史知識提綱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初二考試網(wǎng)
一、近代化的興起
1、洋務運動
時間:19世紀60—90年代;代表: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生產(chǎn)技術和練兵方法,建設近代國防。
內容: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chuàng)軍事工業(yè),建立新式陸海軍、派遣留學生;
后期以求富為口號,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
評價:洋務行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工業(yè)企業(yè),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2、洋務派的軍事和民用企業(yè)
軍事:李鴻章:江南制造總局1865當時國內的軍火工廠;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1866
民用:李鴻章: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輪船招商局1872、天津電報總局1880
張之洞:湖北織布官局、 漢陽鐵廠----中國第一個近代化的鋼鐵企業(yè)
1880唐胥鐵路 全長11千米 中國開始擁有自己的鐵路
3、張謇:狀元實業(yè)家;大生紗廠。實業(yè)救國。
詹天佑:京張鐵路(1909年通車)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修筑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二、維新變法運動:1895—1898年(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改良運動)
揭開序幕:1895年春“公車上書”(反對議和,請求變法)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發(fā)展:嚴復《天演論》“進化論學說” 物競天擇 ——中國西學第一。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
百日維新(戊戌變法)標志: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
內容:經(jīng)濟:發(fā)展農(nóng)工商業(yè)。軍事:訓練新式陸海軍。政治:開放言論,取消多余的衙門和廢除無用的官職。文化教育:創(chuàng)辦報刊,興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
作用:有利于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事,發(fā)展資本主義,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近代化的進程。
失敗原因:觸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派的利益,遭到其強烈發(fā)對;頑固派實力強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情。
三、辛亥革命
開始革命活動:1894年11月孫中山檀香山創(chuàng)興中會“振興中華”。
創(chuàng)中國同盟會:1905年8月日本東京 性質: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
政治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主義:*滿洲貴族統(tǒng)治,反對民族壓迫。)
創(chuàng)立民國(民權主義:*封建君主專制,建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
三民主義:平均地權(民生主義)
革命目標:*清朝統(tǒng)治,建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
2、武昌起義: 1911年10月10日晚,新軍中的革命黨人。----首義勝利
3、中華民國的成立 時間:1912年1月1日
意義:*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有資產(chǎn)階級工和國憲法性質,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運動:1915年---1920年
1、 基本情況
興起標志:1915年陳獨秀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 陣地:《新青年》雜志;北京大學
口號: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
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攻擊封建禮教,矛頭直指封建儒家思想,“*孔家店”。
影響:激發(fā)了廣大新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熱情,促使人們沖破封建思想的羅網(wǎng),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國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風暴。
2.代表人物
陳獨秀:1915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 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
胡 適:《文學改良芻議》1917 主張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魯 迅:《狂人日記》1918 第一篇白話小說 樹立新文學的典范
李大釗:“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將是赤旗的世界。”
五、文化教育與社會生活
1、文化教育
京師大學堂:1898年,第一所國家建立的學府,戊戌變法的成果
《奏定學堂章程》:1904年,第一個教育法令學制
廢除科舉制:1905年,教育一件大事
《申報》:1872上海第一份商業(yè)性報紙,傳媒先驅
商務印書館:1897年上海規(guī)模的文化出版機構
2、 社會生活
照相術:19世紀40年代傳入中國
電影:1905《定軍山》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影片,揭開了中國電影事業(yè)的序幕
剪發(fā)辮:1912.3 孫中山頒布
改稱呼:“先生”或“君” 追求平等
變服飾:西服、中山裝、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