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济涿瑢懀赫n外名句警句

字號(hào):

為大家整理的高三語文常考名句名篇默寫:課外名句警句文章,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更多新信息請(qǐng)點(diǎn)擊高三考試網(wǎng)
    先秦
    《詩經(jīng)》
    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BR>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6.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易經(jīng)》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8.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老子》
    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0.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tái),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尚書》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17.滿招損,謙受益。
    《左傳》
    1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
    19.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20.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21.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2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國語》
    24.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論語》
    26.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7.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28.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29.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3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38.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4.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45.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46.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7.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4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9.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禮記》
    50.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51.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53.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54.凡事豫(預(yù))則立,不豫(預(yù))則廢。
    55.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孟子》
    5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8.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
    59.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0.天時(shí)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