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詩精選:在獄詠蟬·并序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五言律詩精選:在獄詠蟬·并序》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獄詠蟬·并序》
    作者:駱賓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shù)株焉。
    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fā)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于前聽?
    嗟乎,聲以動容,德以象賢。
    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
    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
    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shù);
    應節(jié)為變,審藏用之機。
    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
    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艱虞,遭時徽纆。
    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
    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
    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
    感而綴詩,貽諸知己。
    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
    道寄人知,憫余聲之寂寞。
    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注解】:
    1、雖生意兩句:東晉殷仲文,見大司馬桓溫府中老槐樹,嘆曰:“此樹婆娑,無復生意。”借此自嘆其不得志。這里即用其事。
    2、而聽訟兩句:傳說周代召伯巡行,聽民間之訟而不煩勞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斷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損傷這樹。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國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陜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3、曩時:前時。
    4、將:抑或。
    5、徽:捆綁罪犯的繩索,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6、綴詩:成詩。
    7、西陸:指秋天。
    8、南冠:楚冠,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傳·成公九年》,楚鐘儀戴著南冠被囚于晉國軍府事。
    9、玄鬢:指蟬的黑色翅膀,這里比喻自己正當盛年。
    10、白頭吟:樂府曲名,《樂府詩集》解題說是鮑照、張正見、虞世南諸作,皆自傷清直卻遭誣謗。兩句意謂,自己正當玄鬢之年,卻來默誦《白頭吟》那樣哀怨的詩句。
    【韻譯】: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墻外,
    是受案聽訟的公堂,
    那里有數(shù)株古槐樹。
    雖然能看出它們的勃勃生機,
    與東晉殷仲文所見到的槐樹一樣;
    但聽訟公堂在此,
    象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樹下斷案一般。
    每到傍晚太陽光傾斜,
    秋蟬鳴唱,
    發(fā)出輕幽的聲息,
    凄切悲涼超過先前所聞。
    難道是心情不同往昔?
    抑或是蟲響比以前聽到的更悲?
    唉呀,蟬聲足以感動人,
    蟬的德行足以象征賢能。
    所以,它的清廉儉信,
    可說是稟承君子達人的崇高品德,
    它蛻皮之后,
    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
    等待時令而來,
    遵循自然規(guī)律;
    適應季節(jié)變化,
    洞察隱居和活動的時機。
    有眼就瞪得大大的,
    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視;
    有翼能高飛卻自甘澹泊,
    不因世俗渾濁而改變自己本質。
    在高樹上臨風吟唱,
    那姿態(tài)聲韻真是天賜之美,
    飲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
    潔身自好深怕為人所知。
    我的處境困憂,
    遭難被囚,
    即使不哀傷,也時時自怨,
    象樹葉未曾凋零已經衰敗。
    聽到蟬鳴的聲音,
    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經上報;
    但看到螳螂欲捕鳴蟬的影子,
    我又擔心自身危險尚未解除。
    觸景生情,感受很深,寫成一詩,
    贈送給各位知己。
    希望我的情景能應鳴蟬征兆,
    同情我象微小秋蟬般飄零境遇,
    說出來讓大家知道,
    憐憫我最后悲鳴的寂寞心情。
    這不算為正式文章,
    只不過聊以解憂而已。
    
    深秋季節(jié)西墻外寒蟬不停地鳴唱,
    蟬聲把我這囚徒的愁緒帶到遠方。
    怎堪忍受正當玄鬢盛年的好時光,
    獨自吟誦白頭吟這么哀怨的詩行。
    露重翅薄欲飛不能世態(tài)多么炎涼,
    風多風大聲響易沉難保自身芬芳。
    無人知道我象秋蟬般的清廉高潔,
    有誰能為我表白冰晶玉潔的心腸?
    【評析】: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詩人遷任侍御史,因上疏論事,觸怒武后,被誣下獄,詩作于此時。
    詩人以蟬的高潔、喻己的清廉。首聯(lián)借蟬聲起興,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題。頷聯(lián)以“不堪”和“來對”的流水對,闡發(fā)物我之關系,揭露朝政的丑惡和自我的凄
    傷。頸聯(lián)運用比喻,以“露重”、“風多”喻世道污濁環(huán)境惡劣?!帮w難進”喻宦海浮沉難進?!绊懸壮痢庇餮哉撌軌?。尾聯(lián)以蟬的高潔,喻己的品性,結句以設問點出冤獄未雪之恨。
    這是一首很好的詠物詩,借詠物寓抒情,滿腔忠憤,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