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真題:我是這樣長大的

字號:

寓言,并不只是給兒童讀的。
    我現(xiàn)在還常常讀寓言。每當(dāng)煩心的時候,從書架上隨手扯出的書,必是寓言。比如《伊索寓言》,我就讀過多遍。比較起來,我更喜歡其中的《烏鴉喝水》。
    大約6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烏鴉喝水的故事。讀完后我情不自禁地為烏鴉拍手叫好,覺得烏鴉并不像大人們說的那樣讓人討厭,甚至覺得它們就是黑色天使—它們簡直就是智慧的化身!難道不是嗎?當(dāng)看到鳥鴉口渴卻喝不著瓶子里水的時候,我還曾經(jīng)著急得直掉眼淚呢。還是烏鴉聰明,競?cè)幌氤隽讼蚱孔永镅b小石子的辦法!從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一聽到烏鴉的叫聲我就有些發(fā)呆,甚至還天真地幻想著自己什么時候也變成一只聰明的烏鴉呢。
    大約12歲的時候,我又一次比較認(rèn)真地讀了《烏鴉喝水》。也許是少年的叛逆,這一次我卻讀出了一烏鴉的愚蠢。烏鴉呀烏鴉,你為什么沒想到去找一根吸管呢,有些草的莖就是天然的優(yōu)質(zhì)吸管呀。如果那樣的話,你不是很快就能喝到水了嗎?你競?cè)幌胫ャ暿裁葱∈?,得多少小石子啊,多累啊,況且太陽那么毒,你的身體又那么弱小,吃得消嗎?
    今天,在中考試卷上,我第三次讀到了《烏鴉喝水》?;叵胱约菏畮啄甑暮翱嘧x和成長中的一串串故事,我不禁又有了新的理解。
    原來,烏鴉還是聰明的。它之所以不想著去尋找更好的喝水辦法,而是把一個個小石子銜到裝有水的瓶子里,因為它懂得:成功的道路上,并沒有捷徑可尋,只有慢慢地去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最終才‘能真正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試想,古今中外,有哪一個成功者不是這樣做的呢?詩人袁枚,因為常備好詞佳句袋(一發(fā)現(xiàn)或想到妙語便寫在紙條上放在隨身帶的袋子里),終成名家;發(fā)明家愛迪生,因為有1000多次失敗的積累,終于發(fā)明了電燈;一代偉人毛澤東,如果沒有年輕時當(dāng)圖書管理員的經(jīng)歷,恐怕也不會留下那么多膾炙人日的詩詞文章……還有我,如果沒有過去十多年的日積月累,我今天能胸有成竹地坐在這里參加中考嗎?
    今后的日子里,我還會再次去讀一讀《烏鴉喝水》,伴我成長的寓言故事說不定又會讀出什么新的東西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