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幾年的成長學習中,自己著到了很多生活現(xiàn)象,也經歷了不少事情;這些不僅充實豐富了我的人生,而且引導我思辨生活,慢慢咀嚼出生活的真味來。
有一則故事說的是宋元時期的大學者許衡。當時蒙古兵渡黃河南犯,許衡逃難到山東祖徠山學習研究《易經》,不久又輾轉到河北大名設館教書。1233年,許衡在與眾人返鄉(xiāng)途中,時值盛夏,人們又饑又渴,見路邊有一梨園,都爭相摘梨解渴,唯獨許衡獨自靜坐樹下乘涼。有人勸他說:亂世梨園無主,摘幾個青梨解渴有何妨。許衡說:
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梨無主,但我心有主!為什么許衡不去摘梨,因為他有自己的生活原則—積德行善。不受外界的誘惑,聽從心靈的召喚。
去年7月2日下午,杭州濱江自金海岸小區(qū)。家住10樓的兩歲女孩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臺,接著被窗沿掛住,隨時都有墜落的可能。樓下見此狀況的鄰居都驚呆了,堅持了一分鐘左右,妞妞還是掉了下來,說時遲那時快,剛好路過這里的吳菊萍踢掉高跟鞋.張開雙臂,沖過去接住了妞妞。孩子得救了,吳菊萍卻骨折受傷了。后來,當人們談起她救人的動機時,她說:“這是內在本能,是一個媽媽應該做的事情。”多么樸實的話語,卻蘊藏著生活的真滋味,閃爍著人性的光芒。被其感動的人們親切地稱她為“世上美媽媽”,這是對愛心與善舉的頌歌。
化學課上,老師不僅為我們講解了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鐳元素的情況,更贊頌了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與崇高精神。居里夫婦通過大量艱辛的科學實驗終發(fā)現(xiàn)了鐳元素,這一研究發(fā)現(xiàn)本可以申清專利而獲得巨額的金錢財富,但她沒有這樣做。
她聽從內心的召喚,主動放棄中請專利,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公布于眾,以此推動人類科技事業(yè)的進步。
成長著,我咀嚼著生活的真味,我在自己的待人接物中也養(yǎng)成了從內心出發(fā)、讓心做主的習慣。
記得有在集市上買東西付錢時,可能是賣主粗心多找了我二十元錢。當時我若不說走開也就過去了。可內心仿佛有個聲音提醒我不能占這樣的便宜,于是我把她多給我的錢還給了她,她還夸贊我是個誠實的好學生。
人生在世,只有聽從內心的召喚,用心靈之燈導航,你的人生之路才能寬廣坦蕩,你的生活才能繪聲繪色、有滋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