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保險公估人復習重點:第八章

字號:

第八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第一節(jié)商海法總則
    一、商海法的立法目的
    第一條 為了調整海上運輸關系、船舶關系,維護當事人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海上運輸和經濟貿易的發(fā)展,制定本法。
    二、商海法中的重要概念
    本法所稱海上運輸,是指海上貨物運輸和海上旅客運輸,包括海江之間、江海之間的直達運輸。
    本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之間的海上貨物運輸。
    第三條 本法所稱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于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
    第二節(jié) 船舶
    一、出船舶所有權
    第七條 船舶所有權,是指船舶所有人依法對其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力。
    第十一條 船舶抵押權,是指抵押人對于抵押權人提供的作為債務擔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債務時,可以依法拍賣,從賣得的價款中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BR>    第十五條 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抵押人應當對被抵押船舶進行保險;未保險的,抵押權人有權對該船舶進行保險,保險費由抵押人負擔。
    第十六條 船舶共有人就共有船舶設定抵押權,應當取得持有三分之二以上份額的共有人的同意,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條 被抵押船舶滅失,抵押權隨之消滅。由于船舶滅失得到的保險賠償,抵押權人有權優(yōu)先于其他債權人受償。
    三、船舶優(yōu)先權
    第二十一條 船舶優(yōu)先權,是指海事請求人依照本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經營人提出海事請求,對產生該海事請求的船舶具有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BR>    第二十二條 下列各項海事請求具有船舶優(yōu)先權: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fā)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guī)費的繳付請求;
    (四)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第三節(jié)  船 員
    一、船員
    第三十一條 船員,是指包括船長在內的船上一切任職人員。
    二、船長
    第三十五條 船長負責船舶的管理和駕駛。
    第三十六條 為保障在船人員和船舶的安全,船長有權對在船上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人采取禁閉或者其他必要措施,并防止其隱匿、毀滅、偽造證據。
    第三十七條 船長應當將船上發(fā)生的出生或者死亡事件記入航海日志,并在兩名證人的參加下制作證明書。死亡證明書應當附有死者遺物清單。死者有遺囑的,船長應當予以證明。死亡證明書和遺囑由船長負責保管,并送交家屬或者有關方面。
    第三十八條 船舶發(fā)生海上事故,危及在船人員和財產的安全時,船長應當組織船員和其他在船人員盡力施救。在船舶的沉沒、毀滅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船長可以作出棄船決定;但是,除緊急情況外,應當報經船舶所有人同意。
    第四節(jié) 海上貨物運輸合同
    一、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一般規(guī)定
    第四十一條 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是指承運人收取運費,負責將托運人托運的貨物經海路由一港運至另一港的合同。
    第四十二條 本章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承運人”是指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義與托運人訂立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人。
    (二)“實際承運人”是指接受承運人委托,從事貨物運輸或者部分運輸?shù)娜耍ń邮苻D委托從事此項運輸?shù)钠渌恕?BR>    (三)“托運人”是指:
    1、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義或者委托他人為本人與承運人訂立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人;
    2、本人或者委托他人以本人名義或者委托他人為本人將貨物交給與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有關的承運人的人。
    第四十三條 承運人或者托運人可以要求書面確認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成立。但是,航次租船合同應當書面訂立。電報、電傳和傳真具有書面效力。
    二、承運人的責任
    第四十六條 在承運人的責任期間,貨物發(fā)生滅失或者損壞,除本節(jié)另有規(guī)定外,承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第四十七條 承運人在船舶開航前和開航當時,應當謹慎處理,使船舶處于適航狀態(tài),妥善配備船員、裝備船舶和配備供應品,并使貨艙、冷藏艙、冷氣艙和其他載貨處所適于并能安全收受、載運和保管貨物。
    第四十八條 承運人應當妥善地、謹慎地裝載、搬移、積載、運輸、保管、照料和卸載所運貨物。
    第四十九條 承運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或者習慣的或者地理上的航線將貨物運往卸貨港。
    船舶在海上為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而發(fā)生的繞航或者其他合理繞航,不屬于違反前款的規(guī)定的行為。
    第五十條 貨物未能在明確約定的時間內,在約定的卸貨港交付的,為遲延交付。
    第五十一條
    在責任期間貨物發(fā)生的滅失或者損壞是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
    (一)船長、船員、引航員或者承運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駕駛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過失:
    (二)火災,但是由于承運人本人的過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災,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險或者意外事故;
    (四)戰(zhàn)爭或者武裝沖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門的行為、檢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罷工、停工或者勞動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
    (八)托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的行為;
    (九)貨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貨物包裝不良或者標志欠缺、不清;
    (十一)經謹慎處理仍未發(fā)現(xiàn)的船舶潛在缺陷;
    (十二)非由于承運人或者承運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過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第五十五條 貨物滅失的賠償額,按照貨物的實際價值計算;貨物損壞的賠償額,按照貨物受損前后實際價值的差額或者貨物的修復費用計算。
    貨物的實際價值,按照貨物裝船時的價值加保險費加運費計算。
    第五十六條 承運人對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的賠償限額,按照貨物件數(shù)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shù)計算,每件或者每個其他貨運單位為666.67計算單位,或者按照貨物毛重計算,每公斤為2計算單位,以二者中賠償限額較高的為準。
    三、托運人的責任
    第六十六條 托運人托運貨物,應當妥善包裝,并向承運人保證,貨物裝船時所提供的貨物的品名、標志、包數(shù)或者件數(shù)、重量或者體積的正確性;由于包裝不良或者上述資料不正確,對承運人造成損失的,托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第六十七條 托運人應當及時向港口、海關、檢疫、檢驗和其他主管機關辦理貨物運輸所需要的各項手續(xù),并將已辦理各項手續(xù)的單證送交承運人;因辦理各項手續(xù)的有關單證送交不及時、不完備或者不正確,使承運人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托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第六十九條 托運人應當按照約定向承運人支付運費。
    托運人與承運人可以約定運費由收貨人支付;但是,此項約定應當在運輸單證中載明。
    第七十條 托運人對承運人、實際承運人所遭受的損失或者船舶所遭受的損壞,不負賠償責任;但是,此種損失或者損壞是由于托運人或者托運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過失造成的除外。
    四、運輸單證
    第七十一條 提單,是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單證。提單中載明的向記名人交付貨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貨物,或者向提單持有人交付貨物的條款,構成承運人據以交付貨物的保證。
    第七十二條 貨物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后,應托運人的要求,承運人應當簽發(fā)提單。
    提單可以由承運人授權的人簽發(fā),提單由載貨船船舶的船長簽發(fā)的,視為代表承運人簽發(fā)。
    第七十三條 提單內容,包括下列各項:
    (一)貨物的品名、標志、包數(shù)或者件數(shù)、重量或者體積,以及運輸危險貨物時對危險性質的說明;
    (二)承運人的名稱和主營業(yè)所;
    (三)船舶名稱;
    (四)托運人的名稱;
    (五)收貨人的名稱;
    (六)裝貨港和在裝貨港接收貨物的日期;
    (七)卸貨港;
    (八)多式聯(lián)運提單增列接收貨物地點和交付貨物地點;
    (九)提單的簽發(fā)日期、地點和份數(shù);
    (十)運費的支付;
    (十一)承運人或者其代表的簽字。
    第七十九條 提單的轉讓,依照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
    (一)記名提單:不得轉讓;
    (二)指示提單:經過記名背書或者空白背書轉讓;
    (三)不記名提單:無需背書,即可轉讓。
    五、貨物交付
    第八十一條 承運人向收貨人交付貨物時,收貨人未將貨物滅失或者損壞的情況書面通知承運人的,此項交付視為承運人已經按照運輸單證的記載交付以及貨物狀況良好的初步證據。
    貨物滅失或者損壞的情況非顯而易見的,在貨物交付的次日起連續(xù)七日內,集裝箱貨物交付的次日起連續(xù)十五日內,收貨人未提交書面通知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
    第八十三條 收貨人在目的港提取貨物前或者承運人在目的港交付貨物前,可以要求檢驗機構對貨物狀況進行檢驗;要求檢驗的一方應當支付檢驗費用,但是有權向造成貨物損失的責任方追償。
    第八十七條 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運費、共同海損分攤、滯期費和承運人為貨物墊付的必要費用以及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的其他費用沒有付清,又沒有提供適當擔保的,承運人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內留置其貨物。
    六、合同的解除
    第八十九條 船舶在裝貨港開航前,托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是,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托運人應當向承運人支付約定運費的一半;貨物已經裝船的,并應當負擔裝貨、卸貨和其他與此有關的費用。
    第九十一條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歸責于承運人和托運人的原因致使船舶不能在合同約定的目的港卸貨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船長有權將貨物在目的港鄰近的安全港口或者地點卸載,視為已經履行合同
    七、航次租船合同的特別特定
    第九十二條 航次租船合同,是指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船舶或者船舶的部分艙位,裝運約定的貨物,從一港運至另一港,由承租人支付約定運費的合同。
    第九十七條 出租人在約定的受載期限內未能提供船舶的,承租人有權解除合同。但是,出租人將船舶延誤情況和船舶預期抵達裝貨港的日期通知承租人的,承租人應當自收到通知時起四十八小時內,將是否解除合同的決定通知出租人。
    第一百零一條 出租人應當在合同約定的卸貨港卸貨。合同訂有承租人選擇卸貨港條款的,在承租人未按合同約定及時通知確定的卸貨港時,船長可以從約定的選卸港中自行選定一港卸貨。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通知確定的卸貨港,致使出租人遭受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出租人未按照合同約定,擅自選定港口卸貨致使承租人遭受損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八、多式聯(lián)運合同的特別規(guī)定
    第一百零二條 本法所稱多式聯(lián)運合同,是指多式聯(lián)運經營人以兩種以上的不同運輸方式,其中一種是海上運輸方式,負責將貨物從接收地運至目的地交付收貨人,并收取全程運費的合同。
    第五節(jié)海上旅客運輸合同
    一、海上旅客運輸合同的概念
    第一百零七條 海上旅客運輸合同,是指承運人以適合運送旅客的船舶經海路將旅客及其行李從一港運送至另一港,由旅客支付票款的合同。
    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的一般規(guī)定
    第一百一十條 旅客客票是海上旅客運輸合同成立的憑證。
    第一百一十一條 海上旅客運輸?shù)倪\送期間,自旅客登船時起至旅客離船時止,客票票價含接送費用的,運送期間并包括承運人經水路將旅客從岸上接到船上和從船上送到岸上的時間,但是不包括旅客在港站內、碼頭上或者在港口其他設施內的時間。
    第一百一十四條 在本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的旅客及其行李的運送期間,因承運人或者承運人的受雇人、代理人在受雇或者受委托的范圍內過失引起事故,造成旅客人身傷亡或者行李滅失、損壞的,承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一十六條 承運人對旅客的貨幣、金銀、珠寶、有價證券或者其他貴重物品所發(fā)生的滅失、損壞,不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一十七條 除本條第四款規(guī)定的情形外,承運人在每次海上旅客運輸中的賠償責任限額,依照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
    (一)旅客人身傷亡的,每名旅客不超過46666計算單位;
    (二)旅客自帶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名旅客不超過833計算單位;
    (三)旅客車輛包括該車輛所載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一車輛不超過3333計算單位;
    第一百一十八條 經證明,旅客的人身傷亡或者行李的滅失、損壞,是由于承運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損壞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承運人不得援用本法第一百一十六條和第一百一十七條限制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
    第六節(jié) 船舶租用合同
    一、船舶租用合同的一般規(guī)定
    第一百二十八條 船舶租用合同,包括定期租船合同和光船租賃合同,均應當書面訂立。
    二、定期船舶合同
    第一百二十九條 定期租船合同,是指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約定的由出租人配備船員的船舶,由承租人在約定的期間內按照約定的用途使用,并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一百三十條 定期租船合同的內容,主要包括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名稱、船名、船籍、船級、噸位、容積、船速、燃料消耗、航區(qū)、用途、租船期間、交船和還船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條件、租金及其支付,以及其他有關事項。
    第一百三十一條 出租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時間交付船舶。
    承租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時起四十八小時內,將解除合同或者繼續(xù)租用船舶的決定通知出租人。
    第一百三十二條 出租人交付船舶時,應當做到謹慎處理,使船舶適航。交付的船舶應當適于約定的用途。
    第一百三十五條 承租人應當保證船舶用于運輸約定的合法的貨物。
    第一百四十條 承租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租金。承租人未按照合同約定支付租金的,出租人有權解除合同,并有權要求賠償因此遭受的損失。
    第十百四十一條 承租人未向出租人支付租金或者合同約定的其他款項的,出租人對船上屬于承租人的貨物和財產以及轉租船舶的收入有留置權。
    三、光船租賃合同
    第一百四十四條 光船租賃合同,是指船舶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不配備船員的船舶,在約定的期間內由承租人占有、使用和營運,并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節(jié) 海上拖船合同
    一、海上拖船合同的概念
    第一百五十五條 海上拖航合同,是指承拖方用拖輪將被拖物經海路從一地拖至另一地,而由被拖方支付拖航費的合同。
    二、海上拖船合同的一般規(guī)定
    第一百六十條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歸責于雙方的原因致使被拖物不能拖至目的地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承拖方可以在目的地的鄰近地點或者拖輪船長選定的安全的港口或者錨泊地,將被拖物移交給被拖方或者其代理人,視為已經履行合同。
    第一百六十二條 在海上拖航過程中,承拖方或者被拖方遭受的損失,由一方的過失造成的,有過失的一方應當負賠償責任;由雙方過失造成的,各方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六十四條 拖輪所有人拖帶其所有的或者經營的駁船載運貨物,經海路由一港運至另一港的,視為海上貨物運輸。
    第八節(jié) 船舶碰撞
    一、船舶碰撞的概念
    第一百六十五條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發(fā)生接觸造成損害的事故。
    二、船舶碰撞的一般規(guī)定
    第一百六十七條 船舶發(fā)生碰撞,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歸責于任何一方的原因或者無法查明的原因造成的,碰撞各方互相不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六十八條 船舶發(fā)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過失造成的,由有過失的船舶負賠償責任。
    第一百六十九條 船舶發(fā)生碰撞,碰撞的船舶互有過失的,各船按照過失程度的比例負賠償責任;過失程度相當或者過失程度的比例無法判定的,平均負賠償責任。
    第九章 海難救助
    一、海難救助的概念
    第一百七十一條 本章規(guī)定適用于在海上或者與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對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進行的救助。
    第一百七十三條 本章規(guī)定,不適用于海上已經就位的從事海底礦物資源的勘探、開發(fā)或者生產的固定式、浮動式平臺和移動式近海鉆井裝置。
    第一百七十五條 救助方與被救助方就海難救助達成協(xié)議,救助合同成立。
    第一百七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經一方當事人起訴或者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仲裁的,受理爭議的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判決或者裁決變更救助合同:
    (一)合同在不正當?shù)幕蛘呶kU情況的影響下訂立,合同條款顯失公平的;
    (二)根據合同支付的救助款項明顯過高或者過低于實際提供的救助服務的。
    第一百七十七條 在救助作業(yè)過程中,救助方對被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一)以應有的謹慎進行救助;
    (二)以應有的謹慎防止或者減少環(huán)境污染損害;
    (三)在合理需要的情況下,尋求其他救助方援助;
    (四)當被救助方合理地要求其他救助方參與救助作業(yè)時,接受此種要求,但是要求不合理的,原救助方的救助報酬金額不受影響。
    第一百七十八條 在救助作業(yè)過程中,被救助方對救助方負有下列義務:
    (一)與救助方通力合作;
    (二)以應有的謹慎防止或者減少環(huán)境污染損害;
    (三)當獲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財產已經被送至安全地點時,及時接受救助方提出的合理的移交要求。
    第一百七十九條 救助方對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的救助,取得效果的,有權獲得救助報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除本法第一百八十二條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無權獲得救助款項。
    第一百八十條 確定救助報酬,應當體現(xiàn)對救助作業(yè)的鼓勵,并綜合考慮下列各項因素:
    (一)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的價值;
    (二)救助方在防止或者減少環(huán)境污染損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三)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四)危險的性質和程度;
    (五)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財產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六)救助方所用的時間、支出的費用和遭受的損失;
    (七)救助方或者救助設備所冒的責任風險和其他風險;
    (八)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及時性;
    (九)用于救助作業(yè)的船舶和其他設備的可用性和使用情況;
    (十)救助設備的備用狀況、效能和設備的價值。
    第一百八十五條 在救助作業(yè)中救助人命的救助方,對獲救人員不得請求酬金,但是有權從救助船舶或者其他財產、防止或者減少環(huán)境污染損害的救助方獲得的救助款項中,獲得合理份額。
    第一百九十一條 同一船舶所有人的船舶之間進行的救助,救助方獲得救助款項的權利適用本章規(guī)定。
    第十節(jié) 共同海損
    第一百九十三條 共同海損,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貨物和其他財產遭遇共同危險,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犧牲、支付的特殊費用。
    無論在航程中或者在航程結束后發(fā)生的船舶或者貨物因遲延所造成的損失,包括船期損失和行市損失以及其他間接損失,均不得列入共同海損。
    二、共同海損的一般規(guī)定
    第一百九十四條 船舶因發(fā)生意外、犧牲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而損壞時,為了安全完成本航程,駛入避難港口、避難地點或者駛回裝貨港口、裝貨地點進行必要的修理,在該港口或者地點額外停留期間所支付的港口費,船員工資、給養(yǎng),船舶所消耗的燃料、物料,為修理而卸載、貯存、重裝或者搬移船上貨物、燃料、物料以及其他財產所造成的損失、支付的費用,應當列入共同海損。
    第一百九十五條 為代替可以列為共同海損的特殊費用而支付的額外費用,可以作為代替費用列入共同海損;但是,列入共同海損的代替費用的金額,不得超過被代替的共同海損的特殊費用。
    第一百九十八條 船舶、貨物和運費的共同海損犧牲的金額,依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
    (一)船舶共同海損犧牲的金額,按照實際支付的修理費,減除合理的以新?lián)Q舊的扣減額計算。船舶尚未修理的,按照犧牲造成的合理貶值計算,但是不得超過估計的修理費。
    (二)貨物共同海損犧牲的金額,貨物滅失的,按照貨物在裝船時的價值加保險費加運費,減除由于犧牲無需支付的運費計算。貨物損壞,在就損壞程度達成協(xié)議前售出的,按照貨物在裝船時的價值加保險費加運費,與出售貨物凈得的差額計算。
    (三)運費共同海損犧牲的金額,按照貨物遭受犧牲造成的運費的損失金額,減除為取得這筆運費本應支付,但是由于犧牲無需支付的營運費用計算。
    第一百九十九條 共同海損應當由受益方按照各自的分攤價值的比例分攤。
    船舶、貨物和運費的共同海損分攤價值,分別依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
    (一)船舶共同海損分攤價值,按照船舶在航程終止是的完好價值,減除不屬于共同海損的損失金額計算,或者按照船舶在航程終止時的實際價值,加上共同海損犧牲的金額計算。
    (二)貨物共同海損分攤價值,按照貨物在裝船時的價值加保險費加運費,減除不
    屬于共同海損的損失金額和承運人承擔風險的運費計算。貨物在抵達目的港以前售出的,按照出售凈得金額,加上共同海損犧牲的金額計算。
    第十一節(jié)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
    第二百零四條 船舶所有人、救助人,對本法第二百零七條所列海事賠償請求,可以依照本章規(guī)定限制賠償責任。
    前款所稱的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經營人。
    第二百一十條 除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條另有規(guī)定外,海事賠償責任限制,依照下列規(guī)定計算賠償限額:
    (一)關于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1、總噸位300噸至500噸的船舶,賠償限額為333000計算單位;
    2、總噸位超過500噸的船舶,500噸以下部分適用本項第1目的規(guī)定,500噸以上的部分,應當增加下列數(shù)額:
    501噸至3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500計算單位;
    3001噸至3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333計算單位;
    30001噸至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250計算單位;
    超過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167計算單位。
    (二)關于非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1、總噸位300噸至500噸的船舶,賠償限額為167000計算單位;
    2、總噸位超過500噸的船舶,500噸以下部分適用本項第1目的規(guī)定,500噸以上的部分,應當增加下列數(shù)額:
    501噸至3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167計算單位;
    30001噸至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125計算單位;
    超過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83計算單位。
    第二百一十一條 海上旅客運輸?shù)穆每腿松韨鲑r償責任限制,按照46666計算單位乘以船舶證書規(guī)定的載客定額計算賠償限額,但是不超過25000000計算單位。
    第十二節(jié) 海上保險合同
    一、海上保險合同的一般規(guī)定
    第二百一十六條 海上保險合同,是指保險人按照約定,對被保險人遭受保險事故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失和產生的責任負責賠償,而由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費的合同。
    第二百一十八條 下列各項可以作為保險標的:
    (一)船舶;
    (二)貨物;
    (三)船舶營運收入,包括運費、租金、旅客票款;
    (四)貨物預期利潤;
    (五)船員工資和其他報酬;
    (六)對第三人的責任;
    (七)由于發(fā)生保險事故可能受到損失的其他財產和產生的責任、費用。
    第二百一十九條 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由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約定。
    保險人與被保險人未約定保險價值的,保險價值依照下列規(guī)定計算:
    (一)船舶的保險價值,是保險責任開始時船舶的價值,包括船殼、機器、設備的價值,以及船上燃料、物料、索具、給養(yǎng)、淡水的價值和保險費的總和;
    (二)貨物的保險價值,是保險責任開始時貨物在起運地的發(fā)票價格或者非貿易商品在起運地的實際價值以及運費和保險費的總和;
    (三)運費的保險價值,是保險責任開始時承運人應收運費總額和保險費的總和;
    二、海上保險合同的訂立、解除和轉讓
    第二百二十五條 被保險人對同一保險標的就同一保險事故向幾個保險人重復訂立合同,而使該保險標的的保險金額總和超過保險標的的價值的,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被保險人可以向任何保險人提出賠償請求。被保險人獲得的賠償金額總和不得超過保險標的的受損價值。各保險人按照其承保的保險金額同保險金額總和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任何一個保險人支付的賠償金額超過其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的,有權向未按照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支付賠償金額的保險人追償。
    第二百二十六條 保險責任開始前,被保險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向保險人支付手續(xù)費,保險人應當退還保險費。
    第二百二十七條 除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責任開始后,被保險人和保險人均不得解除合同。
    第二百二十九條 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可以由被保險人背書或者以其他方式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合同轉讓時尚未支付保險費的,被保險人和合同受讓人負連帶支付責任。
    第二百三十條 因船舶轉讓而轉讓船舶保險合同的,應當取得保險人同意。未經保險人同意,船舶保險合同從船舶轉讓時起解除;船舶轉讓發(fā)生在航次之中的,船舶保險合同至航次終了時解除。
    第二百三十五條 被保險人違反合同約定的保證條款時,應當立即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通知后,可以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修改承保條件、增加保險費。
    第二百三十九條 保險標的在保險期間發(fā)生幾次保險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即使損失金額的總和超過保險金額,保險人也應當賠償。但是,對發(fā)生部分損失后未經修復又發(fā)生全部損失的,保險人按照全部損失賠償。
    第二百四十條 被保險人為防止或者減少根據合同可以得到賠償?shù)膿p失而支出的必要的合理費用,為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程度而支出的檢驗、估價的合理費用,以及為執(zhí)行保險人的特別通知而支出的費用,應當由保險人在保險標的損失賠償之外另行支付。
    保險人對前款規(guī)定的費用的支付,以相當于保險金額的數(shù)額為限。
    第二百四十三條 除合同另有約定外,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貨物損失的,保險人不負賠償責任:
    (一)航行遲延、交貨遲延或者行市變化;
    (二)貨物的自然損耗、本身的缺陷和自然特性;
    (三)包裝不當。
    第二百四十五條 保險標的發(fā)生保險事故后滅失,或者受到嚴重損壞完全失去原有形體、效用,或者不能再歸保險人所擁有的,為實際全損。
    第二百四十六條 船舶發(fā)生保險事故后,認為實際全損已經不可避免,或者為避免發(fā)生實際全損所需支付的費用超過保險價值的,為推定全損。
    貨物發(fā)生保險事故后,認為實際全損已經不可避免,或者為避免發(fā)生實際全損所需支付的費用與繼續(xù)將貨物運抵目的地的費用之和超過保險價值的,為推定全損。
    第二百四十八條 船舶在合理時間內未從被獲知最后消息的地點抵達目的地,除合同另有約定外,滿兩個月后仍沒有獲知其消息的,為船舶失蹤。船舶失蹤視為實際全損。
    第二百四十九條 保險標的發(fā)生推定全損,被保險人要求保險人按照全部損失賠償?shù)?,應當向保險人委付保險標的。保險人可以接受委付,也可以不接受委付,但是應當在合理的時間內將接受委付或者不接受委付的決定通知被保險人。
    委付不得附帶任何條件。委付一經保險人接受,不得撤回。
    第二百五十條 保險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險人對委付財產的全部權利和義務轉移給保險人。
    第二百五十二條 保險標的發(fā)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險人向第三人要求賠償?shù)臋嗬?,自保險人支付賠償之日起,相應轉移給保險人。
    第二百五十三條 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同意放棄向第三人要求賠償?shù)臋嗬?,或者由于過失致使保險人不能行使追償權利的,保險人可以相應扣減保險賠償。
    第十三節(jié) 其他規(guī)定
    第二百五十七條 有關航次租船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六十條 有關海上拖航合同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二百六十三條 有關共同海損分攤的請求權,時效期間為一年,自理算結束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