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哲理故事:生死一線牽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少兒哲理故事:生死一線牽》,供大家參考。
    “生死一線牽”是一座峰的名字,之所以被叫做“一線”,顧名思義,通向峰頂?shù)纳铰贩浅U咴谏铰飞系娜司腿缤咴谝桓摼€上。雖不及華山之高,但驚險程度絕不亞于華山的“鷂子翻身”和“天梯”。然而,為什么被叫做“生死一線牽”呢?這就要從明清年間說起了。
    據(jù)說,明清年間,當(dāng)?shù)赜形桓簧探匈Z倫,白手起家拼得一身財富。在當(dāng)?shù)卮笥忻麣?。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之時,意外發(fā)生了。他的胞弟勾結(jié)外人,里應(yīng)外合,最終,賈倫一生的心血便流到了胞弟和外人手中。心灰意冷的賈倫爬上了那座被后人稱作“生死一線牽”的峰頂,縱身一躍,結(jié)束了自己處于黃金時段的生命。然而他卻不知,他的發(fā)妻聯(lián)合了賈倫的兒子和賈倫的忠實擁護(hù)者最終奪回了賈倫的財富。而家業(yè)雖然奪回,君已不在,賈倫的妻子數(shù)年后郁郁而終。
    而后,但凡生意失敗的人都會選擇爬上“生死一線牽”,想以此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似乎這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xí)慣。
    而讓人們驚奇得是,很多年過去了,上山尋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然而死在山上的人卻屈指可數(shù)。他們均是雞鳴啟程,活下之人皆次日正午返下,臉上總會有股氣勢,如同得勝的將軍。從山上下來的人個個守口如瓶,對山上面的事情只字不提,只說,山上不可隨便靠近,否則會有性命之憂。這樣,“生死一線牽”不但驚險無比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普通老百姓也對他敬而遠(yuǎn)之。
    到了清朝末年,“生死一線牽”在當(dāng)?shù)匕傩湛谥惺窃絺髟叫?,甚至有人說山上有位仙姑,她能夠給上山尋死的人指明一條明路。這個消息傳到了京城里,不少人對這“生死一線牽”自然是很感興趣。王家的幺子王仁迷信,對于神神鬼鬼的事情深信不疑,自然對“生死一線牽”更是上心,或者說是山上的仙境。他想盡一切辦法想套出“生死一線牽”的究竟,多次前去詢問當(dāng)?shù)匕傩?,然而總是無功而返。王仁思前想后,終于做了個決定,決定親自爬上“生死一線牽”一探究竟。
    太陽露出半個頭,天邊剛泛紅,王仁便拿起登山的簡易裝備開始了他的“生死之行”??蜅U乒駥ν跞适前侔銊褡瑁J(rèn)為他這是在自殺。然而,王仁是鐵了心要上山,對老板的勸阻自然是充耳不聞,且大笑著保證全身而退,卻看不見掌柜搖頭嘆息之聲。
    王仁來到山腳下,那“一線牽”孤峰突起,與周圍的地形格格不入。說她是山,倒不如說她是一塊屏障,隔在兩塊平地間,山體陡而窄,真的是“一線牽”。
    當(dāng)王仁踏上第一塊山石的那刻起,他心中想的便是即使是死也得爬上峰頂一睹仙容,他有著一顆勇敢無畏的心。他小心地走在狹窄的山路上,偶爾往山下望去,進(jìn)入眼簾的便是那令人生畏的深澗。王仁不敢有一絲的馬虎,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往上爬,勢必要爬上那峰頂了了心中的疑惑。正午的烈陽射在王仁的臉上,他的臉上折出一份狂熱、一份執(zhí)著和探索的欲望。
    日已偏西之時,照在王仁臉上的陽光已經(jīng)不再刺眼,而王仁的眼中卻充滿了疲憊和失望。原來,封頂上并沒有他想象中的仙境,更沒有傳說中的仙姑,僅有一塊石碑,石碑邊上長著一叢不知名的美麗的花,花朵散發(fā)著濃郁的香味。石碑上記載的正是明清年間賈倫的事跡。原來這塊石碑是賈倫的妻子所立,她立這塊石碑的目的就是在于喚醒尋死之人已經(jīng)死去的心。碑文最后寫道,雖無金無銀,然立懸崖不畏、攀峭壁不慌之勇,定冠絕世間。昔無金無銀便鑄成大業(yè),然今有冠絕世間之勇焉有不重振雄風(fēng)之理。望君三思。思定后望君守口如瓶之于此山此碑。
    草草看完這長篇大論,王仁的心已涼透,原本想著能與那仙人有一面之緣,沒想到千辛萬苦看到的卻是那冰冷的碑文。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王仁可沒那功夫考慮無金無銀,看完碑文的那刻他只想著趕下山去,將山上神秘的面紗揭開,讓人們知道山上的傳說都是騙人的。
    然而,在王仁返下山的途中,疲憊和匆忙使他已經(jīng)不能像來時那么冷靜,而急于將“生死一線牽”的神秘面紗揭開以此來聞名天下的心更使他有了幾分焦急。結(jié)果,王仁一不小心跌入山崖,使他喪命的僅僅是那條在他看來途中最安全的一條山道。
    兩天,三天,很多天過去了,王仁最終沒有回到客棧。
    “生死一線牽”的神秘面紗在人們的傳說下越來越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