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入門教學心得體會匯總

字號:

    學習中的快樂,產(chǎn)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楷書入門教學心得體會篇一
    高考后看了曾仕強教授的節(jié)目《易經(jīng)的奧秘》之后就對易經(jīng)開始感興趣。本學期又在老師的帶領下系統(tǒng)的學習了易經(jīng)的入門,對易經(jīng)已有自己大致的掌握和理解。本文就以自己的觀點和從網(wǎng)上檢索到的相關的資料,完成本學期修學易經(jīng)之后的心得感受。
    易經(jīng)是我國最古老最深奧的經(jīng)典,它歷經(jīng)了遠古、中古、近古的發(fā)展,逐漸形成的,其標志性人物有遠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近古的孔子。三位圣人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形成了今天的系統(tǒng)經(jīng)典。易經(jīng)被學者稱為“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一部寶典”,為什么這樣說呢?
    易經(jīng)最早的雛形,是遠古(距今七千年前)伏羲畫出來的。后人稱其為“伏羲八卦”,中央一個圓,圓內有一對陰陽魚,稱為太極,周圍八個方向各有一個圖案,分別由橫滿(陽)橫缺(陰)二元素組成不同的結構,稱為八卦。由于當時沒有文字,此圖就稱為“無字天書”.殷商末年周文王根據(jù)“伏羲八卦”演譯出64卦,并做了注解,撰寫了卦辭爻辭,共有4000多字,此稱周易,也就是易經(jīng),為什么稱其為易經(jīng)呢?我們來看“易”字的含義:易代表包羅萬象的宇宙有一個簡單的模式,變化是永恒的,其變化的規(guī)律是不變的。另外易字從外形來看,相當于上日下月,由此演變而成,有的古書稱“上日下月為易”,“易字,從月從日陰陽具矣?!?BR>    經(jīng)字原義是織布的縱線,與緯線相對應。
    “經(jīng)線正,緯線才能成”,所以織布中的經(jīng)線是最重要的,故有經(jīng)絡、經(jīng)脈、經(jīng)典、經(jīng)文等等。
    綜上,所以稱之為易經(jīng),是因為它描述了宇宙萬物變化和變化規(guī)律的學問。伏羲的八卦圖,只有八卦,他是用陰、陽二元素共計取三個構成一組(卦),在數(shù)字上就是2的3次方(23=8)。在這八組中,沒有一組是陰陽平衡的(因為三個元素,不是陽多就是陰多),這標志著,宇宙是永遠不平衡的,在變化中,用伏羲的八卦圖來描述宇宙雖然簡單,但有不足之處,就是沒有陰陽平衡。周文王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64卦,用2的6次方等于64形成的,那么,為什么不用2的4次方等于16來描述呢?因為此時16個組成中有6個是陰陽平衡的,平衡的太多了,2的5次方等于32,又沒有陰陽平衡的組合,故用2的6次方等于64,其中有20個陰陽平衡的組合,比較合適,到此為止,易經(jīng)可以說是一部描述宇宙萬物變化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到了近古春秋時代,孔子讀了易經(jīng),非常贊賞,并寫了十篇文章,加以注解,稱為“十翼”,也稱“易傳”,從中加入了“人倫道德”,描述了人生變化和變化的規(guī)律。因此易經(jīng)也就被稱之為 “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易經(jīng)不能當作一種占卜的書來讀,因為其本身也不是一用于占卜用的書,原書的作者創(chuàng)作此書的初衷相信也不是簡單出于占卜兒創(chuàng)作此書的。同時,易經(jīng)也不能完全當作一種推斷的技巧來學習,雖然它有這樣的作用,但它帶給我們的最大的亮點在于,它揭示了人生或事物的各種不同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我們畫出了各種人生或事物發(fā)展過程的軌跡,也就是說,我們按照易所描繪的軌跡,按照易的選擇而選擇,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明天,看到未來,就可以把命運或事物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隨自己的想法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或事物。隨著學習這么長時間的周易與中國文化,感受頗深。首先,對于現(xiàn)在日益變化的社會,要想保證自己不被社會的進步而淘汰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要主動地適變、應變?!案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要能預測到所做的事情有沒有遠大的前途,若前途渺茫,就要主動生變,減少損失的機會成本,要有打破既有時局的膽識與魄力,去營造另一番洞天!這樣的,才有可能做到“一覽眾山小”。易經(jīng)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法思想。如“亢龍有悔”,當一個人的成就發(fā)展到顛峰時,也就隱藏著晦氣了,當一個人到了“貴而無位,高而無民”的地步,也只有一個人享受寂寞了。也就是說,任何事情到了絕對的地步,都不會長久的,都隱藏著向相反的方向發(fā)展的趨勢。反映在方法論上就是要堅持“執(zhí)兩用中”,即做事情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適宜的方法。做事情掌握適度原則,避免絕對化,要統(tǒng)籌兼顧,進退自如。于是我們就可以為自己保證足夠的發(fā)展空間,適應自己的本身的發(fā)展。
    同時,學習易經(jīng)讓我對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我的將來指明了方向。人安身立命,要關愛自己,善待他人。人是社會中的人,是被鑲嵌在社會中的,不能脫離社會環(huán)境而生存,任何人要有所成就必須借力于社會環(huán)境和其他人,所以就要與人為善,努力地幫助別人,因為沒有人能獨自一個人完成任何一項工程,這個社會講求的就是合作團隊精神。獨立者,必定被人棄之。所以我們要盡自己所能營造一個適合個人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要厚德載物,要用寬廣的胸懷對待別人的失誤與不足。吹毛求疵只是給你自己找麻煩,多相信別人一點,人都是知恩的動物,以怨報德總是少數(shù),懷著寬廣的心去對待他人,你自然會受到別人的親睞;要耐得住寂寞,“初九,潛龍勿用”。如果時機不到,好靜以待時,修養(yǎng)學問,稍安勿躁,等待時機,厚積薄發(fā)。
    其次,周易揭示和描述了宇宙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最通俗最本質地說就是生老病死的規(guī)律.萬事萬物都有生有死,沒有永恒的生,亦沒有永恒的死。周易揭示和描述了這種規(guī)律,根據(jù)它就可以大體上對萬事萬物進行預測了,當一個人其身體或事業(yè)達到最旺盛的時候,就要開始走向衰敗,最后死亡,這是不可抗拒無法改變的規(guī)律,我們祖先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因此古時候古人功成身退的人屢見不鮮。而團體、社會亦如此。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一旦達到鼎盛時期,就要開始走向衰敗。因此不要怕別人強大,越是強大越是接近了衰敗的邊緣,不要認為自己弱小,就覺得需要臣服于強者,其實正因為弱小,才有發(fā)展?jié)摿Γ@個世界沒有永遠的強者,任何強勢只能強勢一時,不能永遠強勢。弱小總會強大的,這是宇宙的必然規(guī)律。
    宇宙的原則之一就是均衡,均衡的原則之一就是“此消彼長”。人們對當前所處于的物質層次的一切越接近,那么離宇宙的其他層次就越疏離。我國的古代文明與當代的西方科技最大的區(qū)別正在于此:以易經(jīng)為代表的古代文明都是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人只是宇宙中的一個組成,人要服從宇宙規(guī)則,要對照宇宙規(guī)則不斷約束自己放逸的欲望、不斷改進自身問題。而不是用不停地掠奪周圍世界的方式來滿足自己不斷惡性膨脹的欲望。所以當中國被他國列強魚肉的時候,國君才知道原來自己曾經(jīng)是多么的仁慈與和善得對待臨近國家與遠洋國家。中國國民自古就深受儒家與道家思想的洗禮,人性中充滿的大多是和諧與安詳,這么多朝代中,除了元代有過大肆擴張土地領土權的貌似是侵略的行徑,幾乎再就沒有過與侵略沾得上邊的政策,我們總是忍,忍,忍。的確,我們不能說沒有錯,我們的錯就錯在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國君,我們民族以前的統(tǒng)治者們太過夜郎自大,盲目的認為自己的天朝圣國,即使與世界隔離也會走在時代的前列,民族的祖先們,錯了。即使我們的民族有著讓世界其他民族瞠目結舌的智慧結晶,歷史產(chǎn)物,但是我們總是需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是死守就能萬世相傳的。曾經(jīng)仁慈與鼠目寸光是我們民族有著如此屈辱歷史間接原因。即使我們曾被人近乎蹂躪的掠奪,但是我們總是正義的一方,最后新中國的完美成立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我們民族的文明是永遠不朽的,不管國外的博物館中陳列有多少非正當手段獲得的中國國寶級文物寶藏真正偉大的文明都是崇尚和諧的、共存共榮的,這也是真正智慧的文明。西方文明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表面上看來是“唯物”的,而實質上卻是“唯”自己!極端的自私自利帶來的就是金錢之上和瘋狂享受。強者掠奪弱者的資源,讓弱者難于生存甚至無法生存。弱者無法生存的結果就是大系統(tǒng)失去平衡,最后毀滅的就是包括“強者”在內的所有人。所以這種文明是短視的、愚蠢的文明。
    作為現(xiàn)代最受歡迎的國際性哲學書籍,周易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中國學術思想的淵源文化的樞紐亦是中國文學上的珍貴寶藏,我們要對其繼承與發(fā)揚,充分的吸收其中的精華,豐富自己文化素養(yǎng),從內心的最深處認識到易得深刻含義,幫助自己養(yǎng)成成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楷書入門教學心得體會篇二
    寫一手好字,書精彩人生——《硬筆楷書入門》教學設計
    萊西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中心中學
    設計背景: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學校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規(guī)范、端正地書寫漢字是有效進行書面交流的基本保證。縱觀我們學生的書寫現(xiàn)狀,卻是不容樂觀。很多學生的字潦草、不規(guī)范,更談不上寫一手好字。因此,開設硬筆楷書這一課程勢在必行。本課為硬筆楷書初學第一課,旨在通過學習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正確的硬筆書法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硬筆楷書的興趣,增強對漢字藝術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課
    題:硬筆楷書入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及執(zhí)筆、運筆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正確的書法學習方法;
    2、學習硬筆楷書基本筆畫的特點、筆法,了解硬筆楷書的一些基本常識和審美方法,提高學生對于硬筆楷書的審美能力;
    3、通過學習和練習,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感受中國硬筆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學習硬筆楷書基本筆畫的特點、筆法等。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基本筆畫,熟練掌握書寫方法。課
    時:1-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范作、鋼筆、紙等 學具:鋼筆、練習本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張紙,一張是同學的練習作業(yè),一張是xx同學的硬筆書法作品,大家看一下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張?(生答)
    說說你對寫字的認識,有什么困難和疑惑?(學生:我也很羨慕別人寫的字,可是我總是寫不好;老師說我的握筆姿勢不對,可是我總是改不過來……)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的困惑就不再是難題了。
    (三)授課:
    一、欣賞激趣:
    師:我們先來欣賞幾幅書法作品(多媒體課件展示),大家注意比較楷書與非楷書硬筆作品的不同,感受硬筆書法作品的特點。(配樂:高山流水)
    (目的在于讓學生感受中國硬筆書法的藝術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目標介紹:向學生介紹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寫字姿勢、執(zhí)筆方法、運筆方法和基本筆畫的筆法等。(讓學生了解學習內容,明確學習方向。)
    三、
    學習探究:
    1、寫字姿勢、執(zhí)筆方法:
    師: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是寫字最基本的要求。不僅有利于我們青少年骨骼、視力的健康,還有利于發(fā)揮書寫技能,提高書寫水平。
    ●小組討論:怎樣才是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你在平時都做到了嗎?如果沒有,應該怎樣做?
    (學生常見的問題有:(1)執(zhí)筆太低、太緊、太直。(2)大姆指在食指前面并且兩指相碰;大姆指壓在食指上面;大姆指不用指肚而用指甲右邊貼著筆桿,食指過分彎曲。(3)虎口不呈圓形,而呈細長形。(4)掌心不虛,小指彎到掌心。(5)筆桿未靠在虎口處,較直,與紙面向右垂直。(6)手腕向內彎曲,呈扣狀。(7)書寫時,手腕空抬等。)
    小組交流,學生談自己的認識,多媒體顯示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師生共同參照練習。
    (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查找自己的問題,再出示正確的姿勢、方法,師生直接參照練習,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加深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1)正確的寫字姿勢:
    1)頭正身直:眼睛和本子距離一尺左右,頭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傾,切不可撲向桌子,躬身彎腰。2)臂開肩平:兩臂平放桌面上,兩肘相對,左右一樣,雙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3)足安胸舒:胸與課桌要保持一拳距離,不能緊抵桌沿。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輕松、自然、靈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平放地上,不可并攏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疊。
    4)本子放正:寫字時,本子不能斜放,從上到下書寫,本子隨之由下往上移動。(2)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
    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是三指執(zhí)筆,五指并用。
    1)右手執(zhí)筆,大拇指、食指、中指輕握筆桿,食指與大姆指相對不相碰,捏住離筆尖2—3厘米左右的筆桿下端。
    2)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彎曲。
    3)筆桿斜靠虎口處,筆桿向右下方偏斜,與紙面約45°。
    4)執(zhí)筆要做到“指實掌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虎口要圓,執(zhí)筆也不能太緊,特別是切忌大拇指壓在食指上面,影響用筆的提按;食指不能過分彎曲,以免影響三指關節(jié)屈伸的變化。
    這樣書寫起來才能靈活運筆。
    2、運筆方法:
    師生一起分析運筆方法,教師
    總結
    :運筆方法是指書寫點畫時書寫工具移動運行的具體方法,又稱“行筆法”。
    鋼筆的運筆方法借鑒毛筆的運筆方法,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每一種筆畫的書寫都要按照這個方法。起筆、行筆、收筆等動作各有要領。
    1)起筆。有露鋒和藏鋒兩種。鋼筆寫字大都為露鋒。只有個別筆畫(如平捺或單獨出現(xiàn)的捺)例外。起筆有作頓、輕作頓、不作頓三種,一般起筆有提有按、有輕有重。(教師示范講解平捺的寫法)2)行筆。是運筆第二步。通常提筆運行。但行筆時不能簡單地平拖而過,要講究輕重快慢,提按頓挫,如人在行走時,兩腳必須一起一落,隨時結合著才能行走,提按動作也是如此,才按便提,才提便按。
    3)收筆。回鋒收筆多為重收筆,是完成整個點畫書寫的最后一步,有起必有收。收筆方式有兩種:一是回鋒收筆。筆鋒行到點畫尾處,不能直接提起收筆,而應放慢速度,稍作停頓,如垂露豎畫應將筆鋒向上回收;橫畫則將筆鋒向左回收。使起筆與收筆相互照應。點畫含蓄,渾厚有力。二是出鋒收筆。即筆鋒直接順勢出鋒,在空中收筆。如撇、捺、懸針豎等,鋒芒外露,挺勁犀利。(教師進行相應筆畫的示范指導)
    如“橫”則是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由于用筆有提按、輕重、徐疾的節(jié)奏,所以線條才表現(xiàn)出剛柔粗細的變化,字的結構就有了如同音樂、舞蹈等美的造型及韻律,字才耐看,有品味。(教師示范橫畫的寫法)
    (教師示范、多媒體展示,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運筆方法,形成正確的認識,有利于下一步學習的開展。)
    3、基本筆畫:
    學習了解硬筆楷書的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提、鉤、折等。多媒體展示基本筆畫的圖片以及書寫視頻,學生邊看邊可用手模仿比劃。
    (本環(huán)節(jié)學習可以先通過看圖片及視頻,對硬筆楷書的基本筆畫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和初步的練習,然后在今后的教學中逐步、細致地分解學習,方能有明顯的效果。)
    四、指導練習:
    1、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適時示范,強調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的重要性,強調書寫的速度、力度,筆法的運用等。(教師小范圍現(xiàn)場示范,糾正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到位的進行書寫。)
    2、根據(jù)學生的書寫情況,指出需要注意的問題,強調用筆要“挺”、“準”。(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評價指導,有利于學生識錯糾錯,改正提高。)
    3、學生繼續(xù)練習,小組內互相指導幫助,選出組內最佳寫手。(小組內自評、互評,可以使學生互幫互促;評選最佳,則能很好的激勵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
    五、欣賞感悟:
    繼續(xù)欣賞硬筆楷書作品,提高學生對于硬筆楷書的審美能力,進一步激發(fā)書寫熱情,讓學生感悟“寫一手好字,書精彩人生”。
    六、課堂小結: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結合自己的練習,說說對于硬筆楷書的認識。
    七、課后作業(yè):基本筆畫練習,用硬筆書法的標準寫一寫自己的學習體會。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對硬筆楷書寫字姿勢、執(zhí)筆方法、運筆方法和基本筆畫的筆法等的學習,使學生糾正了不良姿勢與習慣,了解了硬筆楷書的一些基本常識、書寫方法和審美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基本掌握了正確的硬筆楷書學習方法。對于基本筆畫的學習,本節(jié)課只是一個開始,會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開展教學指導,學生還需強化練習,繼續(xù)提高。通過學習,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書寫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感受到中國硬筆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硬筆書法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要寫好字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練成,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有責任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寫一手好字,書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