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測及寫作指導:"看看我們自己"

字號:

2014年高考作文真題預測及寫作指導:"看看我們自己"
    停下手中的筆,合起面前的書,關閉電視節(jié)目,拔掉電腦插頭,站起來去照照鏡子,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是否能從中看到父母的恩賜、社會的饋贈、世界的影子?
    請以“看看我們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文體不限??梢杂洈⒔?jīng)歷,抒發(fā)感情,發(fā)表議論,展開想象,等等。
    3、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這是材料加命題的形式,首先我們必須注意材料的指向作用。材料先有一段引子,停下筆等,但這只是引子而已,重點的在后邊的引導性的話,“我們是否能從中看到父母的恩賜、社會的饋贈、世界的影子————”這段話和前邊的引子構成一種完整的意思,我們要停下來看看自己,反思自己,從自己身上找找一些東西,諸如“父母的、社會的”等。
    看具體要求,以“看看我們自己”為題,文體等“三自原則”?!盀轭}”很重要,所寫的必須符合此題目要求,具體說:
    A.對象是“我們”,是一個泛指概念,可以是以我為代表的一群,針對學生寫作的要求,我們好就是學生這一身份,以這一身份為代表的一代人,這樣要求實際體現(xiàn)一種要求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意圖,也讓學生有話可說。
    當然,“我們“的外延是很大的,他也完全可以指我們人類,只不過對學生實際寫作而言,要有更好的把握意識,表達難度相應較大。
    B.“看看自己“的理解。就出題的意圖看,”“看看”應該是強調一種反思,反省,而不是停下來’看看風景”,學生有部分就寫成了停下來看看人生路上的風景,這其實是脫離材料的指向來理解題目,有點偏題。
    C.”看什么“呢?我們認為出題者在引導學生關注世界,關注現(xiàn)實,關注身邊事,”“看什么”,人存世上無非如下的幾種關系,人與社會,人和自我,人和他人,人與自然,這恰好也能作為看的具體內容:看看自己的成長,反思這個過程;看看身上的一切,包括身體發(fā)膚,包括穿著打扮,有多少來自父母,因而感恩;看看自己的氣質言行,有多少時代的印記,告訴自己原來是生活在時代的大潮之中,推動這時代大潮的原來有我;看看自己吃的穿的,想象一下這一切都是自然地供給,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自然,熱愛自然;很多東西都可入題。
    【例文】:
    看看我們自己
    合上書,放下筆,鏡前的我們青春而有朝氣。長久地被書本與作業(yè)覆蓋,我差一點忘記我們還處在美好的花季、雨季。
    站在鏡前,我漸漸地看清了自己,我不是一個只會“之乎者也”的書生,我不是一個只擁有作業(yè)與成績的學生,也不是一臺沒有感情、沒有思想的學習機器。我是一名高中生,固然也是一名站在繃緊琴弦上的高三學生,在擁擠而緊張的跑道上一樣可以彈奏出美妙的琴音。
    記得總理在湖南大學的講話上為我們青少年提出了三個詞“此時”“此地”“此身”。這三個詞像是三個神奇的音符,編織出了一曲青春的歌聲。
    此時,我們即將成年,正走在浩浩蕩蕩的高考大軍中。兩種時刻相融,我們應該肩負起更深重的責任。我們很快就要在成人禮中正式成為時代的主人與建設者。而高考與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雖然高考不是決定命運的選拔,但高考前為夢想揮汗灑淚的拼搏過程卻為我們更好地成長埋下了一顆飽滿的種子。我們正是在此時做好此時的事,將來才會成為優(yōu)秀的建設者。
    此地,自然是指教室與家的兩點一線。更主要的當然是指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這個位置。我們正處在父母殷切的愛的目光之下,我們正處在老師細致地關懷之下,我們還處在社會的關切之下,我們是正在陽光與風雨中成長的幼苗,總有一天我們也會長成參天大樹。此地的我們不該忘記此地,在高三學生的位置上,我們除了學習也該關注的世界,關注社會,關注群體,關注未來。
    此身,就是鏡前的這個我了。我是太多太多愛與呵護的結果,是各種風雨洗禮的結果。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都能在鏡子前看到出色獨特的我們自己。然而我們也該付出,也該承擔。這個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就是肩負起祖國、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今天的我們就該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個體。
    看了鏡前的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責任,看到了自己的責任,看清了自己的方向,更看到了自己與這個世界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我終于了解了自己,明白了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做自己。
    【點評】:在一系列批判自我近乎自戕的文字中,本文憑借陽光心態(tài)、清晰結構和養(yǎng)眼文面脫穎而出。溫家寶總理“此時、此地、此身”的勉勵,不僅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也成為“怎樣看待自己”的運思紐帶,不愧為“三個神奇的音符”。值得稱道的還有文章開頭,“我差點忘了”、“我不是”“也不是”“固然也是”等句豐富的句法,對那些不善于展示自我佳形象的考生頗有借鑒意義。
    看看我們自己
    還有比90后更幸福,更幸運的一代么?我想象不出古人在物質貧乏的年月里是如何度過的;戰(zhàn)火紛飛,兵荒馬亂的年代似乎也與我們無關;即使是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們,又怎會有我們這般精彩繽紛的生活?
    在蜜罐里泡大的我們,卻總在不斷挑戰(zhàn)者社會的忍受極限;不斷“推陳出新”的90后“N重門”,無病呻吟而又莫名其妙的“非主流”,一起又一起的校園暴力事件……許多人開始對我們的未來報以擔憂的目光;這究竟是祖國的花朵,還是垮掉的一代?這究竟是青春個性,還是游戲人生?
    在越來越多的質疑聲中,我們不妨安安靜靜地坐下來,看看自己的靈魂,聽聽自己的心聲。
    或許,內心深處的空虛與孤獨是這些問題的答案。獨生子女可以享受到父母完整的愛,可是這無法彌補沒有兄弟姐妹一同相伴嬉戲的缺憾。高尚住宅小區(qū)里的生活的確令人生羨,卻掩蓋不了鄰里之間叫不出姓名來的尷尬事實。我們在鋼筋水泥構建的森林中成長,那份黯淡和孤獨只能說是社會發(fā)展的產(chǎn)物。
    面對溝通的困難,我想我們必須直視并且努力克服。與其沉溺于網(wǎng)絡世界的虛幻情愫,何不更珍惜周圍朋友溫暖的微笑呢?我們應該保留這與生俱來的與人交流的能力,不能讓它在冷漠麻木中退化,讓自己成為《局外人》中可憐的主角。
    或許,我們無處宣泄的憤怒和對這個世界的困惑,亦是這個問題的解答。不可否認,社會發(fā)展的同時,也有許多無法解釋的可悲可嘆的事情正在發(fā)生。90后的我們無法理解,為何眾人喊打的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為何魚肉百姓的官員能夠飛黃騰達?驚聞有人問一個小女孩將來想做什么時,她竟響亮的回答:“想做貪官!”我想,90后年輕而稚嫩的心里,一定裝了太多沒人能回答的問題。我們做的那些看似荒唐的事,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令人欣喜的是,還有許多朝氣蓬勃的90后們,讓我們看到希望的曙光。當方招、陳及時和何東旭跳入滾滾江水救人的瞬間,他們已然將一個90后應有的無私無畏和社會責任感演繹到極致。他們的英雄行為讓人們再次重新判斷和評價90后,也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和自豪。
    看看我們自己,我們的肩膀尚稚嫩,卻承擔著無數(shù)關注和期待;
    看看我們自己,一個民族的成長和一個社會的變遷都映在我們眼眸中;
    看看我們自己,在孤獨與困惑之中徘徊掙扎,卻仍對自己的明天有無盡的希望與信心。
    收拾好心情,背負起重擔,讓我們在不斷反省中成長,在客觀思考中邁步向前。
    【點評】:這是一篇審題有高度、探究有深度、批判有力度的90后考場宣言。將“我們”準確定位為“90后”,或比較、或反觀,切合題意。面對矛盾,作者從獨生子女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變遷、代際溝通困難諸方面對這一代人的荒唐無奈作了一定深度的探究,所批判的社會亂象雖有些偏激,卻展示出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少F的是作者在對同齡救人英雄群體的震撼與自豪中亮出真我,找到前行的方向。全文血肉豐滿,文氣充盈,結尾精警,具有很強的沖擊力。
    看看我們自己
    關掉《快樂大本營》,關掉震耳欲聾的搖滾,把一尺高的各路模擬卷丟在一邊,我們整整衣領,站在鏡子前。鏡子里的人不是謝娜,不是LadyGaGa,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
    看看我們自己,青澀得如未卷芭蕉,笑容是橘黃的一抹奶油,眼睛像黑夜里閃爍星光。我們——90后,高三軍,準大學生,追夢者……
    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是生活幸福的90后。出生起改革開放已有10多年,不是我歌功頌德,我們真的生活在和平安定的年代。不像中東兩伊,我們不害怕恐怖襲擊;不像東非大陸,我們不擔心食品水源。90年代,彩電剛剛上市,市場經(jīng)濟已然成型。從小到大,我們衣食無憂,我們個性奔放。我們是獨生子,受盡父母長輩的關愛,所以我們也能全心去愛別人,愛中長大的人必將以愛的枝葉蔭蔽他人。有人說90后腦殘,但是看看我們自己,誰又不是活潑熱情,青年美麗,誰不是聰明智慧,尊老愛幼?我們只是長大在信息時代,在網(wǎng)絡中開創(chuàng)一片新天地。腦殘?笑話!
    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是苦中作樂的高三軍。黑色三菱筆是我的劍,白色米菲擦是我的炮,我們備戰(zhàn)三年,等著今年六月的大決戰(zhàn),腦中的弦時時繃緊,就是過年放鞭炮也吹響奮斗的集結號。上課時我們凝神專注,下課時照樣嬉笑瘋鬧,我們是戰(zhàn)友,不是競爭對手,今后的路一起走;我們是伙伴,分享解題心得,分享心中喜怒。我們善于給單調的生活上上鮮活的色彩。課上老師一個口誤也能引起全班轟轟大笑。我們,樂觀,勤奮,也許這是高中三年帶給我們的贈禮吧?!
    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是夢想的追尋者。每個人心中已經(jīng)有了一所理想的大學,一座理想的城市,一個理想的職業(yè),一種理想的生活。有人夢想環(huán)游世界,有人夢想富貴榮華,有人夢想去哈佛劍橋,有人夢想當國家主席,有人夢想做主席夫人……可是那有什么關系呢?今后的路很長,人生的一半都還沒到,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們不是龔如心,有個千億家產(chǎn)的丈夫;我們不是達莎•朱可娃,有個石油大亨爸爸,可我們今后的路,自己走,誰也不求。天知道手中的那飄著彩帶的風箏,會飛到什么烏托邦去呢?
    看看我們自己,我們笑了。我們似乎看見自己,看見未來。即使是現(xiàn)在桌上的,一尺高的卷子們,看起來也不那么猙獰了。
    坐下來,我們重新做回自己,做棒的自己。
    【點評】:拓展“我們”一詞的外延是此次作文的一大重難點。“90后,高三軍,準大學生,追夢者”,本文在第二段的回答既準確切題,也為快速行文提供了依據(jù),這就是考場作文成功的關鍵。材料豐富,句法靈動,善于比較,妙用修辭也是文章的突出特色。謝娜、LadyGaGa、龔如心、達莎•朱可娃等人物、東非兩伊、劍橋哈佛、黑色三菱筆、白色米菲擦等富有生機的語言,讓一個樂觀而富有健康個性的90后女生形象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