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xué)德國: 吃飯趣事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留學(xué)德國: 吃飯趣事》,供大家參考。
    中國人吃飯講究色香味俱全,而德國人只注重科學(xué)與營養(yǎng),不但蔬菜常常生著吃,有時連肉餡也生著吃。他們從專門商店里買來新鮮且衛(wèi)生的生肉餡,往里撒點鹽和番茄醬之類的東西,就有滋有味地吃起來了。
    有人說天堂里好的廚師是法國人,地獄里好的廚師是德國人。此話雖過于夸張,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國人不擅長廚藝的事實。在德國,任何一個中國人做的飯都能香倒一片德國人,所以我的剩菜經(jīng)常性的被“偷”吃。
    在德國學(xué)習的時候,有,筆者把頭天晚上吃剩的雞蛋炒洋蔥放在桌子上。上課前打電話給宿舍管理處,讓他們派個人來換地毯。當一個工人來后筆者就趕去上課了。走在路上發(fā)現(xiàn)書本沒帶,忙折回取書,推門一看,那位老兄正吃著我盤子里的剩菜??匆娢疫M來,他面不改色心不跳,沖我嘿嘿一笑,說了一句:“味道好極了。”看見德國人這么喜歡中國菜,我雖然挨了“偷”,心里還是挺美:“很高興您這么說,請繼續(xù)享用吧!”說完我就走了。晚上回來一看,“掃蕩行動”還真徹底。
    以中國人的觀點來看,德國人不會吃,首先表現(xiàn)在他們做飯上的“本本主義”。如果菜譜上寫著面粉放200克,他們絕不放210克。所以德國人家的廚房里配備著大大小小的量杯和天平,外加一個鬧鐘。你要進他們的廚房,還以為一不留神進了實驗室呢。煮個雞蛋吧,德國人也得上好鬧鐘,時間長了怕煮沒了營養(yǎng),時間短了怕不熟,蛋黃要煮得軟而不稀,恰到好處。所以德國人吃雞蛋不是像咱們中國人那樣剝皮吃,而是把蛋放在一個像小酒盅似的蛋杯里,先用刀把蛋攔腰“斬斷”,然后用小勺挖著吃?;蛘吒纱鄟韨€煮蛋自動化,買個煮蛋器,到時它會準時斷電。筆者做的餃子香,德國同學(xué)經(jīng)常來“取經(jīng)”,每次都拿著筆和本,我告訴她餡里放什么,面怎么和,可這絲毫幫不了照“本”做飯的德國人的忙,她非問面、肉餡、味精、鹽、油和菜到底放多少克,水放多少升,我說要那么準確干什么,你是做飯又不是搞科學(xué)配方,但她說不準確就沒法做。
    德國人雖然對吃飯的內(nèi)容不講究,“行頭”卻是不能馬虎,喝啤酒有啤酒杯,喝香檳酒得換上香檳酒杯,飯前餐、正餐和飯后點心都各有各的盛器,吃頓飯還不夠看換餐具的。請客人吃飯,餐桌布好是中國刺繡的,刀、叉好是銀制的,主人的盛情全部都體現(xiàn)在各種精美的餐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