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小學(xué)觀察日記:揭開鐘乳石的面紗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優(yōu)秀小學(xué)觀察日記:揭開鐘乳石的面紗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自然揮舞著美麗而又神奇的畫筆,在盡情的做畫,染綠了水,點紅了花,造成了美麗的本溪水洞。
    五月三日,我和媽媽乘車去游覽本溪水洞,到了路的盡頭,只見一座陡峭的山中間豁然出現(xiàn)了一個洞口,這就是本溪水洞了。聽導(dǎo)游阿姨說,旱洞的長度是200多米,水洞有2000米長呢。
    我們隨著人流進入了旱洞,感覺到一股冷氣襲來,我不由得打個冷戰(zhàn),哇,好冷。到了水洞的渡口,我們排隊等候,坐上了小船,只見微波粼粼的水面上倒映著五顏六色的燈光,更使水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也更加激起了我對水洞的向往。那一層一層的微波好象在不斷的對我說:歡迎你們到這里來參觀,一定會陶醉其中的。船在緩慢的行駛著,我們的眼睛極力四望,不肯錯過一處美景。快看,那兩塊鐘乳石可真好看,我隨著一個人的叫聲望去,只見前方有兩塊巨大的鐘乳石并排從洞頂垂下來,上寬下窄,好象楊過和小龍女的雙劍合壁,應(yīng)著燈光發(fā)出藍盈盈的寒光,真有些劍氣逼人啊。
    船在前進,岸在后移,我見到石洞右側(cè)有一塊鐘乳石和下面的石筍幾乎要連接起來,上面好象是一頭大象,有渾圓的身體,蒲扇一樣的大耳朵,長長的鼻子,更為奇妙的是,快到水面時,則突然斷開了,從下面又聳起了一個尖尖的石筍,好象是大象再吃著它喜歡的食物。
    看到了這美麗的景色,我的心中贊嘆不已,但是同時心中有產(chǎn)生了疑問,為什么有的鐘乳石長在洞頂,而有的又好似竹筍一樣從地下冒出呢?
    帶著疑問,回到家后,我上網(wǎng)查閱了相關(guān)的資料,心中的疑團才解開,原來,鐘乳石和石筍是親密的伙伴,當(dāng)洞頂?shù)乃温湎聲r,石灰質(zhì)也在地面上沉積起來,就這樣,石筍和石鐘乳相對生長,可以說,石鐘乳是先生,石筍是后生。但由于石筍的底盤大,本身比較穩(wěn)定,不容易折斷,所以它的生長速度比鐘乳石還要快。石筍的高度能夠達到30米,就好象是一座平地長出的石塔。
    這次本溪水洞之游,我既領(lǐng)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了解了關(guān)于鐘乳石和石筍的知識,真是一舉多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