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的三位口吃皇帝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歷的三位口吃皇帝》,供大家參考。
    一、北齊第二任皇帝高殷小精靈兒童網(wǎng)
    高殷,自幼聰明,登基時才15歲,南北朝時期北齊第二任皇帝,他是文宣帝高洋的長子。在位不到兩年便被高演殺害,享年17歲,名副其實(shí)的少年天子。
    這樣一位聰明的少年天子怎么會有口吃呢?其實(shí)高殷天生并非口吃,他之所以口吃,主要是被他的老爹文宣帝高洋抽打嚇成了口吃。
    據(jù)史料記載:天保九年(公元558年),文宣帝登臨金鳳臺,命令高殷親手誅殺囚犯。高殷憐憫,面露難色,幾次都不能將頭砍下。文宣帝惱怒,拿起馬鞭將高殷抽了三下,從此之后,高殷心悸口吃,精神時?;秀薄?BR>    二、北齊后主高緯
    口吃不是大毛病,在太平盛世,這也許是不錯的笑料,但若這一幕發(fā)生在亡國危機(jī)中,恐怕誰也笑不出來,除了這一位口吃的無愁天子——高緯。
    高緯是個口吃,他也一直很自卑,除了內(nèi)侍外,從不和別人講話,也不愛見大臣。后來高緯在面臨國家存亡的關(guān)頭,斛律孝卿給高緯準(zhǔn)備演講稿,要他對軍隊(duì)將士痛哭流涕,慷慨陳詞,這樣就能感動將士為他奮勇殺敵,以濟(jì)國難。
    高緯生于后宮之中,過慣了歌舞升平的日子,哪里會和那些將士之輩打交道?他到了軍隊(duì)中就口吃大發(fā)作,一句話也講不出來,也許是為了救自己的冷場,高緯本能地大笑起來。
    后來,那些將士們終于明白了自己效忠的皇帝是怎么一個素質(zhì)。何必陪這種人去死?軍隊(duì)毫無斗志,北齊亡國,高緯身死。
    高緯雖然口吃,不過能邊彈琵琶邊唱無愁曲,正是俗語說的,口吃能唱歌,跛子能跳舞。
    三、明憲宗朱見深
    明憲宗朱見深,原名朱見浚,英宗“土木堡之變”后,兩歲的朱見浚就被孫太后立為太子,誰知命運(yùn)與他開了個玩笑,他的叔叔景泰帝即位后,隨著政局的逐漸穩(wěn)定,就開始考慮如何廢掉他,讓自己的兒子取而代之。
    景泰帝經(jīng)過一番精心的謀劃,終于廢了朱見浚為沂王。但是上天好像只垂青于他,此后不久,先是景泰帝所立的太子朱見濟(jì)早夭,然后就是著名的 “奪門之變”,這樣一來,朱見浚的父親朱祁鎮(zhèn)不僅奪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復(fù)得,然后朱祁鎮(zhèn)改元天順,也將自己的兒子朱見浚改名為朱見深。但是由于朱見深幼年卷在皇位之爭的漩渦中,精神壓力非常之大,因此留下了口吃的毛病。
    天順八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見深繼承了皇位,改元成化,成為了明朝第八位皇帝。(86-s.com)兒童 網(wǎng)站